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集成学习(Boosting)——XGBoost算法(理论+图解+公式推导)

简介: 【机器学习】集成学习(Boosting)——XGBoost算法(理论+图解+公式推导)

2021人工智能领域新星创作者,带你从入门到精通,该博客每天更新,逐渐完善机器学习各个知识体系的文章,帮助大家更高效学习。


一、引言

XGBoost是陈天奇等人开发的一个开源机器学习项目,高效地实现了GBDT算法并进行了算法和工程上的许多改进,它可以称为机器学习树模型中的王牌选手,是各大数据科学比赛的大杀器。

之前我们讲过GBDT,它采用的是数值优化的思维, 用的最速下降法去求解Loss Function的最优解, 其中用CART决策树去拟合负梯度,而XGboost用的解析的思维, 对Loss Function展开到二阶近似, 求得解析解, 用解析解作为Gain来建立决策树, 使得Loss Function最优.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下xgboost算法的详细流程。

二、XGBoost算法

1.xgboost算法原理

xgboost算法同样也是Boosting架构的一种算法实现,同样符合模型函数:

f m ( x ) = ∑ k = 1 K f k ( x i ) = y i f_m(x)=\sum_{k=1}^Kf_k(x_i)=y_ifm(x)=k=1Kfk(xi)=yi

这里的K是指K棵树,就是K个基学习器,本文默认基学习器为树模型,其实现在XGBoost内部的基学习器可以使用linear学习器。

它和大部分机器学习模型结构差不多,也是定义了模型损失函数,然后进行优化,只不过是xgboost模型比较复杂,所以直接优化损失函数难度较大,所以才有了一系列的操作来进行简化。

xgboost算法主要有4个流程:

  1. 构造目标函数
  2. 将目标函数进行泰勒二阶展开
  3. 将目标函数参数化,将树结构引入目标函数
  4. 根据最优目标函数,构建最优树

2.构造目标函数

针对于该算法首先需要定义目标函数用来评估模型的好坏,在GBDT中我们的目标函数就是损失函数 L ( y i , y ) L(y_i,y_)L(yi,y) ,而XGBoost中加入了正则项,用来控制基学习器树的结构,目标函数定义如下:

o b j = ∑ i = 1 n L ( y i , y ) + ∑ k = 1 K Ω ( f k ) obj=\sum_{i=1}^nL(y_i,y)+\sum_{k=1}^K\Omega(f_k)obj=i=1nL(yi,y)+k=1KΩ(fk)

  • ∑ i = 1 n L ( y i , y ) \sum_{i=1}^nL(y_i,y)i=1nL(yi,y) :代表模型的损失函数,每个样本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损失
  • ∑ k = 1 K Ω ( f k ) \sum_{k=1}^K\Omega(f_k)k=1KΩ(fk) :代表树的复杂度,可以用树的层数,叶子节点数进行评估等

我们构造目标函数就是为了用来评估模型的好坏,所以我们希望模型训练过程中这个目标函数的值越小越好。

由于XGBoost是Boosting架构的算法,所以同样遵循叠加式训练:

y i ( 0 ) = 0 y i ( 1 ) = f 1 ( x i ) = y i ( 0 ) + f 1 ( x i ) y i ( 0 ) = f 1 ( x i ) + f 2 ( x i ) = y i ( 1 ) + f 2 ( x i ) . . . y i ( k ) = y i ( k − 1 ) + f k ( x i ) y_i^{(0)}=0\\y_i^{(1)}=f_1(x_i)=y_i^{(0)}+f_1(x_i)\\y_i^{(0)}=f_1(x_i)+f_2(x_i)=y_i^{(1)}+f_2(x_i)\\...\\y_i^{(k)}=y_i^{(k-1)}+f_k(x_i)yi(0)=0yi(1)=f1(xi)=yi(0)+f1(xi)yi(0)=f1(xi)+f2(xi)=yi(1)+f2(xi)...yi(k)=yi(k1)+fk(xi)

