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元
1、输入输出的重载
在C++中,我们使用 cin 和 cout 配合流插入 >> 与流提取 << 符号来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并且它们能自动识别内置类型;
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输入与输出数据以及自动识别内置类型的呢?答案是运算符重载与函数重载;
可以看到,cin 和 cout 分别是 istream 和 ostream 类的两个全局对象,而 istream 类中对流提取运算符 >> 进行了运算符重载,osteam 中对流插入运算符 << 进行了运算符重载,所以 cin 和 cout 对象能够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同时,istream 和 ostream 在进行运算符重载时还进行了函数重载,所以其能够自动识别数据类型;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定义的自定义类型,我们也可以对 << 和 >> 进行运算符重载,使其支持输入与输出数据;我们以Date为例:
class Date { public: Date(int year = 1970, int month = 1, int day = 1) :_year(year) , _month(month) , _day(day) {} //流插入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 cout << _year << "/" << _month << "/" << _day; return out; } //流提取 istream& operator>>(istream& in) { in >> _year; in >> _month; in >> _day; return in;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运算符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那么运算符的左操作数必须是本类的对象,因为 this 指针的类型是本类的类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把 << >> 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那么本类的对象 d 就必须是做操作数,即我们必须像下面这样调用:
但是这样显然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 我们进行运算符重载的目的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而上面这样很可能会给函数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对于 << >> 我们只能重载为全局函数;
但是重载为全局函数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 在类外部无法访问类的私有数据;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将类的私有数据改为共有,这样代价太大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在类外直接访问类的私有成员呢?有的,它就是友元;
2、友元函数
友元函数可以直接访问类的私有成员,它是定义在类外部的普通函数,不属于任何类,但需要在类的内部声明,声明时需要 friend 关键字;如下:
class Date { //友元声明 -- 可以放置在类的任意位置 friend istream& operator>>(istream& in, Date& d); friend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Date& d); public: Date(int year = 1970, int month = 1, int day = 1) :_year(year) , _month(month) , _day(day) {} //流插入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 cout << _year << "/" << _month << "/" << _day; return out; } //流提取 istream& operator>>(istream& in) { in >> _year; in >> _month; in >> _day; return in;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 //流提取 inline istream& operator>>(istream& in, Date& d) { in >> d._year; in >> d._month; in >> d._day; return in; } //流插入 inline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Date& d) { cout << d._year << "/" << d._month << "/" << d._day; return out; }
注:1、由于流插入和流提取的重载内容较少,且调用频率很高,所以我们可以把其定义为内联函数;
2、为了支持连续输入以及连续输出,我们需要将函数的返回值设置为 istream 和 ostream 对象的引用;
友元函数总结:
- 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但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 友元函数不能用 const 修饰;
- 友元函数可以在类定义的任何地方声明,不受类访问限定符限制;
- 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
- 友元函数的调用与普通函数的调用原理相同;
3、友元类
C++中除了有友元函数,还有友元类 – 友元类的所有成员函数都是另一个类的友元函数,都可以访问另一个类中的私有成员;如下:
class Time { //友元类 friend class Date; public: Time(int hour = 0, int minute = 0, int second = 0) : _hour(hour) , _minute(minute) , _second(second) {} private: int _hour; int _minute; int _second; }; class Date { public: Date(int year = 1970, int month = 1, int day = 1) : _year(year) , _month(month) , _day(day) {} void SetTimeOfDate(int hour, int minute, int second) { // 可以直接访问Time类私有的成员变量 _t._hour = hour; _t._minute = minute; _t._second = second;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Time _t; };
