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8】LeetCode(力扣)每日一刷[409. 最长回文串 ][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

简介: 学习409. 最长回文串 ][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

刷题打卡,第八天


题目一、409. 最长回文串

题目二、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三、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一、409. 最长回文串


原题链接:409. 最长回文串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包含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字符串 s ,返回 通过这些字母构造成的 最长的回文串 。


在构造过程中,请注意 区分大小写 。比如 “Aa” 不能当做一个回文字符串。

/

示例 1:

输入:s = “abccccdd”

输出:7

解释:

我们可以构造的最长的回文串是"dccaccd", 它的长度是 7。

/

示例 2:

输入:s = “a”

输入:1


解题思路:

对于字符串出现的每个字符,我们可以使用该字符 v / 2 * 2 次,回文串平分两半,每半分得 v / 2 个字符 ,其中 / 为整数除法。如:9 / 2 = 4;1 / 2 = 0(v为字符出现的次数)


如果有任何一个字符出现奇数次,我们选出现的第一个字符,取其一个单字符作为唯一的回文中心,因为最多只能有一个字符作为回文中心。


为了做到出现的首个奇数次元素作为唯一回文中心,我们需要满足条件:回文长度为偶数,且字符出现奇数次;

满足条件,回文长度加一,回文长度就变成奇数,保证只有一个或没有回文中心。


我用了HashMap集合来记录字符出现的次数,再用迭代器遍历。(用时和内存都比较多)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tring s) {
        char[] arr = s.toCharArray();//字符串转为数组,每个元素都是字符串中的一个字符
        Map map = new HashMap<>();//创建双列集合map
        for(char c :arr ){//增强for循环,遍历数组
            if(map.containsKey(c)){//如果字符存在,出现次数value值+1
                map.replace(c,map.get(c).intValue()+1);
            }else{//如果字符不在集合中,创建集合,主键为字符,value值为出现次数1
                map.put(c,1);
            }
        }
        int len = 0;//表示回文串长度
        //实用迭代器Iterator遍历集合元素
        Iterator> iterato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Map.Entry entry = iterator.next();
            len += entry.getValue()/2*2;//可以使用该字符 v / 2 * 2 次
            if(len%2==0 && entry.getValue()%2 ==1)//第一个出现的奇数次的元素作为回文串唯一中心
            len++;
        }
        return len;
    }
}

提交结果: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11.png

。。。


思路相同,用数组遍历:

(将字符作为数组下标,数组识别的下标为字符的ASCII码值)


代码(快贼多):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tring s) {
        int[] count = new int[128];
        int length = s.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char c = s.charAt(i);
            count[c]++;
        }
        int ans = 0;
        for (int v: count) {
            ans += v / 2 * 2;
            if (v % 2 == 1 && ans % 2 == 0) {
                ans++;
            }
        }
        return ans;
    }
}

提交结果: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22.png


题目二、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原题链接:144.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描述:


给你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它节点值的 前序 遍历。

/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30.png

输入:root = [1,null,2,3]

输出:[1,2,3]

/

示例 2:

输入:root = []

输出:[]

/

示例 3:

输入:root = [1]

输出:[1]

/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36.png

输入:root = [1,2]

输出:[1,2]

/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42.png

输入:root = [1,null,2]

输出:[1,2]


解题思路:

先序遍历,就是从根节点开始,先遍历左孩子,再遍历右孩子;

当根节点为空的时候,直接返回空即可;

存在根节点,我们可以使用栈结构,先进后出的特点,将根节点以及一路而下的左孩子压栈,当没有左孩子,我们就能让栈顶元素出栈,同时获取出栈节点右孩子。

循环地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以完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提交代码: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 {}
 *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TreeNode(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         this.val = val;
 *         this.left = left;
 *         this.right = right;
 *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创建list集合,用于存放先序遍历的节点元素
        if(root == null) return list; //如果根节点为空,直接返回空的集合
        TreeNode node = root;         //获取根节点
        //创建堆结构
        Deque stack = new LinkedList<>();
        //当堆不为空或二叉树节点不为空时
        while(!stack.isEmpty() || node != null){
            while(node != null){      //树节点不为空
                list.add(node.val);   //节点元素传入集合
                stack.push(node);     //同时节点如栈
                node = node.left;     //堆节点左孩子重复操作
                //当左子树所有的左孩子入栈,代表遍历完左子树的所有子节点
            }
            //堆顶节点出栈
            node = stack.pop();
            //循环遍历出栈节点的右孩子
            node = node.right;
        }
        return list;                  //返回存放先序遍历节点顺序的集合
    }
}

