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_star算法野人渡河-实验报告

简介: AI A_star算法野人渡河-实验报告

1、 问题描述及实验要求


      请用A*算法实现野人过河问题,(1)分析设计估价函数f(2)采用C语言或Python编程实现(代码中适当加注释,输出具有可读性)。

      问题描述:设有m个传教士和n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左岸渡到右岸去,该船每次最多载3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河过去?试采用宽带优先和深度优先方法分析搜索过程。(说明:传教士和野人都会划船,测试:m=n=3)

2、 算法描述


  1. 构造状态空间
    这个题目的状态空间秒数为一组整数对(a,b,flag)。
  2. a是左边岸上剩下的传教士数

b是左边岸上剩下的野人数目

flag取值为1时,船在左岸;flag取值为0是,船在右岸。

所以,初始状态为(m,n,1),目的状态为(0,0,0)。

  1. 设计节点的数据结构
          可以想象到,这个题目应该采用树形结构来解,所以如何建立每个节点的数据结构就是难点。这里我是用Python写的算法,结点的数据结构如下:
class Point:
    def __init__(self, a, b, flag):
        self.a = a  # 左岸传教士数量
        self.b = b  # 左岸野人数量
        self.flag = flag  # flag = 1: 船在左岸;flag = 0: 船在右岸
        self.father = None
        self.node = [a, b, flag]
        self.g = 0
        self.f = 0  # f = g+h

  比较重要的是Point结点的father属性,指明了子节点与父节点的关系,保证了树形结构的准确性。g属性代表节点的深度,f是启发信息。

  1. 代码运行介绍

i 首先定义了传教士数目、野人数目、open表、closed表,声明了Point类,定义了初始节点init(3,3,3)和目的节点(0,0,0)。

ii 在开始进行A_star算法之前,先定义几个函数:

1) safe:判断该节点内在左岸、右岸、船舶上的传教士数目是否大于野人数目或者有一方为0;

2) equal:判断两个节点是否相同。这里防止组合“爆炸”(老师上课说的)或者说是死循环。这里是为了检测OPEN表和CLOSED表写的函数;

3) back:判断该节点是否是父节点,防止节点重复;

4) in_list:判断这个节点是否在某个表中。用来判断新生成的节点是否在OPEN表或者CLOSED表中。

5) h:启发信息。返回的是该节点时,左岸剩下的野人数与传教士数减去船的容量乘以flag,即:s.a + s.b –K * s.flag。因为作为启发信息,从起点到目标节点时,此时用的h启发信息是经过推导的最小步骤数,相当于h*。

6) open_sort:根据节点的f属性的大小,对OPEN表里面的节点排序

iii 开始编写BFS算法和DFS算法:

1) 首先,先把初始节点init放入到OPEN表中,然后遍历OPEN表;

2) 如果OPEN中取出的节点是目的节点goal,那么结束遍历;否则把这个节点从OPEN表取出,放入CLOUSED表;

3) 然后根据此节点,来得到它的子节点,它的子节点要满足几个规则:符合题目规定的安全问题;不是父节点;不在OPEN表中;不在CLOUSED表中;

4) 把该节点的f属性、father属性、g属性指定好。判断该new节点是否已经出现在open表中,如果已经出现了而且它的f属性值更好,说明它更优,那么把之前的移除,把这个插入。Open表同理。如果该new节点在open表和closed表都没有,那么把它直接插入到open表。最后根据f属性的值,对open表的节点排序。

iV 最后打印一下路径,就可显示出解。

3、 代码


import operator
A = 3  # 传教士数量
B = 3  # 野人数量
K = 3  # 最大乘坐人数量
OPEN = []  # open表
CLOSED = []  # closed表
class Point:
    def __init__(self, a, b, flag):
        self.a = a  # 左岸传教士数量
        self.b = b  # 左岸野人数量
        self.flag = flag  # flag = 1: 船在左岸;flag = 0: 船在右岸
        self.father = None
        self.node = [a, b, flag]
        self.g = 0
        self.f = 0  # f = g+h
init = Point(A, B, 1)  # 初始节点
goal = Point(0, 0, 0)  # 目标节点
# 启发函数
def h(s):
    return s.a + s.b - K * s.flag
# 判断传教士是否安全
def safe(s):
    if s.a > A or s.a < 0 or s.b > B or s.b < 0 or (s.a != 0 and s.a < s.b) or (s.a != A and A - s.a < B - s.b):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def equal(a, b):
    if a.node == b.node:
        return True
# 判断当前状态与父状态是否一致
def back(new, s):
    if s.father is None:
        return False
    return equal(new, s.father)
# 将open_list以f值进行排序
def open_sort(l):
    the_key = operator.attrgetter('f')  # 指定属性排序的key
    l.sort(key=the_key)
# 扩展节点时在open表和closed表中找原来是否存在相同mcb属性的节点
def in_list(new, l):
    for item in l:
        if new.node == item.node:
            return True, item
    return False, None
def A_star(s):
    global OPEN, CLOSED
    OPEN = [s]
    CLOSED = []
    while OPEN:  # open表非空
        get = OPEN[0]  # 取出open表第一个元素get
        if get.node == goal.node:  # 判断是否为目标节点
            return get
        OPEN.remove(get)  # 将get从open表移出
        CLOSED.append(get)  # 将get加入closed表
        # 以下得到一个get的新子节点new并考虑是否放入open
        for i in range(A):  # 上船传教士
            for j in range(B):  # 上船野人
                # 船上非法情况
                if i + j == 0 or i + j > K or (i != 0 and i < j):
                    continue
                if get.flag == 1:  # 当前船在左岸,下一状态统计船在右岸的情况
                    new = Point(get.a - i, get.b - j, 0)
                else:  # 当前船在右岸,下一状态统计船在左岸的情况
                    new = Point(get.a + i, get.b + j, 1)
                if not safe(new) or back(new, get):  # 状态非法或new折返了
                    pass
                # 如果要拓展的节点满足以上情况,将它的父亲设为当前节点,计算f,并对open_list排序
                else:
                    new.father = get
                    new.g = get.g + 1  # 与起点的距离
                    new.f = get.g + h(get)  # f = g + h
                    # 如果new在open表中
                    if in_list(new, OPEN)[0]:
                        old = in_list(new, OPEN)[1]
                        if new.f < old.f:  # new的f<open表相同状态的f
                            OPEN.remove(old)
                            OPEN.append(new)
                            open_sort(OPEN)
                        else:
                            pass
                    # 继续,如果new在closed表中
                    elif in_list(new, CLOSED)[0]:
                        old = in_list(new, CLOSED)[1]
                        if new.f < old.f:
                            # 将old从closed删除,并重新加入open
                            CLOSED.remove(old)
                            OPEN.append(new)
                            open_sort(OPEN)
                        else:
                            pass
                    else:
                        OPEN.append(new)
                        open_sort(OPEN)
        print('OPEN表:')
        for o in OPEN:
            print(o.node,o.g,o.f)
# 递归打印路径
def printPath(f):
    if f is None:
        return
    printPath(f.father)
    print(f.node)
if __name__ == '__main__':
    final = A_star(init)
    if final:
        print('有解,解为:')
        printPath(final)
    else:
        print('无解!')