也就是k个模型的预测值等于前k个模型的预测值+当前正在训练第k个模型的预测值

所以此时我们的目标函数可以写为:

o b j = ∑ i = 1 n L ( y i , y ) + ∑ k = 1 K Ω ( f k ) = ∑ i = 1 n L ( y i , y i k ) + ∑ k = 1 K Ω ( f k ) = ∑ i = 1 n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 ∑ k = 1 K Ω ( f k ) = ∑ i = 1 n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 ∑ k = 1 K − 1 Ω ( f k ) + Ω ( f k ) obj=\sum_{i=1}^nL(y_i,y)+\sum_{k=1}^K\Omega(f_k)\\=\sum_{i=1}^nL(y_i,y_i^k)+\sum_{k=1}^K\Omega(f_k)\\=\sum_{i=1}^nL(y_i,y_i^{k-1}+f_k(x_i))+\sum_{k=1}^K\Omega(f_k)\\=\sum_{i=1}^nL(y_i,y_i^{k-1}+f_k(x_i))+\sum_{k=1}^{K-1}\Omega(f_k)+\Omega(f_k)obj=i=1nL(yi,y)+k=1KΩ(fk)=i=1nL(yi,yik)+k=1KΩ(fk)=i=1nL(yi,yik1+fk(xi))+k=1KΩ(fk)=i=1nL(yi,yik1+fk(xi))+k=1K1Ω(fk)+Ω(fk)

这里解释一下,我们首先将算法模型y带入,然后获得了 ∑ i = 1 n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sum_{i=1}^nL(y_i,y_i^{k-1}+f_k(x_i))i=1nL(yi,yik1+fk(xi)) ,然后将后面基学习器树的复杂度进行拆分,拆成前k-1棵树的复杂度加上当前模型树的复杂度,又因为我们当时正在训练第k棵树,所以针对于前k棵树都是常量,所以现在我们的目标函数又可以写成:

m i n   ∑ i = 1 n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 Ω f ( k ) min\ \sum_{i=1}^nL(y_i,y_i^{k-1}+f_k(x_i))+\Omega f(k)mini=1nL(yi,yik1+fk(xi))+Ωf(k)

其中的 y i k − 1 y_i^{k-1}yik1 是前k-1棵树模型的预测值,同样也为常数。

3.泰勒级数近似目标函数

根据上面我们就构造好了目标函数,但是为了将其进行简化,我们将其进行泰勒二阶展开

泰勒二阶展开式一般形式如下:

f ( x + Δ x ) = f ( x ) + f ′ ( x ) Δ x + 1 2 f ′ ′ ( x ) Δ x 2 f(x+\Delta x)=f(x)+f'(x)\Delta x+\frac{1}{2}f''(x)\Delta x^2f(x+Δx)=f(x)+f(x)Δx+21f(x)Δx2

此时我们定义:

f ( x + Δ x ) =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f(x+\Delta x)=L(y_i,y_i^{k-1}+f_k(x_i))f(x+Δx)=L(yi,yik1+fk(xi))

那么就对应:

x = y i k − 1 Δ x = f k ( x i ) x=y_i^{k-1}\\\Delta x=f_k(x_i)x=yik1Δx=fk(xi)

按照泰勒公式的一般形式将其带入得到:

∑ i = 1 n L ( y i , y i k − 1 + f k ( x i ) ) + Ω f ( k ) = ∑ i = 1 n [ L ( y i , y i k − 1 ) + ∂ L ( y i , y i k − 1 ) ∂ y i k − 1 f k ( x i ) + 1 2 ∂ L ( y i , y i k − 1 ) ∂ 2 y i k − 1 f k 2 ( x i ) ] + Ω ( f k ) = ∑ i = 1 n [ L ( y i , y i k − 1 ) + g i f k ( x i ) + 1 2 h i f k 2 ( x i ) ] + Ω ( f k ) \sum_{i=1}^nL(y_i,y_i^{k-1}+f_k(x_i))+\Omega f(k)\\=\sum_{i=1}^n[L(y_i,y_i^{k-1})+\frac{\partial L(y_i,y_i^{k-1})}{\partial y_i^{k-1}}f_k(x_i)+\frac{1}{2}\frac{\partial L(y_i,y_i^{k-1})}{\partial^2y_i^{k-1}}f^2_k(x_i)]+\Omega(f_k)\\=\sum_{i=1}^n[L(y_i,y_i^{k-1})+g_if_k(x_i)+\frac{1}{2}h_if^2_k(x_i)]+\Omega(f_k)i=1nL(yi,yik1+fk(xi))+Ωf(k)=i=1n[L(yi,yik1)+yik1L(yi,yik1)fk(xi)+212yik1L(yi,yik1)fk2(xi)]+Ω(fk)=i=1n[L(yi,yik1)+gifk(xi)+21hifk2(xi)]+Ω(fk)