提交结果: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51.png


题目三、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原题链接:589. N 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 n 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 其节点值的 前序遍历 。


n 叉树 在输入中按层序遍历进行序列化表示,每组子节点由空值 null 分隔(请参见示例)。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758.png

输入:root = [1,null,3,2,4,null,5,6]

输出:[1,3,5,6,2,4]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804.png

输入:root = [1,null,2,3,4,5,null,null,6,7,null,8,null,9,10,null,null,11,null,12,null,13,null,null,14]

输出:[1,2,3,6,7,11,14,4,8,12,5,9,13,10]


解题思路:

先序遍历n叉树,思路与先序遍历二叉树的思路是相似的,都是先遍历左孩子再右孩子,再通过相同操作遍历其余子树的节点。

我们使用堆结构,每次出栈的堆顶元素就是先序遍历的下一个节点,所以我们需要在某个父节点出栈并且被记录后,从右向左地将其孩子节点入栈,以此达到出栈节点为先序遍历顺序的目的;

而这个操作中,每个出栈节点被记录后,其子节点都会从右向左入栈,从而将整棵树遍历,直到最后一个节点出栈,栈为空就停止。

最后返回记录出栈节点的集合,就是先序遍历后的n叉树节点顺序


提交代码:

/*
// Definition for a Node.
class Node {
    public int val;
    public List children;
    public Node() {}
    public Node(int _val) {
        val = _val;
    }
    public Node(int _val, List _children) {
        val = _val;
        children = _children;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 preorder(Node root)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创建集合存放先序遍历后的节点
        if(root == null) return list;//根节点为空,直接返回空集合
        Deque stack = new LinkedList<>();//创建堆结构
        stack.push(root);                      //根节点入栈
       while(!stack.isEmpty()){               //只要栈不为空
            Node curr = stack.pop();           //堆顶元素出栈
            list.add(curr.val);                //同时记录进集合
            //将出栈节点的子节点按照逆序入栈,当下一次出栈时,记录的就是左孩子
            for(int i = curr.children.size()-1;i>=0;--i){
                stack.push(curr.children.get(i));
            }
            //重读操作
        }
        return list;
    }
}

提交结果:

微信图片_20221029153814.png

贵在坚持:

