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ref的作用

简介: c++中ref的作用

C++11 中引入 std::ref 用于取某个变量的引用,这个引入是为了解决一些传参问题。

我们知道 C++ 中本来就有引用的存在,为何 C++11 中还要引入一个 std::ref 了?主要是考虑函数式编程(如 std::bind)在使用时,是对参数直接拷贝,而不是引用。下面通过例子说明

示例1: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iostream>
void f(int& n1, int& n2, const int& n3)
{
    std::cout << "In function: " << n1 << ' ' << n2 << ' ' << n3 << '\n';
    ++n1; // increments the copy of n1 stored in the function object
    ++n2; // increments the main()'s n2
    // ++n3; // compile error
}
int main()
{
    int n1 = 1, n2 = 2, n3 = 3;
    std::function<void()> bound_f = std::bind(f, n1, std::ref(n2), std::cref(n3));
    n1 = 10;
    n2 = 11;
    n3 = 12;
    std::cout << "Before function: " << n1 << ' ' << n2 << ' ' << n3 << '\n';
    bound_f();
    std::cout << "After function: " << n1 << ' ' << n2 << ' ' << n3 << '\n';
}


输出:


Before function: 10 11 12
In function: 1 11 12
After function: 10 12 12


上述代码在执行 std::bind 后,在函数 f()n1 的值仍然是 1,n2n3 改成了修改的值,说明 std::bind 使用的是参数的拷贝而不是引用,因此必须显示利用 std::ref 来进行引用绑定。具体为什么 std::bind 不使用引用,可能确实有一些需求,使得 C++11 的设计者认为默认应该采用拷贝,如果使用者有需求,加上 std::ref 即可。


#include <thread>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void threadFunc(std::string &str, int a)
{
    str = "change by threadFunc";
    a = 13;
}
int main()
{
    std::string str("main");
    int a = 9;
    std::thread th(threadFunc, std::ref(str), a);
    th.join();
    std::cout<<"str = " << str << std::endl;
    std::cout<<"a = " << a << std::endl;
    return 0;
}


该程序创建一个线程 th,调用带有两个参数的 threadFunc 函数:一个是 std::string 对象 str 的引用,另一个是整数 a。函数 threadFunc 修改字符串 str 为 "change by threadFunc",但不修改整数 a。最后在主线程中输出 stra 的值。

输出:


str = change by threadFunc
a = 9


可以看到,和 std::bind 类似,多线程的 std::thread 也是必须显式通过 std::ref 来绑定引用进行传参,否则,形参的引用声明是无效的。


总结


std::ref 是一个 C++ 标准库函数模板,它将对象的引用转换为可复制的可调用对象。

std::ref 用于将对象的引用传递给函数或线程等可调用对象的参数。如果不使用 std::ref,那么函数或线程会将对象的副本传递给可调用对象的参数,这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期的结果,因为对该副本的修改不会影响原始对象。通过使用 std::ref,可以确保可调用对象引用的是原始对象,因此对该对象的修改将影响原始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std::ref 前必须确保原始对象的生命周期至少与可调用对象相同,否则会导致悬空引用。另外,std::ref 不能用于将指向临时对象或将过时对象的引用传递给可调用对象。

总之,std::ref 的作用是将对象的引用转换为可复制的可调用对象,使得在函数或线程等可调用对象中引用原始对象,而不是其副本。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C# C++
从C++角度讲解C#Out和ref的区别
从C++角度讲解C#Out和ref的区别
147 0
|
8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编译器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106 0
|
4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180 0
|
6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205 12
|
7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C++
【C++进阶】特殊类设计 && 单例模式
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程序。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对于提升C++编程水平至关重要。
138 16
|
8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类和对象的简述(c++篇)
类和对象的简述(c++篇)
|
7月前
|
编译器 C++
类和对象(中 )C++
本文详细讲解了C++中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重载和取地址运算符重载等内容。重点分析了各函数的特点、使用场景及相互关系,如构造函数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对象,而非创建空间;析构函数用于清理资源;拷贝构造与赋值运算符的区别在于前者用于创建新对象,后者用于已存在的对象赋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运算符重载的规则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最后强调,若类中存在资源管理,需显式定义拷贝构造和赋值运算符以避免浅拷贝问题。
|
7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类和对象(上)(C++)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了C++中类的相关知识,包括类的定义、实例化及this指针的作用。详细说明了类的定义格式、成员函数默认为inline、访问限定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的使用规则,以及class与struct的区别。同时分析了类实例化的概念,对象大小的计算规则和内存对齐原则。最后介绍了this指针的工作机制,解释了成员函数如何通过隐含的this指针区分不同对象的数据。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C++中类的封装性和对象的实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