友元类有如下特点:
友元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交换性;比如上述 Time 类和 Date 类,在 Time 类中声明 Date 类为其友元类,那么可以在 Date 类中直接访问 Time 类的私有成员变量,但想在 Time 类中访问 Date 类中私有的成员变量则不行;
友元关系不能传递;如果C是B的友元, B是A的友元,则不能说明C是A的友元;
友元关系不能继承,继承的相关知识我们到C++进阶再详细学习;
五、内部类
概念:如果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这个类就叫做内部类;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它不属于外部类,更不能通过外部类的对象去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外部类对内部类没有任何优越的访问权限;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_a(a) {} //内部类 class B { public: B(int b = 0) :_b(b) {} private: int _b; }; private: int _a; };
内部类有如下特性:
内部类天生就是外部类的友元,所以内部类可以通过外部类的对象参数来访问外部类中的所有成员;但外部类不是内部类的友元;
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的 public、protected、private 处都是可以的,但是内部类实例化对象时要受到外部类的类域和访问限定符的限制;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static成员,不需要外部类的对象/类名;
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它不属于外部类,所以 sizeof (外部类) == 外部类;
内部类在C++中很少被使用,在Java中使用频繁,所以大家只需要了解有这个东西即可;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_a(a) {} //内部类 class B { public: B(int b = 0) :_b(b) {} void SetA(A& a, int n) { a._a = n; _i = 1; } private: int _b; }; private: int _a; static int _i; }; int A::_i = 0;
六、匿名对象
在C++中,除了用类名+对象名创建对象外,我们还可以直接使用类名来创建匿名对象,匿名对象和正常对象一样,在创建时自动调用构造函数,在销毁时自动调用析构函数;但是匿名对象的生命周期只有它定义的那一行,下一行就会立马销毁;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_a(a) { cout << "A 构造" << endl; } ~A() { cout << "A 析构" << endl; } private: int _a; };
匿名对象如下场景下很好用,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使用场景,这个我们以后遇到了再说:
七、编译器的一些优化
在传参和传返回值的过程中,一般编译器会做一些优化,减少对象的拷贝,这个在一些场景下还是非常有用的;如下: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_a(a) { cout << "A 构造" << endl; } A(const A& aa) :_a(aa._a) { cout << "A 拷贝构造" << endl; } A& operator=(const A& aa) { cout << "A 赋值重载" << endl; if (this != &aa) { _a = aa._a; } return *this; } ~A() { cout << "A 析构" << endl; } private: int _a; }; //传值传参 void f1(A aa) {} //传值返回 A f2() { A aa; return aa; }
优化场景1:传参隐式类型转换 – 构造+拷贝构造 --> 直接构造
我们调用 f1 函数,并使用1作为参数,由于1和f1的形参不同,所以会发生隐式类型转换,即编译器会先用1去构造一个A类型的临时变量,然后用这个临时变量去拷贝构造aa,所以这里本来应该是构造+拷贝构造,但是编译器将其优化为了直接使用1去构造aa;
优化场景2:匿名对象 – 构造+拷贝构造 --> 直接构造
和场景1类似,本来是先用2来构造一个匿名对象,然后使用这个匿名对象来拷贝构造aa,经过编译器优化后变为直接使用2去构造aa;
优化场景3:传值返回 – 构造+拷贝构造+拷贝构造 --> 直接构造
f2 函数返回的是局部的匿名对象,所以编译器会先用匿名对象去拷贝构造一个临时对象,然后再用临时对象来拷贝构造aa2,而编译器优化后变为直接使用无参来构造aa2;即构造+拷贝构造+拷贝构造优化为直接构造;
上面就是编译器一些优化的场景,作为一个程序员来说,我们应该主动去触发编译器的这些优化场景,从而提高我们的程序效率;
注:编译器只能对一句表达式中的某些操作进行优化,而不能将两句表达式优化成一句,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程序发生错误;
八、再次理解类和对象
现实生活中的实体计算机并不认识,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格式的数据。如果想要让计算机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实体,用户必须通过某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对实体进行描述,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创建对象后计算机才可以认识。比如想要让计算机认识洗衣机,就需要:
用户先要对现实中洗衣机实体进行抽象—即在人为思想层面对洗衣机进行认识,洗衣机有什么属性,有那些功能,即对洗衣机进行抽象认知的一个过程;经过1之后,在人的头脑中已经对洗衣机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只不过此时计算机还不清楚,想要让计算机识别人想象中的洗衣机,就需要人通过某种面相对象的语言(比如:C++、Java、Python等)将洗衣机用类来进行描述,并输入到计算机中;
经过2之后,在计算机中就有了一个洗衣机类,但是洗衣机类只是站在计算机的角度对洗衣机对象进行描述的,通过洗衣机类,可以实例化出一个个具体的洗衣机对象,此时计算机才能洗衣机是什么东西;
用户就可以借助计算机中洗衣机对象,来模拟现实中的洗衣机实体了;
在类和对象阶段,大家一定要体会到:类是对某一类实体 (对象) 来进行描述的,描述该对象具有哪些属性,哪些方法,描述完成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自定义类型,才用该自定义类型就可以实例化具体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