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 V6 二次开发—概述

简介: CATIA V6 二次开发—概述

一、前言


前段时间给自己立了个🏳️‍🌈:保持一周至少一篇公众号推文。为了实现这个大小目标,这段时间也就开始筹划文章的大致内容了,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文章输出的连贯性,所以就打算出BIM开发相关的专栏。在校期间做过一年左右的Revit二次开发,但由于从业人数的增多(光梁老师的QQ群就已经挤爆了两个了,4k),这方面的学习资料已经很体系化了(叶老师的博客、梁老师的公众号、黑夜的骑士、我的B站),配套的视频教程也层出不穷,大家完全能够通过自学从入门到精通;而我近期一直从事CATIA开发的工作,针对CATIA开发的学习资料又比较少,能找到的参考代码几乎都是基于V5版本的,且使用的是VB Script语言,通常需要二次加工转译成C#才能使用,学习成本很高,所以打算把CATIA二次开发列为推文一个专题,此外还在考虑增加IFC标准研究和文献阅读作为备选专题,感兴趣的可以及时关注。当然,所有内容都不会涉及我具体的工作。


今天这期算是开篇,所以先热个身,说点概念性的东西,对于任何一款软件的二次开发,首先都必须理解软件的操作逻辑并基本熟悉软件的操作,这是与其它开发的不同之处,所以了解软件的迭代更新以及功能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二、软件发展史


CAITA 是法国达索公司旗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以三维交互式设计而出名。第一个3D设计版本诞生于1986年,早于2000年Revit ,当时主要面向制造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不过现在已经将其爪牙伸向了各行各业,包括航空、汽车、机械设计、材料、生命科学、建筑与城市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等行业。对于土木工程师来说,我们可能对达索旗下的分析软件ABAQUS更熟悉一些。


9ddad2d5a4a22303d82e2748e615fb9a.png


简单介绍一下CATIA软件的产品理念吧(达索打钱😂)。截止目前CATIA软件的产品线升级主要分为这四个阶段:(1)3D设计,区别于AUTOCAD的二维线条,提供更加立体、真实的设计方式,设计人员可以有效的还原出脑中的设计意图;(2)数字样机,也就是产品的数字仿真,用来测试车子各个零件之间的组装过程以及功能,这个提升对制造业很关键;(3)产品生产周期管理PLM,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从这个衍生过来的,实质上就是将业务流程(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服务和摧毁)与模型相关联,提升管理效率;(4)云平台,CATIA融入了3D体验平台,这个平台包含所有PLM软件,所有数据以库或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中,从而实现基于服务器的协同管理,可以看到下图蔚来和特斯拉在这个时候也加入了进来。


c5429bf9997bfdc3a162f1cdd85a3a6f.png

三、软件版本差异


目前,达索公司仍在维护和更新的CATIA版本有CATIA V5, CATIA V6 和 CATIA 3DEXPERIENCE,每个版本都对软件界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且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升级。CATIA V5 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软件版本,是进行参数化或者无参建模的主要工具。与V4相比,提升了软件的易用性,旗下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兼容性,而且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基本的有限元FEA分析。


b4679467b6696a637aaf9ef181a91d67.png


54fe2f66e3899c5591e36c9ccbc96274.png

V6 版本其实在建模方面没有太大的升级,除了更改了界面设计之外,最主要的更新就是采用了基于ENOVIA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产品生产周期管理PLM的模式,强调模型的权限,对模型的评估,并且允许将其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从而使得参与者都能很方便地获取到最新的模型。


20ea731bd7a12422f32a6a763f453720.png

CATIA 3DEXPERIENCE 是 V6的迭代版本,沿用了V6的数据管理模式,并且集成了达索旗下其他品牌,例如SIMULIA, DELMIA, ENOVIA等,目的是打造一个全生态的软件解决方案/平台。不同软件以工作台(Workbenche)的形式在3DE平台中存在,每个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订阅这些工作台,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同时,3DE平台引入了云计算,可以在不安装任何软件的条件下,在网页端对模型进行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验了。


597da22745de3edafca60500db00a601.png

四、总结


达索进军基础设施行业也就这两年的时间,听过几次汇报,一直在提数字地球和数字宇宙的概念,想法很超前,步子迈得很大,苦了程序员。目前针对土木工程的模块不多,但由于其曲线处理和参数化的能力确实强大,不管怎样还是能建出很精细的模型的。缺点是接口不够开放,有欧美垄断资本主义的风格,题外话:我们买了达索的产品,想要进他们的社区下载补丁,查看更新什么的,还要再另外交钱,看来确实缺钱,听说利润的==30%==都投入到研发当中去了。不过,即使部分API受限,也总会有办法的,只不过会曲折一点、慢一点而已。


