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刷题的时候我打死都想不到怎么办?
💡 多刷题!题目刷多了思路就开开阔了,自然就能想到了。
❓ 我有解题的思路,但是我写代码的时候很困难怎么办?
💡 画图!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把思路转换成代码。
❓ 如何学好数据结构?
多画图,配合着图来写代码,再加上多调试!
画图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画图,也可以用笔在草稿纸上画。刚开始的时候不管出没出问题,都建议调试一下的(力扣上要钱,直接使用搬到VS上慢慢调,爽调!)因为调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分析程序找到错误的,也可以让我们去观察和理解程序。调试才是硬技能!
一、调试(Debug)
0x00 何为调试
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是一名出色的侦探,每一次调试都是尝试破案的过程……
📚 定义:调试,又称除错,是发现和减少计算机程序电子仪器设备中程序错误的一个过程;
0x01 调试的基本步骤
📚 基本步骤:
① 发现程序错误的存在;
✅ 能够发现错误的人:
⑴ 程序员,自己发现;
⑵ 软件测试人员,测试软件;
⑶ 用户,代价严重;
📜 箴言:要善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掩盖错误;
② 以隔离、消除等方式对错误进行定位;
✅ 能知道大概在什么位置,再确定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③ 提出纠正错误的解决方案;
④ 对程序错误订正,重新调试;
二、Debug和Release的介绍
0x00 对比
📚 Debug 通常称为调试版本,它包含调试信息,并且不做任何优化,便于程序员调试程序;
📚 Release 称为发布版本,他往往是进行了各种优化,使得程序在代码大小和运行速度上是最优的,以便用户更好的使用;
📌 注意事项:Release 版本是不能调试的;
💬 用 Debug 和 Release 分别运行:
int main() { char* p = "hello,world!"; printf("%s\n", p); return 0; }
🚩 Debug 环境下运行结果如下:
🚩 Release 环境下运行结果如下:
💡 我们可以发现:Release进行了优化,使得程序在运行速度和代码大小上是最优的;
💬 Debug和Release反汇编展示对比:
0x01 Release的优化
❓ 使用Release版本调试时,编辑器进行了那些优化呢?
💬 请看下列代码: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i = 0; for(i=0; i<=12; i++) { arr[i] = 0; printf("hehe\n"); } return 0; }
🚩 如果是 debug 模式去编译,程序结果是 死循环:
🚩 如果是 release 模式去编译,程序没有死循环:
💡 因为 release 的优化,避免了死循环的发生;
三、Windows环境调试介绍
0x00 调试环境准备
📚 在环境中选择 debug 选项,才能使代码正常调试;
📌 注意事项:本章使用 VS2019 演示;
0x01 开始调试(F5)
✅ 快捷键:F5
📚 作用:启动调试,经常用来直接调到下一个断点处;
📌 注意事项:
① 如果直接按 F5 ,如果没有阻挡的话程序一口气就干完了;
② 使用 F5 之前要先使用 F9 ,设置断点;
💬 按 F5 开始调试下列代码:
int main() { int arr[10] =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 0; for (i = 0; i < sz; i++) { arr[i] = i + 1; }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n", arr[i]); } return 0; }
🚩 运行后结果如下:
0x02 断点(F9)
✅ 快捷键:F9
📚 作用:创建断点和取消断点,断电的重要作用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设置断点;这样就可以使得程序在想要的位置随意停止执行,继而可以一步步执行下去;
💬 按 F9 设置断点
🚩 这时按下 F5 就会直接跳到断点部分:
0x03 逐过程(F10)
✅ 快捷键:F10
📚 作用:通常用来处理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可以是一次函数的调用,或者是一条语句;
💬 逐过程:
💡 按一次 F10 代码就往下走一步;
0x04 逐语句(F11)
✅ 快捷键:F11(这是最常用的)
📚 作用:每次都执行一条语句,观察的细腻度比 F10 还要高,可以进入到函数内部;
📌 注意事项:F10 和 F11 大部分情况是一样的,区别在于 F11 遇到函数时可以进到函数内部去,函数的内部也可以一步步观察,而 F10 遇到函数调用完之后就跳出去了;
💬 观察函数内部:
💡 如果想观察函数内部,就要使用 F11 (逐语句);
0x05 开始执行不调试(Ctrl + F5)
✅ 快捷键: Ctrl + F5
📚 作用:开始执行不调试,如果你想让程序直接运行起来而不调试就可以直接使用;
0x06 总结
F5 - 启动调试
F9 - 设置/取消断点
F10 - 逐过程
F11 - 逐语句 - 更加细腻
Ctrl + F5 - 运行
📌 注意事项:如果你按上面的快捷键不起作用时,可能是因为辅助功能键(Fn)导致的,此时按下 Fn 再按上面的快捷键即可;
❓ 想知道更多快捷键?
