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不能放弃手机操作系统的 4 大原因

简介:

微软CEO纳德拉提到,要对一些表现不佳的业务采取“艰难的决定”,此外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WP和手机硬件业务持续没有起色,一些分析师认为,纳德拉的“艰难的决定”可能指的是彻底放弃微软手机操作系统。最近也有传言称,微软可能推出安卓手机,重点推广本公司的安卓应用软件。

围绕微软公司是否会放弃WP(或Windows10移动版)操作系统,近来分析师和媒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美国投资和财经网站Fool日前分析认为,受到四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微软还不能彻底手机操作系统市场。

微软放弃手机操作系统,这并非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说法。根据多家统计机构的数据,微软在全球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下跌到了2.5%左右,而且更糟糕的是,市场份额还在下滑而不是增长,甚至明显低于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前。

WP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而纳德拉也不愿意被WP束缚了他的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微软推出了大量的安卓应用软件,并且和许多安卓厂商进行了软件预装的合作。

如果微软如传言所称推出安卓智能手机,微软也完全可以摆脱谷歌(微博)公司的控制,在安卓生态中利用自家的海量应用软件,构建一个“国中之国”,从而建设一个属于自家的移动互联网生态。

不过,仍然有一些因素,导致微软还不能随意放弃手机操作系统。

“一个Windows战略”

伴随着Windows10操作系统的推出,微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单一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能够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游戏机和其他物联网设备。最直接的是,所有的微软设备都将过渡到“彩色瓷砖”的用户界面风格中。

为了构建统一的Windows10生态,微软已经表示将推出第一年内,将让旧版Windows用户免费升级到新系统,当然微软也会面向小尺寸移动设备提供免费的Windows10。

在新系统中,微软推出了名为Continuum的功能,实现了各种Windows10硬件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和平滑过渡,比如用户可以将Windows10手机连接到一个大屏幕设备上,此时手机的用户界面将自动切换到电脑桌面的模式。这意味着在未来,高端的Windows10手机,甚至可以取代部分传统的个人电脑。

虽然在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疲弱,但是微软如今仍然占据了九成的电脑操作系统份额。换言之,微软仍希望利用电脑市场的垄断性地位,推动Windows10在手机领域的推广。

很显然,如果突然中止手机系统项目,这将不符合微软制定的长期战略。

过去的安卓教训

如果微软推出安卓手机,这将是微软公司第二次拥抱安卓。在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完成之前,诺基亚公司曾经推出两款安卓手机,用户界面进行了定制,酷似WP系统的彩色瓷砖风格。

诺基亚公司当时表示,这些低端安卓手机可以成为一个桥梁,把一些安卓用户逐步过渡到微软系统上。

不幸的是,诺基亚错估了安卓市场和用户,用户可以对安卓手机轻松获取权限并刷机,更换到其他安卓系统上,另外全世界许多用户很需要谷歌的地图、邮箱等工具。在诺基亚两款手机上市之后,许多用户进行了刷机,并且安装了谷歌的软件和服务。

这个项目对于微软而言十分尴尬,收购交易完成之后,微软宣布终止安卓手机项目。

有了安卓盟友

在诺基亚安卓手机失败之后,微软对于如何利用安卓平台的优势有了更聪明的看法。

微软提出了软件预装战略,就是和许多安卓手机厂商合作,预装微软Office在内的全线安卓软件。这让许多安卓用户有机会尝试微软的软件(鲍尔默时代,微软的安卓软件数量稀少)。

对于微软而言,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推出安卓手机会被用户刷机,并且迁移到谷歌的软件上。

微软的安卓预装计划正在大举推进中,三月份,微软和三星电子、戴尔等公司签约,在对方的安卓手机和平板上预装软件。五月份,微软又和二十多家公司签约,其中有索尼和LG电子。

显然微软在推广自家安卓软件方面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合作伙伴,如果自己推出一款安卓手机和这些伙伴竞争,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移植安卓和iOS第三方软件

微软Windows在智能手机上的失败,最根本原因是用户太少,导致第三方开发者没有兴趣为微软开发手机软件,应用软件的缺失,造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消费者更加没有兴趣购买Windows手机。

之前,微软提出了移植安卓和iOS应用软件的计划。通过这一计划,iOS和安卓的软件开发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应用软件呈献给Windows手机用户。实际上,通过“一个Windows”战略,这些软件移植之后,也将兼容Windows电脑、平板以及Xbox游戏机。

如果iOS和安卓的开发者真有兴趣进行大规模移植,这将会减少Windows手机和安卓iOS在软件上的巨大差距。如果现在就关闭手机系统项目,通过移植软件重振系统的最后一次机会也将丧失。

Fool网站指出,在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很快实施了“去诺基亚策略”,在手机上用“微软”品牌取代了“诺基亚”。不过除了品牌之外,在核心的操作系统之外,微软还很难轻言放弃、投奔安卓。

正在实施大规模重组的纳德拉,是否会彻底放弃手机操作系统这个包袱,推出安卓手机,以及是否会对手机业务进行重大资产减记,为鲍尔默的失败决策付出代价,未来几个星期内,微软有可能推外作出重大宣布。

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控制电脑手机的智能体人人都能造,微软开源OmniParser
微软研究团队推出OmniParser,旨在提升GPT-4V等多模态模型在用户界面操作方面的性能。通过解析用户界面截图为结构化元素,OmniParser显著增强了模型的交互能力,使其在多种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该技术开源,促进了社区合作与技术创新,但同时也面临数据质量、计算资源及安全隐私等挑战。
447 14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手机可跑,3.8B参数量超越GPT-3.5!微软发布Phi-3技术报告:秘密武器是洗干净数据
【5月更文挑战第16天】微软发布 Phi-3 技术报告,介绍了一个拥有3.8B参数的新语言模型,超越GPT-3.5,成为最大模型之一。 Phi-3 在手机上运行的特性开启了大型模型移动应用新纪元。报告强调数据清洗是关键,通过优化设计实现高效运行。实验显示 Phi-3 在多项NLP任务中表现出色,但泛化能力和数据隐私仍是挑战。该模型预示着AI领域的未来突破。[[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4.14219.pdf)]
240 2
|
测试技术
微软发布Phi-3,性能超Llama-3,可手机端运行
【5月更文挑战第8天】微软新发布的phi-3-mini是一款拥有38亿参数的语言模型,可在手机上运行,性能媲美GPT-3.5。通过扩展版筛选数据集和对齐训练提升效能,phi-3还包括70亿和140亿参数的变体,表现更优。此模型的出现标志了移动设备上部署大型语言模型的可能,但也面临计算资源限制和潜在偏见问题,需更多研究确保可靠性和公平性。[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4.14219)
273 0
|
开发者 运维 Cloud Native
像智能手机一样管理云端应用:阿里云联合微软全球首发开放应用模型(OAM)
2019 年 10 月 17 日上午 9 点 15 分,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在 QCon 上海《基于云架构的研发模式演进》主题演讲中,正式宣布: “今天,我们同微软联合发布了一个全新的项目,叫做开放应用模型 Open Application Model(OAM)。
「镁客早报」诺基亚发布世界首款后置五摄手机;微软发布HoloLens 2新一代混合现实设备
谷歌助手专用键可接入小米LG等手机;毕马威调查报告显示北京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
44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