定义:

g i = ∂ L ( y i , y i k − 1 ) ∂ y i k − 1 h i = ∂ L ( y i , y i k − 1 ) ∂ 2 y i k − 1 g_i=\frac{\partial L(y_i,y_i^{k-1})}{\partial y_i^{k-1}}\\h_i=\frac{\partial L(y_i,y_i^{k-1})}{\partial^2y_i^{k-1}}gi=yik1L(yi,yik1)hi=2yik1L(yi,yik1)

因为我们的 g i g_igih i h_ihi 都是和前k-1个学习器相关,所以都为常数,那么简化后的目标函数就为:

m i n   ∑ i = 1 n [ L ( y i , y i k − 1 ) + g i f k ( x i ) + 1 2 h i f k 2 ( x i ) ] + Ω ( f k ) min\ \sum_{i=1}^n[L(y_i,y_i^{k-1})+g_if_k(x_i)+\frac{1}{2}h_if^2_k(x_i)]+\Omega(f_k)mini=1n[L(yi,yik1)+gifk(xi)+21hifk2(xi)]+Ω(fk)

由于 L ( y i , y i k − 1 ) L(y_i,y_i^{k-1})L(yi,yik1) 为常数,与优化第k棵树无关,可以省略:

m i n   ∑ i = 1 n [ g i f k ( x i ) + 1 2 h i f k 2 ( x i ) ] + Ω ( f k ) min\ \sum_{i=1}^n[g_if_k(x_i)+\frac{1}{2}h_if^2_k(x_i)]+\Omega(f_k)mini=1n[gifk(xi)+21hifk2(xi)]+Ω(fk)

4.将树结构引入目标函数

到了现在我们就获得了简化后的目标函数,但是你会发现函数中的 f k ( x i ) f_k(x_i)fk(xi)Ω ( f k ) \Omega(f_k)Ω(fk) 都还是位置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其参数化表示,这样我们才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进行优化,我们就需要考虑使用一些符号表达式来表示这两个未知量。

4.1 表示第k棵树的预测值

首先针对于 f k ( x i ) f_k(x_i)fk(xi) ,它是第k棵树对第i个样本的预测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这个预测值呢?

为了表示它,我们引入了3个变量,分别是:

1.w ww:代表每个叶节点的值,就是预测值

2.q ( x ) q(x)q(x) :代表样本x落在哪个叶子节点上

3.I j I_jIj :代表第j个节点上有那些样本

为了很好描述这几个变量,我们用幅图描述一下:

针对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两个叶子节点,分别为1、2,每个节点的值为2和7,所以用上面三个变量表示:

  • w 1 = 2 w 2 = 7 w_1=2\quad w_2=7w1=2w2=7
  • q ( x 1 ) = 1 q ( x 8 ) = 2 q ( x 3 ) = 1 q(x_1)=1\quad q(x_8)=2\quad q(x_3)=1q(x1)=1q(x8)=2q(x3)=1
  • w q ( x 3 ) = 1 w_{q(x_3)}=1wq(x3)=1
  • I 1 = { 1 , 2 , 3 } I 2 = { 6 , 7 , 8 } I_1=\{1,2,3\}\quad I_2=\{6,7,8\}I1={1,2,3}I2={6,7,8}

那么我们第k棵树的预测值就可以写成 f k ( x i ) = w q ( x i ) f_k(x_i)=w_{q(x_i)}fk(xi)=wq(xi)

4.2 表示树的模型复杂度

上面的目标函数中我们添加了正则项用来防止模型过拟合,那么针对于树模型,有哪些参数可以定义模型的复杂度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树模型越深越茂密那么复杂度越高,或者叶子节点值越大模型复杂度越高

