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an 的作用域
1.1 通过一个案例来看 Bean 作用域的问题
假设现有一个公用的 Bean,提供给两个用户 A 和 B 使用,但是在使用途中 A 用户在 B 用户不知情下修改了公共 Bean 的数据,导致用户 B 拿到的 Bean 不是预设的 Bean
公共 Bean
@Slf4j @Component @Data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int uid;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User() { this.uid = 1024; this.name = "java"; log.info("User 的构造方法被调用,user 对象被创建 {}", this);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uid=" + uid + ", name='" + name + '\'' + ", hashCode()=" + this.hashCode() + '}'; } }
A 用户使用时,对 Bean 进行了修改
@Slf4j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ommandLine1 implements CommandLineRunner { private final User user; @Autowired public CommandLine1(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user.setName("hsq"); log.info("CommandLine-1 下的 user 是 {}", user); } }
B 用户拿到 Bean 时
@Slf4j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ommandLine2 implements CommandLineRunner { private final User user; @Autowired public CommandLine2(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og.info("CommandLine-2 下的 user 是 {}", user); } }
原因分析
操作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因为 Bean 默认情况下是单例状态(singleton),也就是所有人的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对象,单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性能,所以在 Spring 中 Bean 的作用域默认也是 singleton 单例模式。
1.2 作用域的定义
限定程序中变量的可用范围叫做作用域,或者说在源代码中定义变量的某个区域就叫做作用域。
而 Bean 的作用域是指 Bean 在 Spring 整个框架中的某种行为模式,比如 singleton 单例作用域,就 表示 Bean 在整个 Spring 中只有一份,它是全局共享的,那么当其他人修改了这个值之后,那么另一个人读取到的就是被修改的值。
1.3 Spring Bean 支持的作用域(未介绍完全)
singleton
单例,Spring 中默认的作用域
prototype
每次从 Spring 容器中 get Bean 对象,都会触发一次创建过程,每个对象都是独立的对象
context.getBean(User.class) <=> new User()
request
以请求为单位,一次请求过程中,从开始到结尾,期间 context.getBean() 拿到的都是同一个 Bean ,但如果不同请求,则获取对象不同
session
以用户 Session 为单位。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独立的 Bean,context.getBean() 根据不同的 session,得到不同的 Bean
1.4 修改 Bean 的作用域
使用 @Scope() 注解修饰 Bean(参数填上作用域名),即可修改 Bean 的作用域,不加注解默认为 singleton
1.5 Bean 执行流程
启动容器,加载配置文件(类加载路径下的 XML 文件)
根据配置完成 Bean 初始化,扫描与 application 文件同包下的 @Controller、@Service、@Component、@Repository 注解
注册 Bean 到容器中,如果 Bean 需要使用其他 Bean 作为属性,需提前注入
将 Bean 注入到需要的类中
2. Bean 的生命周期
所谓的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对象从诞生到销毁的整个生命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就叫做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
2.1 Bean 的生命周期分为以下 5 大部分
2.1.1 实例化 Bean(为 Bean 分配内存空间)
2.1.2 设置属性(Bean 注入和装配)
2.1.3 Bean 初始化
实现了各种 Aware 通知的方法,如 BeanNameAware、InitializingBean 等的接口方法
执行 BeanPostProcessor 初始化前置方法;
执行 @PostConstruct 初始化方法,依赖注入操作之后被执行;
执行自己指定的 init-method 方法(如果有指定的话);
执行 BeanPostProcessor 初始化后置方法。
2.1.4 Bean 使用
2.1.5 销毁 Bean
销毁容器的各种方法,如 @PreDestroy、DisposableBean 接口方法、destroy-method。
2.2 Bean 的生命周期执行流程
2.3 生命周期演示
@Slf4j @Component public class LifeOfBean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BeanNameAware, BeanClassLoaderAware, ResourceLoaderAware, InitializingBean { @Autowired public LifeOfBean() { log.info("LifeOfBean 的构造方法"); }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Name(@Value("${custom-user.name}") String name) { log.info("LifeOfBean 的 setName(name = {}) 方法", name); } // 一定发生属性被注入之后,bean 被使用之前 @PostConstruct // 指定 init-method public void initMethod() { log.info("LifeOfBean 的 init-method 方法");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throws BeansException { log.info("LifeOfBean 的 set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 application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BeanName(String name) { log.info("LifeOfBean 的 setBeanName(), beanName =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BeanClassLoader(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log.info("LifeOfBean 的 setBean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 classLoad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ResourceLoader(ResourceLoader resourceLoader) { log.info("LifeOfBean 的 setResourceLoader(), resourceLoader = {}", resourceLoader); } // 一定发生属性被注入之后,bean 被使用之前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throws Exception { log.info("LifeOfBean 的 afterPropertiesSet()"); } // 销毁 Bean @PreDestroy public void preDestroy() { log.info("执行:preDestroy()"); } } @Slf4j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Bea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BeanApplication.class, args); log.info("Spring Application 启动结束"); LifeOfBean bean = context.getBean(LifeOfBean.class); log.info("拿到手的 bean: {}", be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