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入门笔记7 手写数字识别 续

简介: 深度学习入门笔记7 手写数字识别 续

手写数字识别2

这次,我们使用CNN来实现手写数字识别。

CNN主要的层次:

  • 输入层
  • 卷积层
  • 激励层
  • 池化层
  • 全连接层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即卷积神经网络。卷积为理解为一个信号与另外一个信号进行叠加,产生新的信号的过程。

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可认为具有固定权重的滑动窗口与原窗口的数据进行对位相乘再相加的过程。

卷积的过程:http://cs231n.github.io/assets/conv-demo/index.html

# 说明:如果使用summary记录数据的话,会极大拖慢运行速度,视计算机能力而定。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if __name__ == '__main__':
    # 读入数据。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data/", one_hot=True)
    with tf.name_scope("input"):
        # 训练图像的占位符。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784])
        # 训练图像对应分类(标签)的占位符。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10])
        # 因为卷积要求输入的是4维数据,因此对形状进行转换。
        # NHWC(默认)   NCHW
        # N number样本的数量
        # H height图像的高度
        # W width图像的宽度
        # C channel图像的通道数
        x_image = tf.reshape(x, [-1, 28, 28, 1])
    # 卷积层1。
    with tf.name_scope("conv_layer1"):
        # 定义权重。(w就是滑动窗口)
        # 5, 5, 1, 32  =>  滑动窗口的高度,滑动窗口的宽度,输入通道数,输出通道数。
        w = tf.Variable(tf.truncated_normal([5, 5, 1, 32], stddev=0.1), name="w")
        # 定义偏置。
        b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32]), name="b")
        # 进行卷积计算。
        # strides=[1, 1, 1, 1] 步幅。针对输入的NHWC定义的增量。
        # padding: SAME 与VALID。SAME,只要滑动窗口不全移除输入区域就可以。
        # VALID,滑动窗口必须完全在输入区域之内。
        conv = tf.nn.bias_add(tf.nn.conv2d(x_image, w, strides=[1, 1, 1, 1], padding='SAME'), b, name="conv")
        # 使用激活函数进行激活。
        activation = tf.nn.relu(conv)
        # 池化操作。
        # ksize:池化的窗口。
        pool = tf.nn.max_pool(activation, ksize=[1, 2, 2, 1], strides=[1, 2, 2, 1], padding='SAME')
    # 卷积层2。
    with tf.name_scope("conv_layer2"):
        w = tf.Variable(tf.truncated_normal([5, 5, 32, 64], stddev=0.1), name="w")
        b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64]), name="b")
        conv = tf.nn.bias_add(tf.nn.conv2d(pool, w, strides=[1, 1, 1, 1], padding='SAME'), b, name="conv")
        activation = tf.nn.relu(conv)
        pool = tf.nn.max_pool(activation, ksize=[1, 2, 2, 1], strides=[1, 2, 2, 1], padding='SAME')
    # 全连接层1。
    with tf.name_scope("full_layer1"):
        # 7 * 7 * 64
        # 原始图像是28 * 28,经过卷积与激励后,没有改变,经过2 * 2池化后,变成 14 * 14。
        # 第一层卷积之后结果为14 * 14,经过第二层卷积与激励后,没有改变,经过2 * 2池化后,变成 7 * 7。
        # 第二层卷积之后,我们图像的形状为  NHWC  =>  [N, 7, 7, 64]
        # 4维变成2二维,将后面三维拉伸成为1维。  =》  [N, 7 * 7 * 64]
        w = tf.Variable(tf.truncated_normal([7 * 7 * 64, 1024], stddev=0.1), name="w")
        b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1024]), name="b")
        # 将第二层卷积之后的结果转换成二维结构。
        pool = tf.reshape(pool, [-1, 7 * 7 * 64])
        activation = tf.nn.relu(tf.matmul(pool, w) + b)
        # 执行dropout(随机丢弃)
        keep_prob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 进行随机丢弃,keep_prob指定神经元的保留率。
        drop = tf.nn.dropout(activation, keep_prob)
    # 全连接层2。
    with tf.name_scope("full_layer2"):
        w = tf.Variable(tf.truncated_normal([1024, 10], stddev=0.1), name="w")
        b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10]), name="b")
        logits = tf.matmul(drop, w) + b
    # 损失值与准确率计算层。
    with tf.name_scope("compute"):                   
        # 计算损失值。
        loss = tf.reduce_mean(tf.nn.softmax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abels=y, logits=logits))
        # 将损失值加入到tensorboard中。
#         tf.summary.scalar('loss',loss)
        train_step = tf.train.AdamOptimizer(1e-4).minimize(loss)
        # 计算准确率
        correct = tf.equal(tf.argmax(logits, 1), tf.argmax(y, 1))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t, tf.float32))
#         tf.summary.scalar('accuracy',accuracy)
    #合并所有的summary
#     merged = tf.summary.merge_all()
    # 创建Session。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对全局变量进行初始化。
        sess.run(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         train_writer = tf.summary.FileWriter('logs/train',sess.graph)
