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探索数据的存储(浮点型篇)

简介: 【C语言】探索数据的存储(浮点型篇)

1. 前言


上篇文章,我们对整形是如何存储的做出了讲解,而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讲解浮点型是如何存储的,以及对于浮点型数据之间的比较做出一个探究,相信在阅读本篇文章后,你会对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有一个新的认识。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2. 浮点型在内存中的存储


浮点数包括float(单精度浮点数)、double(双精度浮点数)、long double类型。


常见的浮点数有:

3.14
1E10//1.0 * (10 ^ 10)


而浮点数的取值范围的相关信息也在float.h中定义。


例如:image-20220801085147647.png


注:DBL_EPSILON和FLT_EPSILON分别是双精度浮点数和单精度浮点数的精度。


了解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再看一个关于浮点型存储的经典样例。



3. 例题引入


下列程序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int main()
{
  int n = 9;
  float* pFloat = (float*)&n;
  printf("n的值为:%d\n", n);//9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0.000000
  *pFloat = 9.0;
  printf("num的值为:%d\n", n);//1091567616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9.000000
  return 0;
}


按照我们平常的思路,结果也许为:9,9.0,9,9.0,因为存进去什么样拿出来就应该是什么样,对于浮点型只要加上小数点后六位就好了,但是结果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运行一下:

29c3febd6feb277f1c719183d00d7dd5.png



发现结果和我们的想法大相庭径,那么说明浮点型和整形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是不同的!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浮点型的存储规则!


4. 浮点数存储规则


根据国际标准IEEE 754,任意一个二进制浮点数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 (-1)^S * M * 2^E
  • (-1)^S表示符号位,当S=0,V为正数;当S=1,V为负数。
  • M表示有效数字,大于等于1,小于2。
  • 2^E表示指数位。



4.1 浮点数的存


举个栗子:


5.5
二进制表示:101.1
解释:(1*2^2 + 0*2^1 + 1*2^0).(1*2^(-1))
开始转化:
101.1表示一个整数,所以S = 0;
而二进制需要转化成如下形式表示M:101.1 ->1.011;M >= 1 && M < 2
由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所以指数位E为2;
表示结果:(-1)^0*1.011*2^2
         S   M     E


通过如上步骤,5.5就正确按照规则存到了内存中!


我们在观察一下S E M在内存中是如何划分的:


32位浮点数:


对于32位浮点数,最高位的1位是符号位S,接着的8位是指数E,剩下的23位为有效数字M。



8dcac9d76aa7ad9d4555241d0e8c588a.png


64位浮点数:


对于64位的浮点数,最高的1位是符号位S,接着的11位是指数E,剩下的52位为有效数字M。


ccc2df9d610b91aa7b5bc7a595064bf0.png


IEEE 754的特殊规定:


有效数字M:


   前面说过, 1≤M<2 ,也就是说,M可以写成1.xxxxxx 的形式,其中xxxxxx表示小数部分。

   IEEE 754规定,在计算机内部保存M时,默认这个数的第一位总是1,因此可以被舍去,只保存后面的xxxxxx部分。

   比如保存1.01的时候,只保存01,等到读取的时候,再把第一位的1加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1位有效数字。以32位浮点数为例,留给M只有23位,

   将第一位的1舍去以后,等于可以保存24位有效数字。


指数E:


   至于指数E,情况就比较复杂。


   首先,E为一个无符号整数,这意味着,如果E为8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55;如果E为11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047。


   但是,我们知道,科学计数法中的E是可以出现负数的,所以IEEE 754规定,存入内存时E的真实值必须再加上一个中间数,对于8位的E,这个中间数是127;对于11位的E,这个中间数是1023。


   比如,2^10的E是10,所以保存成32位浮点数时,必须保存成10+127=137,即10001001。



4.2 浮点数的取


了解了浮点数的存储,那么它将数据取出又是什么样的呢?


