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4. Terway IPVLAN+EBPF 模式架构设计(上)

简介: 《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4. Terway IPVLAN+EBPF 模式架构设计(上)

弹性网卡(ENI)支持配置多个辅助IP的功能,单个弹性网卡(ENI)根据实例规格可以分配6-20个辅助IP,ENI多IP模式就是利用了这个辅助IP分配给容器,从而大幅提高了Pod部署的规模和密度。在网络联通的方式上,Terway支持选择Veth pair策略路由和ipvlan l两种方案,Linux在4.2以上的内核中支持了ipvlan的虚拟网络,可以实现单个网卡虚拟出来多个子网卡用不同的IP地址,而Terway便利用了这种虚拟网络类型,将弹性网卡的辅助IP绑定到IPVlan的子网卡上来打通网络,使用这种模式使ENI多IP的网络结构足够简单,性能也相对veth策略路由较好。

 image.png

 

Pod 所使用的CIDR网段和节点的CIDR是同一个网段 

image.png

 

Pod内部可以看到是有一张网卡的,一个是eth0,其中eth0的IP就是Pod的IP,此网卡的MAC地址和控制台上的ENI的MAC地址不一致,同时ECS上有多张 ethx的网卡,说明ENI附属网卡并不是直接挂在到了Pod的网络命名空间。

image.png

image.png

 

Pod内有只有指向eth0的默认路由,说明Pod访问任何地址段都是从eth0为统一的出入口。

image.png

那么Pod是如何ECS OS进行通信呢?在OS层面,我们一看到ipvl_x的网卡,可以看到是附属于eth1的,说明在OS层面会给每个附属网卡创建一个ipvl_x的网卡,用于建立OS和Pod内的连接隧道。

image.png

ECS OS内对于数据流量是怎么判断去哪个容器呢? 通过OS Linux Routing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目的是Pod IP的流量都会被转发到Pod对应的ipvl_x虚拟往卡上,到这里为止,ECS OS和Pod的网络命名空间已经建立好完整的出入链路配置了。到目前为止介绍了IPVLAN在网络架构上实现了。image.png

对于eni多IP的实现,这个类似于《Terway ENIIP模式架构原理,TerwayPod是通过daemonset的方式部署在每个节点上的,通过下面命令可以看到每个节点上的TerwayPod。通过terway-cli show factory 命令可以看到节点上的附属ENI数量、MAC地址以及每个ENI上的IP

image.png

 那么对于SVC来说,是如何实现的呢?

 

看过前面 四个系列的朋友,应该知道对于Pod访问SVC,容器是利用各种办法将请求转发到Pod所在的ECS层面,由ECS内的netfilter模块来实现SVC IP的解析,这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是由于数据链路需要从Pod的网络命名空间切换到ECS的OS的网络命名空间,中间经过了2次内核协议栈,必然会产生性能损失,如果对高并发和高性能有机制追求,可能并不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对于高并发和延迟敏感业务,该如何实现呢?有没有办法让Pod访问SVC直接在Pod的网络命名空间中就实现了后端解析,这样结合IPVLAN这样至实现了一次内核协议栈。

 

在4.19版本内核中,ebpf的出现,很好的实现了这个需求,这里不对ebpf做过多说明,感兴趣的可以访问官方链接,小伙伴们只需要知道ebpf是一种可以安全在内核层面运行的安全沙盒,当触发内核的指定行为,ebpf设定程序会被执行。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实现在tc层面对访问SVC IP的数据包进行修改。

image.png

例如,同上图,可以看到集群内有一个名为nginx的svc,clusterIP是192.168.27.242,后端pod IP是10.0.3.38. 通过cilium bpf lb list 可以看到在ebpf程序中对于clusterIP 192.168.27.242的访问会被转到10.0.3.38 这个IP上,而Pod内只有一个默认路由。此处说明,IPVLAN+EBPF模式下,如果Pod访问SVC IP,SVCIP在Pod的网络命名空间内就会被ebpf转为某个SVC 后端pod的IP,之后数据链路被发出Pod。也就是说SVCIP只会在Pod内被捕获,在源端ECS,目的端Pod和目的端的Pod所在ECS都无法被捕获到。

