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酷 | 浙江大学:打造新型办学空间,“网上浙大2.0”让高校更高效

简介: 编者按: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高等学校需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承担好高素质人才供给、高水平创新突破等重要任务,浙江大学提出“网上浙大”的建设目标,为智慧校园的移动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文约3924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导语

浙江大学作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学府,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的发展目标。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打造先进的教学科研网络、拓展高校网络空间变得至关重要。建设数字化大学成为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步骤。


浙江大学的数字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13—2017 年是第一个阶段,建立了校务服务网和行政办事大厅服务师生“最多跑一次”;2017—2020 年是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 1.0 的阶段;2020年以后是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 2.0 阶段,即数字化改革阶段


云钉一体支撑“网上浙大”1.0

2017 年 4 月,浙江大学启动了“网上浙大”项目。这是浙江大学的基础性、战略性数字化转型工程,它围绕新教学、新服务、新学术、新人才四大场景,着力打造浙江大学线上校园空间。



2017—2020 年,浙江大学上线了“浙大云”“浙大钉”“学在浙大”“研在浙大”等平台。



浙大云

2018 年,浙江大学专有云平台部署完毕并投入使用。同时,浙江大学也探索混合云模式,支持课程云,打造科研云。“浙大云” 成为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在技术上,“浙大云”为浙江大学师生提供了高速网络访问,实现 100G 的多云互通网;提供了多云服务模式,包括校园专有云与阿里行业云;加强了数据安全,提供科研链路安全防护与数据的专有云存储。



在运营上,“浙大云”提供了专业服务,通过专家团队支持使服务科研更专业;提供了低成本服务,通过资源统筹、优化管理、充分复用等手段大幅降低成本。


在业务上,“浙大云”支持面向个人、院系、信息技术中心的自服务门户,提供了丰富的师生自服务;建立了丰富的云上生态,云上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软件、开放的合作平台;全网打通科研资源和科研数据。例如,浙大文博云采用浙大云计算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基于多图像的大规模文物重建所需要的时间。




浙大钉

“浙大钉”是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协同平台。浙江大学分布式校区及其综合办学体系要求形成资源汇聚、优化和协同的平台。2019年,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打造了浙江大学个人移动统一入口—“浙大钉”,整合提供了学工、招生、迎新、科研、人事、教务等1000 多项服务。作为师生的移动互联网入口,“浙大钉”有效提供面向师生个人全过程全周期服务的个人信息服务窗口,方便师生学习办事。截至 2021年5月,“浙大钉”的激活用户达到10万人,日均使用量约8万人次,累计发送服务信息近3000万条,工作台总访问量达到7000万次。


“浙大钉”建立了校园生活即时通信体系,满足了师生的即时通信需求。通过“浙大钉”,学校可以发送通知、待办、提醒等信息,实现面向用户的统一消息服务,截至 2021年5月共发送3000多万条消息。


浙江大学利用“浙大钉”的应用开发平台,实现了学校新应用的自主开发。开发平台具备第三方应用接入能力,并且开放接口,提供开发者授权、应用审核、上架、推荐等一系列功能,服务于应用开发者、应用供应商和学校管理员,为学校构建了新型服务生态环境。



学在浙大

“学在浙大”是浙江大学建立的学生全过程培养体系,联合“浙大钉”“智慧教室”“课程云”等共同服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使用线上授课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全程留痕。以前上课,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认为讲得很不错的课,边讲边消失在空气中,根本无法及时完整保存下来,更别想重播回放。现在,这个遗憾终于可以弥补了。”


“浙大钉”生态


“智慧教室”作为浙江大学的“云样板间”,融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新型教学空间。“智慧教室”具有远程交互、语音识别、直播录播、VR/AR、高清液晶拼接屏显示等功能。浙江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场景的语音和图像数据处理,在云端进行内容与服务分发。在远程上课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进行语音识别、实时翻译、字幕展现、PPT 识别、课堂互动,拓展了课堂学习的范围,有效收集了学习数据、师生数据并进行评价。


“浙江大学”智慧教室



研在浙大

“研在浙大”是浙江大学基于浙大云计算建设的高性能科研计算平台、科研人工智能平台、科研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和科研云软件超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大学通过“研在浙大”项目启动“朝阳计划”和“登月计划”,为校内200 个科研团队提供云计算能力支持,助力科研。



“云网数端”支撑“网上浙大”2.0

2021 年,浙江大学在总结与持续推进“网上浙大”建设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开展“网上浙大”2.0建设,发布“四个一”工程、“浙大服务平台”应用等,打造新型网上办学空间。


“网上浙大”2.0将建设新一代智能型“云网数端”数字基础设施,移动端的统一入口是“浙大钉”,PC 端的入口是“浙大服务”,浙大云计算将升级为弹性智能云计算服务,并构建学校“数智门户” 校园大脑,打造新的五大空间,即现代治理空间、教育教学空间、科研创新空间、学科发展空间及全球开放空间。



“网上浙大”2.0 提出了现代高校治理的新理念,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整合、开放、共享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推进高校理念创新、校务流程创新、治理方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实现高校治理的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式变革。



“四个一”工程是“网上浙大”2.0 的建设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一件事”办理、“一张表”填报、“一平台”接入和“一库”支撑



以“入学一件事”为例,“浙大钉”覆盖了新生入学报到前、报到中、报到后的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新生移动端网上注册功能,包括基础信息采集、安全考试、宿舍申请、财务缴费、照片采集、接站、行李托运、信息查询,同时对接现场报到系统。



