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实”万物生长,2023年云计算五大技术趋势展望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安全中心 云平台配置检查,900元 3000次
云安全中心 防病毒版,最高20核 3个月
简介: 云计算也即将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全新篇章

科技云报道原创。

近日,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了《IEEE全球调研:科技在2023年及未来的影响》。根据相关调研显示,云计算(40%)、5G(38%)、元宇宙(37%)将成为影响2023年最重要的技术,其中云计算位居首位。

2022年,基础设施加速创新和迭代、Serverless迎来里程碑式的更新、数据实现Zero ETL集成且数据治理能力显著升级、人工智能持续加成被应用到更加丰富的场景……开发者的开发模式因为这些创新的推动,将产生颠覆式的改变,云计算也即将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全新篇章。

在此,我们梳理2023年云计算五大技术趋势,希望能够让读者了解、分析和思考我们所处的科技行业和时代。

趋势一:无服务器计算时代加速到来

无服务器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0年历史。“Serverless”最早出现在2012 年。当时,Iron.io的副总裁Ken Form在文章《Why The Future of Software and Apps is Serverless》中,首次提出了Serverless,才宣告这个概念的正式诞生。而真正让无服务器得到广泛关注的事件是亚马逊云科技于2014年推出Amazon Lambda服务。之后,随着谷歌和微软等企业的服务进入市场,Serverless才逐渐成为行业热词。

无服务器技术是云上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即使用无服务器服务,开发者不需要管理云服务器,将精力聚焦在梳理业务逻辑、开发业务应用。可以说,无服务器技术是IT 技术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从IT设施升级角度来看,无服务器技术是企业对计算资源的一次消费升级,从以往相对粗放到更加精细化,应用性能的一致性也更有保障。

从开发运维角度来看,使用无服务器技术,开发者真正地从搬砖式的、重复的、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投入到业务创新、创造业务价值中去。而进入无服务器时代,以前从事云服务器运维的IT人,可以改行去从事更贴近业务的工作,发挥出更高的业务价值。这是一个机遇,但是需要IT人去拥抱机会。

多年来,亚马逊云科技已经从计算、存储、应用集成、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多个服务领域全面推进Serverless进程。如今,无服务器分析服务已经涵盖交互式查询服务Amazon Athena、大数据处理服务Amazon EMR、实时数据分析服务Amazon Kinesis和Amazon MSK、数据仓库服务Amazon Redshift、数据集成服务Amazon Glue、业务智能(BI)服务Amazon QuickSight,以及支持服务器技术的运营分析服务Amazon OpenSearch Service。企业可以在亚马逊云科技之上可以搭建完整的无服务器应用架构。

趋势二:云原生将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短路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技术领导者清晰地认识到“云原生化将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也是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短路径”,新零售、政府、金融、医疗等领域的企业与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应用迁移上云,深度使用云原生技术与云原生架构。利用好云原生架构能够更好地助推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云技术和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云原生方法开发人员可以无缝地更快地发布产品和部署更新,而不会中断应用程序功能。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云原生趋势有助于消除当前云计算的技术瓶颈。企业将持续加速云原生平台与实践的采用,而基于开源的云原生生态系统将为平台驱动的领域创新提供动力。

Forrester分析预测,40%的全球企业将会采用云原生优先战略。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混合云平台进一步支撑应用现代化升级改造,应用的云原生架构改造将成为未来2-3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时,针对数据库和大数据服务等方面,通过云原生数据库和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发展逐渐提升技术能力,但业务侧的管理需求也需要与新技术进行匹配,从管理和技术双视角提升数据价值,云原生的数据服务也是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认为,构建端到端数据战略的三个核心:建立面向未来的云原生数据基础设施;实现高效、跨组织的数据一体化融合;借助教育和工具,使数据普惠化。

image.png

在大数据层面,亚马逊云科技构建了云原生端到端的数据战略,让客户可以更便捷、安全地获取数据洞察。新服务及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服务Amazon DataZone;多项帮助客户实现“Zero-ETL”的全新服务集成功能;五项数据库和分析服务全新功能,让客户能够更快、更轻松地管理和分析PB级数据;此外,还有Amazon SageMaker以及Amazon QuickSight等的多项新功能。亚马逊云科技还推出了安全数据湖Amazon Security Lake,方便客户针对安全数据做出快速行动。

趋势三:云安全、应用安全将成新的投资热点

从防火墙概念诞生至今,已经过去将近40年,尤其过去的20多年中,逐步形成了包含防火墙/VPN、IDS、IPS、防病毒等数十种网络安全产品,同时市场需求的急剧上升也快速催生了成百上千家网络安全厂商。但是,受制于企业信息成熟度和安全技术积累的不足,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安全防护手段仍然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或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节点部署防护设备,防火墙在其中占据了绝大的比重。