指数E从内存中取出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E不全为0或不全为1:


   这时,浮点数就采用下面的规则表示,即指数E的计算值减去12(或1023),得到真实值,再将有效数字M前加上第一位的1。


比如:


0.5(1/2)的二进制形式为0.1,由于规定正数部分必须为1,即将小数点右移1位,则为1.0*2^(-1),在内存中为-1+127=126,表示为01111110,而尾数1.0去掉整数部分为0,补齐0到23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则其二进制表示形式为:0 0111111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E全为0:


   这时,浮点数的指数E等于1-127(或者1-1023)即为真实值,


   有效数字M不再加上第一位的1,而是还原为0.xxxxxx的小数。这样做是为了表示±0,以及接近于0的很小的数字。


   比如:


   0.000000001 * 2 ^(-126),这是不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几乎接近于0(正负取决于符号位s)。

E全为1:


   这时,若有效数字M全为0(0/1 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表示±无穷大。


   若有效数字M不全为0,则表示有效数据,是一个非常大的值。



5. 例题解答


int main()
{
  int n = 9;
  //补码: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1
  float* pFloat = (float*)&n;
  //浮点型存储: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1001
  //E为全零,E = 1 - 127 = -126
  //M不再加上1,M = 0.00000000000000000001001
  //正数,S = 0
  //(-1)^0 * 0.00000000000000000001001 * 2^(-126)
  //几乎为0
  printf("n的值为:%d\n", n);//存储为整形,取出来也是按照整形的方式取:9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0.000000
  *pFloat = 9.0;
  //二进制表示:1001.0
  //小数点右移三位:1.001 * 2 ^ 3
  //S = 0
  //M = 1.001
  //E = 3
    (-1)^0 * 1.001 * 2^3
  //浮点型存储:0 01000010 00100000000000000000000
  printf("num的值为:%d\n", n);//1091567616
  //认为内存中放的是有符号整数,符号位为0,正数
  //认为二进制序列就是它的原码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存储为浮点型,取出来也是按照浮点型的方式取:9.000000
  return 0;
}



至此,浮点型的存储方式,你明白了吗?



6. 浮点型的精度探究(※)



此部分为浮点型存储的拓展部分,内容为对浮点型数据之间的比较和浮点型精度的讲解,由于这部分内容在实际学习时很少提及,故归为拓展部分,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由于浮点数默认是double类型,使用float可能会出现告警,考虑到方便起见和double精度更高,所以以下内容均使用double类型)


6.1 浮点数的精度丢失


我们了解了浮点数的存储方式之后,发现浮点数在存储时有时是无法精确保存的,是可能会有精度损失的,注意这里的损失,不是一味的减少了,还有可能增多。浮点数本身存储的时候,在计算不尽的时候,会采用“四舍五入”或者其他策略。


样例:

int main()
{
  double x = 3.6;
  printf("%.50lf\n", x);
  return 0;
}



运行结果:


29981258b0862842fb2acecea2b3c37f.png



6.2 浮点数之间如何比较


上述例子意味着,浮点数存入时数据会不一样,这是否说明浮点数之间无法正常比较?事实胜于雄辩,接着探究:

int main()
{
  double x = 1.0;
  double y = 0.1;
  printf("%.50lf\n", x - 0.9);
  printf("%.50lf\n", y);
  if ((x - 0.9) == 0.1)
  {
    printf("==");
  }
  else
  {
    printf("!=");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503cd7023fa1c4f0e25e7b20298b3ca7.png


我们观察结果,发现不仅存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直接用==相比较得出的结果也是不等于,那么浮点数之间是如何比较的?应该如何理解?


C语言中浮点数应该进行范围精度比较!!!


如图:两个浮点数只要进行比较时,它们的差值,只需要在-EPS ~ EPS的精度范围内,那么便认定两个数相等!!!


9b8f470356709e88642a26b4c3a344cd.png


同样的,条件也可以写成绝对值的形式:fabs((x - y) < EPSLION)。fabs是一个库函数,计算变量的绝对值,相关头文件为#include<math.h>



859f6780002ad4170dec2d8476982747.png

这里的EPSILON是精度,精度分为系统提供的精度(float.h中定义)和自定义的精度:


自定义的精度:

#define EPS 0.00000000000001//自定义的精度,名字,数值可以自定义


系统提供的精度:

#define DBL_EPSILON//系统提供的精度,需要引头文件
#include<float.h>



转到定义观察一下:

8981e8ae54cc0170a55e06e3f2ebea24.png

这个数小到什么程度呢?1.0虽然加很多数据都不等于1.0,但是这个DBL_EPSILON是最小的。

使用精度后,再进行比较:

