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模式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简介: 行为型模式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一、观察者模式概述

观察者模式定义: 又被称为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变化时,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他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二、观察者模式结构

在观察者模式中有如下角色:

  • Subject:抽象主题(抽象被观察者),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观察者对象保存在一个集合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
  •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该角色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给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发送通知。
  • Observer:抽象观察者,是观察者的抽象类,它定义了一个更新接口,使得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己。
  • Concrer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实现抽象观察者定义的更新接口,以便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三、观察者模式案例实现

【例】微信公众号 在使用微信公众号时,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关注的公众号中有新内容更新的话,它就会推送给关注公众号的微信用户端。我们使用观察者模式来模拟这样的场景,微信用户就是观察者,微信公众号是被观察者,有多个的微信用户关注了程序猿这个公众号。类图如下: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代码如下:

定义抽象观察者类,里面定义一个更新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定义具体观察者类,微信用户是观察者,里面实现了更新的方法
public class Weixin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  
   // 微信用户名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eixinUs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message);  
  }  
}
定义抽象主题类,提供了attach、detach、notify三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订阅者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删除订阅者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通知订阅者更新消息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  
微信公众号是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里面存储了订阅该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并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方法
public class Subscription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储存订阅公众号的微信用户  
   private List<Observer> weixinUserlist = new ArrayList<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
客户端程序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scriptionSubject mSubscriptionSubject=new SubscriptionSubject();  
       //创建微信用户  
       WeixinUser user1=new WeixinUser("孙悟空");  
       WeixinUser user2=new WeixinUser("猪悟能");  
       WeixinUser user3=new WeixinUser("沙悟净");  
       //订阅公众号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1);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2);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3);  
       //公众号更新发出消息给订阅的微信用户  
       mSubscriptionSubject.notify("传智黑马的专栏更新了");  
  }  
} 

四、观察者模式优缺点

  • 优点:
  • 降低了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两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关系。
  • 被观察者发送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都会收到信息【可以实现广播机制】
  • 缺点:
  • 如果观察者非常多的话,那么所有的观察者收到被观察者发送的通知会耗时
  • 如果被观察者有循环依赖的话,那么被观察者发送通知会使观察者循环调用,会导致系统崩溃

五、观察者模式使用场景

  • 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会影响其他对象。
  • 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方面时。

6.6.6 JDK中提供的实现

在 Java 中,通过 java.util.Observable 类和 java.util.Observer 接口定义了观察者模式,只要实现它们的子类就可以编写观察者模式实例。

Observable类

Observable 类是抽象目标类(被观察者),它有一个 Vector 集合成员变量,用于保存所有要通知的观察者对象,下面来介绍它最重要的 3 个方法。

  •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 方法:用于将新的观察者对象添加到集合中。
  • void notifyObservers(Object arg) 方法:调用集合中的所有观察者对象的 update方法,通知它们数据发生改变。通常越晚加入集合的观察者越先得到通知。
  • void setChange() 方法:用来设置一个 boolean 类型的内部标志,注明目标对象发生了变化。当它为true时,notifyObservers() 才会通知观察者。

Observer 接口

Observer 接口是抽象观察者,它监视目标对象的变化,当目标对象发生变化时,观察者得到通知,并调用 update 方法,进行相应的工作。

【例】警察抓小偷 警察抓小偷也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来实现,警察是观察者,小偷是被观察者。代码如下:

小偷是一个被观察者,所以需要继承Observable类
public class Thief extends Observ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Thief(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teal() {  
       System.out.println("小偷:我偷东西了,有没有人来抓我!!!");  
       super.setChanged(); //changed = true  
       super.notifyObservers();  
  }  
}  
警察是一个观察者,所以需要让其实现Observer接口
public class Policemen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Policeme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System.out.println("警察:" + ((Thief) o).getName() + ",我已经盯你很久了,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将成为呈堂证供!!!");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小偷对象  
       Thief t = new Thief("隔壁老王");  
       //创建警察对象  
       Policemen p = new Policemen("小李");  
       //让警察盯着小偷  
       t.addObserver(p);  
       //小偷偷东西  
       t.steal();  
  }  
}

后记

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点点喜欢、收藏,也欢迎朋友们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建议,恕毅在此拜谢!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存储
时间序列预测新突破:深入解析循环神经网络(RNN)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时间序列预测是数据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金融行业中。准确的时间序列预测能够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股票价格预测、汇率变动预测等。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及其变体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将探讨RNN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模型来进行金融数据分析。
1067 2
|
10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C++
Marp 教程:实现幻灯片的交互性
Marp 是一个基于 Markdown 的幻灯片制作工具,结合 VSCode 的强大编辑功能,可以让你的 PPT 制作过程更加高效和专业。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Marp 中嵌入 HTML 和 JavaScript,实现幻灯片的交互性,包括基本的按钮点击、动态内容、表单交互、幻灯片导航、动画效果和交互式图表等。通过这些技巧,你可以制作出更加生动、互动性强的演示文稿。
383 0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随手记】MySQL中ROW_NUMBER()、RANK()和DENSE_RANK()函数的用法
【随手记】MySQL中ROW_NUMBER()、RANK()和DENSE_RANK()函数的用法
590 1
|
11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算法
OSPF与其他IGP协议的比较:全面解析与应用场景
OSPF与其他IGP协议的比较:全面解析与应用场景
31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以房价预测为例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以房价预测为例
856 1
|
安全 NoSQL Java
SpringBoot集成Activiti5.22在线流程设计器
SpringBoot集成Activiti5.22在线流程设计器
614 0
SpringBoot集成Activiti5.22在线流程设计器
|
SQL 安全 数据库
深度揭秘:Python Web安全攻防战,SQL注入、XSS、CSRF一网打尽!
在Web开发领域,Python虽强大灵活,但安全挑战不容小觑。本文剖析Python Web应用中的三大安全威胁:SQL注入、XSS及CSRF,并提供防御策略。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利用参数化查询、HTML转义与CSRF令牌构建安全防线,助您打造更安全的应用。安全是一场持久战,需不断改进优化。
167 3
|
存储 人工智能 JSON
云上用ComfyUI,在线三步生成运动海报!
云上用ComfyUI,在线三步生成运动海报!
287 6
|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定位技术
配置和管理Nginx服务
配置和管理Nginx服务
2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