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动化走向成熟 很多企业却尚未准备好采用

简介:

安全自动化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前途的技术,可即使是大公司,也并未跟上这一趋势。

大多数安全自动化行业的厂商,成立至今还只度过了1到2年的岁月,但已经产出了一些可被企业利用的光明技术——只要企业已经做了基础准备工作便可使用。

安全自动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攻击太多太快,而人力无法跟上。

然后还有网络罪犯的问题,他们能从勒索软件和其他攻击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又反过来投入新攻击方法的研究。还有民族国家带来的威胁,还有惨烈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简直就是场完美风暴。

去年秋天的一份调研中,91%的公司称,人工过程所需时间和精力限制了他们的事件响应有效性,他们不得不积极增加人手。

62%的公司已经有了自动化事件响应过程,另35%正在开始自动化和编配项目,或者在未来12-18个月里有这个计划。

2年前,没人知道这种技术。去年,我就常常看到了。现在,我们看到了各家公司对安全自动化的预算,还看到很多风投资本注入到该领域。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首席分析师乔恩·奥尔兹克

奥尔兹克估测,安全自动化及协同的市场规模在1亿到2亿美元之间,几家小厂商的销售范围在1000万到2千万美元之间。

理论上,安全自动化可以让公司企业能够调查不断涌来的威胁,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立即做出响应——至少,最常见的劳动密集型攻击是可以自动化响应的。于是,安全分析师就能得到解放,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专注在更复杂的攻击上。

最近的一些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可能的。

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检测准确率,误报率降低了。而且我们更多地使用云,可以在这些事情上投入更多的处理能力。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进展都在防止攻击者进入企业上。反恶意软件系统、下一代防火墙和其他威胁识别封锁系统都是如此。

最近,带评分系统的威胁情报也出现了这就让企业可以针对高风险威胁增加自动化措施,再用以前的人工过程处理有疑问的案例。

一些大公司也在部署协调平台,驱动多系统联动的自动化过程。

“但是这一类事件响应平台目前还仅限于菁英企业,财富500强公司才有实力采用。”

另外,公司企业还会编写脚本,从头创建自己的自动化过程,不过没有几个技术专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自动化什么?谁来自动化?

SANS研究院的事件响应调查结论是,大多数过程仍然十分依赖人工。

50%的受访者称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而这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过程,是远程部署安全厂商的定制内容或病毒特征库。

位列第二的自动化过程,是封锁通往恶意IP地址的命令与控制流量,有49%的受访者反馈对该过程做了自动化。第三位的,是有47%的受访者反馈的流氓文件清除过程。

最不可能被自动化的过程包括:修复过程中将受感染主机从网络中隔离,以及关闭系统和让主机下线。

但是,总体上,安全自动化落后其他技术过程的自动化大约10年。

投资公司 Scale Venture Partners 合伙人阿里尔·车特林说:“我们看到了IT自动化的巨大效果,安全上也将看到。”

安全谜题的预防部分是最为自动化的,过去两年,巨大的投资额度落在了检测上。

如今,大量的工作围绕在检测与响应之间,公司企业需要分清他们发现的指标是否是需要调查的真正的问题。

事件响应方面,今天还有很多工作是人工在做的。这些人工处理的部分,正是未来几年大量价值涌现的地方。

然而,现在可用的所有产品,都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这一领域还没有出现所谓的领头羊。

自动化检测过程是有意义的,但完全自动化修复过程却非常危险。

网络安全咨询公司 ClearSky Cyber Security 执行董事杰·里克说:“至少在目前,我总是建议在检测和响应之间设置人手。这个环节上,你不会想要出现误报的。”

单步修复过程可以被自动化——只要其启动是由人操控的。

但我很不喜欢现在这种自动化整个从头到尾过程的想法。太粗糙,根本就是为误报准备的。最怕出现的就是产生某种业务中断。

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厂商承诺要自动化整个过程了,包括自动化终端设备重镜像,以及自动化用户反网络钓鱼培训。

AsTech Consulting 首席安全策略师内森·温兹勒说:“但是,现实就是,大面积自动化其实不会有什么好效果。要么误报很多,要么漏报很多。这么做只会让用户特别恼怒,尤其是在明明没什么问题系统却被重镜像了的时候。”

巩固和发展

很快,安全自动化将会普及,也会更易于使用。主流厂商正在购买小型编配公司,将他们的功能整合到平台中,SIEM厂商一直在向自己的平台里添加自动化和编配功能。

厂商还开始提供预制惯例和运维手册,让公司企业不用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修复过程。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厂商之间或产品之间的藩篱将不复存在,不同技术不同产品可以相互协作。