 

假如一个SVC后后段有100+Pod,因为ebpf存在,Pod外无法捕获到SVCIP,所在一旦出现网络抖动,对于抓包该抓那个后端IP或该在哪个后端Pod出抓包呢?想一想,是不是一个非常头疼又无解的场景?  目前容器服务和AES共创了ACK Net-Exporter容器网络可观测性工具,可以针对此场景进行持续化的观测和问题判断。

 

故Terway IPVLAN+EBPF 模式总体可以归纳为:

4.2以上内核中支持了ipvlan虚拟网络,可以实现单个网卡虚拟出来多个子网卡用不同IP地址,而Terway便利用了这种虚拟网络类型,将弹性网卡辅助IP绑定到IPVlan子网卡上来打通网络,使用这种模式使ENI多IP网络结构足够简单,性能也相对veth策略路由较好

节点访问pod 需要经过host协议栈,pod和pod 间访问不经过host的协议

IPVLAN+EBPF模式下,如果Pod访问SVC IP,SVCIP在Pod网络命名空间内就会被ebpf转为某个SVC 后端podIP,之后数据链路被发出Pod也就是说SVCIP只会在Pod内被捕获,在源端ECS,目端PodPod所在ECS都无法被捕获到

 

1) Terway IPVLAN+EBPF 模式容器网络数据链路剖析

针对容器网络特点,我们可以将Terway IPVLAN+EBPF模式下的网络链路大体分为以Pod IP对外提供服务和以SVC对外提供服务两个大的SOP场景,进一步细分,可以归纳为12个不同的小的SOP场景。

 image.png

 对这15个场景的数据链路梳理合并,这些场景可以归纳为下面11类典型的场景:

TerwayENI架构下,不同的数据链路访问情况下,可以总结归纳为11类:

 

访问Pod IP同节点访问Pod

访问Pod IP,同节点pod间互访(pod属于同ENI)

访问Pod IP,同节点pod间互访(pod属于不同ENI)

不同节点间Pod之间互访

集群内Pod访问SVC ClusterIP(含Terway版本≥1.2.0,访问ExternalIP),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配属同一个ENI

集群内Pod访问SVC ClusterIP(含Terway版本≥1.2.0,访问ExternalIP),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配属不同ENI(同ECS)

集群内Pod访问SVC ClusterIP(含Terway版本≥1.2.0,访问ExternalIP),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不属于不同ECS

集群内Pod访问SVC ExternalIP(Terway版本≤1.2.0),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配属同一个ENI

集群内Pod访问SVC ExternalIP(Terway版本≤1.2.0),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配属不同ENI(同ECS)

集群内Pod访问SVC ExternalIP(Terway版本≤1.2.0),SVC后端Pod和客户端Pod部署于不同ECS

集群外访问SVC ExternalIP

 

2) 场景一:访问Pod IP,同节点访问pod

环境

image.png

 

cn-hongkong.10.0.3.15节点上存在 nginx-7d6877d777-j7dqz和10.0.3.38。

内核路由

nginx-7d6877d777-j7dqz IP地址10.0.3.38。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的PID是329470,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

image.png

image.png

 该容器eth0在ECS OS 内是通过ipvlan隧道的方式和ECS的附属ENI eth1建立的隧道,同时附属ENI eth1还有个虚拟的ipvl_8@eth1 网卡

image.png

 通过OS Linux Routing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目的是Pod IP的流量都会被转发到Pod对应的ipvl_x虚拟往卡上,这样就建立完毕ECS和Pod之间的连接隧道了。

image.png

 

小结

可以访问到目

nginx-7d6877d777-zp5jg netns eth0 可以抓到数据包。

image.png

ECS的ipvl_8 可以抓到数据包。

image.png

数据链路转发示意图:

 image.png

不会经过分配给pod附属网卡

整个链路是通过查找路由表进入ipvl_xxx不需要经过ENI

整个请求链路是node -> ipvl_xxx ->ECS1 Pod1

 

