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部署——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群集(一)

简介: 案例部署——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群集

GlusterFS概述

       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由存储服务器、客户端以及NFS/Samba 存储网关组成。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基于无源服务器的设计。

🍤GlusterFS的特点

  1. 扩展性和高性能:GlusterFs利用双重特性来提供高容量存储解决方案。
  2. 高可用性:GlusterFS通过配置某些类型的存储卷,可以对文件进行自动复制,即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也不
    影响数据的访问。
  3. 全局统一命名空间:全局统一命名空间将所有的存储资源聚集成一个单一的虚拟存储池,对用户和应用屏蔽了物理存储信息。
  4. 弹性卷管理:GlusterFS通过将数据存储在逻辑卷中,逻辑卷从逻辑存储池进行独立逻辑划分。
  5. 基于标准协议:GlusterFS存储服务支持NFS、CIFS、HTTP、FTP、SMB及Gluster原生协议,完全与POSIX标准兼容。

🍤GlusterFS术语

       Brick:指可信主机池中有主机提供的用于物理存储的专用分区,是GlusterFS中的基本存储单元,同时也是可信存储池中服务器上对外提供的存储目录。存储目录的格式由服务器和目录的绝对路径构成,表示方法为SERVER:EXPORT,如192.168.10:/data/mydir/。

       Volume:一个逻辑卷是一组Brick的集合。卷是数据存储的逻辑设备,类似于LVM中的逻辑卷。大部分Gluster管理操作是卷上进行的。

       FUSE:是一个内核模块,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文件系统,无需修改内核代码。

       VFS:内核空间对用户空间提供的访问磁盘的接口。

       Gluster:在存储群集中的每个节点上都要运行。

🍤模块化堆栈式架构

       模块化、堆栈式的架构

       通过对模块的组合,实现复杂的功能

🍤GlusterFS工作原理

  1. 客户端或应用程序通过GlusterFS的挂载点访问数据。
  2. linux系统内核通过VFS API收到请求并处理。
  3. VFS将数据递交给FUSE内核文件系统, fuse文件系统则是将数据通过/dev/fuse设备文件递交给了GlusterFS client端。
  4. GlusterFS client 收到数据后,client根据配置文件的配置对数据进行处理。
  5. 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递至远端的GlusterFS Server,并且将数据写入到服务器存储设备上。

🍤弹性HASH算法

       通过HASH算法得到一个32位的整数,划分为N个连续的子空间,每个空间对应一个Brick。

🍤弹性HASH算法的优点

       保证数据平均分布在每一个Brick中。

       解决了对元数据服务器的依赖,进而解决了单点故障以及访问瓶颈。

GlusterFS的卷类型

       GlusterFS支持七种卷,即分布式卷、条带卷、复制卷、分布式条带卷、分布式复制卷、条带复制卷和分布式条带复制卷,这七种卷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对高性能、高可用的需求。

分布式卷

       没有对文件进行分块处理

       通过扩展文件属性保存HASH值

       支持的底层文件系统有ext3、ext4、ZFS、XFS等

🍤特点:

       文件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不具备冗余性

       更容易和廉价地扩展卷的大小

       单点故障会造成数据丢失

下图中,没有分块处理,文件只能存在一个server中,效率不提升。

🍤创建分布式卷:

       创建一个名为dis-volume的分布式卷,文件将根据HASH分布在server1:/dir1、server2:/dir2和server3:/dir3中。

gluster volume create dis-volume server1:/dir1 server2:/dir2

条带卷

       根据偏移量将文件分成N块(N个条带节点),轮询的存储在每个Brick Server节点

       存储大文件时,性能尤为突出

       不具备冗余性,类似Raid0

🍤特点:

       数据被分割成更小块分布到块服务器群中的不同条带区

       分布减少了负载且更小的文件加速了存取的速度

       没有数据冗余

下图中,从多个server中同时读取文件,效率提升

🍤创建条带卷

       创建了一个名为Stripe-volume的条带卷,文件将被分块轮询的存储在Server1:/dir1和Server2:/dir2两个Brick中。

gluster volume create stripe-volume stripe 2 transport tcp server1:/dir1 server2:/dir2

复制卷

       同一文件保存一份或多分副本

       复制模式因为要保存副本,所以磁盘利用率较低

       多个节点上的存储空间不一致,那么将按照木桶效应取最低节点的容量作为该卷的总容量

🍤特点:

       卷中所有的服务器均保存一个完整的副本

       卷的副本数量可由客户创建的时候决定

       至少由两个块服务器或更多服务器

具备冗余性

🍤创建复制卷

       创建名为rep-volume的复制卷,文件将同时存储两个副本,分别在Server1:/dir1和Server2:/dir2两个Brick中。

gluster volume create rep-volume replica 2 transport tcp server1:/dir1 server2:/dir2

分布式条带卷

       兼顾分布式卷和条带卷的功能

       主要用于大文件访问处理

       至少最少需要 4 台服务器

🍤创建分布式条带卷

       创建了一个名为dis-stripe的分布式条带卷,配置分布式的条带卷时,卷中Brick所包含的存储服务器数必须是条带数的倍数(>=2倍)

gluster volume create dis-stripe stripe 2 transport tcp server1:/dir1 server2:/dir2

