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计算属性computed【getter和setter的一些思考】

简介: vue.js计算属性computed【getter和setter的一些思考】

前言:

本文主要是针对vue.js计算属性computed中的getter和setter的一些理解。

简单介绍

在 Vue 中,computed 的属性可以被视为是 data 一样,可以读取和设值,因此在 computed 中可以分成 getter(读取) 和 setter(设值),一般情况下是没有 setter 的,computed 预设只有 getter ,也就是只能读取,不能改变设值。

vue.js计算属性默认只有 getter,因为是默认值所以我们也常常省略不写,如下代码:

<div id="demo">{{ fullName }}</div>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Foo',
    lastName: 'Bar'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其实computed里的代码完整的写法应该是: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计算属性getter的触发时间

<template>
    <div id="demo">
         <p> {{ fullName }} </p>
         <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div>
</template>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zhang',
    lastName: 'san'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 {
      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updated () {
     console.log('updated')
  }
})

如果我们改变上边代码里的2个输入框的值firstName或者lastName,都会触发computed以及updated (),也就是说会执行: 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和console.log('updated')  (用来验证是不是执行了,没有其他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说我们更改了getter里使用的变量,就会触发computed的更新,前提是computed里的值必须要在模板里使用才行。怎么理解呢?

如下代码,我们把template里的fullName 注释掉:

<template>
    <div id="demo">
         <!-- <p> {{ fullName }} </p> -->
         <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div>
</template>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zhang',
    lastName: 'san'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 {
      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updated () {
     console.log('updated')
  }
})

就算我们更改了firstName以及lastName都不会触发computed 中的 getter 中的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而只会触发console.log('updated')

计算属性settter

<template>
    <div id="demo">
         <p> {{ fullName }} </p>
         <input type="text" v-model="full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div>
</template>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zhang',
    lastName: 'san'
  },
  computed: {
    fullName: {
      //getter 方法
        get(){
            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setter 方法
        set(newValue){
            console.log('computed setter...')
            var names = newValue.split(' ')
            this.firstName = names[0]
            this.lastName = names[names.length - 1]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updated () {
     console.log('updated')
  }
})

在template 中,我们可以看到,input 是直接绑 v-model="fullName",如果我们这里直接修改了fullName的值,那么就会触发setter,同时也会触发getter以及updated函数。其执行顺序是setter -> getter -> updated,如下:

console.log('computed setter...')
console.log('computed getter...')
console.log('updated')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触发了setter也就会触发getter,他们两个是相互独立的。我们这里修改了fullName会触发getter是因为setter函数里有改变firstName 和 lastName 值的代码。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注释掉上边的setter中修改firstName 和lastName的代码后就不会执行getter,如下:

set(newValue){
            console.log('computed setter...')
            // var names = newValue.split(' ')
           //  this.firstName = names[0]
          //  this.lastName = names[names.length - 1]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会执行,且顺序如下

console.log('computed setter...')
console.log('updated')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584 0
|
1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程序员
前端原生Js批量修改页面元素属性的2个方法
原生 Js 的 getElementsByClassName 和 querySelectorAll 都能获取批量的页面元素,但是它们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别,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弄错!
224 1
|
1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
7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供应链
属性描述符初探——Vue实现数据劫持的基础
属性描述符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比如defineProperty与Proxy的区别,比如vue2与vue3实现数据劫持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实现效果有哪些差异等,这篇博文只是入门,以后有时间再深挖。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11月前
|
监控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确定使用 `defer` 属性还是 `async` 属性来异步加载 JavaScript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选择使用 `defer` 属性还是 `async` 属性来异步加载 JavaScript 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决策。需要根据脚本之间的依赖关系、页面加载性能要求、脚本的功能和重要性等因素来进行权衡。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测试和验证来确定最适合的加载方式,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页面性能。
184 56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Script
如何在大型 Vue 应用中有效地管理计算属性和侦听器
在大型 Vue 应用中,合理管理计算属性和侦听器是优化性能和维护性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模块化、状态管理和避免冗余计算等方法,有效提升应用的响应性和可维护性。
|
11月前
|
监控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使用 `defer` 属性异步加载 JavaScript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使用 `defer` 属性异步加载 JavaScript 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页面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方法。通过合理设置 `defer` 属性,可以在不影响页面渲染的情况下异步加载脚本,并确保脚本的执行顺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并注意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页面能够正常加载和执行。
|
18天前
|
JavaScript
Vue中如何实现兄弟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Vue中,兄弟组件可通过父组件中转、事件总线、Vuex/Pinia或provide/inject实现通信。小型项目推荐父组件中转或事件总线,大型项目建议使用Pinia等状态管理工具,确保数据流清晰可控,避免内存泄漏。
152 2
|
4月前
|
JavaScript UED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
5月前
|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基于 Vue 与 D3 的可拖拽拓扑图技术方案及应用案例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Vue和D3实现可拖拽拓扑图的技术方案与应用实例。通过Vue构建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结合D3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实现了力导向布局、节点拖拽、交互事件等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数据模型设计、拖拽功能实现、组件封装及高级扩展(如节点类型定制、连接样式优化等),并提供了性能优化方案以应对大数据量场景。最终,展示了基础网络拓扑、实时更新拓扑等应用实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思路和实践经验。
558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