3) 场景二:访问Pod IP,同节点pod间互访(pod属于同ENI)

环境

image.png

 cn-hongkong.10.0.3.15节点上存在 nginx-7d6877d777-j7dqz和

centos-6c48766848-znkl8 两个pod,IP分别为10.0.3.38和10.0.3.5

image.png

 通过此节点的terwayPod,我们可以利用 terway-cli show factory的命令看到 这两个IP (10.0.3.5和10.0.3.38)都属于同一个MAC地址00:16:3e:04:08:3a,说明这两个IP属于同一个ENI,进而可以推断出nginx-7d6877d777-j7dqz和centos-6c48766848-znkl8 属于同一个ENI 网卡。

内核路由

centos-6c48766848-znkl8 IP地址10.0.3.5,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的PID是2747933,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有且只有一条,说明pod访问所有地址都需要通过该默认路由。

image.png

image.png

 nginx-7d6877d777-j7dqz IP地址10.0.3.38。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的PID是329470,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

image.png

image.png

该容器eth0在ECS OS 内是通过ipvlan隧道的方式和ECS的附属ENI eth1建立的隧道,同时附属ENI eth1还有个虚拟的ipvl_8@eth1 网卡。

image.png

 

小结

可以访问到目

centos-6c48766848-znkl8 netns eth0 可以抓到数据包。

image.png

nginx-7d6877d777-zp5jg netns eth0 可以抓到数据包。

image.png

ipvl_8 网卡并没有捕获到相关的数据流量包。

image.png 数据链路转发示意图:

 image.png

不会经过分配给pod附属网卡。不会经过任何宿主机ECS网络空间中间节点

整个链路不会和请求不会经过pod所分配ENI,直接在OSns中命中Ip rule 被转发到对端pod

整个请求链路是ECS1 Pod1 ->ECS1 Pod2(发生在ECS内部),和IPVS相比,避免了calico网卡设备两次转发,性能是更好


4) 场景三:访问Pod IP,同节点pod间互访(pod属于不同ENI)

环境

image.png cn-hongkong.10.0.3.15节点上存在 nginx-7d6877d777-j7dqz和busybox-d55494495-8t677 两个pod,IP分别为10.0.3.38和10.0.3.22。

image.png

 通过此节点terwayPod我们可以利用 terway-cli show factory命令看到 这两个IP (10.0.3.2210.0.3.38)都属于同一个MAC地址00:16:3e:01:b7:bd00:16:3e:04:08:3a说明这两个IP属于不同ENI,进而可以推断出nginx-7d6877d777-j7dqzbusybox-d55494495-8t677 属于不同ENI 网卡。

内核路由

busybox-d55494495-8t677 IP地10.0.3.22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PID是2956974,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有且只有一条,说明pod访问所有地址都需要通过该默认路由。

image.png

image.png

nginx-7d6877d777-j7dqz IP地址10.0.3.38。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PID是329470,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

image.png

image.png

该容器eth0在ECS OS 内是通过ipvlan隧道方式和ECS附属ENI eth1建立隧道,通过mac地址一样可以看到,

nginx-7d6877d777-j7dqzbusybox-d55494495-8t677 分别被分配eth1和eth2。

image.png

小结

可以访问到目

busybox-d55494495-8t677 netns eth0 可以抓到数据包。image.png

 nginx-7d6877d777-zp5jg netns eth0 可以抓到数据包。

image.png 数据链路转发示意图:

image.png

 

不会经过分配给pod附属网卡。不会经过任何宿主机ECS网络空间中间节点

整个链路是需要从客户端pod所属ENI网卡出ECS再从目POD所属ENI网卡进入ECS

整个请求链路是ECS1 Pod1 ->ECS1 eth1 -> VPC ->ECS1 eth2 ->ECS1 Pod2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观看:

《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4. Terway IPVLAN+EBPF 模式架构设计(中):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1414?spm=a2c6h.13148508.setting.30.15f94f0euQBp6L