其他IT领域里,这种事已经发生了。而在安全上,企业环境迥异,融合与联动并不容易。

“企业有20、50或更多不同供应商很常见。”

因此,厂商被鼓励良好协作,互操作性上的限制是不被客户接受的。

为自动化做好准备

对想要部署安全自动化技术的公司而言,仅确立厂商产品是否成熟是不够的。公司自身也必须准备好。

Forrester Research 分析师约瑟夫·布兰肯施普说:“这绝对不是买来就用这么简单的事。还有些基础性工作要做。如果你将坏数据放进自动化系统中,那你不过是能更快地得出糟糕决策而已。”

另外,很多公司实际上并不清楚自身都有些什么过程,也可能根本没有定义良好的手册。

很多公司的分析师各自为战。想要自动化,你就必须标准化。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运维 Linux 网络安全
自动化真能省钱?聊聊运维自动化如何帮企业优化IT成本
自动化真能省钱?聊聊运维自动化如何帮企业优化IT成本
50 4
|
1月前
|
安全 Shell 持续交付
Debian Apache 自动化部署教程:4 种方法,从个人到企业批量装机
本文介绍在 Debian 系统中实现 Apache 自动化部署的 4 种实用方法,涵盖个人单机与企业批量部署场景。内容包括使用 Bash 脚本一键安装、通过 PXE 实现网络批量部署、借助 Ansible/Puppet 进行多机统一配置管理,以及利用 Preseed 文件自动完成安装配置。文章还提供操作示例与避坑建议,帮助用户提升部署效率,降低人为错误。
62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Function AI 工作流发布:以 AI 重塑企业流程自动化
本文介绍了基于函数计算 FC 打造的全新 Function AI 工作流服务,该服务结合 AI 技术与流程自动化,实现从传统流程自动化到智能流程自动化的跨越。文章通过内容营销素材生成、内容安全审核和泛企业 VOC 挖掘三个具体场景,展示了 Function AI 工作流的设计、配置及调试过程,并对比了其与传统流程的优势。Function AI 工作流具备可视化、智能性和可扩展性,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助力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敏捷响应能力。
563 28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挖掘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何利用OA系统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决策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办公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通过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AI(人工智能)技术与OA系统结合,企业能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智能决策支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推动数字化转型。RPA可自动处理重复任务,如审批、数据同步等;AI则提供智能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两者协同作用,助力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和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未来,智能化OA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个性化服务、数据安全和协作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
9月前
|
弹性计算 安全 API
长桥科技:通过Terraform自动化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产品服务体验
长桥科技通过采用Terraform加速业务上线,实现云资源的高效管理。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长桥为证券、资管等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其SRE团队利用Terraform构建CICD流程,自动化配置云资源及应用配置,简化了基础设施管理,提升了开发效率。通过模块化和自动化部署,新租户的配置从一天缩短至20分钟,显著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操作复杂度。此外,长桥还遵循编程规范,确保代码的可测试性和复用性,进一步优化了云上基础设施的构建与管理。
|
6月前
|
云安全 安全 API
“安全体检”测评:安全自动化背后的隐忧与突破
本文围绕阿里云安全检查服务展开,从技术深度、场景适配和安全边界三个维度分析其价值与短板。该服务定位为自动化风险治理工具,涵盖漏洞扫描、合规基线和配置修复。体验中发现,其优势在于云原生体系耦合、资源拓扑感知及成本效益;不足则体现在量化指标缺失和攻击面覆盖有限。改进建议包括优化风险排序、引入AI分析及提供场景化助手。文章总结,该产品在基础风险治理和合规提效上表现良好,但需强化自动化修复与业务场景适配能力,以实现从工具到平台的跃迁。
288 65
|
6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安全
瑞数《BOTS自动化威胁报告》:六大威胁来袭,企业如何筑牢AI时代安全防线?
瑞数《BOTS自动化威胁报告》:六大威胁来袭,企业如何筑牢AI时代安全防线?
154 3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运维
阿里云先知安全沙龙(上海站)——后渗透阶段主机关键信息自动化狩猎的实现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后渗透测试中使用LSTAR工具和PowerShell脚本进行RDP状态查询、端口获取及凭据收集的过程,强调了高强度实战场景下的OPSEC需求。通过MITRE ATT&CK框架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凭证访问、发现和收集等关键技术,确保攻击者能够隐蔽、持续且高效地渗透目标系统,最终获取核心数据或控制权。文中还展示了SharpHunter等工具的自动化实现,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安全
企业秘密泄露风险加剧,自动化管理成关键
企业秘密泄露风险加剧,自动化管理成关键
|
12月前
|
数据采集 SQL 运维
企业出海WAS安全自动化解决方案
企业出海WAS安全自动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