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会递归?告别困惑,我来教你

简介: 递归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算法(或者编程技巧)。之后我们要讲的很多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编码实现都要用到递归,比如DFS深度优先搜索、前中后序二叉树遍历等等。所以,搞懂递归非常重要,否则,后面复杂一些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

@[to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黑洞晓威,一名大二学生,希望和大家一起进步。
👿本文收录于 算法,本专栏是针对大学生、初学算法的人准备,解析常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同时备战蓝桥杯。

如何理解“递归”?

递归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算法(或者编程技巧)。之后我们要讲的很多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编码实现都要用到递归,比如DFS深度优先搜索、前中后序二叉树遍历等等。所以,搞懂递归非常重要,否则,后面复杂一些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

不过,别看我说了这么多,递归本身可是一点儿都不“高冷”,咱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用到递归的例子。

周末你带着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女朋友问你,咱们现在坐在第几排啊?电影院里面太黑了,看不清,没法数,现在你怎么办?

别忘了你是程序员,这个可难不倒你,递归就开始排上用场了。于是你就问前面一排的人他是第几排,你想只要在他的数字上加一,就知道自己在哪一排了。但是,前面的人也看不清啊,所以他也问他前面的人。就这样一排一排往前问,直到问到第一排的人,说我在第一排,然后再这样一排一排再把数字传回来。直到你前面的人告诉你他在哪一排,于是你就知道答案了。

这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递归求解问题的分解过程,去的过程叫“递”,回来的过程叫“归”。基本上,所有的递归问题都可以用递推公式来表示。刚刚这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用递推公式将它表示出来就是这样的:

f(n)=f(n-1)+1 其中,f(1)=1

f(n)表示你想知道自己在哪一排,f(n-1)表示前面一排所在的排数,f(1)=1表示第一排的人知道自己在第一排。有了这个递推公式,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将它改为递归代码,如下:

int f(int n) {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n-1) + 1;
}

递归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刚刚这个例子是非常典型的递归,那究竟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递归来解决呢?我总结了三个条件,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用递归来解决。

1.一个问题的解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的解

何为子问题?子问题就是数据规模更小的问题。比如,前面讲的电影院的例子,你要知道,“自己在哪一排”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前一排的人在哪一排”这样一个子问题。

2.这个问题与分解之后的子问题,除了数据规模不同,求解思路完全一样

比如电影院那个例子,你求解“自己在哪一排”的思路,和前面一排人求解“自己在哪一排”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

3.存在递归终止条件

把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把子问题再分解为子子问题,一层一层分解下去,不能存在无限循环,这就需要有终止条件。

还是电影院的例子,第一排的人不需要再继续询问任何人,就知道自己在哪一排,也就是f(1)=1,这就是递归的终止条件。

如何编写递归代码?

刚刚铺垫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如何来写递归代码?我个人觉得,写递归代码最关键的是 写出递推公式,找到终止条件,剩下将递推公式转化为代码就很简单了。

你先记住这个理论。我举一个例子,带你一步一步实现一个递归代码,帮你理解。

假如这里有n个台阶,每次你可以跨1个台阶或者2个台阶,请问走这n个台阶有多少种走法?如果有7个台阶,你可以2,2,2,1这样子上去,也可以1,2,1,1,2这样子上去,总之走法有很多,那如何用编程求得总共有多少种走法呢?

我们仔细想下,实际上,可以根据第一步的走法把所有走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一步走了1个台阶,另一类是第一步走了2个台阶。所以n个台阶的走法就等于先走1阶后,n-1个台阶的走法 加上先走2阶后,n-2个台阶的走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f(n) = f(n-1)+f(n-2)

有了递推公式,递归代码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半。我们再来看下终止条件。当有一个台阶时,我们不需要再继续递归,就只有一种走法。所以f(1)=1。这个递归终止条件足够吗?我们可以用n=2,n=3这样比较小的数试验一下。

n=2时,f(2)=f(1)+f(0)。如果递归终止条件只有一个f(1)=1,那f(2)就无法求解了。所以除了f(1)=1这一个递归终止条件外,还要有f(0)=1,表示走0个台阶有一种走法,不过这样子看起来就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思维了。所以,我们可以把f(2)=2作为一种终止条件,表示走2个台阶,有两种走法,一步走完或者分两步来走。

所以,递归终止条件就是f(1)=1,f(2)=2。这个时候,你可以再拿n=3,n=4来验证一下,这个终止条件是否足够并且正确。

我们把递归终止条件和刚刚得到的递推公式放到一起就是这样的:

f(1) = 1;
f(2) = 2;
f(n) = f(n-1)+f(n-2)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转化成递归代码就简单多了。最终的递归代码是这样的:

int f(int n) {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2;
  return f(n-1) + f(n-2);
}

我总结一下, 写递归代码的关键就是找到如何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的规律,并且基于此写出递推公式,然后再推敲终止条件,最后将递推公式和终止条件翻译成代码

递归代码要警惕堆栈溢出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编写递归代码时,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堆栈溢出。而堆栈溢出会造成系统性崩溃,后果会非常严重。为什么递归代码容易造成堆栈溢出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堆栈溢出呢?

我在“栈”那一节讲过,函数调用会使用栈来保存临时变量。每调用一个函数,都会将临时变量封装为栈帧压入内存栈,等函数执行完成返回时,才出栈。系统栈或者虚拟机栈空间一般都不大。如果递归求解的数据规模很大,调用层次很深,一直压入栈,就会有堆栈溢出的风险。

比如前面的讲到的电影院的例子,如果我们将系统栈或者JVM堆栈大小设置为1KB,在求解f(19999)时便会出现如下堆栈报错: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堆栈溢出呢?

