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分页加载数据~上拉加载更多~小程序云数据库的分页加载

简介: 微信小程序分页加载数据~上拉加载更多~小程序云数据库的分页加载

我们在开发小程序时,一个列表里难免会有很多条数据,比如我们一个列表有1000条数据,我们一下加载出来,而不做分页,将会严重影响性能。所以这一节,我们来讲讲小程序分页加载数据的实现。


老规矩,先看效果图

可以看到我们每页显示10条数据,当滑动到底部时,会加载第二页的数据,再往下滑动,就加载第三页的数据。由于我们一共21条数据,所以第三页加载完以后,会有一个“已加载全部数据”的提示。


关于云数据库可以看下面这个视频,简单了解下


本节知识点


1,小程序分页加载

2,小程序列表显示

3,云数据库的使用

4,云数据库分页请求数据的实现


一,先定义数据


我们做分页数据加载,肯定要先准备好数据,数据已经给大家准备好,如下图,文章末尾会贴出数据源和本节课源码的下载地址。


然后把数据导入到我们的云开发的数据库里,关于数据如何导入,这里不再讲解,不知道的同学,请看下面这篇文章。或者去老师历史文章里找一下。

《小程序云开发入门---云数据库数据源的导入与导出》:https://www.jianshu.com/p/c92dda4e7777

下面给大家看下我们的数据源,长什么样。其实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定义21条数据。


然后在看导入到数据库的样子。


二,分页请求数据


我们第一步准备好了数据以后,接下来就来讲讲如何在js里做分页加载数据。

首先我们这里用到了小程序云开发数据库的知识点

1,get方法:获取云数据库数据
2,skip方法:跳过前面几条数据,请求后面的数据
3,limit方法:请求多少条数据。

比如下面这段代码,就是跳过前5条,请求从第6条开始往后的10条数据,就是请求6~15的数据,我们做分页加载也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wx.cloud.database().collection("list")
      .skip(5) //从第几个数据开始
      .limit(10)

下面把我们index.js的完整代码贴给大家。

//老师微信:2501902696
let currentPage = 0 // 当前第几页,0代表第一页 
let pageSize = 10 //每页显示多少数据 
Page({  
  data: {
    dataList: [], //放置返回数据的数组  
    loadMore: false, //"上拉加载"的变量,默认false,隐藏  
    loadAll: false //“没有数据”的变量,默认false,隐藏  
  },  //页面显示的事件
  onShow() {    this.getData()
  },  //页面上拉触底事件的处理函数
  onReachBottom: function() {    console.log("上拉触底事件")    let that = this
    if (!that.data.loadMore) {
      that.setData({        loadMore: true, //加载中  
        loadAll: false //是否加载完所有数据
      });      //加载更多,这里做下延时加载
      setTimeout(function() {
        that.getData()
      }, 2000)
    }
  },  //访问网络,请求数据  
  getData() {    let that = this;    //第一次加载数据
    if (currentPage == 1) {      this.setData({        loadMore: true, //把"上拉加载"的变量设为true,显示  
        loadAll: false //把“没有数据”设为false,隐藏  
      })
    }    //云数据的请求
    wx.cloud.database().collection("list")
      .skip(currentPage * pageSize) //从第几个数据开始
      .limit(pageSize)
      .get({
        success(res) {          if (res.data && res.data.length > 0) {            console.log("请求成功", res.data)
            currentPage++            //把新请求到的数据添加到dataList里  
            let list = that.data.dataList.concat(res.data)
            that.setData({              dataList: list, //获取数据数组    
              loadMore: false //把"上拉加载"的变量设为false,显示  
            });            if (res.data.length < pageSize) {
              that.setData({                loadMore: false, //隐藏加载中。。
                loadAll: true //所有数据都加载完了
              });
            }
          } else {
            that.setData({              loadAll: true, //把“没有数据”设为true,显示  
              loadMore: false //把"上拉加载"的变量设为false,隐藏  
            });
          }
        },
        fail(res) {          console.log("请求失败", res)
          that.setData({            loadAll: false,            loadMore: false
          });
        }
      })
  },
})

