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Semaphore和CountDownLatch这两个工具类的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场景

简介: Java中的Semaphore和CountDownLatch这两个工具类的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场景

在现代的多线程编程中,Semaphore和CountDownLatch是两个非常常见和重要的工具类,它们都可以用来实现多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和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中的Semaphore和CountDownLatch这两个工具类的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场景。

一、Semaphore

1.1 概述

Semaphore是Java中的一个同步工具类,用来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它主要用于控制并发线程的数量,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许可证,每当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会消耗一个许可证,当许可证用尽时,其他线程就会被阻塞,直到有线程释放许可证为止。

1.2 使用

Semaphore的常用方法如下:

  • acquire(int permits): 获取指定数量的许可证,如果没有足够的许可证,当前线程将会被阻塞。
  • tryAcquire(int permits): 尝试获取指定数量的许可证,如果可以获取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release(int permits): 释放指定数量的许可证,唤醒被阻塞的线程。

使用Semaphore的典型场景是控制线程的并发数量,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Semaphore;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8; // 任务数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5); // 最大并发数为5

        for (int i = 0; i < N; i++) {
   
            new Worker(i, semaphore).start(); // 启动多个线程
        }
    }

    static class Worker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int num;
        private Semaphore semaphore;

        public Worker(int num, Semaphore semaphore) {
   
            this.num = num;
            this.semaphore = semaphor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emaphore.acquire(); // 获取许可证
                System.out.println("Worker " + num + " is working");
                Thread.sleep(2000);
                System.out.println("Worker " + num + " has finished");
                semaphore.release(); // 释放许可证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Semaphore对象,并设置最大并发数为5。然后创建了8个线程,每当一个线程开始工作时,需要先获取一个许可证,如果没有足够的许可证,则会被阻塞,直到其他线程释放许可证为止。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线程的并发数量,避免系统资源过度消耗。

二、CountDownLatch

2.1 概述

CountDownLatch也是Java中的一个同步工具类,它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任务后再执行。CountDownLatch的工作方式比较简单,它会在初始化时设置一个计数器,每当一个任务完成时,就将计数器减一;当计数器为0时,代表所有任务都已经完成,等待的线程可以开始执行了。

2.2 使用

CountDownLatch的常用方法如下:

  • CountDownLatch(int count):初始化一个CountDownLatch对象,并设置计数器初始值。
  • void await():调用此方法会使当前线程等待,直到计数器为0才继续执行。
  • void countDown():将计数器减1,当计数器为0时,等待的线程会被唤醒。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假设要求在多个线程中进行文件拆分和合并操作,需要先将文件拆分成若干个块,然后多个线程并行处理这些块,最后再将处理结果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文件。这个需求可以使用CountDownLatch来实现。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_COUNT = 4; // 线程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CountDownLatch start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1); // 开始信号
    private static final CountDownLatch end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_COUNT); // 结束信号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THREAD_COUNT; i++) {
   
            new Thread(() ->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is ready");
                    startLatch.await(); // 等待开始信号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is working");
                    Thread.sleep(2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has finished");
                    endLatch.countDown(); // 发送结束信号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System.out.println("All threads are ready, start working...");
        startLatch.countDown(); // 发送开始信号
        try {
   
            endLatch.await(); // 等待所有线程结束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All threads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4个线程,并使用CountDownLatch来控制线程的同步和互斥。首先创建了两个CountDownLatch对象,一个用于发出开始信号,一个用于接收结束信号。然后启动了4个线程,每当一个线程开始工作时,需要等待开始信号发出,如果没有收到开始信号,则会一直等待;当所有线程都已经完成任务后,需要发送结束信号,以便主线程可以继续执行。

三、总结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应用中,Semaphore和CountDownLatch也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类,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有效控制多线程的并发数量和任务执行顺序,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有了这两个工具类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多线程编程,实现更加复杂的业务逻辑。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两个工具类时,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避免程序出现不必要的死锁和阻塞。

目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Java与大模型集成实战:构建智能Java应用的新范式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API化,将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集成到现有Java应用中已成为提升应用智能水平的关键路径。本文旨在为Java开发者提供一份实用的集成指南。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Spring Boot 3框架,通过HTTP客户端与OpenAI GPT(或兼容API)进行高效、安全的交互。内容涵盖项目依赖配置、异步非阻塞的API调用、请求与响应的结构化处理、异常管理以及一些面向生产环境的最佳实践,并附带完整的代码示例,助您快速将AI能力融入Java生态。
142 12
|
16天前
|
Java 开发者
Java并发编程:CountDownLatch实战解析
Java并发编程:CountDownLatch实战解析
305 100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JSON Java
Java调用Python的5种实用方案:从简单到进阶的全场景解析
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融合背景下,Java与Python协同开发成为企业常见需求。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解析5种主流调用方案,涵盖脚本调用到微服务架构,助力开发者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最优方案,提升开发效率与系统性能。
174 0
|
20天前
|
安全 Java API
Java SE 与 Java EE 区别解析及应用场景对比
在Java编程世界中,Java SE(Java Standard Edition)和Java EE(Java Enterprise Edition)是两个重要的平台版本,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定位和应用场景。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技术栈进行项目开发至关重要。
96 1
|
2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安全
Java枚举(Enum)与设计模式应用
Java枚举不仅是类型安全的常量,还具备面向对象能力,可添加属性与方法,实现接口。通过枚举能优雅实现单例、策略、状态等设计模式,具备线程安全、序列化安全等特性,是编写高效、安全代码的利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中的可控性研究与应用(229)
本文深入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生成(NLG)中的可控性研究,分析当前生成模型面临的“失控”挑战,如数据噪声、标注偏差及黑盒模型信任问题,提出Java技术在数据清洗、异构框架融合与生态工具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条件注入、强化学习与模型融合等策略,实现文本生成的精准控制,并结合网易新闻与蚂蚁集团的实战案例,展示Java在提升生成效率与合规性方面的卓越能力,为金融、法律等强监管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应用(228)
本文探讨了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关键应用。面对数据爆炸、信息孤岛和实时性不足等挑战,Java 通过高效数据采集、清洗与可视化引擎,助力企业构建实时监控与智能决策系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数据压缩与传输优化中的技术应用(22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压缩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分析其如何解决医疗影像数据存储、传输与压缩三大难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技术落地效果。
|
2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本篇文章探讨了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景区中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数据采集、情感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挖掘游客情感需求,进而优化景区服务。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 Java 在数据处理与智能推荐等方面的强大能力,为文旅行业的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
API
java-多线程-CountDownLatch(闭锁) CyclicBarrier(栅栏) Semaphore(信号量)-
java-多线程-CountDownLatch(闭锁) CyclicBarrier(栅栏) Semaphore(信号量)-
92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