分布式复制卷

       兼顾分布式卷和复制卷的功能

       用于需要冗余的情况下

🍤创建分布式复制卷

       创建了一个名为dis-rep的分布式条带卷,配置分布式的复制卷时,卷中Brick所包含的存储服务器数必须是条带数的倍数(>=2倍)。

gluster volume create dis-rep replica 2 transport tcp server1:/dir1 server2:/dir2

GlusterFS部署

🍤部署群集环境

🍤根据下表中配置服务器卷内容。

卷名称 卷类型 空间大小 Brick
dis-volume 分布式卷 12G node1(/e6)、node2(/e6)
stripe-volume 条带卷 10G node1(/d5)、node2(/d5)
rep-volume 复制卷 5G node3(/d5)、node4(/d5)
dis-stripe 分布式条带卷 12G node1(/b3)、node2(/b3)、node3(/b3)、node4(/b3)
dis-rep 分布式复制卷 8G node1(/c4)、node2(/c4)、node3(/c4)、node4(/c4)

🍤根据下表中配置IP地址、关闭防火墙、selinux、创建挂载目录及本地hosts节点解析。

操作系统 系统IP 主机名 挂载磁盘 挂载目录
Centos 7.3 192.168.8.134 node1 /dev/sdb(3G)/dev/sdc(4G)/dev/sdd(5G)/dev/sde(6G) /b3/c4/d5/e6
Centos 7.3 192.168.8.136 node2 /dev/sdb(3G)/dev/sdc(4G)/dev/sdd(5G)/dev/sde(6G) /b3/c4/d5/e6
Centos 7.3 192.168.8.139 node3 /dev/sdb(3G)/dev/sdc(4G)/dev/sdd(5G) /b3/c4/d5
Centos 7.3 192.168.8.141 node4 /dev/sdb(3G)/dev/sdc(4G)/dev/sdd(5G) /b3/c4/d5

案例环境配置

🍤分区并格式化,创建相应的挂载目录并挂载,最后修改配置文件使其永久生效。

🍤以下命令node1和node2分别分区b、c、d、e,node3和node4分别分区b、c、d。

1. fdisk /dev/sdb/
2. n→p→按三次回车→w保存退出

🍤node1和node2执行以下命令格式化、创建目录、挂载目录并查看(复制粘贴即可)。

1. mkfs   -t xfs  /dev/sdb1 
2. mkfs   -t xfs  /dev/sdc1
3. mkfs   -t xfs  /dev/sdd1 
4. mkfs   -t xfs  /dev/sde1 
5. mkdir  -p  /b3  /c4   /d5  /e6
6. mount  /dev/sdb1   /b3
7. mount  /dev/sdc1   /c4
8. mount  /dev/sdd1   /d5
9. mount  /dev/sde1   /e6
10. df  -hT

🍤node1和node2执行以下命令永久挂载。

1.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2. /dev/sdb1   /b3   xfs   defaults  0  0
3. /dev/sdc1   /c4   xfs   defaults  0  0
4. /dev/sdd1   /d5   xfs   defaults  0  0
5. /dev/sde1   /e6   xfs   defaults  0  0

🍤node3和node4执行以下命令格式化、创建目录、挂载目录并查看(复制粘贴即可)。

1. mkfs   -t xfs  /dev/sdb1 
2. mkfs   -t xfs  /dev/sdc1
3. mkfs   -t xfs  /dev/sdd1 
4. mkdir  -p  /b3  /c4   /d5  
5. mount  /dev/sdb1   /b3
6. mount  /dev/sdc1   /c4
7. mount  /dev/sdd1   /d5
8. df  -hT

🍤node3和node4执行以下命令永久挂载。

1.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2. /dev/sdb1   /b3   xfs   defaults  0  0
3. /dev/sdc1   /c4   xfs   defaults  0  0
4. /dev/sdd1   /d5   xfs   defaults  0  0

配置hosts文件

       以下操作在4个节点上修改/etc/hosts文件,添加4个节点的解析。下面以node1为例,为例区分4个节点先进行改名。(其他三台可以使用scp命令复制hosts文件)

1. [root@localhost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1
2. [root@localhost ~]# bash
3. [root@node1 ~]# vim /etc/hosts
4. 192.168.1.10 node1
5. 192.168.1.20 node2
6. 192.168.1.30 node3
7. 192.168.1.40 node4

安装软件

       在4个节点上操作,挂载光盘后,执行以下命令。搭建yum仓库、安装glusterfs软件并启动。如果是互联网环境中,可以指向互联网仓库(下面命令复制粘贴即可)。链接查看配置网络源仓库

1. rm -rf /etc/yum.repos.d/*
2. cat >> /etc/yum.repos.d/a.repo << END
3. [a]
4. name=a
5. baseurl=file:///media
6. gpgcheck=0
7. END
8. mount /dev/cdrom /media
9. yum -y install glusterfs glusterfs-server glusterfs-fuse glusterfs-rdma
10. systemctl start glusterd
11. systemctl enable glusterd

添加节点

🍤下面操作在node1上执行,添加node1~node4节点。删除节点命令可以使用"gluster peer detach 节点名或ip"。

1. [root@node1 ~]# gluster peer probe node1
2. peer probe: success. Probe on localhost not needed          //node1也可以不执行
3. [root@node1 ~]# gluster peer probe node2
4. peer probe: success. 
5. [root@node1 ~]# gluster peer probe node3
6. peer probe: success. 
7. [root@node1 ~]# gluster peer probe node4
8. peer probe: success.

