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数据的检测分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模型在线服务 PAI-EAS,A10/V100等 500元 1个月
交互式建模 PAI-DSW,5000CU*H 3个月
模型训练 PAI-DLC,5000CU*H 3个月
简介: 基于工业数据的检测分析

一、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


1.数据分析分类


  • 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统计特征,统计表,统计图,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
  • 验证性数据分析:侧重对已有的假设和模型进行验证
  • 探索性数据分析:主动在数据中发现新的特征和隐藏信息


2.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离散程度:极差,方差【随机变量各个取值偏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变异程度,是标准差与数据平均数的比值】

分布形状:偏态【非对称的偏向程度,集中位置的程度,左偏,右偏】,峰态【尖平】

参数估计 点估计:用估计量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参数估计的一个估计区间。

假设检验 步骤一:建立假设

步骤二:构造与计算检验统计量

步骤三:根据事先给定的小概率值---显著行水平进行检验,检验值通常取0.05,0.01

假设检验可以分为双侧假设检验,单侧假设检验【左右】

建设检验的类型:

单样本的假设检验:总体方差已知 【Z检验】,总体方差未知【t检验】

双样本的均值比较假设检验:方差齐次性检验【t检验】

成本样本的均值假设检验:【t检验】

随二假设检验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质且管理还是假设检验本身的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仅仅对产品进行事后把关到洲于制造阶段控制,最后到全面的质量管理,假设检验的应用在其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在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通达树产品资斜翻史集,整理,分析直到做出结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统计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假设检验存下业中的应用必丘封产品质量起倒更好洲呆圈乍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可旅的决策依据。

方差分析 通过比较总体方差各种估计间的差异来检验方差的正态总体是否具有相同的均值,是检验多因素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的重要性统计分析方法。

双因素方差分析

是通过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结果是否有影响。有两种类型:一个是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它假定因素A和因素B的效应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相关系;另一个是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它假定因素A和因素B的结合会产生出一种新的效应。

单因素方差分析

也称单因子方差分析。如果一个试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变,而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称此试验为单因子试验,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分析的结果是此因素是否对结果有影响。

方差分析在工业中的应用:原材料对比分析、人员对比分析、设备对比分析、生产工艺对比分析、产品质量检测因素分析。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法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应用非常广泛。

一元回归: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

多元回归:线性和非线性

回归分析的应用: 能耗预测和控制、质量控制、产品研发、产能预测、市场预测


3.分析工具


excel,spss,sas,matlab,R,阿里云pai


二、工业数据的检测分析


1.工业生产流程


原料采购、原料入库、生产加工、入库、库存管理、销售出库

1、质量管理

在原料和产品的质量管理中,出于检验的成本考虑,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甚至有些产品的检验是带有破坏性的(比如产品寿命、产品性能、产品强度等),这种检验只能采取抽检形式,抽检出一定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整体的产品质量进行统计推断。通过数据分析能在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以便达到生产预期效果,包括原材料购进和产品交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改进生产后方法有效性的验证等等。

2、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出现有问题的产品。这些产品发生的概率随着生产工艺过程各不相同。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再对主要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实现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控制。

3、机器设备诊断与维保分析 通过对设备实时和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哪些机器设备运转正常,哪些设备可能要出故障,便可做出何时维护、安排设备离线、安排哪些设备运行的决策,这样既可以降低停机时间,提高产量,还能节省时间和成本。通过数据分析还能寻求产品质量、识别状态、机器振动等之间的规律,提取影响产品质量和影响设备状态的敏感参数,提前做出响应,并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调整及抢修提供决策指导。

4、能耗分析

在使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 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通过对产量与能耗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据此计算出与能耗量相对应产量取值区间。通过产量取值区间的预测,达到控制设备能耗,及时发现异常,降低生产成本。

5、生产工艺及流程改进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工艺改进的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数据分析,还可以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

6、其他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过程量监测的技术可行性、精度、频度、成本等差别较大,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指标间的关联关系模型,通过易测的过程量去推断难测的过程量,提升生产过程的整体可观可控。所以,数据分析在工业数据中取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阿里云机器学习PAI