#         test_writer = tf.summary.FileWriter('logs/test',sess.graph)
        # 可以尝试更大的次数,可以将准确率提升到99%以上。
        for i in range(1, 3001):
            batch = mnist.train.next_batch(64)
            # 每100步报告一次在验证集上的准确度
            if i % 100 == 0:
                train_accuracy = accuracy.eval(
                    feed_dict={x: batch[0], y: batch[1], keep_prob: 1.0})
                test_accuracy = accuracy.eval(
                    feed_dict={x: mnist.test.images[:5000], y: mnist.test.labels[:5000], keep_prob: 1.0})
                print(f"step {i}, training accuracy {train_accuracy * 100:.2f}%")
                print(f"step {i}, test accuracy {test_accuracy * 100:.2f}%")
            train_step.run(feed_dict={x: batch[0], y: batch[1], keep_prob: 0.5})
            # 计算并写入训练集计算的结果。
#             summary = sess.run(merged,feed_dict={x:batch[0], y:batch[1] ,keep_prob:1.0})
#             train_writer.add_summary(summary, i)
            # 计算并写入测试集计算的结果。
#             summary = sess.run(merged,feed_dict={x:mnist.test.images, y:mnist.test.labels, keep_prob:1.0})
#             test_writer.add_summary(summary,i)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自我修养:从Python编程入门到深度学习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39天】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从Python基础语法的掌握到深度学习领域的探索。我们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代码示例,引导读者逐步构建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章不仅涵盖Python编程的基础,还将深入探讨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工具和实战技巧,帮助读者在AI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深度学习环境搭建笔记(二):mmdetection-CPU安装和训练
本文是关于如何搭建深度学习环境,特别是使用mmdetection进行CPU安装和训练的详细指南。包括安装Anaconda、创建虚拟环境、安装PyTorch、mmcv-full和mmdetection,以及测试环境和训练目标检测模型的步骤。还提供了数据集准备、检查和网络训练的详细说明。
121 5
深度学习环境搭建笔记(二):mmdetection-CPU安装和训练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计算机视觉
目标检测笔记(五):详细介绍并实现可视化深度学习中每层特征层的网络训练情况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可视化深度学习中每层特征层来理解网络的内部运作,并使用ResNet系列网络作为例子,展示了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代码来绘制和保存特征图。
67 1
目标检测笔记(五):详细介绍并实现可视化深度学习中每层特征层的网络训练情况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学习入门:用Python构建你的第一个神经网络
在人工智能的海洋中,深度学习是那艘能够带你远航的船。本文将作为你的航标,引导你搭建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让你领略深度学习的魅力。通过简单直观的语言和实例,我们将一起探索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体验从零开始创造智能系统的快感。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启航吧!
39 3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框架/工具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入门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在人工智能的璀璨星空下,卷积神经网络(CNN)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照亮了图像处理和视觉识别的路径。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CNN的基本概念、核心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提供代码示例,带领初学者轻松步入这一神秘而又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笔记(十二):普通卷积、深度可分离卷积、空间可分离卷积代码
本文探讨了深度可分离卷积和空间可分离卷积,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它们在降低计算复杂性和提高效率方面的优势。
179 2
深度学习笔记(十二):普通卷积、深度可分离卷积、空间可分离卷积代码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PyTorch
深度学习环境搭建笔记(一):detectron2安装过程
这篇博客文章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CUDA 10.2配置深度学习环境,并安装detectron2库的步骤,包括安装Python、pycocotools、Torch和Torchvision、fvcore,以及对Detectron2和PyTorch代码的修改。
297 1
深度学习环境搭建笔记(一):detectron2安装过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学习笔记(十三):IOU、GIOU、DIOU、CIOU、EIOU、Focal EIOU、alpha IOU、SIOU、WIOU损失函数分析及Pytorch实现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多种用于目标检测任务中的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包括IOU、GIOU、DIOU、CIOU、EIOU、Focal EIOU、alpha IOU、SIOU和WIOU,并提供了它们的Pytorch实现代码。
268 1
深度学习笔记(十三):IOU、GIOU、DIOU、CIOU、EIOU、Focal EIOU、alpha IOU、SIOU、WIOU损失函数分析及Pytorch实现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并行计算
深度学习笔记(十四):Transormer知识总结
关于深度学习中Transformer模型的知识总结,涵盖了Self-attention机制、QKV、Multi-head attention、位置编码和并行运算等关键概念,以及如何在PyTorch中实现Self-attention。
65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vr&ar
深度学习笔记(十):深度学习评估指标
关于深度学习评估指标的全面介绍,涵盖了专业术语解释、一级和二级指标,以及各种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评估方法。
46 0
深度学习笔记(十):深度学习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