我个人新建一个CATIA 二次开发的交流学习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我会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学习资料(具体如下)放在里面,供大家免费下载。


五、资料附录

5.1 API

V6开发帮助文档.chm

3DExperience CATIA 2020 API

5.2 书籍资料

CATIA VBA二次开发入门与提高

CATIA二次开发技术基础

CATIA知识工程及专家系统

5.3 论坛

此网站收费,但对学生免费,所以请用学校邮箱申请

[国外CATIA论坛]http://www.coe.org/discussions


5.4 文章收集


基于参数驱动的常泰长江大桥钢桁正向设计—张皓清

基于达索平台CAA架构的铁路桥梁BIM正向设计程序开发—齐成龙

基于达索CAA架构的桥梁缺口BIM设计程序开发—齐成龙

基于达索平台CAA架构的桥墩BIM切割工具开发—齐成龙


5.5 博主


KuChienSky

docker

六、参考资料


What is CATIA

CATIA V5, V6, 3DEXPERIENCE… is it all still CATIA?

达索产品史-证券研究报告

相关文章
|
开发工具 git 缓存
Git忽略规则.gitignore不生效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个,一般都会添加 .gitignore 文件,规则很简单,但有时会发现,规则不生效。 原因是 .gitignore 只能忽略那些原来没有被track的文件,如果某些文件已经被纳入了版本管理中,则修改.gitignore是无效的。
61282 4
|
9月前
|
存储 开发框架 Devops
eino — 基于go语言的大模型应用开发框架(一)
Eino 是一个受开源社区优秀LLM应用开发框架(如LangChain和LlamaIndex)启发的Go语言框架,强调简洁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它提供了易于复用的组件、强大的编排框架、简洁明了的API、最佳实践集合及实用的DevOps工具,支持快速构建和部署LLM应用。Eino不仅兼容多种模型库(如OpenAI、Ollama、Ark),还提供详细的官方文档和活跃的社区支持,便于开发者上手使用。
1877 8
|
人工智能 开发框架 Java
重磅发布!AI 驱动的 Java 开发框架:Spring AI Alibaba
随着生成式 AI 的快速发展,基于 AI 开发框架构建 AI 应用的诉求迅速增长,涌现出了包括 LangChain、LlamaIndex 等开发框架,但大部分框架只提供了 Python 语言的实现。但这些开发框架对于国内习惯了 Spring 开发范式的 Java 开发者而言,并非十分友好和丝滑。因此,我们基于 Spring AI 发布并快速演进 Spring AI Alibaba,通过提供一种方便的 API 抽象,帮助 Java 开发者简化 AI 应用的开发。同时,提供了完整的开源配套,包括可观测、网关、消息队列、配置中心等。
7449 122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Vanna使用ollama分析本地数据库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Vanna和Ollama框架来分析本地数据库,实现自然语言查询转换为SQL语句并与数据库交互的过程。
2515 7
Vanna使用ollama分析本地数据库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从零开始构建nlp情感分析模型!
本教程介绍了如何使用PyTorch和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构建一个情感分析模型。主要内容包括导入所需库、读取训练数据集、加载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分词器、定义情感数据集类、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创建数据加载器、设置训练参数、训练模型、评估模型性能以及定义和测试预测函数。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情感分析模型。
928 2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Windows
免费部署本地AI大语言模型聊天系统:Chatbox AI + 马斯克grok2.0大模型(简单5步实现,免费且比GPT4.0更好用)
本文介绍了如何部署本地AI大语言模型聊天系统,使用Chatbox AI客户端应用和Grok-beta大模型。通过获取API密钥、下载并安装Chatbox AI、配置模型,最终实现高效、智能的聊天体验。Grok 2大模型由马斯克X-AI发布,支持超长文本上下文理解,免费且易于使用。
|
API C# C++
CATIA二次开发—漫谈开发环境
CATIA二次开发—漫谈开发环境
CATIA二次开发—漫谈开发环境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MAC协议原理与ARP协议
总结一下,MAC协议是控制同一网络媒介上多个设备的数据访问的规范,而ARP是解决局域网络中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问题,以确保IP包能在本地网络上传输到正确的设备。尽管这两种协议服务于网络通信中的不同层面,但它们都是网络正常操作的基本要素,保证了数据能从一个设备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另一个设备。
360 0
|
Python
超详细的Python中 pip 常用命令,值得收藏!
超详细的Python中 pip 常用命令,值得收藏!
462 0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Windows 32 汇编笔记(二):使用 MASM
Windows 32 汇编笔记(二):使用 MASM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