阿里云机器学习PAI(Platfor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一款一站式的机器学习平台, 包含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常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模型的评估以及预测这一整套机器学习相关服务。得益于底层的飞天计算平台的CPU集群以及GPU集群, PAI可以为用户提供PB级别数据的高效计算保证。另外, PAI还将算法组件进行封装, 并且增添了大量的可视化工具, 让用户可以低门槛上手, 真正实现人工智能触手可及。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PAI-EAS一键部署ChatGLM及LangChain应用
本场景中主要介绍如何使用模型在线服务(PAI-EAS)部署ChatGLM的AI-Web应用以及启动WebUI进行模型推理,并通过LangChain集成自己的业务数据。
机器学习概览及常见算法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本课程将带你入门机器学习,掌握机器学习的概念和常用的算法。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小程序 数据处理
主流测绘仪器以及数据后处理软件教程
主流测绘仪器以及数据后处理软件教程
151 1
|
2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定位技术
LabVIEWL实现鸟巢等大型结构健康监测
LabVIEWL实现鸟巢等大型结构健康监测
19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计算机视觉
ython打造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实现快速准确的车辆识别与追踪技术
ython打造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实现快速准确的车辆识别与追踪技术
|
12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前端开发
基于Cssom的暗链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开发-数据分析技术
91 0
|
传感器 编解码 人工智能
2022最新!更面向工业场景:基于视觉方案不同挑战下的车道检测与跟踪(上)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鲁棒的车道检测和跟踪方法来检测车道线,该方法主要介绍了三个关键技术。首先,应用双边滤波器来平滑和保留边缘,引入了一个优化的强度阈值范围(OITR)来提高canny算子的性能,该算子检测低强度(有色、腐蚀或模糊)车道标记的边缘。第二,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车道验证技术,即基于角度和长度的几何约束(ALGC)算法,然后进行霍夫变换,以验证车道线的特征并防止不正确的车道线检测。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车道线跟踪技术,即水平可调车道重新定位范围(HALRR)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左、右或两条车道标记在短时间内部分和完全不可见时跟踪车道位置。
2022最新!更面向工业场景:基于视觉方案不同挑战下的车道检测与跟踪(上)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算法
2022最新!更面向工业场景:基于视觉方案不同挑战下的车道检测与跟踪(下)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鲁棒的车道检测和跟踪方法来检测车道线,该方法主要介绍了三个关键技术。首先,应用双边滤波器来平滑和保留边缘,引入了一个优化的强度阈值范围(OITR)来提高canny算子的性能,该算子检测低强度(有色、腐蚀或模糊)车道标记的边缘。第二,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车道验证技术,即基于角度和长度的几何约束(ALGC)算法,然后进行霍夫变换,以验证车道线的特征并防止不正确的车道线检测。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车道线跟踪技术,即水平可调车道重新定位范围(HALRR)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左、右或两条车道标记在短时间内部分和完全不可见时跟踪车道位置。
2022最新!更面向工业场景:基于视觉方案不同挑战下的车道检测与跟踪(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取代后视镜,ULSee发布3D全景行车监控影像系统
搭载着 ULSee 智能驾驶集成方案的汽车上,4 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前后左右,用于采集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四周的影像。
328 0
取代后视镜,ULSee发布3D全景行车监控影像系统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全球CT影像20秒诊断,阿里云为新冠AI辅助诊断系统加速
诊断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医生肉眼要阅读数百幅CT影像,花费15-20分钟时间,而通过新冠病毒AI辅助诊断系统,只需要20S。阿里云网络帮助澳门科技大学及科研团队,成功在云上部署AI辅助诊断系统,通过科技抗击疫情
1286 0
全球CT影像20秒诊断,阿里云为新冠AI辅助诊断系统加速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入纺织品纤维检测细分领域,「冠图科技」用人工智能将检测效率提升10倍
冠图科技的方案将以往每天人工只能完成的4件样本识别,提升到了40件以上的产能,单个项目只需要二分之一的工作人员,大幅节省了项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