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Kubernetes系列第二篇】Kubernetes(k8s)核心组件(对的人兜兜转转最后还是会遇见)(二)

简介: 【云原生Kubernetes系列第二篇】Kubernetes(k8s)核心组件(对的人兜兜转转最后还是会遇见)(二)

二、Kubernetes核心概念


Kubernetes 包含多种类型的资源对象:Pod、Label、Service、Replication Controller 等。


所有的资源对象都可以通过 Kubernetes 提供的 kubectl 工具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并将其保存在 etcd 中持久化存储。


Kubernets其实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资源控制系统,通过跟踪对比etcd存储里保存的资源期望状态与当前环境中的实际资源状态的差异,来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纠错等高级功能。


2.1 Pod

Pod是 Kubernetes 创建或部署的最小/最简单的基本单位,一个 Pod 代表集群上正在运行的一个进程。可以把 Pod 理解成豌豆荚,而同一 Pod 内的每个容器是一颗颗豌豆。


一个 Pod 由一个或多个容器组成,Pod 中容器共享网络、存储和计算资源,在同一台 Docker 主机上运行。一个 Pod 里可以运行多个容器,又叫边车模式(SideCar)。而在生产环境中一般都是单个容器或者具有强关联互补的多个容器组成一个 Pod。


同一个 Pod 之间的容器可以通过 localhost 互相访问,并且可以挂载 Pod 内所有的数据卷;但是不同的 Pod 之间的容器不能用 localhost 访问,也不能挂载其他 Pod 的数据卷。


2.2 Pod 控制器

Pod 控制器是 Pod 启动的一种模版,用来保证在K8S里启动的 Pod 应始终按照用户的预期运行(副本数、生命周期、健康状态检查等)。


K8S 内提供了众多的 Pod 控制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控制器 作用
Deployment 无状态应用部署。Deployment 的作用是管理和控制 Pod 和 ReplicaSet,管控它们运行在用户期望的状态中
Replicaset 确保预期的 Pod 副本数量。ReplicaSet 的作用就是管理和控制 Pod,管控他们好好干活。但是,ReplicaSet 受控于 Deployment
Daemonset 确保所有节点运行同一类 Pod,保证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此类 Pod 运行,通常用于实现系统级后台任务。
Statefulset 有状态应用部署
Job 一次性任务。根据用户的设置,Job 管理的 Pod 把任务成功完成就自动退出了。
Cronjob 周期性计划性任务

可以理解成 Deployment 就是总包工头,主要负责监督底下的工人 Pod 干活,确保每时每刻有用户要求数量的 Pod 在工作。如果一旦发现某个工人 Pod 不行了,就赶紧新拉一个 Pod 过来替换它。而ReplicaSet 就是总包工头手下的小包工头。


从 K8S 使用者角度来看,用户会直接操作 Deployment 部署服务,而当 Deployment 被部署的时候,K8S 会自动生成要求的 ReplicaSet 和 Pod。用户只需要关心 Deployment 而不操心 ReplicaSet。


资源对象 Replication Controller 是 ReplicaSet 的前身,官方推荐用 Deployment 取代 Replication Controller 来部署服务。



2.3 Label

标签,是 K8S 特色的管理方式,便于分类管理资源对象。


Label 可以附加到各种资源对象上,例如 Node、Pod、Service、RC 等,用于关联对象、查询和筛选。一个 Label 是一个 key-value 的键值对,其中 key 与 value 由用户自己指定。一个资源对象可以定义任意数量的Label,同一个Label 也可以被添加到任意数量的资源对象中,也可以在对象创建后动态添加或者删除。可以通过给指定的资源对象捆绑一个或多个不同的 Label,来实现多维度的资源分组管理功能。与 Label 类似的,还有 Annotation(注释)。


区别在于有效的标签值必须为63个字符或更少,并且必须为空或以字母数字字符([a-z0-9A-Z])开头和结尾,中间可以包含横杠(-)、下划线(_)、点(.)和字母或数字。注释值则没有字符长度限制。


2.4 Label selector

给某个资源对象定义一个 Label,就相当于给它打了一个标签;随后可以通过标签选择器(Label selector)查询和筛选拥有某些 Label 的资源对象。


标签选择器目前有两种:


基于等值关系(等于、不等于)

基于集合关系(属于、不属于、存在)


2.5 Service

每个Service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微服务架构中的一个微服务


在K8S的集群里,虽然每个Pod会被分配一个单独的IP地址,但由于Pod是有生命周期的(它们可以被创建,而且销毁之后不会再启动),随时可能会因为业务的变更,导致这个 IP 地址也会随着 Pod 的销毁而消失。


Service 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概念。


K8S 中的 Service 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服务”的含义,而更像是网关层,可以看作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Pod的对外访问接口、流量均衡器。Service 作用于哪些 Pod 是通过标签选择器来定义的。


在 K8S 集群中,Service 可以看作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 Pod 的对外访问接口。客户端需要访问的服务就是 Service 对象。每个 Service 都有一个固定的虚拟 ip(这个 ip 也被称为 Cluster IP),自动并且动态地绑定后端的 Pod,所有的网络请求直接访问 Service 的虚拟 ip,Service 会自动向后端做转发。Service 除了提供稳定的对外访问方式之外,还能起到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的功能,自动把请求流量分布到后端所有的服务上,Service 可以做到对客户透明地进行水平扩展(scale)。而实现 service 这一功能的关键,就是 kube-proxy。kube-proxy 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监听 API Server 中服务对象的变化, 可通过以下三种流量调度模式: userspace(废弃)、iptables(濒临废弃)、ipvs(推荐,性能最好)来实现网络的转发。