//#define EPS 0.00000000000001//自定义方案
#define DBL_EPSILON//系统提供的精度,是一个非常小的值
#include<stdio.h>
#include<float.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double x = 1.0;
  double y = 0.1; 
  printf("%.50lf\n", x - 0.9);
  printf("%.50lf\n", y);
  //if (fabs((x - 0.9) - y) < EPS)//自定义
  if (fabs((x - 0.9) - y) < DBL_EPSILON)//系统
  {
    printf("==\n");
  }
  else
  {
    printf("!=\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2dbed3b8ef22aa0d4a0d2c234bcdccf3.png



6.3 浮点数和0比较


对于两个浮点数之间比较写做x - y的形式,那么对于浮点数和0比较就为x - 0,直接写做x即可。

样例:

#include<float.h>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double x = 0.0;
  if (fabs(x) < DBL_EPSILON)//fabs(x - 0)
  //if(x > -DBL_EPSILON && x < DBL_EPSILON)
  {
    printf("yes\n");//一个浮点数和0比较,只要保证它的绝对值在精度范围内就相等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a0ad8b4f3d7d77a44f25cc385915a6d4.png



但是,浮点数和零值比较要不要相等?x >= -DBL_EPSILON && x <= DBL_EPSILON)(fab(x) <= DBL_EPSILON)?


   精度是引起x变化的最小值,但是精度 + x依旧能引起精度变化;

   如果写成fab(x) <= DBL_EPSILON;也就是fab(x) == DBL_EPSILON的形式,这时x就是精度;

   double y + x != y;也就是加上x(精度)会引起变化,相当于double y + DBL_EPSILON != y;

   但是y + 0.0 == y,y加上零值时,值是不会变的!!!

   因为精度本身就会引起值的变化,只是很小而已,就不符合0的概念;

   写法比较矛盾,不建议写上等号!!!


所以,浮点数和零值进行比较,只要保证浮点数的绝对值在精度范围内,就判定浮点数和零值相等,且比较时,不建议加上等号。




7. 结语


到这里本篇博客到此结束,相信通过这两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对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这些知识并不会对编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能扩大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也算修炼了"内功"。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 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是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使得不同类型的变量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和转换,确保了程序的灵活性与兼容性。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或自动类型转换,C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
2月前
|
存储 数据管理 C语言
C 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数据持久化的关键桥梁
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是实现数据持久化的重要手段,通过 fopen、fclose、fread、fwrite 等函数,可以实现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关闭,构建程序与外部数据存储之间的桥梁。
|
3月前
|
存储 数据建模 程序员
C 语言结构体 —— 数据封装的利器
C语言结构体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支持数据封装,便于管理和传递复杂数据,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
3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处理
C 语言结构体与位域:高效数据组织与内存优化
C语言中的结构体与位域是实现高效数据组织和内存优化的重要工具。结构体允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整体,而位域则进一步允许对结构体成员的位进行精细控制,以节省内存空间。两者结合使用,可在嵌入式系统等资源受限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
111 11
|
4月前
|
存储 C语言 C++
深入C语言,发现多样的数据之枚举和联合体
深入C语言,发现多样的数据之枚举和联合体
深入C语言,发现多样的数据之枚举和联合体
|
4月前
|
存储 C语言
深入C语言内存: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深入C语言内存: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
存储 程序员 C语言
程序员之路:C语言中存储类别
程序员之路:C语言中存储类别
145 0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素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内容介绍了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子函数的任务,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算术运算符(%)、以及素数的概念。任务要求在主函数中输入整数并输出是否为素数的信息。相关知识包括 `for` 和 `while` 循环、`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取余运算符 `%` 的使用及素数定义、分布规律和应用场景。编程要求根据提示补充代码,测试说明提供了输入输出示例,最后给出通关代码和测试结果。 任务核心:编写判断素数的子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涉及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
62 23
|
1月前
|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利用函数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编写两个子函数,分别求任意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内容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的使用、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包括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以及基于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示例代码和测试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最终提供了完整的通关代码及测试结果,确保编程任务的成功完成。
66 15
|
1月前
|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亲密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介绍了通过编程实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任务描述**:实现函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 2. **相关知识**: - 循环控制和跳转语句(for、while循环,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 - 亲密数的概念及历史背景。 - 判断亲密数的方法:计算数A的因子和存于B,再计算B的因子和存于sum,最后比较sum与A是否相等。 3. **编程要求**:根据提示在指定区域内补充代码。 4. **测试说明**:平台对代码进行测试,预期输出如220和284是一组亲密数。 5. **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C语言代码实现
60 2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