查看群集状态

🍤通过以下命令在每个节点上查看群集状态,正常情况下,每个节点的输出结果为,State: Peer in Cluster (Connected)。如果显示Disconnected,请检查hosts配置文件。

1. [root@node1 ~]# gluster peer status
2. Number of Peers: 3
3. 
4. Hostname: node2
5. Uuid: 0c98de8d-b471-4444-a69c-41055f34981d
6. State: Peer in Cluster (Connected)
7. 
8. Hostname: node3
9. Uuid: 0032a845-6f63-4824-9226-e8fba260bdf7
10. State: Peer in Cluster (Connected)
11. 
12. Hostname: node4
13. Uuid: 5f0d0fb5-91bf-4690-9c29-081aea11b774
14. State: Peer in Cluster (Connected)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固态存储
【vSAN分布式存储服务器数据恢复】VMware vSphere vSAN 分布式存储虚拟化平台VMDK文件1KB问题数据恢复案例
在一例vSAN分布式存储故障中,因替换故障闪存盘后磁盘组失效,一台采用RAID0策略且未使用置备的虚拟机VMDK文件受损,仅余1KB大小。经分析发现,该VMDK文件与内部虚拟对象关联失效导致。恢复方案包括定位虚拟对象及组件的具体物理位置,解析分配空间,并手动重组RAID0结构以恢复数据。此案例强调了深入理解vSAN分布式存储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定制化数据恢复方案的有效性。
124 5
|
1月前
|
运维 数据挖掘 索引
服务器数据恢复—Lustre分布式文件系统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
5台节点服务器,每台节点服务器上有一组RAID5阵列。每组RAID5阵列上有6块硬盘(其中1块硬盘设置为热备盘,其他5块硬盘为数据盘)。上层系统环境为Lustre分布式文件系统。 机房天花板漏水导致这5台节点服务器进水,每台服务器都有至少2块硬盘出现故障。每台服务器中的RAID5阵列短时间内同时掉线2块或以上数量的硬盘,导致RAID崩溃,服务器中数据无法正常读取。
|
3月前
|
程序员
后端|一个分布式锁「失效」的案例分析
小猿最近很苦恼:明明加了分布式锁,为什么并发还是会出问题呢?
46 2
|
7月前
|
分布式计算 Java Hadoop
杨校老师课堂之分布式数据库HBase的部署和基本操作
杨校老师课堂之分布式数据库HBase的部署和基本操作
81 0
|
3月前
|
分布式计算 NoSQL Java
Hadoop-32 ZooKeeper 分布式锁问题 分布式锁Java实现 附带案例和实现思路代码
Hadoop-32 ZooKeeper 分布式锁问题 分布式锁Java实现 附带案例和实现思路代码
74 2
|
4月前
|
存储
cephFS高可用分布式文件系统部署指南
关于如何部署高可用的cephFS分布式文件系统,包括集群的搭建、验证高可用性以及实现两主一从架构的详细指南。
199 9
|
5月前
|
存储 固态存储 虚拟化
【vSAN分布式存储服务器数据恢复】VMware vSphere vSAN ESXi超融合HCI分布式存储数据恢复案例
近期,我司处理了一个由10台华为OceanStor存储组成的vSAN超融合架构,其中一台存储闪存盘出现故障,用户取下后用新的闪存盘代替,然后对该闪存盘所在的磁盘组进行重建,导致集群中一台使用0置备策略的虚拟机数据丢失。
124 6
|
4月前
|
分布式计算 资源调度 Hadoop
在YARN集群上运行部署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
主要介绍了如何在YARN集群上配置和运行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包括准备数据、运行MapReduce任务、查看任务日志,并启动HistoryServer服务以便于日志查看。
89 0
|
6月前
|
存储 缓存 Linux
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
GlusterFs分布式文件系统
108 8
|
5月前
|
Java Nacos Docker
"揭秘!Docker部署Seata遇上Nacos,注册成功却报错?这些坑你不得不防!一网打尽解决秘籍,让你的分布式事务稳如老狗!"
【8月更文挑战第15天】在微服务架构中,Nacos搭配Seata确保数据一致性时,Docker部署Seata后可能出现客户端连接错误,如“can not connect to services-server”。此问题多由网络配置不当、配置文件错误或版本不兼容引起。解决策略包括:调整Docker网络设置确保可达性;检查并修正`file.conf`和`registry.conf`中的Nacos地址和端口;验证Seata与Nacos版本兼容性;修改配置后重启服务;参考官方文档和最佳实践进行配置。通过这些步骤,能有效排除故障,保障服务稳定运行。
44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