互联网医疗新规将规范化智慧城市医疗

简介: 为何《办法》的出台,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正是因为他规范了互联网医疗的各种行为,使得一部分不懂水深的群众对互联网医疗有了更高的警惕性,避免病机乱投医,被互联网医疗所谓的高科技所蒙骗。这也使得那些企图在这个行业浑水摸鱼的医院、药店无机可乘。正是有了这明确的政策规定,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安全。

一则《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把互联网医疗企业和投资界搅得沸沸扬扬。其中一条就是:凡《办法》发布前设置审批的互联网医疗的相关业务公司,应当在本《办法》发布后15日内予以撤销,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对其互联网诊疗活动实施管理。智慧城市医疗的准则还需要更加的规范化!


  互联网医疗是进还是退?如果进,怎么个进法?医疗行业都在焦急地等着主管部门给个准确说法。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办法》属实,但目前这个《办法》目前正在内部征求意见,将来才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智慧医疗


  之前尚未定义的互联网医疗

  早在十年前,政策还不见踪影,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就已经开始迈步疾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快是最重要的,但它们恰恰忘了这是医疗行业,不是随意处事就能扬帆起航的,医疗所承担的是许许多多民众的生命,他们是治病救人的行业,绝不可同其他行业一般浑水摸鱼。


  “卫计委的所有规章中,都没有互联网医院这个词,”这位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是医院,不管它是哪种医院,都必须到医政医管局注册,可是,医政医管局根本没有互联网医院这个类别。”


  而正是才出现的《征求意见稿》算是给了互联网诊疗(即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定义。在《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写道:互联网诊疗活动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和公众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处方等服务的行为。


  互联网医疗在渐渐普及,一些嵌入式主板终端产品应用在医疗仪器上。我们在为它便利我们的生活的伟大力量而感叹,却没有发现危险的降临。

  一位业内人士点出了存在的风险,“这些经过远程医疗所带来的医疗风险该找谁,是找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医疗机构?我们的医疗是属地化管理,地方监管者是无法监管远程的外地医疗人员的。”

  

  另外,一些诊所医生通过网上开处方,然后直接将药品快递卖出。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于处方的监管都有严格要求,没有见到人是不能开处方的。此外,网上问诊还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很多互联网医疗机构把患者的信息都公布在网上,这些都具有很大风险。

  

  规范互联网医疗

  为何《办法》的出台,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正是因为他规范了互联网医疗的各种行为,使得一部分不懂水深的群众对互联网医疗有了更高的警惕性,避免病机乱投医,被互联网医疗所谓的高科技所蒙骗。这也使得那些企图在这个行业浑水摸鱼的医院、药店无机可乘。正是有了这明确的政策规定,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安全。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称: “本办法颁布后的15日内, 所有互联网医疗机构必须被注销, 按照本办法重新注册”,而不是像以前对已经存在的放一马,只管理未来注册的机构。按照该办法的要求,大部分互联网医院如果不作出重大改变, 再注册会非常困难。


  对此智慧医疗与医疗健康检测技术方案供应商朗锐慧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医疗的势头太重,等到失控现象出现后再管就晚了。这个行业确实需要规范一下,才能健康发展。虽然办法对于互联网注册的限制可能死了一点,但从安全角度来看,这个规范是避免互联网医疗行业出现违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就像朗锐慧康研制的健康一体机,是集信息化和全科检查于一体的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便携式医疗便携式医疗仪器终端,为得是方便医务人员出诊和入户随访,造福百姓(包含心电图、尿常规、血压、血氧、体温、脉搏、血糖、检眼镜、检耳镜等检查功能),而不是为了趁虚而入。

  

  本文由朗锐慧康编辑整理(http://www.lrioh.com)(http://www.lrist.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