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上架之android设备uuid、udid使用教程

简介: iOS上架之android设备uuid、udid使用教程

前言


udid:


UDID是Unique Device Identifi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设备唯一标识.


uuid:


UUID是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通用唯一识别码.


简言之:udid对应某个硬件设备,一个硬件设备的唯一标识。而uuid除了表达硬件的唯一标识,还能用来标识软件的标识,比如手机上不同的app的UUID是互斥的


android设备怎么获得udid呢?


这里面,我们主要目的是想获得一台android设备对一个的一个唯一的标识码,即udid.


对于Android平台而言,没有稳定的API可以让开发者获取到这样的设备ID。


开发者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随着项目的演进, 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用到设备ID;然而随着Android版本的升级,获取设备ID却越来越难了。


加上Android平台碎片化的问题,获取设备ID之路,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获取设备标识的API屈指可数,而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


android设备id通常有以下几种(但是不一定唯一,刷机后可能就变了)


1. IMEI


IMEI本该最理想的设备ID,具备唯一性,恢复出厂设置不会变化(真正的设备相关),可通过拨打*#06# 查询手机的imei码。


然而,获取IMEI需要 READ_PHONE_STATE 权限,估计大家也知道这个权限有多麻烦了。


尤其是Android 6.0以后, 这类权限要动态申请,很多用户可能会选择拒绝授权。我们看到,有的APP不授权这个权限就无法使用, 这可能会降低用户对APP的好感度。


而且,Android 10.0 将彻底禁止第三方应用获取设备的IMEI(即使申请了 READ_PHONE_STATE 权限)。所以,如果是新APP,不建议用IMEI作为设备标识;


如果已经用IMEI作为标识,要赶紧做兼容工作了,尤其是做新设备标识和IMEI的映射。


2. 设备序列号(SN号)


在Android 7.1或更早系统(SDK<=25),java可通过android.os.Build.SERIAL获得,由厂商提供。


如果厂商比较规范的话,设备序列号+Build.MANUFACTURER应该能唯一标识设备。但现实是并非所有厂商都按规范来,尤其是早期的设备。


最致命的是,Android 8.0及 以上(SDK>=26),android.os.Build.SERIAL 总返回 “unknown”;若要获取序列号,可调用Build.getSerial() ,但是需要申请 READ_PHONE_STATE 权限。


到了Android 10.0(SDK>=29)以上,则和IMEI一样,也被禁止获取了。


android ndk获取sn号方法:


//读取序号
 __system_property_get("ro.serialno",m_szDevID);
   LOGE("%s", m_szDevID);


3. MAC地址


大多android设备都有wifi模块,因此,wifi模块的MAC地址就可以作为设备标识。基于隐私考虑,官方不建议获取


获取MAC地址也是越来越困难了,Android 6.0以后通过 WifiManager 获取到的mac将是固定的:02:00:00:00:00:00


7.0之后读取 /sys/class/net/wlan0/address 也获取不到了(小米6)。


4. ANDROID_ID


Android ID 是获取门槛最低的,不需要任何权限,64bit 的取值范围,唯一性算是很好的了。


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1、刷机、root、恢复出厂设置等会使得 Android ID 改变;


2、Android 8.0之后,Android ID的规则发生了变化:


对于升级到8.0之前安装的应用,ANDROID_ID会保持不变。如果卸载后重新安装的话,ANDROID_ID将会改变。


对于安装在8.0系统的应用来说,ANDROID_ID根据应用签名和用户的不同而不同。ANDROID_ID的唯一决定于应用签名、用户和设备三者的组合。


两个规则导致的结果就是:


第一,如果用户安装APP设备是8.0以下,后来卸载了,升级到8.0之后又重装了应用,Android ID不一样;


第二,不同签名的APP,获取到的Android ID不一样。


其中第二点可能对于广告联盟之类的有所影响(如果彼此是用Android ID对比数据的话),所以Google文档中说“请使用Advertising ID”,


不过大家都知道,Google的服务在国内用不了。


对Android ID做了约束,对隐私保护起到一定作用,并且用来做APP自己的活跃统计也还是没有问题的。


总结


目前用到的还是以sn号和mac地址为主,还有的会用soc号作为android设备的udid

相关文章
|
7天前
|
IDE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之旅:探索Android和iOS平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移动应用开发的两个主要平台——Android和iOS。我们将了解它们的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这两个平台上创建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应用。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应用开发。
32 17
|
11天前
|
Java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环境对比分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平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两个平台的开发环境,从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到用户界面设计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代码示例,我们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帮助他们根据项目需求和个人偏好做出明智的选择。无论你是初涉移动开发领域的新手,还是寻求跨平台解决方案的资深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20 8
|
7天前
|
开发框架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中的跨平台策略:一次编码,多平台部署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阵营各占一方。随着技术的发展,跨平台开发框架应运而生,它们承诺着“一次编码,到处运行”的便捷。本文将深入探讨跨平台开发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同时通过代码示例揭示跨平台工具的实际运用。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物联网
Android与iOS:移动操作系统的双雄争霸
在智能手机市场中,Android和iOS作为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市场表现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Android和iOS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它们也在相互借鉴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
6天前
|
安全 生物认证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iOS和Android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揭示它们各自的安全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用户如何提升自身设备的安全保护。通过对系统架构、应用审核机制、数据加密方式及隐私政策的深入探讨,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两大平台安全性的视角,并提出了实用的安全建议。
|
11天前
|
Java 调度 Android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中的线程管理差异解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平台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如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们在处理多线程任务时也展现出不同的哲学。本文将带你穿梭于这两个平台之间,比较它们在线程管理上的核心理念、实现方式及性能考量,助你成为跨平台的编程高手。
|
12天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系统架构差异及其对开发者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iOS和Android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探讨它们在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及开发者生态方面的差异。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要点,本摘要将简要触及核心议题,为读者提供对两大平台架构特点的宏观理解,铺垫
|
6天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与iOS生态差异深度剖析:技术架构、开发体验与市场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在技术架构、开发环境及市场表现上的核心差异,为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全面的视角。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如何塑造了当今多样化的移动应用生态,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
7天前
|
存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Android开发
Android与iOS的隐私保护机制对比####
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策略与技术实现,揭示了两者在设计理念、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隐私保护认知,同时为开发者提供跨平台隐私保护的参考。 ####
12 0
|
14天前
|
安全 Linux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Android与iOS的系统架构:一场技术较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选择成为了用户和开发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Android与iOS两大主流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比两者在用户体验、开发生态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通过本文的技术剖析,读者将对这两个平台的核心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