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DB由众多数据库组成,因此称为数据库集群,每个数据库下存放各自的对象,对象包括表、索引、视图、存储过程、序列等。
登录到数据库以后,可以通过\l查看数据库信息。
PolarDB提供了两种SQL语句,一种是标准的SQL语句,另一种是PSQL。PSQL使用l来代替select pg_database语句。可以通过\?查看PSQL提供的所有命令。
PolarDB管理对象时通过oid(对象标识符)进行管理,它与数据库物理结构的名字一一对应,数据库oid和堆表oid分别存储在pg_database和pg_class。
进行数据库访问时,PGDATA变量指定了整个数据库的基本位置。下面的base目录是所有数据库的副目录,其下的子目录都以数字命名,与每个数据库的OID对应。
比如查找当前数据库的物理位置,需要先找到PGDATA目录所在。
查看base目录,即可看到它以数字命名的子目录。
子目录名称与数据库创建目录的OID(上图)一致。
上图为PGDATA下不同目录和文件的作用。
pg_hba.conf用于控制实例的访问权限,可以在文件里定义哪一些主机可以访问哪一些数据库;postgresql.conf是PolarDB数据库的主要参数文件,postgresql.auto.conf是二进制的参数文件,两者可以结合使用。PolarDB代理启动时先读postgresql.conf文件,再读postgresql.auto.conf文件。
上图为数据库集群布局的主要文件和子目录。
数据库是base子目录下的子目录。
初始化时,表的OID与数据文件名字一致,但TRUNCATE、REINDEX等操作会造成不一致。
如上图所示,查询sampletbl表所在的数据文件。
首先,登录到sampledb。sampledb数据库的OID为32768。
到sampledb目录下查找文件32769,可以发现实际的数据并没有存放在该路径下。因为PolarDB将数据存放的位置做了分流。
真正的数据放在上图路径的32768子目录下。
PolarDB为了方便查找表的数据文件位置提供了查询函数,如上图。此处的file-dio为PolarDB提供的共享存储。
接下篇: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3107?groupCode=polardbfo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