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智慧光网络:关键技术、应用实践和未来演进》——2.1 智慧光网络连接层的技术要求

简介: 带你读《智慧光网络:关键技术、应用实践和未来演进》——2.1 智慧光网络连接层的技术要求

第2章 智慧光网络的连接层技术


本章简介:

第1 章介绍了智慧光网络的“三层三面”,其中对连接层的功能定义是网络数据平面的转发和传输,为智慧光网络的其他层面提供一体化的资源供给。因此连接层技术具体包括:(1)光纤传输介质技术;(2)处理光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光模块技术和光器件技术;(3)处理以太网、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OTN 等电信号的电芯片技术;(4)完成业务隔离及与物理端口解耦的FlexO 和FlexE 等技术;(5)各层网络中的隧道技术;(6)光接入网相关的技术。


本章将从网络服务和业务价值的角度思考智慧光网络对连接层技术的发展要求,紧密围绕泛在、超宽、开放、随需四大特性,构建连接层的整体技术架构,分别阐述其对各技术领域的要求。针对连接层拆解后的技术领域,一方面简明扼要地阐述其在现有网络架构中的技术原理、特征、应用、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介绍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是如何配合网络技术变革的,从而实现智慧光网络走近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的最终目标。


前面介绍了固定光网络、自动光网络、智能光网络、智慧光网络发展的4 个阶段,虽然连接层技术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技术角色、和其他层

次技术的关联关系都发生了转变,每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点。


(1)固定光网络以通信基础设施的连接能力为核心,其发展历程是设备特性叠加、规格提升的物理反应,因此固定光网络以连接层技术为核心,附带简单的网络层的网络管理技

术。比如SDH 平台与TDM、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传送等技术的叠加,完成向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的演进发展;又或是波分系统的引入及10Gbit/s 向40Gbit/s、100Gbit/s 的带宽提升、演进。


(2)自动光网络和智能光网络在固定光网络的基础上叠加软件自动化管控,提升网络业务的全面联通性和业务可靠性,属于设备传输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化学反应,因此智能网络是连接层技术叠加网络层管控层技术。比如OTN 从环网、链状网向Mesh 网演进,并结合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General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动态协议在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的广泛应用,最终达到业务的智能倒换和自动恢复。


(3)智慧光网络是面向最终用户服务构建的一张网络,既包括面向服务的网络应用体系

和生态建设,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面向网络服务的技术迭代。这种技术迭代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组合和堆叠,而是从网络服务出发,构建和审视网络技术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各层、各面技术的发展与最终网络服务的价值相关联,形成各种技术互相贯穿的立方体。因此智慧光网络是核变,是基于智慧光网络三层三面技术树中每一个基础技术螺旋z升的原子级变换。


2.1 智慧光网络连接层的技术要求


虽然连接层技术在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其他技术层级的关联关系在转变,但其地位和作用始终是“基础”的。


1.连接层基础地位的具体体现

智慧光网络阶段,连接层和其他层面的关联和交互千丝万缕,但经过总结归纳,其“基础”特性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来具体体现。


(1)连接层内生的能力发展,是整个智慧光网络传输能力的基石,是整个网络能够承载业务转发信号的基础。如在超大带宽、超长距离、超大交叉容量3 个方面的持续技术突破。


(2)具备对器件、芯片、模块、连接运行状态的充分感知能力,如各个单元模块的性能告警状态数据、感知能力是网络产生智慧的数据来源。


(3)具备灵活调度的能力,包括对波长、时隙、报文等各层次业务的调度,这种灵活调度能力为光网络的智慧决策提供了执行手段。


(4)具备面向网络和业务的可软件定义的能力,包括连接层针对业务的硬切片定义,以及标准的连接层接口。这种可软件定义能力是智慧光网络数字化开放发展的前提。上述的这些连接层的基础地位体现和与其他技术层级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图2-1 来概括体现。

image.png

图2-1 连接层在网络中的基础地位


2.连接层的基础地位支撑智慧光网络的特性

分析连接层技术基础地位和对智慧光网络的重要性时,还需要考虑它与智慧光网络泛在、超宽、开放、随需4 个特性的具体联系。


(1)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终端,从人与人的交流到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全面互联,当前的网络连接可以是无处不在的。这种网络的泛在特性主要体现在光传输技术从干线向末端延伸,具体表现为多业务综合承载、光接入网技术的全面部署。