微信图片_20221029111446.jpg


目录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Go
【LeetCode 热题100】DP 实战进阶:最长递增子序列、乘积最大子数组、分割等和子集(力扣300 / 152/ 416 )(Go语言版)
本文深入解析三道经典的动态规划问题:**最长递增子序列(LIS)**、**乘积最大子数组** 和 **分割等和子集**。 - **300. LIS** 通过 `dp[i]` 表示以第 `i` 个元素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支持 O(n²) 动态规划与 O(n log n) 的二分优化。 - **152. 乘积最大子数组** 利用正负数特性,同时维护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状态转移方程。 - **416. 分割等和子集** 转化为 0-1 背包问题,通过布尔型 DP 实现子集和判断。 总结对比了三题的状态定义与解法技巧,并延伸至相关变种问题,助你掌握动态规划的核心思想与灵活应用!
41 1
|
19天前
|
分布式计算 算法 Go
【LeetCode 热题100】BFS/DFS 实战:岛屿数量 & 腐烂的橘子(力扣200 / 994 )(Go语言版)
本文讲解了两道经典的图论问题:**岛屿数量(LeetCode 200)** 和 **腐烂的橘子(LeetCode 994)**,分别通过 DFS/BFS 实现。在“岛屿数量”中,利用深度或广度优先搜索遍历二维网格,标记连通陆地并计数;“腐烂的橘子”则采用多源 BFS,模拟腐烂传播过程,计算最短时间。两者均需掌握访问标记技巧,是学习网格搜索算法的绝佳实践。
47 1
|
1月前
|
Go 开发者 索引
【LeetCode 热题100】路径与祖先:二叉树中的深度追踪技巧(力扣33 / 81/ 153/154)(Go语言版)
本文深入探讨了LeetCode中四道关于「搜索旋转排序数组」的经典题目,涵盖了无重复和有重复元素的情况。通过二分查找的变形应用,文章详细解析了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Go语言实现代码。关键点包括判断有序区间、处理重复元素以及如何缩小搜索范围。文章还总结了各题的异同,并推荐了类似题目,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二分查找在旋转数组中的应用。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中获得实用的解题技巧和代码实现方法。
132 14
|
19天前
|
Go
【LeetCode 热题100】BFS/DFS 实战:岛屿数量 & 腐烂的橘子(力扣200 / 994 )(Go语言版)
本篇博客详细解析了三道经典的动态规划问题:198. 打家劫舍(线性状态转移)、279. 完全平方数与322. 零钱兑换(完全背包问题)。通过 Go 语言实现,帮助读者掌握动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及其实战技巧。从状态定义到转移方程,逐步剖析每道题的解法,并总结其异同点,助力解决更复杂的 DP 问题。适合初学者深入理解动态规划的应用场景和优化方法。
35 0
|
19天前
|
算法 Go 索引
【LeetCode 热题100】回溯:括号生成 & 组合总和(力扣22 / 39 )(Go语言版)
本文深入解析了LeetCode上的两道经典回溯算法题:**22. 括号生成**与**39. 组合总和**。括号生成通过维护左右括号数量,确保路径合法并构造有效组合;组合总和则允许元素重复选择,利用剪枝优化搜索空间以找到所有满足目标和的组合。两者均需明确路径、选择列表及结束条件,同时合理运用剪枝策略提升效率。文章附有Go语言实现代码,助你掌握回溯算法的核心思想。
46 0
|
2月前
|
Go
【LeetCode 热题100】路径与祖先:二叉树中的深度追踪技巧(力扣437 / 236 )(Go语言版)
本文深入探讨二叉树中路径与祖先问题,涵盖两道经典题目:LeetCode 437(路径总和 III)和236(最近公共祖先)。对于路径总和 III,文章分析了双递归暴力解法与前缀和优化方法,后者通过哈希表记录路径和,将时间复杂度从O(n²)降至O(n)。在最近公共祖先问题中,采用后序遍历递归查找,利用“自底向上”的思路确定最近公共祖先节点。文中详细解析代码实现与核心要点,帮助读者掌握深度追踪技巧,理解树结构中路径与节点关系的本质。这类问题在面试中高频出现,掌握其解法意义重大。
67 4
|
2月前
|
算法 Go
【LeetCode 热题100】深入理解二叉树结构变化与路径特性(力扣104 / 226 / 114 / 543)(Go语言版)
本博客深入探讨二叉树的深度计算、结构变换与路径分析,涵盖四道经典题目:104(最大深度)、226(翻转二叉树)、114(展开为链表)和543(二叉树直径)。通过递归与遍历策略(前序、后序等),解析每题的核心思路与实现方法。结合代码示例(Go语言),帮助读者掌握二叉树相关算法的精髓。下一讲将聚焦二叉树构造问题,欢迎持续关注!
71 10
|
9月前
|
Unix Shell Linux
LeetCode刷题 Shell编程四则 | 194. 转置文件 192. 统计词频 193. 有效电话号码 195. 第十行
本文提供了几个Linux shell脚本编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转置文件内容、统计词频、验证有效电话号码和提取文件的第十行,每个问题都给出了至少一种实现方法。
128 6
LeetCode刷题 Shell编程四则 | 194. 转置文件 192. 统计词频 193. 有效电话号码 195. 第十行
|
10月前
|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剑指 Offer 32 - III. 从上到下打印二叉树 III
本文介绍了两种Python实现方法,用于按照之字形顺序打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结果,实现了在奇数层正序、偶数层反序打印节点的功能。
107 6
|
10月前
|
搜索推荐 索引 Python
【Leetcode刷题Python】牛客. 数组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
本文介绍了牛客网题目"数组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的解法,提供了一种满足O(n)时间复杂度和O(1)空间复杂度要求的原地排序算法,并给出了Python实现代码。
221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