上面的代码就是我们实现分页加载的所有逻辑代码。简单说下代码

1,我们首先进页面时会请求前10条内容
2,10条内容请求成功以后,我们会把请求到的内容加入dataList数组,然后把dataList里的数据显示到页面上。并将currentPage加一,用于请求第二页数据。
3,当用户滑动到底部时,会触发onReachBottom事件,在这个事件里做第二页到请求。然后第二页数据请求成功以后。继续将currentPage加1,这里要记住一定,一定要请求成功以后才将currentPage +1。

三,列表布局和样式


其实index.wxml和index.wxss的代码很简单,给大家把代码贴出来。

1,index.wxml

<scroll-view scroll-y="true" bindscrolltolower="searchScrollLower">
  <view class="result-item" wx:for="{{dataList}}" wx:key="item">
    <text class="title">{{item.content}}</text>
  </view>
  <view class="loading" hidden="{{!loadMore}}">正在载入更多...</view>
  <view class="loading" hidden="{{!loadAll}}">已加载全部</view></scroll-view>

2,index.wxss

page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height: 100%;
}.result-item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padding: 20rpx 0 20rpx 110rpx;  overflow: hidden;  border-bottom: 2rpx solid #e5e5e5;
}.title {  height: 110rpx;
}.loading {  position: relative;  bottom: 5rpx;  padding: 10rpx;  text-align: center;
}

到这里我们就完整的实现里分页加载功能了。


源码和数据源,已经给大家放到网盘里了,有需要的同学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或者私信老师。

今天收到了微信官方送的礼物,一个“红包抱枕”,在这里感谢微信官方的支持与信任。看来我以后要天天抱红包了


小程序分页源码:https://pan.baidu.com/s/1GVATp07wsURCs7vcix72qQ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JSON 关系型数据库
【干货满满】解密 API 数据解析:从 JSON 到数据库存储的完整流程
本文详解电商API开发中JSON数据解析与数据库存储的全流程,涵盖数据提取、清洗、转换及优化策略,结合Python实战代码与主流数据库方案,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管道。
|
1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使用数据连接池进行数据库操作
使用数据连接池进行数据库操作
68 11
|
2月前
|
存储 数据管理 数据库
数据字典是什么?和数据库、数据仓库有什么关系?
在数据处理中,你是否常困惑于字段含义、指标计算或数据来源?数据字典正是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工具,它清晰定义数据的名称、类型、来源、计算方式等,服务于开发者、分析师和数据管理者。本文详解数据字典的定义、组成及其与数据库、数据仓库的关系,助你夯实数据基础。
数据字典是什么?和数据库、数据仓库有什么关系?
|
6月前
|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数据库数据删除策略:硬删除vs软删除的最佳实践指南
在项目开发中,“删除”操作常见但方式多样,主要分为硬删除与软删除。硬删除直接从数据库移除数据,操作简单、高效,但不可恢复;适用于临时或敏感数据。软删除通过标记字段保留数据,支持恢复和审计,但增加查询复杂度与数据量;适合需追踪历史或可恢复的场景。两者各有优劣,实际开发中常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465 4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PostgreSQL数据库的WAL日志与数据写入的过程
PostgreSQL中的WAL(预写日志)是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关键技术。在数据修改前,系统会先将日志写入WAL,确保宕机时可通过日志恢复数据。它减少了磁盘I/O,提升了性能,并支持手动切换日志文件。WAL文件默认存储在pg_wal目录下,采用16进制命名规则。此外,PostgreSQL提供pg_waldump工具解析日志内容。
196 0
|
4月前
|
存储 SQL Java
数据存储使用文件还是数据库,哪个更合适?
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各有优劣:数据库读写性能较低、结构 rigid,但具备计算能力和数据一致性保障;文件系统灵活易管理、读写高效,但缺乏计算能力且无法保证一致性。针对仅需高效存储与灵活管理的场景,文件系统更优,但其计算短板可通过开源工具 SPL(Structured Process Language)弥补。SPL 提供独立计算语法及高性能文件格式(如集文件、组表),支持复杂计算与多源混合查询,甚至可替代数据仓库。此外,SPL 易集成、支持热切换,大幅提升开发运维效率,是后数据库时代文件存储的理想补充方案。
|
9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库 Python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用户输入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用户输入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405 75
|
7月前
|
数据库 Python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YashanDB知识库】python驱动查询gbk字符集崖山数据库CLOB字段,数据被驱动截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