在xgboost算法的实现中,是采用下式来衡量模型复杂度的:

Ω ( f k ) = α T + 1 2 λ ∑ j = 1 J w j 2 \Omega(f_k)=\alpha T+\frac{1}{2}\lambda\sum_{j=1}^Jw^2_jΩ(fk)=αT+21λj=1Jwj2

  • T:代表叶子节点个数
  • ∑ j = 1 J w j 2 \sum_{j=1}^Jw^2_jj=1Jwj2 :各个叶子节点值的求和
  • α , λ \alpha ,\lambdaα,λ :超参数,控制惩罚程度

4.3 参数化目标函数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刚才定义的变量带入目标函数,现在目标函数为:

m i n   ∑ i = 1 n [ g i f k ( x i ) + 1 2 h i f k 2 ( x i ) ] + Ω ( f k ) min\ \sum_{i=1}^n[g_if_k(x_i)+\frac{1}{2}h_if^2_k(x_i)]+\Omega(f_k)mini=1n[gifk(xi)+21hifk2(xi)]+Ω(fk)

将其带入,目标函数为:

∑ i = 1 n [ g i w q ( x i ) + 1 2 h i w q ( x i ) 2 ] + α T + 1 2 λ ∑ j = 1 J w j 2 \sum_{i=1}^n[g_iw_{q(x_i)}+\frac{1}{2}h_iw^2_{q(x_i)}]+\alpha T+\frac{1}{2}\lambda \sum_{j=1}^Jw^2_ji=1n[giwq(xi)+21hiwq(xi)2]+αT+21λj=1Jwj2

这个式子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我们观察上面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I j I_jIj 的变量还没有用到,现在就要使用,我们发现计算损失函数时是以样本索引来遍历的 ∑ i = 1 n \sum_{i=1}^ni=1n 总共n个样本,那么我们能不能换种遍历方式,因为我们样本最终肯定是要落在叶子节点上的,所以我们按照每个叶子节点进行遍历,每个叶子节点样本之后就为所有的样本。

比如我们计算所有叶子节点1上样本的损失,按照上面定义的应该为:

g 1 w q ( x 1 ) + g 2 w q ( x 2 ) + g 3 w q ( x 3 ) g_1w_{q(x_1)}+g_2w_{q(x_2)}+g_3w_{q(x_3)}g1wq(x1)+g2wq(x2)+g3wq(x3)

但是现在可以使用下式:

∑ i ∈ I 1 g i w 1 \sum_{i\in I_1}g_iw_1iI1giw1

我们的 I 1 I_1I1 代表所以在1叶子节点上的样本

所以此时目标函数就可以写为:

∑ j = 1 J [ ( ∑ i ∈ I j g i ) w j + ( 1 2 ∑ i ∈ I j h i ) w j 2 ] + α T + 1 2 λ ∑ j = 1 J w j 2 = ∑ j = 1 J [ ( ∑ i ∈ I j g i ) w j + 1 2 ( ∑ i ∈ I j h i + λ ) w j 2 ] + α T \sum_{j=1}^J[(\sum_{i\in I_j}g_i)w_j+(\frac{1}{2}\sum_{i\in I_j}h_i)w^2_j]+\alpha T+\frac{1}{2}\lambda \sum_{j=1}^Jw^2_j\\=\sum_{j=1}^J[(\sum_{i\in I_j}g_i)w_j+\frac{1}{2}(\sum_{i\in I_j}h_i+\lambda)w^2_j]+\alpha Tj=1J[(iIjgi)wj+(21iIjhi)wj2]+αT+21λj=1Jwj2=j=1J[(iIjgi)wj+21(iIjhi+λ)wj2]+αT

其中 J JJ 代表叶子节点数,这里的 ∑ i ∈ I j g i \sum_{i\in I_j}g_iiIjgi∑ i ∈ I j h i + λ \sum_{i\in I_j}h_i+\lambdaiIjhi+λ 都为常数,所以我们用个符号代替:

G j = ∑ i ∈ I j g i H j + λ = ∑ i ∈ I j h i + λ G_j=\sum_{i\in I_j}g_i\\ H_j+\lambda=\sum_{i\in I_j}h_i+\lambdaGj=iIjgiHj+λ=iIjhi+λ