相关实践学习
借助OSS搭建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分享网站
本教程介绍如何基于云服务器ECS和对象存储OSS,搭建一个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分享网站。
7天玩转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可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本课程手把手带你了解ECS、掌握基本操作、动手实操快照管理、镜像管理等。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NTP网络子钟的技术架构与行业应用解析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时间同步精度至关重要。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时间频率领域,以“同步天下”品牌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其明星产品SYN6109型NTP网络子钟基于网络时间协议,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广泛应用于考场、医院、智慧场景等领域。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引领精准时间管理新时代。
|
1月前
|
小程序 前端开发
2025商业版拓展校园圈子论坛网络的创新解决方案:校园跑腿小程序系统架构
校园跑腿小程序系统是一款创新解决方案,旨在满足校园配送需求并拓展校友网络。跑腿员可接单配送,用户能实时跟踪订单并评价服务。系统包含用户、客服、物流、跑腿员及订单模块,功能完善。此外,小程序增设信息咨询发布、校园社区建设和活动组织等功能,助力校友互动、经验分享及感情联络,构建紧密的校友网络。
58 1
2025商业版拓展校园圈子论坛网络的创新解决方案:校园跑腿小程序系统架构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异构计算
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入选全球网络顶会NSDI
近日,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被NSDI 2025主会录用。研究涵盖大模型训练网络故障诊断、仿真、容器网络性能诊断、CDN流控算法智能选择及GPU解耦推理优化等领域。其中,《Evolution of Aegis》提出增强现有体系+训练过程感知的两阶段演进路线,显著降低故障诊断耗时;《SimAI》实现高精度大模型集群训练模拟;《Learning Production-Optimized Congestion Control Selection》通过AliCCS优化CDN拥塞控制;《Prism》设计全新GPU解耦推理方案;《ScalaCN》解决容器化RDMA场景性能问题。
83 7
阿里云基础网络技术5篇论文入选全球网络顶会NSDI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64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1月前
|
Cloud Native 区块链 数据中心
Arista CloudEOS 4.32.2F - 云网络基础架构即代码
Arista CloudEOS 4.32.2F - 云网络基础架构即代码
41 1
|
16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大数据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架构及典型应用场景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是一款基于 Apache Kafka 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支持消息发布与订阅模型,满足微服务解耦、大数据处理及实时流数据分析需求。其通过存算分离架构优化成本与性能,提供基础版、标准版和专业版三种 Serverless 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最高 SLA 达 99.99%。阿里云 Kafka 还具备弹性扩容、多可用区部署、冷热数据缓存隔离等特性,并支持与 Flink、MaxCompute 等生态工具无缝集成,广泛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入库等场景,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实时性。
|
1月前
|
canal 负载均衡 智能网卡
阿里云洛神云网络论文入选SIGCOMM'25主会,相关实习生岗位火热招聘中
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的两项核心技术Nezha和Hermes被SIGCOMM 2025主会录用。Nezha通过计算网络解耦实现vSwitch池化架构,大幅提升网络性能;Hermes则提出用户态引导I/O事件通知框架,优化L7负载均衡。这两项技术突破解决了云网络中的关键问题,展现了阿里云在网络领域的领先实力。
271 2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阿里云携手神州灵云打造云内网络性能监测标杆 斩获中国信通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十大案例——金保信“云内网络可观测”方案树立云原生运维新范式
2025年,金保信社保卡有限公司联合阿里云与神州灵云申报的《云内网络性能可观测解决方案》入选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该方案基于阿里云飞天企业版,融合云原生引流技术和流量“染色”专利,解决云内运维难题,实现主动预警和精准观测,将故障排查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形成可跨行业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103 6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极氪汽车云原生架构落地实践
随着极氪数字业务的飞速发展,背后的 IT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极氪极为重视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并将系统稳定性、业务功能的迭代效率、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
1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容灾
深圳农商银行三代核心系统全面投产 以云原生架构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
深圳农商银行完成第三代核心系统全面上云,日均交易超3000万笔,峰值处理效率提升2倍以上。扎根深圳70余年,与阿里云共建“两地三中心”分布式云平台,实现高可用体系及全栈护航。此次云原生转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未来将深化云计算与AI合作,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升级。
21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