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打造西南最大定制化云数据中心园区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近日,位于贵阳高新区沙文产业园区的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项目1#数据中心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到今年年底,该项目的7栋数据中心及1栋展示中心均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项目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在西南地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总裁陈静红表示,将数据中心落在贵阳高新区,是企业“3+10+X”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以数据中心为主体,整合配套办公、企业研发、园区服务及地标建筑等“多+”综合配套,打造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标准、定制化云数据中心园区.

据了解,2015年,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宣布成立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大数据产业成为北京供销合作总社继现代工商服务业、持有型物业经营、金融及金融衍生品之后的第四大业务板块。

2016年6月,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提出了“3+10+X”战略规划,为需求旺盛的北上广“3”城,规划建设8至10万台机柜,辐射包括承德、贵阳等“10”大区域核心节点,最终实现遍布全国的“X”个数据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

“贵阳是企业"3+10+X"战略的重要一环。”陈静红说,贵阳在大数据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集团将目光投向贵阳,率先在贵阳高新区建设数据中心产业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工程进展。

2015年12月5日,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在西南地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在贵阳高新区沙文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

经过几轮商议,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最终计划投资约10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300余亩的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

项目落成后,将形成以大数据中心为主体,综合配套办公、企业研发、园区服务及地标建筑等全产业链功能的大型园区,深度匹配国际国内中大型大数据相关企业区域总部建设和迁移功能需求,扩展高端云数据中心的产业内涵和服务范畴,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标准、定制化云数据中心产业园区。

在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装载机、挖掘机轰鸣,运输车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据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该项目1#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6340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此外,2-7#数据中心机房楼正在进行基础结构的工程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所有数据中心机房楼主体结构封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贵州省、贵阳市及贵阳高新区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不然建设不会如此的快。”陈静红说,在所需配套设施方面,只要有需求,政府都会第一时间解决。此外,政府在公司注册、税收及人才奖励等方面也给予他们相关政策优惠。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Apsara Clouder大数据专项技能认证配套课程: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城市大脑 数据中心
贵阳联合阿里云推块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
本文讲的是贵阳联合阿里云推块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IT168 资讯】接到报警后,指令直接发送到距离最近民警的手持终端上,重点区域1分钟响应,其他城区5分钟内接处警……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指挥中心利用“块数据+网格接处警”正在破解社会治安难题。而伴随云平台建设的启动,这个“大脑”将变得更加聪明。
1989 0
|
存储 传感器 监控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枢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处理能力的增强,设备发热量急剧上升,有效的冷却方案成为确保数据中心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热管理挑战,并探讨几种前沿的冷却技术,包括液冷系统、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比较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我们旨在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实用的冷却解决方案参考。
|
7月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
运维 负载均衡 监控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监控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7月更文挑战第36天】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中,能源效率已成为关键性能指标之一。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进行建模、预测和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框架来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和工作负载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该框架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同时保持服务质量。
|
存储 大数据 数据处理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其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承载了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随着服务器密度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尤其是冷却系统的能效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所采用的高效冷却技术,包括液冷解决方案、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等,旨在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提供参考和启示。
|
人工智能 监控 物联网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的核心设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而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便是散热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进展,包括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水冷系统,以及新兴的相变材料和热管技术。通过对不同冷却方式的效率、成本及实施难度的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数据中心散热优化的参考指南。
22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