“一平台”即打造新的“浙大服务平台”,统一全校师生访问入口,实现校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浙大服务平台”整合了校务服务网、一站式协同办公等系统,发挥了聚合作用。日常的填表申请、待办审批、快捷查询等事项都可以在“浙大服务平台”上办理,师生能在统一的平台轻松办事、便捷办公。



“一平台”即构建任务中心、应用中心、办事中心、填表中心、日程中心及信息中心等。任务中心整合对接协同办公系统、流程平台、网上办事等流程,建成待办、已办、申请等列表。应用中心整合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的业务系统、查询服务,用户可在应用中心根据自己的需求收藏应用,收藏后可自行排序、移除。办事中心接入原校务服务流程平台,构建新的网上办事流程,包含部门内及跨部门的办事业务。填表中心梳理学校各业务部门的表单,按师生需求及部门要求配置填表服务。日程中心对接教务系统,同步个人课表数据,对接综合服务网,同步工程日程,师生可自己维护个人日程,打造个人中心,实现千人千面,提升用户使用及视觉体验。



浙大“校园大脑”是浙江大学新的数智化基础设施,包括6项建设内容:一是搭建数据科学计算平台,部署智能化的高阶数据处理能力,逐渐形成大数据中心;二是构建数据中台,推进数据的更多维度的建设及开放共享能力建设;三是搭建并推广智能化数据分析处理工具,使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为全校师生使用;四是校级数智决策能力建设;五是部门级数据可视化大屏建设;六是办学成果对外展示建设。


“浙大力量”是数据中台的又一应用成果,可用数据展现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校友发展情况,让数据赋能大学治理、学生成长、教师服务地方发展、校友积极创业等。例如,近三年的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和国内重点就业流向综合反映了毕业生国内就业的去向和就业行业的特点,毕业生境外升学情况和近五年出境人数则反映了浙大学子出国深造的去向和比例。“浙大力量”还可以展示校友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市值排名等数据,从校友创业的维度展示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结语

浙江大学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系统规划可感知场景,合力打造应用性成果,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网上浙大2.0”建设,努力打造数字时代办学发展新空间。


浙江大学有效探索和实践了数字化环境下一流大学的组织创新,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激活“教学相长”、科研创新和治理变革,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经验和模式。


内容来源:《数智化敏捷组织》

出品人: 阿里云研究院高级战略总监 谢婞敏

联系邮箱:xiexingmin.xm@alibaba-inc.com


阿里云研究院小助手微信:AlibabaCloudResearch

编辑:阿里云研究院 赵子千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基于qwen2和qwenvl的自动批改作业应用!
针对作业批改中常见的问题,如低质量作业、大量简单作业耗时、需初筛异常作业等,开发了一款自动批改作业的应用。该应用通过备份作业文件、获取文档内容、利用AI生成评语,并保存关键信息与日志,简化了教师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效率。应用设计简洁,易于扩展,支持图片转文字处理,适合教育场景使用。
3097 1
基于qwen2和qwenvl的自动批改作业应用!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虚拟化 数据中心
NVIDIA T4和A10:不同应用场景下的GPU加速器选择
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GPU加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NVIDIA T4和A10是两款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GPU加速器。本文将比较它们的性能和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GPU实例。
6653 0
|
8月前
|
数据可视化 JavaScript Java
2K star!三分钟搭建企业级后台系统,这款开源Java框架绝了!
"LikeAdmin Java是基于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 Vue 3的快速开发平台,内置RBAC权限管理、工作流引擎、数据可视化、三方登录等核心模块,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企业级中后台管理系统"
820 19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数据处理
单机部署DeepSeek满血版(BF16精度)和Qwen,阿里云百炼专属版AI训推一体机重磅发布!
单机部署DeepSeek满血版(BF16精度)和Qwen,阿里云百炼专属版AI训推一体机重磅发布!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调度
DeepSeek一体机!飞天企业版上新“AI Stack”,支持DeepSeek满血版和Qwen单机部署!
飞天企业版上新“AI Stack”,支持DeepSeek满血版和Qwen单机部署!
4634 0
|
开发框架 人工智能 小程序
小程序常见的 UI 框架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小程序 UI 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快速构建高质量的小程序界面。在选择框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找到最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UI 框架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小程序开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838 58
|
开发者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欢迎使用通义灵码
灵码使用指南!一键收藏。
141220 31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IDE
阿里云通义灵码重磅升级,能自主修BUG、开发应用的AI程序员来了
通义灵码AI编程能力再进化,说几句话就能开发网页
20396 9
|
JavaScript
基于Vue3实现简约型侧边栏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Vue3项目中实现一个简约型侧边栏导航,包括配置路由、页面布局和导航交互,以及如何通过Vue Router和条件渲染实现动态内容展示。
1413 1
|
编解码 监控 网络协议
如何用魔法般的步骤实现RTSP推送H.264与H.265(HEVC),打造震撼视听盛宴,让每一帧都充满魔力!
【9月更文挑战第3天】实现RTSP流媒体服务推送H.264和H.265编码视频是现代视频监控及直播平台的关键技术。本文详细介绍环境搭建、编码配置及服务器与客户端实现方法。首先,通过FFmpeg捕获视频并编码成RTSP流,接着使用VLC等工具接收播放。此外,还提供了C++示例代码,演示如何利用libv4l2和FFmpeg自定义服务器端实现。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成功搭建RTSP视频流系统。
22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