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栖精选—“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数字化转型

简介: 摘要:本文整理自工业控制系统产业联盟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辛耀中,在云栖大会的分享。本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情况2. 智能电网和安全防护3. 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lQLPJxbcF2cqNBvMiM0FeLCMz4ifcSGHeANpqgFLAEAA_1400_136.png

一、新型电力系统背景情况

 

image.png

 

现在很多人会提及“零碳”,但“零碳”观点是错误的。地球上的生命都碳基生命,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生物,零碳意味着无生命!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研究表明,农作物产量会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通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100~2000ppm,若降低到50ppm以下,则光合作用停止,所以火电厂烟囱附近的植被通常生长地很好。

 

综上所述,“双碳”不是“零碳”。“双碳”意味着工业低碳,农业高碳!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展示了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发电装机的发展。其中,光伏和风电的数量基本持平。但是,当太阳落山之后,40亿光伏无法发电。当夏季高温,40亿风电亦无法发电。

 

image.png

 

目前,我国总装机量为24亿,其中煤电占11亿。但我国在煤电占50%的情况下,缺煤限电的情况仍然很严重。所以新型电力系统仍面临五大结构性的安全问题,分别是:电源结构、电网结构、用电结构、网络信息、以及调度控制。

 

其中,电源结构、电网结构、用电结构的问题难以调节。电源结构存在随机间歇电源多,快速调节电源少的困难;电网结构存在跨区电网尚未成网,全网互济能力较差的困难;用电结构存在需求侧响应较差、高耗能问题突出的困难。

 

image.png

 

由于电以光速传输不易储存,“发、输、配、用”均瞬间完成,所以必须实时控制系统平衡。我国和欧美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燃气资源稀缺,燃气轮机比例小,近年来实时控制系统平衡变得愈发困难。

 

image.png

 

为了解决电力调度的平衡问题,我国主要依靠火电硬调节。近期由于煤炭涨价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非常大。

 

image.png

 

大规模新能源(光伏和直驱型风机0惯量、双馈型风机部分惯量)并网、大量直流馈入受端(0惯量)电网,导致系统总体有效惯量不断减小,抗扰动能力持续恶化。

 

image.png

 

以上图为例,在2015919日锦苏直流闭锁大功率缺额情况下,华东电网频率恢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故障后03秒左右,惯性缓冲调节,若系统惯量小则电网频率迅速下跌;故障后3~30秒左右,一次调频动作,频率下跌减缓,至最低点后逐渐回升;故障30秒后,二次调频启动,电网频率继续恢复;故障100秒后,抽蓄机组等快速电源启动,恢复并维持电网频率。

 

image.png

 

据网络统计,近10年来全球共发生32起储能电站起火或爆炸事故,储能电站起火爆炸大多发生在充电中或充电后休止中,且大多数事故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电池。

2021416日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储能电站(磷酸铁锂电池)发生事故,事故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

 

image.png

 

相比电化学储能电站,电网与城市热网协同的方法总体效率超80%,更安全,更经济!以北京为例,北京东郊热电厂统筹优化发电与供热,总效率超过80%

 

image.png

 

由于我国电网使用了免费的空气绝缘,电网抵御重大灾害和破坏的能力不足。除了雷电、暴雪、山火等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石墨炸弹和电磁脉冲炸弹的袭击。

如果使用地下交联聚乙烯电缆或地下气体绝缘管道GIL,其成本是现在的1020倍。

 

image.png

 

我国发电资源与用电负荷呈逆向分布,跨越黑河腾冲线的西电东送是主要能源流向。特高压运行规模达到“1111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力大规模跨区输送已成为国家电网典型特征。

image.png

 

电网“强直弱交”是指交流电网太弱,直流电网太强。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技术是“直流输电,交流联网”,从而形成一个花篮结构。

但经过实践发现,直流电网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可靠性,高压直流输电阀组由上百级晶闸管串联组成,可靠性差,损耗较大,由于地极偏磁严重,导致电压稳定恶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大量的冷却,其能耗成本高于交流电。

 

image.png

 

上图是国民用电曲线图,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

 

image.png

 

在电动汽车储能方面,G2VV2G尚未形成规模,存在很多基础性问题。

 

image.png

 

在微电网方面,其目的是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自主控制,就地调节。但微电网相关技术规范有待完善,当前很容易出现电压不稳的瓶颈。

 

image.png

 

在家用光伏和家用电器方面,中心广播的电网状态信息进行辅助判断。用户家中业务应用通过WiFi上互联网即可。

 

image.png

 

在大型储能和大型电源方面,《电力法》规定必须由调度负责控制。在微型储能方面,居民可以完全自主控制,根据并网点的电压和频率,结合电网调度广播的电网事故状态信息,自主控制储能设备的投退。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有三道防线,分别是继电保护、稳定控制、解列控制。

 

image.png

 

我国电网自动化技术40年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引进消化、自主开发、逐步超越。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技术转型在20年前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向智能化技术前进,开创了智能电网新时代。

 