我们可以通过在代码中限制递归调用的最大深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递归调用超过一定深度(比如1000)之后,我们就不继续往下再递归了,直接返回报错。还是电影院那个例子,我们可以改造成下面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堆栈溢出了。不过,我写的代码是伪代码,为了代码简洁,有些边界条件没有考虑,比如x<=0。

// 全局变量,表示递归的深度。
int depth = 0;

int f(int n) {
  ++depth;
  if (depth > 1000) throw exception;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n-1) + 1;
}

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最大允许的递归深度跟当前线程剩余的栈空间大小有关,事先无法计算。如果实时计算,代码过于复杂,就会影响代码的可读性。所以,如果最大深度比较小,比如10、50,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否则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实用。

递归代码要警惕重复计算

除此之外,使用递归时还会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刚才我讲的第二个递归代码的例子,如果我们把整个递归过程分解一下的话,那就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想要计算f(5),需要先计算f(4)和f(3),而计算f(4)还需要计算f(3),因此,f(3)就被计算了很多次,这就是重复计算问题。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数据结构(比如散列表)来保存已经求解过的f(k)。当递归调用到f(k)时,先看下是否已经求解过了。如果是,则直接从散列表中取值返回,不需要重复计算,这样就能避免刚讲的问题了。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来改造一下刚才的代码:

public int f(int n) {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2;

  // hasSolvedList可以理解成一个Map,key是n,value是f(n)
  if (hasSolvedList.containsKey(n)) {
    return hasSolvedList.get(n);
  }

  int ret = f(n-1) + f(n-2);
  hasSolvedList.put(n, ret);
  return ret;
}

除了堆栈溢出、重复计算这两个常见的问题。递归代码还有很多别的问题。

在时间效率上,递归代码里多了很多函数调用,当这些函数调用的数量较大时,就会积聚成一个可观的时间成本。在空间复杂度上,因为递归调用一次就会在内存栈中保存一次现场数据,所以在分析递归代码空间复杂度时,需要额外考虑这部分的开销,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电影院递归代码,空间复杂度并不是O(1),而是O(n)。

最后说一句

感谢大家的阅读,文章通过网络资源与自己的学习过程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才疏学浅,难免会有纰漏,如果你发现了错误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会对其加以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存储 网络协议 C语言
一文带你秒懂 字节序(byte order),比特序(bit order),位域(bit field)
一文带你秒懂 字节序(byte order),比特序(bit order),位域(bit field)
1409 0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安全
计算与存储分离实践—swift消息系统
swift是搜索事业部自主研发分布式消息系统,它的主要存储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资源需求基于分布式调度系统。swift能支持每秒数亿的消息传递,支持PB级消息的存储。
6466 0
|
SQL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奇思妙想的SQL|去重Cube计算优化新思路
本文主要分享了作者在蚂蚁集团高管数据链路改造升级过程中,针对去重Cube的优化实践。
1182 48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
SpringBoot使用云端资源url下载文件的接口写法
在Spring Boot中实现从云端资源URL下载文件的功能可通过定义REST接口完成。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FileDownloadController`,它包含使用`@GetMapping`注解的方法`downloadFile`,此方法接收URL参数,利用`RestTemplate`下载文件,并将文件字节数组封装为`ByteArrayResource`返回给客户端。此外,通过设置HTTP响应头,确保文件以附件形式下载。这种方法适用于从AWS S3或Google Cloud Storage等云服务下载文件。
924 7
|
12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Node 版本控制工具 NVM 的安装和使用(Windows)
本文介绍了NVM(Node Version Manager)的Windows版本——NVM for Windows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安装Node.js的特定版本、列出已安装版本、切换使用不同版本的Node.js,以及其他常用命令,以实现在Windows系统上对Node.js版本的便捷管理。
Node 版本控制工具 NVM 的安装和使用(Windows)
|
SQL 分布式计算 数据处理
奇思妙想的SQL|兼顾性能的数据倾斜处理新姿势
文章分享了在支付宝支付数据链路改造升级过程中,针对数据倾斜的优化实践新方法,在解决数据倾斜问题的同时,还能兼顾更优的计算性能!
ly~
|
11月前
|
供应链 搜索推荐 安全
大数据模型的应用
大数据模型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金融领域,它可用于风险评估与预测、智能营销及反欺诈检测,助力金融机构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在医疗领域,大数据模型能够协助疾病诊断与预测、优化医疗资源管理和加速药物研发;在交通领域,该技术有助于交通流量预测、智能交通管理和物流管理,从而提升整体交通效率;电商领域则借助大数据模型实现商品推荐、库存管理和价格优化,增强用户体验与企业效益;此外,在能源和制造业中,大数据模型的应用范围涵盖从需求预测到设备故障预测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
ly~
913 2
|
存储 运维 Kubernetes
在k8S中,如何对接外部ceph?
在k8S中,如何对接外部ceph?
技术经验解读:三维空间中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相互转换
技术经验解读:三维空间中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相互转换
578 0
|
存储 监控 安全
Elasticsearch 8.X 集群 SSL 证书到期了,怎么更换?
Elasticsearch 8.X 集群 SSL 证书到期了,怎么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