我们观察目标函数 G j w j + 1 2 ( H j + λ ) w j 2 G_jw_j+\frac{1}{2}(H_j+\lambda)w^2_jGjwj+21(Hj+λ)wj2 为一个二次函数,针对于一般的二次函数 y = a x 2 + b x + c y=ax^2+bx+cy=ax2+bx+c ,我们取得极值点在对称轴处,为 x ∗ = − b 2 a x^*=-\frac{b}{2a}x=2ab ,所以此时我们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为:

w j ∗ = − ∑ i ∈ I j g i 2 1 2 ( ∑ i ∈ I j h i + λ ) = − G j H j + λ w_j^*=-\frac{\sum_{i\in I_j}g_i}{2\frac{1}{2}(\sum_{i\in I_j}h_i+\lambda)}=-\frac{G_j}{H_j+\lambda}wj=221(iIjhi+λ)iIjgi=Hj+λGj

所以,当我们的树模型结构一定时,模型的目标函数最优为:

o b j ∗ = − 1 2 ∑ j = 1 J G j 2 H j + λ + α T obj^*=-\frac{1}{2}\sum_{j=1}^J\frac{G^2_j}{H_j+\lambda}+\alpha Tobj=21j=1JHj+λGj2+αT

注意前提是树结构已知时,模型的最优目标函数值才为上面的式子,但是针对于一棵树,模型的结构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如何获取一棵最优的树呢?

我们最容易想到,我们遍历所以可能的树结构,然后针对于不同棵树的最优obj,然后选取obj最小的一棵树,但是我们的树结构很复杂,这个复杂度是成指数的,显然不可能遍历所以可能结构的树,这就引出了贪心算法,去构建一颗最优的树。

5.贪心算法构建最优树

上面我们获得了给定一棵树模型,我们可以计算针对该棵树的最优目标函数值,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正在生成第k棵树,我们不知道树的结构,然而又很显然不能遍历所以可能树的结构去计算obj,所以我们考虑使用贪心算法。

其实到了这里就和构造普通的cart决策树差不多了,都是选取不同的特征然后计算信息增益判断当前树的结构是否优秀,然而对于ID3中的决策树是使用了熵来进行评估不确定度的,CART中使用的是基尼系数的概念,我们这里不同的就是使用了上面定义的obj进行衡量,也就是判断一个特征是否是最优的切分特征,需要看切分后的obj是否小于切分前的obj。

我们选取每个特征,然后计算信息增益,这里信息增益使用 o b j n e w − o b j o l d obj_{new}-obj_{old}objnewobjold

o b j = − 1 2 ∑ j = 1 J G j 2 H j + λ + α T obj=-\frac{1}{2}\sum_{j=1}^J\frac{G^2_j}{H_j+\lambda}+\alpha Tobj=21j=1JHj+λGj2+αT

下面举了例子如何计算信息增益:

o b j o l d = − 1 2 [ ( g 5 + g 6 ) 2 h 5 + h 6 + λ + ( g 7 + g 8 ) 2 h 7 + h 8 + λ ] + 2 α = − 1 2 ( G 1 2 H 1 + λ + G 2 2 H 2 + λ ) + 2 α obj_{old}=-\frac{1}{2}[\frac{(g_5+g_6)^2}{h_5+h_6+\lambda}+\frac{(g_7+g_8)^2}{h_7+h_8+\lambda}]+2\alpha\\=-\frac{1}{2}(\frac{G^2_1}{H_1+\lambda}+\frac{G^2_2}{H_2+\lambda})+2\alphaobjold=21[h5+h6+λ(g5+g6)2+h7+h8+λ(g7+g8)2]+2α=21(H1+λG12+H2+λG22)+2α

o b j n e w = − 1 2 [ ( g 5 + g 6 ) 2 h 5 + h 6 + λ + ( g 7 ) 2 h 7 + λ + ( g 8 ) 2 h 8 + λ ] + 3 α = − 1 2 ( G 1 2 H 1 + λ + G 3 2 H 3 + λ + G 4 2 H 4 + λ ) + 3 α obj_{new}=-\frac{1}{2}[\frac{(g_5+g_6)^2}{h_5+h_6+\lambda}+\frac{(g_7)^2}{h_7+\lambda}+\frac{(g_8)^2}{h_8+\lambda}]+3\alpha\\=-\frac{1}{2}(\frac{G^2_1}{H_1+\lambda}+\frac{G^2_3}{H_3+\lambda}+\frac{G^2_4}{H_4+\lambda})+3\alphaobjnew=21[h5+h6+λ(g5+g6)2+h7+λ(g7)2+h8+λ(g8)2]+3α=21(H1+λG12+H3+λG32+H4+λG42)+3α

