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环境下的协同化、流程化和智能化

简介: 现在,“协同”“智能”“智慧”作为热词经常出现在企业中,那么到底怎么理解协同呢?

现在,“协同”“智能”“智慧”作为热词经常出现在企业中,那么到底怎么理解协同呢?是不是说很多事情、事务、工作都要商量着做呢?其实不然。我们通常说的协同更多的是指流程的协同,比如流程审批;工序的协同,比如生产过程;调度的协同,比如任务分配;以及控制的协同,比如指令下达。协同与控制密不可分,这就引起另一个话题,协同的阶段划分问题。下面我们就基于数字经济形势,新技术环境谈谈协同、控制和智能。

一、协同的类型

在工业4.0环境下,协同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协同、人与机器的协同、机器与机器的协同。

dd40bcc79036c8815efff82623117e85.jpg

1、人与人的协同

这种协同更像协作式协同。常见的像办公自动化里的审批流程、采购系统里的采购计划流程、CRM系统里的合同管理流程等。信息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人接触人的协作方式,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跨区域、跨企业、跨部门、跨系统的远程协同,这种协同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作效率的提升。这种协同的特征是在控制机制、审计合规、内控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体现了既协同又控制的特点,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

2、人与机器的协同

这种协同更像控制式协同。常见的像矿山企业地下生产设备的监控、流程制造型企业生产的优化控制、离散制造型企业的装备的制造控制等。MES系统的出现将人与机器实现了协同,人可以通过发送指令控制机器工作,机器也可以通过传感返回环境参数,使人更好的做出决策。远程控制、生产安全、过程优化是人与机器协同带来的好处。这种协同的特征更大是体现了控制的特点,具有了连接的特征。

3、机器与机器的协同

这种协同更像自组织式协同。常见的像自动化仓库里的搬运机器人、餐厅里送餐的机器人、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自动驾驶汽车等。物联网的出现将机器与机器间实现了协同。机器与机器间可以通过感知环境判断需要执行的指令,而不需要人实时参与。机器与机器的协同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力。这种协同更多是体现了控制和自组织的融合的特点,具有了智能化的特征。

二、协同阶段划分

工业企业的协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单项协同阶段、集成协同阶段、创新协同阶段。

e9012e7cad2084566d5fdd9a2cad916c.jpg

1、单项协同阶段

这种协同主要体现出线条协同的特点。这种协同要么是纵向协同、要么是横向协同,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企业协同能力,但整体的协同效率还存在着障碍。比如常见的流程优化,很多企业主要是针对管理控制流程在点上的优化,部分过程优化。整体优化难以实现,对流程和协同的支撑都在独立的系统或环境里,不能实现人、机器、环境的一体化融合。单项协同阶段产生的是信息。

2、集成协同阶段

这种协同主要体现出以面协同的特点。这种协同基本实现了企业的横向和纵向以及纵横结合的协同特点。比如从ERP生产计划的制定,到MES系统生产指令的下达,到生产设备间的排产以及生产设备的工序执行;从CAD的产品设计、到BOM的组成、到EEP生产、到物资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协同等。这种协同更加体现了和协同和智能的特点。集成协同阶段产生的是知识。

3、创新协同阶段

这种协同主要体系出整体协同的特点。这种协同更多的是自适应、自组织、自由化。比如无人工厂或少人工厂,更多的体现了智能机器发挥生产力的特点。这种协同是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流程与控制优化的协同。是在新环境下的高级协同,是智慧工厂的重要特征,有着与数字化转型最紧密的关系。创新协同阶段产生的是智慧。

三、如何高效协同

新的环境下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数据湖、区块链、数字孪生、工业大脑等新一代技术不断丛生,工业企业如何快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形成边缘智能、优化运营、共赢生态,不断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更好的实现高效协同,智慧协同,是每个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ba1590b8aa92837f31b72094d513c97a.jpg

1、联接是协同的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更加需要联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必须流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而数据的流动正体现了协同的特点。协同就是要在连接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有序流动实现效率的提升,因此对于工业企业来讲,实现高效协同的首要条件就是连接。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企业中的人、物、机器、环境等全面的连接起来,为高效协同奠定基础。

2、感知是协同的进阶

泛在连接让全面感知成为可能在泛在连接的网络上,随时感知环境的信息。数据在泛在网络上自由的流动,使人更好的控制远端的机器、无线连接的机器。流程和数据通过网络把人、物、机器、环境像丝线一样有机的连接着,为广泛协同提供了物理基础。协同的感知化、感知能力的提升是智能协同的基础。

3、智慧是协同的初心

网络化、流程化、协同化、数字化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实现智慧化。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单项协同阶段,部分企业实现了集成协同,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达到了创新协同。因此,创新协同、高级协同阶段就是高效流程协同、知识的协同、人机自我优化协同,也就是达到智慧企业的协同能力,使协同产生智慧,这就是协同的最本初心。

相关文章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Prometheus
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打破运维困境的震撼之举,点燃企业发展的超级引擎!
【8月更文挑战第7天】《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92 4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构建高效运维体系: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进之旅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运维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手工运维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IT架构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运维体系成为业界共识。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运维效率的质的飞跃,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智能运维:从反应式到主动式的演变之旅
【8月更文挑战第10天】 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探索运维领域如何从传统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反应式模式,转变为现代的、以预防和优化为核心的主动式策略。我们将一起见证这场变革如何重塑了IT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并展望智能运维的未来。
120 7
|
2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监控
工业数字化工具如何实现生产与协作双优化?
工业数字化正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涵盖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环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实现了从“事后反应”到“实时监控”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和竞争力。板栗看板等工具进一步助力企业实现任务可视化、数据驱动决策和跨部门协作,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支持。未来,工业数字化将继续深化,助力企业管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
10月前
|
安全
全面人机协同系统的理论框架
【1月更文挑战第20天】全面人机协同系统的理论框架
605 1
全面人机协同系统的理论框架
《企业软件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1.1 引言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计算机《企业软件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作者:(美)布朗(Brown, A. W.)著,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14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