VS中常用的快捷键 👈 戳我!
0x07 调试时查看程序当前信息
💬 查看方法:调试(D) → 窗口(W) → 选择相应的选项;
📌 注意事项:只有调试之后才会显示调试窗口里的选项;
0x08 查看断点
📚 作用:调试多个文件时,可以很好地管理多个文件的断点;
0x09 监视
📚 作用:在调试开始之后,便于观察变量的值;
📌 注意事项:要填入合法的表达式;
💬 监视操作(手动添加):
0x0A 自动窗口
📚 作用:编辑器自行监视,随着代码自动给出值;
📌 注意事项:
① 自动窗口和监视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自动窗口里的表达式会自动发生变化;
② 自由度低,自动窗口是编辑器自己监视,你管不了;
0x0B 查看局部变量
📚 作用:查看程序进行到当前位置时上下文的局部变量,编辑器自主放到窗口中进行相应的解释,只有局部变量和数组;
💬 查看局部变量:
0x0C 查看内存信息
📚 作用:在调试开始之后,用于观察内存信息;
💬 查看内存信息:
0x0D 查看调用堆栈
📚 作用:通过调用堆栈,可以清晰地反应函数的调用关系和所处的位置;
💬 查看调用堆栈:
0x0E 查看汇编信息
📚 在调试开始后,有两种方式转到汇编:
① 第一种方式:右击鼠标,选择 " 转到反汇编 "
② 第二种方式:调试 → 窗口 → 反汇编
💬 查看反汇编:
0x0F 查看寄存器信息
📚 作用: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环境的寄存器的实用信息;
💬 查看寄存器:
0x10 条件断点
❓ 假设某个循环要循环1000次,我怀疑第500次循环时程序会出问题,那么我要打上断点然后再按500次 F10 吗?这样一来手指头不得按断了?
💡 方法:使用条件断点;
💬 在断点设置好之后右键鼠标,选中条件:
🐞 按下 F5 后,i 会直接变为 5 :
0x11 调试的感悟
📜 箴言:
① 多多动手,尝试调试,才能有进步;
② 一定要熟练掌握调试的技巧;
③ 初学者可能80%的时间在写代码,20%的时间在调试。
但是一个程序员可能20%的时间在写程序,但是80%的时间在调试;
④ 我们所讲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调试。
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复杂的调试场景:多线程程序的调试等;
⑤ 多多使用快捷键,提升效率;
四、一些调试的实例
0x00 实例一
💬 实现代码:求 1!+ 2! + 3! ··· + n!(不考虑溢出)
int main() { int n = 0; scanf("%d", &n); // 3 // 1!+ 2!+ 3! // 1 2 6 = 9 int i = 0; int ret = 1; int sum = 0; int j = 0; for (j = 1; j <= n; j++) { for (i = 1; i <= j; i++) { ret *= i; } sum += ret; } printf("%d\n", sum); return 0; }
🚩 运行结果如下:
❓ 结果应该是9才对,但是输出结果为15,代码出错了;代码又没有语法错误,代码能够运行,属于运行时错误,而调试解决的就是运行时错误;
🐞 此时我们试着调试:
💡 此时我们发现了问题:每一次求阶乘时,应该从1开始乘,所以每一次进入时 ret 要置为1;
int main() { int n = 0; scanf_s("%d", &n); // 3 // 1!+ 2!+ 3! // 1 2 6 = 9 int i = 0; int ret = 1; int sum = 0; int j = 0; for (j = 1; j <= n; j++) { ret = 1; // 每次进入,置为1,重新开始乘 for (i = 1; i <= j; i++) { ret *= i; } sum += ret; } printf("%d\n", sum); return 0; }
🚩 运行结果如下:
🔺 解决问题:
① 要知道程序应该是什么结果:预期
② 调试的时候发现不符合预期,就找到问题了;
0x01 实例二
💬 下列代码运行的结果是什么?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越界访问了 for (i = 0; i <= 12; i++) { printf("hehe\n"); arr[i] = 0; } return 0; }
🚩 运行结果如下:
❓ 研究导致死循环的原因:
💡 解析:
🔺 本题正确答案:死循环,因为 i 和 arr 是里昂个局部变量,先创建 i,再创建 arr,又因为局部变量是放在栈区上的,栈区的使用习惯是先使用高地址再使用低地址,所以内存的布局是这样子的(如图),又因为数组随着下标的增长地址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所以数组用下标访问时只要适当的越界,就有可能覆盖到 i,而 i 如果被覆盖的话,就会导致程序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