所以我们的信息增益为:

o b j n e w − o b j o l d = 1 2 [ G L 2 H L + λ + G R 2 H R + λ + ( G L + G R ) 2 H L + H R + λ ] − α obj_{new}-obj_{old}=\frac{1}{2}[\frac{G^2_L}{H_L+\lambda}+\frac{G^2_R}{H_R+\lambda}+\frac{(G_L+G_R)^2}{H_L+H_R+\lambda}]-\alphaobjnewobjold=21[HL+λGL2+HR+λGR2+HL+HR+λ(GL+GR)2]α

其中:

G L = g 7 G R = g 8 G_L=g_7\\G_R=g_8GL=g7GR=g8

我们是要获得最大信息增益,就需要遍历所以特征计算增益,选取增益大的进行切分构造树模型

m a x o b j n e w − o b j o l d max\quad obj_{new}-obj_{old}maxobjnewobjold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构造一棵使目标函数最小的树模型,然后按照这个逻辑,一次构造K棵树,然后最终将所有的树加权就是我们最终的模型:

f K ( x ) = f K − 1 ( x ) + f k ( x ) = ∑ k = 1 K f k ( x ) f_K(x)=f_{K-1}(x)+f_k(x)\\=\sum_{k=1}^Kf_k(x)fK(x)=fK1(x)+fk(x)=k=1Kfk(x)


目录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2024重生之回溯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之串(12)【无论是王道考研人还是IKUN都能包会的;不然别给我家鸽鸽丟脸好嘛?】
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之串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串的储存结构、基本操作的实现、朴素模式匹配算法、KMP算法等代码举例及图解说明;【含常见的报错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你个小黑子;这都学不会;能不能不要给我家鸽鸽丢脸啊~除了会黑我家鸽鸽还会干嘛?!!!
2024重生之回溯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之串(12)【无论是王道考研人还是IKUN都能包会的;不然别给我家鸽鸽丟脸好嘛?】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手写数字识别】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手写数字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深度学习TensorFlow框架,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通过对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并基于Flask框架,开发网页端操作平台,实现用户上传一张图片识别其名称。
21 0
【手写数字识别】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EMNLP2024】基于多轮课程学习的大语言模型蒸馏算法 TAPIR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与复旦大学王鹏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 EMNLP 2024 上发表论文《Distilling Instruction-following Abiliti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th Task-aware Curriculum Planning》。
|
19天前
|
算法 安全 NoSQL
2024重生之回溯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之栈和队列精题汇总(10)【无论是王道考研人还是IKUN都能包会的;不然别给我家鸽鸽丢脸好嘛?】
数据结构王道第3章之IKUN和I原达人之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学习栈与队列精题详解、数据结构、C++、排序算法、java、动态规划你个小黑子;这都学不会;能不能不要给我家鸽鸽丢脸啊~除了会黑我家鸽鸽还会干嘛?!!!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探索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算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决策树算法,一种在机器学习中广泛使用的分类和回归方法。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算法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一个代码示例来直观展示如何利用决策树解决实际问题。无论你是机器学习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化理解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搜索推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改善电商推荐系统的效率
电商行业日益竞争激烈,提升用户体验成为关键。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电商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商品信息,实现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推荐效率和准确性。
239 14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114 1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解码癌症预测的密码: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SHAP揭示XGBoost模型的预测机制
解码癌症预测的密码: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SHAP揭示XGBoost模型的预测机制
306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机器学习-特征选择:如何使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自动筛选出最优特征?
机器学习-特征选择:如何使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自动筛选出最优特征?
913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