二、智能电网和安全防护

 

image.png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已在国家电网所有国网省三级调度及大部分地市调控中心投运,形成了电网调度专用云(约10万计算节点)和专用物联网(约2亿实时测点),实现了多级电网调度的协调运作。地(市)级以上调度控制中心的典型配置为300台计算机(100台机架服务器、100台刀片服务器、100台图形工作站)。

 

image.png

 

10余年来,随着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逐步建设完善,目前已达10万多套计算机、10万余套网络设备,遍布全国各省。

 

image.png

 

除此之外,我国实现了电网多重相继故障在线预警。从原来每年两次(夏季、冬季)电网运行方式计算,提高到每15分钟周期计算和秒级大扰动事件触发即时计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实时跟踪分析分钟级电网多重相继故障,有效提高了调度应对电网多重相继故障的能力。

 

image.png

 

控制系统有自身的规律,电力系统也有自身规律。如上图所示,控制功能的响应时间和作用距离成正比。因此决不能将控制系统集中在一个区域,否则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事故。

 

image.png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系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其中最主要的五个标准分别是:通用图形界面、通用服务接口、通用模型描述、通用通信协议、通用安全防护。我国智能电网标准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CE贡献了两条规范指南,足以说明该系统已是世界领先。

 

image.png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已为世界之最。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必须满足电力系统实用化要求。

由于半导体器件都是高耗能器件,所以需要谨防过度智能化,造成无谓的高能耗(如比特币挖矿等)。

 

image.png

 

近年来,国家进行了多次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以视频监视隔离刀闸为例,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

 

因此过度智能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一次设备智能化后可靠性下降;一次和二次设备寿命不匹配;大部分智能化设备实用性不强;变电站实时量测点增加10倍以上。

 

如何提高一次设备自身质量?如何提高智能设备实用化水平?如何防止过度数字化、过度智能化?是大家需要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image.png

 

在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方面,公网远方控制存在安全风险,未来可能只保留非实时远方读表功能。互联网企业需要高度加强对用户的敏感数据及隐私信息的保护。

 

image.png

 

目前,网络安全威胁形势日益严峻。仅在20088月奥运期间(2)涉奥电网受到外网攻击8939次。

 

image.png

 

20175月,Google发现IntelCPU内藏有Minix操作系统,很快Google的张量处理器TPU也被发现漏洞,后又发现熔断meltdown、幽灵spectrePOP SS、僵尸负荷等隐患,所有支持乱序执行和分支预测功能的处理器(CPUGPUTPU等)都有问题。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威胁从软件向硬件发展。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近年来我国电网遭受外网恶意攻击的频度增加。目前,我国电网平均每8秒钟遭1次攻击,每日遭遇攻击10000多次。在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电网遭受外网恶意攻击的频度比平时增加数倍!

 

image.png

 

综上所述,工业控制系统需要内生式安全,即功能安全、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三合一。适用于工业系统SCADADCSCCSPLC等。

 

image.png

 

虽然各工业领域业务特性差异很大,防护措施不尽相同,但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相同!工业领域GB/Z41288-2022是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是工业领域网络安全的硬体系。

 

image.png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TEMt)主要以全面安全管理、应急备用措施、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三个维度进行工业网络安全防护。

 

image.png

 

在内生安全方面,需要保证监控系统无恶意软件、操作系统无恶意后门、整机主板无恶意芯片、主要芯片无恶意指令、以及可信计算安全免疫。

 

image.png

 

根据国家最新标准,重要工业工程行业可用专用云,必须与企业管理的专用云进行有效的安全隔离,绝不能使用社会公用云,避免信息泄露,保护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

 

image.png

 

在重点工业控制方面,为了避免万物互联,雾大成霾,工业控制可用专用的物联网,实现按需互联,确保国家的工业财产安全。

 

image.png

 

“零信任”架构是在边界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基于身份的逻辑安全边界,把访问控制从粗粒度的网络边界层面,迁移到细粒度的所有主体、客体和业务层面,对所有的人、设备、访问请求等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管控,实现内外兼防,自拆边界等于自毁长城!

 

image.png

 

由此可见,工业云需要硬件面向集群,软件面向服务。其中,硬件包括多核众核芯片、对称多道处理SMP、服务器集群NUMA。软件服务包括虚拟化、网络GRID、以及云计算

 

三、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image.png

 

工业控制系统应该以业务为中心,并非将数据作为中心。整个系统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其中,前台是业务的访问层,中台是业务的应用层,后台是业务的数据库层。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通过数据面向模型,模型面向业务。工业大数据被分布处理后,成为工业小数据,实现了毫秒级的计算。除此之外,无业务模型的数据是垃圾数据,假数真算,东数西算,离开业务,纯粹费电。

 

image.png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四肢发达,五官英俊,思维简单,仍处在成长阶段。如果将人工智能用在电力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必须结合电力系统模型。没有业务模型的AI实时闭环控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image.png

 