Pod、RC与Service的逻辑关系



Kubernetes的Service定义了一个服务的访问入口地址,前端的应用(Pod)通过这个入口地址访问其背后的一组由Pod副本组成的集群实例,Service与其后端Pod副本集群之间则是通过Label Selector来实现无缝对接的。RC的作用实际上是保证Service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始终符合预期标准。


2.6 Ingress

Service 主要负责 K8S 集群内部的网络拓扑,那么集群外部怎么访问集群内部呢?这个时候就需要 Ingress 了。Ingress 是整个 K8S 集群的接入层,负责集群内外通讯。


Ingress 是 K8S 集群里工作在 OSI 网络参考模型下,第7层的应用,对外暴露的接囗,典型的访问方式是 http/https。Service 只能进行第四层的流量调度,表现形式是 ip+port。Ingress 则可以调度不同业务域、不同URL访问路径的业务流量。


比如:客户端请求 http://www.stevelu.com:port —> Ingress —> Service —> Pod


2.7 Name

由于 K8S 内部,使用 “资源” 来定义每一种逻辑概念(功能),所以每种 “资源”,都应该有自己的 “名称”。“资源” 有 api 版本(apiversion)、类别(kind)、元数据(metadata)、定义清单(spec)、状态(status)等配置信息。“名称” 通常定义在 “资源” 的 “元数据” 信息里。在同一个 namespace 空间中必须是唯一的。


2.8 Namespace

Namespace(命名空间)是Kubernetes系统中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Namespace在很多情况下用于实现多租户的资源隔离。Namespace通过将集群内部的资源对象“分配”到不同的Namespace中,形成逻辑上分组的不同项目、小组或用户组,便于不同的分组在共享使用整个集群的资源的同时还能被分别管理。


Namespace 是为了把一个 K8S 集群划分为若干个资源不可共享的虚拟集群组而诞生的。不同 Namespace 内的 “资源” 名称可以相同,相同 Namespace 内的同种 “资源”,“名称” 不能相同。合理的使用 K8S 的 Namespace,可以使得集群管理员能够更好的对交付到 K8S 里的服务进行分类管理和浏览。


K8S 里默认存在的 Namespace 有


default


kube-system


kube-public 等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运维 Kubernetes
正式开源,Doris Operator 支持高效 Kubernetes 容器化部署方案
飞轮科技推出了 Doris 的 Kubernetes Operator 开源项目(简称:Doris Operator),并捐赠给 Apache 基金会。该工具集成了原生 Kubernetes 资源的复杂管理能力,并融合了 Doris 组件间的分布式协同、用户集群形态的按需定制等经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简洁、高效、易用的容器化部署方案。
正式开源,Doris Operator 支持高效 Kubernetes 容器化部署方案
|
2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开发者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Docker 是一种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成可移植的镜像,并在任何支持 Docker 的平台上运行。其核心概念包括镜像、容器和仓库。镜像是只读的文件系统,容器是镜像的运行实例,仓库用于存储和分发镜像。Kubernetes(k8s)则是容器集群管理系统,提供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维护等功能,支持服务发现、负载均衡、自动伸缩等特性。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高效的容器化应用管理和运维。Docker 主要用于单主机上的容器管理,而 Kubernetes 则专注于跨多主机的容器编排与调度。尽管 k8s 逐渐减少了对 Docker 作为容器运行时的支持,但 Doc
178 5
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
|
2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Docker
Kubernetes(k8s)和Docker Compose本质区别
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满足特定的项目需求。
232 19
|
2月前
|
Kubernetes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二进制安装Kubernetes(k8s)v1.32.0
本指南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步骤,用于在Linux系统上通过二进制文件安装Kubernetes(k8s)v1.32.0,支持IPv4+IPv6双栈。具体步骤包括环境准备、系统配置、组件安装和配置等。
686 10
|
2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关系型数据库
阿里云ACK备份中心,K8s集群业务应用数据的一站式灾备方案
本文源自2024云栖大会苏雅诗的演讲,探讨了K8s集群业务为何需要灾备及其重要性。文中强调了集群与业务高可用配置对稳定性的重要性,并指出人为误操作等风险,建议实施周期性和特定情况下的灾备措施。针对容器化业务,提出了灾备的新特性与需求,包括工作负载为核心、云资源信息的备份,以及有状态应用的数据保护。介绍了ACK推出的备份中心解决方案,支持命名空间、标签、资源类型等维度的备份,并具备存储卷数据保护功能,能够满足GitOps流程企业的特定需求。此外,还详细描述了备份中心的使用流程、控制台展示、灾备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内容,展示了备份中心如何有效应对K8s集群资源和存储卷数据的灾备挑战。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云原生入门与实践:Kubernetes的简易部署
云原生技术正改变着现代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方式。本文将引导你了解云原生的基础概念,并重点介绍如何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我们将通过一个简易的示例来展示如何快速启动一个Kubernetes集群,并在其上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无论你是云原生新手还是希望扩展现有知识,本文都将为你提供实用的信息和启发性的见解。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API
深入理解Kubernetes——容器编排的王者之道
深入理解Kubernetes——容器编排的王者之道
71 1
|
3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入门:Kubernetes和Docker的协同工作
【10月更文挑战第43天】在云计算时代,云原生技术成为推动现代软件部署和运行的关键力量。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云原生的基本概念,重点探讨Kubernetes和Docker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容器化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和管理Docker容器,从而为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
3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入门:Kubernetes 和容器化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揭开云原生技术的神秘面纱。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Kubernetes和容器化技术简化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帮助你理解和运用这些强大的工具。让我们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了解,最终能够自信地使用这些技术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深入理解云原生架构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云原生架构的兴起,正在重塑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云原生策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通过分析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揭示它如何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