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区块链规模应用于数字货币的可行性仍待验证

简介:

节前,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货币及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26日,中国证券报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区块链适用场景、技术存在的风险、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比较适合于哪些业务场景?

李伟:作为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适用于以下业务场景:

1

非实时性的业务场景。由于点对点网络结构中参与节点数量众多、地位对等,且每个节点均拥有交易记账权并协同提供服务,交易处理需要消耗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

2

轻量级信息的业务场景。由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分散化的存储模式,每个节点需存储完整的历史交易信息,数据的冗余备份量大,存储空间消耗多。

3

交易吞吐量较小的业务场景。区块链技术以区块作为存储交易单信息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可信区块都要依靠全网节点完成足够的计算量后才能生成,生成区块的速度较慢。

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在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均能够获取完整的历史数据副本,且能解读全部历史交易信息,敏感信息易被泄露,造成交易欺诈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优化,将可能在其他业务场景取得突破。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风险?

李伟:由于在共识机制、网络架构、数据存储模式等方面固有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需要关注以下风险点:

1

点对点网络的安全稳定性风险。区块链技术采用点对点网络结构、消息广播机制,节点可自由加入或退出网络,易遭受路由欺骗、地址欺骗攻击,导致节点共识算法结果的波动。

2

共识机制的交易回滚风险。由于采用分散化存储模式,同一区块可能在不同时间到达不同节点,不同节点的共识算法版本难以保持一致,在达成交易共识过程中易发生区块链分叉,导致交易回滚风险。

交易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未采用硬件加密措施,允许节点在区块中附加自定义信息,且区块链中历史信息不可更改。若自定义信息中包含病毒或木马,将会自动传播到全网进行恶意攻击。

4

信用的技术背书风险。区块链技术高度依赖于加解密算法、共识机制等,一旦密码技术被破解或密钥被盗用,交易数据将变得不可信。

5

扩展应用的安全漏洞风险。区块链技术具有可编程扩展性,若加载于区块链上的扩展应用存在后门或安全漏洞,将会对交易安全构成较大隐患。

中国证券报:如何防范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李伟:针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

网络风险防范。设置节点准入机制,采取身份认证措施保证节点安全可信,防范恶意节点通过构造虚假网络、频繁加入或退出造成网络稳定性风险。采用专线连接、地址绑定等控制措施,防范节点路由欺骗、地址欺骗等风险。将扁平化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进行改进,由不同节点分别承担交易的记录、验证等功能。

2

数据风险防范。节点广播消息时,通过仅公开必要的交易验证信息、限制交易数据获取、信息加密后广播等措施,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体系,提高密钥与证书的安全性,防范密钥被盗带来的交易欺诈风险。

应用风险防范。加强区块链可编程应用的代码质量管控,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检测,保证程序代码健壮性。采取频次限制、额度限制、关键接口限制等风控措施,防范程序漏洞引起的交易风险。建立异常交易风险处理预案,保证交易参与方权益

信用与共识风险防范。优先选择可靠的密码技术,改进优化共识算法,减少资源浪费,设置安全可靠的共识达成条件,防止交易回滚风险。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

李伟:近年来,区块链技术逐步得到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密切关注,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区块链技术仅是数字货币可选择的实现技术之一。未来是否应用于数字货币,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业务处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决,有赖于产学研各方在其技术体系、应用框架等方面不懈的探索完善。为此,人民银行于2016年选择在票据业务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应用原型系统,积极组织各方研究其技术成熟度和业务适配度,验证其在金融行业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中国证券报:目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您如何看待?

李伟:人民银行高度关注新技术发展,一直秉持科学、严谨、开放的态度,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积极稳妥推进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工作。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加快金融业务创新,有助于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此同时,新技术应用提高了业务与技术的耦合度,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网络攻击、技术依赖等风险也相伴而生。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把技术研究做实做透,重点从实时性、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敏感信息保护等角度分析应用场景,强化技术风险防范,审慎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业务创新。

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目录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存储 安全 区块链
区块链在房地产交易中的应用:革新房产市场的未来
区块链在房地产交易中的应用:革新房产市场的未来
182 80
|
1天前
|
存储 供应链 安全
区块链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让货物管理变得更智能
区块链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让货物管理变得更智能
33 14
|
17天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中的应用:打造去中心化能源市场
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中的应用:打造去中心化能源市场
99 22
|
27天前
|
存储 供应链 安全
区块链技术在选举中的应用:透明与安全的新时代
区块链技术在选举中的应用:透明与安全的新时代
68 16
|
29天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管理
区块链在医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安全与隐私的新纪元
区块链在医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安全与隐私的新纪元
136 16
|
2月前
|
供应链 安全 分布式数据库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块链提高透明度、降低成本和增强安全性的潜力。文章首先概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传统供应链模式的挑战,接着详细讨论了区块链如何在不同供应链环节中实施,并分析了其带来的变革。最后,文章提出了企业在采纳区块链技术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64 26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未来已来: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与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融合,为我们带来更便捷、安全和沉浸式的体验。
|
2月前
|
存储 供应链 算法
深入探索区块链技术:原理、应用与未来展望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其在金融、供应链、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本文,你将对区块链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其背后的技术逻辑和应用场景。
|
2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新技术趋势与应用:探讨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探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包括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一些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应用。
|
2月前
|
存储 供应链 监控
深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区块链技术如何革新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其核心特性与实际案例,揭示该技术如何增强透明度、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我们将从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入手,逐步剖析其在供应链各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最终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