(2)信息爆炸来自于人类相互交流的原始需求,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采

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信息交互的发展速度决定了超宽特性是网络发展的永恒话题,而所有信息的交互都离不开几个关键环节:信息的接收和发送、信号的传输和放大,这些过程包含了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放大器、光线路等几个组件,它们的发展趋势必将迎合智慧光网络超宽特性的发展要求。


(3)光传输系统在几年前还倾向于一个封闭的专有系统,各种硬件和器件紧密耦合,并

且和其控制及管理软件紧密联系,更是和网络业务紧密联系。而智慧光网络的开放特性表达了运营商和互联网对极简架构、极简协议、网络切片、业务解耦等方面与日俱增的诉求—最终提高网络的运营效率,降低资本性支出(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和运营成本(OPEX,Operating Expenditure)。这种开放的特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分为不同阶段和不同级别,涉及网络切片、管控接口、光系统开放等几个技术方面。


(4)随需特性是网络建设者和网络用户的持续追求,最终体现在网络业务对最终用户所需的服务随时响应。这种网络服务的可定义和可变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智慧光网络连接层的充分感知和灵活控制,涵盖了连接层的遥测技术、各层业务的灵活调度技术、IP/MPLS 转发技术。

相关文章
|
4月前
|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高级并发与网络编程技术。
可以看出,Python的高级并发和网络编程极具挑战,却也饱含乐趣。探索这些技术,你将会发现:它们好比是Python世界的海洋,有穿越风暴的波涛,也有寂静深海的奇妙。开始旅途,探索无尽可能吧!
100 15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组件——人工神经元和反向传播算法自提出以来鲜有根本性突破。穿孔反向传播(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技术通过引入“树突”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传统神经元的增强。该技术利用基于协方差的损失函数训练树突节点,使其能够识别神经元分类中的异常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模型精度(如BERT模型准确率提升3%-17%),还能实现高效模型压缩(参数减少44%而无性能损失)。这一革新为深度学习的基础构建模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和大规模模型优化场景。
118 16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JavaScript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92 4
|
5月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
5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定位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139 22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132 7
|
6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API
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开发者指南
本文探讨了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如HTTP、SSE、GraphQL、TCP、WebSocket和Socket.IO,分析了它们的功能、优劣势及适用场景。开发者需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同时,测试与调试工具(如Apipost)能助力开发者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掌握这些协议是现代软件开发者的必备技能,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
6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该先检查Hyper-V的网卡连接配置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首先检查Hyper-V的网卡配置。具体步骤包括:确认虚拟机运行状态、检查虚拟交换机类型和物理网卡连接、确保虚拟机网络适配器正确连接到虚拟交换机,并验证网络配置(IP地址等)。常见问题如虚拟交换机配置错误、网络适配器未连接或防火墙阻止连接,可通过重新配置或调整设置解决。必要时重启虚拟机和宿主机,查看事件日志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进一步排查问题。
|
6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网络套接字算法的局域网实时监控技术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与网络安全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局域网实时监控成为企业管理和安全防护的关键。本文介绍C#网络套接字算法在局域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涵盖套接字创建、绑定监听、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实现方式。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套接字进行屏幕截图等数据的实时传输,保障网络稳定与信息安全。同时,文章探讨了算法的优缺点及优化方向,如异步编程、数据压缩与缓存、错误处理与重传机制,以提升系统性能。
110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