与此同时,企业持续将IT基础设施云化并将业务向云迁移,未来这一趋势将加快。相对于传统的IT架构,云固然有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是企业的网络边界也随之扩展到云端,加上云的开放、复杂、分散的特性,安全的防护难度也急剧上升。因此云安全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根据Million Insights的最新报告,2027年全球云安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9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该市场预计将以14.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云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网络攻击的不断增长,将持续推动云安全市场的增长。在整个云安全市场,云原生安全由于天生的优势和应对安全方式的创新,成为市场的宠儿,很多安全企业纷纷在此领域加强备战。

image.png

在云安全市场一片红火的同时,应用安全领域也备受行业青睐。据Forrester预测,至2025年全球应用安全市场将达到129亿美元规模。这一势头从IT基础架构变革过程中也能得到佐证,从物理主机到虚拟机,从虚拟机到容器,从云下到云化、云原生,IT基础架构不断持续迭代,唯有应用从始至终贯穿整个架构变革,对应用的防护不会停滞,甚至应用或将成为未来用户唯一需要自行保护的内容。而随着企业继续建立和加强应用程序,以及开发人员采用新的技术/流程来构建应用程序,以提高上线速度和丰富客户体验,应用安全将是最重要的安全阵地之一。

趋势四: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云计算的潜力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成为云服务的一部分,收集数据和训练算法需要大量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但很少有企业有资源来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为云计算发展带来算力提升和算法引擎,让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挖掘数据价值。人工智能可以提升对异构数据的处理能力,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智能预测、智能决策、智能识别等数据分析智能化,将环节中的脑力劳动知识和经验沉淀下来。

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来完成多项任务,包括管理为客户提供存储资源所需的巨大分布式网络,管理数据中心的电源和冷却系统,以及为保证数据安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电。

2023年,随着亚马逊云科技、谷歌和微软等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继续应用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创建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云服务,人们有望看到该领域持续不断地出现创新性技术和解决方案。

趋势五:低代码技术将变得流行起来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到2023年全球低代码开发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69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19.6%。业务技术人员的增加,以及企业内部超自动化和可组合式业务数量的增长,将成为推动低代码技术采用的关键动力。预计到2025年,企业机构开发的新应用中70%将使用低代码或无代码技术。

其中,低代码应用平台(LCAP)预计将成为低代码开发技术市场中一个最大的细分领域,到2023年将增长25%,规模近100亿美元。

image.png

虽然低代码应用平台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但公民自动化开发平台(CADP)预计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增幅达到30.2%,其典型用例包括自动化工作流程、构建基于Web的表单、桥接数据、跨多个软件即服务应用的内容,以及创建报告和数据可视化。

在低代码开发工具直观、灵活和日益强大的功能支持下,业务技术专家和公民技术专家角色正在开发轻量级解决方案,以满足业务部门对提高生产力、效率和敏捷性的需求。

众所周知,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主动去适应变化。无论如何发展,创新能力都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虽然十几年来,云计算的最新技术不断迭代,企业上云用云量不断增加,但全球目前只有5%~15%的IT支出迁移到了云端,云计算市场未来潜在增长空间依旧不可限量。

那些未来可见的技术趋势,已经在路上。

【关于科技云报道】

专注于原创的企业级内容行家——科技云报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业级IT领域Top10媒体。获工信部权威认可,可信云、全球云计算大会官方指定传播媒体之一。深入原创报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函数计算一键部署掌上游戏机
本场景介绍如何使用阿里云计算服务命令快速搭建一个掌上游戏机。
建立 Serverless 思维
本课程包括: Serverless 应用引擎的概念, 为开发者带来的实际价值, 以及让您了解常见的 Serverless 架构模式
相关文章
|
7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驱动的云计算平台
【5月更文挑战第52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企业对于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采纳云原生技术来构建和优化云计算平台,以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文章首先概述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及其优势,随后详细分析了在设计云平台时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云原生实践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文章提出了面向未来的云平台发展趋势和挑战。
|
7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20天】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云服务模型中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研究当前云服务供应商的安全措施和存在的漏洞,文章强调了在设计、部署及运维阶段应用最佳实践的必要性。此外,还讨论了加密技术和身份管理在提升云环境安全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合规性框架来确保数据保护和隐私。
|
3天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物联网
云计算的未来:五大趋势与技术变革
【6月更文挑战第25天】云计算未来五大趋势: 1.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结合,减少延迟,增强实时性。 2. AI与云计算融合,提升智能服务效率。 3. 量子计算的潜力,革新云计算处理能力。 4. 混合云和多云策略成主流,提供灵活安全选项。 5. 可持续性发展,绿色云计算降低环境影响。
|
5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演进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已成为企业信息技术架构的核心。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分析当前云服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介绍信息安全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交织领域的全面理解。
|
1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分析了云服务在提升信息安全的同时所带来的新挑战。文章首先概述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讨论了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和信息安全的核心策略。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最后,文章强调了持续的技术革新和安全意识提升对于保障云计算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未来之路
【6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已成为企业信息技术架构的核心。然而,随着云服务的广泛采纳,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当前云服务中存在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我们将深入讨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威胁检测等关键技术,并展望未来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和指导。
21 7
|
4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成为推动企业增长的关键动力,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断浮现。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服务中的安全挑战,分析了当前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加强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交叉领域的深刻洞察,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
19小时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安全挑战与对策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服务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存储、处理数据的优选方案。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并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分析信息安全领域的应对策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科学严谨、数据支撑的安全框架,以保障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
|
3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6月更文挑战第24天】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并分析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挑战。文章首先概述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服务模型,随后详细讨论了云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和防御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揭示了云服务供应商和用户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最佳实践,最后展望了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12 2
|
3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挑战与对策
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云服务模式对信息安全的影响,并针对当前云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将深入讨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