4、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截图:

image.png

图1-A算法解决野人渡河

image.png

图2-A算法结果分析

5、 实验体会


A*算法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效率,但是如何构建启发函数是关键。

在我看来,只要启发函数的值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趋势一致,那么这个启发函数就是可行的。比如,传教士与野人这题,趋势就是,传教士与野人的人数都是趋于减少,所以我设置启发函数为,两者的和,是可行的。

但是还要考虑到启发函数的值要尽量小的问题。

然而,最有效的启发函数,还是需要推导出公式来的。随便找的可能也行,但是效果可能不会好,效率也不会高。本题的启发函数是m+n-2,这是按照最小的步数,推导出来的结果。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人工智能 Devops
AI 应用 DevOps 新体验--实验小结
AI 应用 DevOps 新体验--实验小结
115 0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金 | AI 基石,无处不在的朴素贝叶斯算法
```markdown 探索贝叶斯定理:从默默无闻到AI基石。18世纪数学家贝叶斯的理论,初期未受重视,后成为20世纪机器学习、医学诊断和金融分析等领域关键。贝叶斯定理是智能背后的逻辑,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文本分类等应用中表现出色。贝叶斯网络则用于表示变量间条件依赖,常见于医学诊断和故障检测。贝叶斯推理通过更新信念以适应新证据,广泛应用于统计和AI。尽管有计算复杂性等局限,贝叶斯算法在小数据集和高不确定性场景中仍极具价值。了解并掌握这一算法,助你笑傲智能江湖! ```
26 2
算法金 | AI 基石,无处不在的朴素贝叶斯算法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金 | 没有思考过 Embedding,不足以谈 AI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中的Embedding技术,解释了它是如何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以简化处理和捕获内在关系的。文章介绍了词向量、图像嵌入和用户嵌入等常见类型的Embedding,并强调了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Embedding的数学基础,如向量空间和线性代数,并提到了Word2Vec、GloVe和BERT等经典模型。最后,文章涵盖了如何选择合适的Embedding技术,以及在资源有限时的考虑因素。通过理解Embedding,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AI的精髓。
5 0
算法金 | 没有思考过 Embedding,不足以谈 AI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编解码
AI - 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用于二分类的强大学习算法,寻找最佳超平面以最大化类别间间隔。对于线性可分数据,SVM通过硬间隔最大化找到线性分类器;非线性数据则通过核技巧映射到高维空间,成为非线性分类器。SVM利用软间隔处理异常或线性不可分情况,并通过惩罚参数C平衡间隔和误分类。损失函数常采用合页损失,鸢尾花数据集常用于SVM的示例实验。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Dart
AI - 机器学习GBDT算法
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是一种集成学习的算法,它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来逐步修正之前模型的错误,从而提升模型整体的预测性能。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大模型的核心成功因素通常可以归结为三大要素:大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
AI大模型的核心成功因素通常可以归结为三大要素:大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
23 0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详解AI作画算法原理
详解AI作画算法原理
37 1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影中的ai技术
【6月更文挑战第27天】电影中的ai技术
197 65
|
6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LLM技术全景图:技术人必备的技术指南,一张图带你掌握从基础设施到AI应用的全面梳理
LLM技术全景图:技术人必备的技术指南,一张图带你掌握从基础设施到AI应用的全面梳理
LLM技术全景图:技术人必备的技术指南,一张图带你掌握从基础设施到AI应用的全面梳理
|
5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Cloud Native
活动回顾丨云原生技术实践营 Serverless + AI 专场 (深圳站) 回顾 & PPT 下载
云原生技术实践营 Serverless + AI 专场 (深圳站)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