目前,多种光纤通信适应工业控制业务。其中,可见光通信秉承了光通信的优势,抗电磁干扰,防水防油,保密性强,无信息逸散风险,并且对比于激光通信,虽然速率较低(100K~100Mbps),但是介质容易加工(剪切即可),耐恶劣环境(弯折,震动,磨损),更加适应工业现场环境。还易与末端的无线光通信LiFi相结合,适用于智能电子式交通信号灯类业务。

 

image.png

 

由于无线通信面向移动目标,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用电大楼都不移动,所以固定业务不需无线专网。厂站车间的金属反射、电磁干扰、粉尘环境等,对无线通信干扰很大。所以为了适应固定业务,应采用光纤+无线的F5G方式。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传统的应用系统和传统工控系统,需要逐步升级为新型分布式工控系统,由工控网络进行连接,进一步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image.png

 

为了破解三大结构问题急需市场机制或电价政策,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双边峰谷电价:促进发电侧和用电侧平衡最为有效!总体电价及平均电价水平不变,高峰时段上调30%,低谷时段下调30%,可由各省发改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逐步过渡到电力市场。

 

如上图所示,解决电源结构问题50~100年,解决电网结构问题需10~20年,而解决用电结构问题可当日见效!

 

image.png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目标是让电力系统更安全可靠、更经济高效、更绿色环保、更实用友好。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主网结构未变、分层控制方式未变、安全防护体系未变、电力通信网络未变。

 

政府和企业必须谨防双碳过度零碳化、储能过度电池化、电网过度直流化、通信过度无线化、设备过度智能化,业务过度数字化。

lQLPJxbcF2cqM2TM-M0CnrCgW_7LDpyh1wNpqgFKAPsA_670_248.png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供应链
一款数字化管理平台源码:云MES系统(附架构图、流程、)
制造生产企业打造数字化生产管控的系统,从原材料、生产报工、生产过程、质检、设备、仓库等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时监控生产、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不良产出和运营成本;
62 8
一款数字化管理平台源码:云MES系统(附架构图、流程、)
|
26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移动应用开发的未来:跨平台框架与原生系统的融合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推动创新和实现敏捷性的关键技术。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如何在组织中实施这些技术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分析微服务、容器化、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文化等关键组成部分,我们将揭示如何利用云原生架构来优化资源使用、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并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
1月前
|
运维 供应链 安全
SaaS模式云HIS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源码
云HIS具有可扩展、易共享、易协同、低成本、体验号、更便捷、易维护的优势,重新定义了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云 HIS 系统具有功能完善,涵盖临床各业务部门,采集、抽提、汇总、存贮、展现所有的临床诊疗资料(包括:数据、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是医疗机构实现临床信息化的理想信息平台。
50 1
|
1月前
|
数据采集 供应链 前端开发
电商企业如何构建一站式数字化供应链体系|API接口实现淘宝/京东/1688多平台商品采集+上传一站式供应链系统搭建
网络时代,企业面临转型。如今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再次面临重大变革,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已是当务之急。公司将继续良性发展,请记住16个字:精简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智慧管理。主流电商平台API商品数据采集接口,不但可以在商品采集上为供应链提供大量商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申请官方商品上传商品发布API接口,实现商品的多平台发布。
|
7月前
|
供应链 JavaScript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用到哪些系统?
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使用多个系统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功能。
100 0
|
8月前
|
JSON 小程序 开发者
微信小程序--数字化会议OA系统之首页搭建
微信小程序--数字化会议OA系统之首页搭建
60 0
|
1月前
|
存储 索引 Windows
PACS影像信息数字化存储系统源码,C/S架构的医学影像系统源码
全院影像设备联网与影像信息数字化存储,建立涵盖全院的PACS/RIS系统,实现从预约、登记、分诊、排队叫号、检查、诊断阅片、报告发布、自助胶片打印等流程化管理。 PACS系统应用在医院影像科时,它直接与CT、MR、ECT、DSA和DR等提供DICOM标准图像的医学设备进行软硬对接。该系统应用在超声、内窥镜、病理等科室时,提供视频、普通图片的医学设备进行软硬对接。检查结果以DICOM、BMP、JPG等多种格式进行长期保存,形成影像历史、诊断历史。这些历史数据可供医生重复调阅,作为编写诊断报告的重要参考。
PACS影像信息数字化存储系统源码,C/S架构的医学影像系统源码
|
1月前
|
运维 供应链 Java
Java数字化健康卫生智慧云HIS系统源码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B/S架构云HIS集挂号、处方、收费、取药、病历于一体,完全适配各类中小型医院、诊所。
58 0
|
1月前
|
存储 数据处理 容器
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LIS应用的分析与总结
门诊室工作人员利用“门诊医生站”开立电子检验申请单; 2、收费员根据电子检验申请单,将电子申请单录入 HIS 门诊收费系统中; 3、患者提交申请单、发票或者诊疗卡,由采集人员按照患者诊疗号从 HIS系统中调出患者的缴费信息,并根据系统中项目后颜色提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4、采集人员根据已扫描的条码试管,采集患者的样本;
|
6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数据管理
报表系统是什么?如何快速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报表系统是什么?如何快速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