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系列十四》:@ConditionalOnBean、@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注解居然失效了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SpringBoot系列十四》:@ConditionalOnBean、@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注解居然失效了

@[TOC]

一、前言

在上一篇博文(《SpringBoot系列十三》:图文精讲@Conditional条件装配实现原理)中我们讨论了@Conditional条件装配的原理。其中会牵扯到各个bean加载到Spring临时容器beanDefinitionNamesmanualSingletonNames的顺序,如果对顺序的控制不当会导致@ConditionalOnBean、@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注解失效。

条件装配的其他文章如下:

  1. 《SpringBoot系列十一》:精讲如何使用@Conditional系列注解做条件装配
  2. 《SpringBoot系列十二》:如何自定义条件装配(由@ConditionalOnClass推导)
  3. 《SpringBoot启动流程六》:SpringBoot自动装配时做条件装配的原理(万字图文源码分析)(含@ConditionalOnClass原理)

二、@ConditionalOnMissingBean失效场景复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一个被@Component注解和@ConditionalOnMissingBean(ClassC.class)注解标注的ClassA:

package com.sai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condition.ConditionalOnMissing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
 * @author Saint
 */
@Component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ClassC.class)
public class ClassA {

    public ClassA()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了ClassA!");
    }
}
AI 代码解读

2> 一个被@Configuration注解标注,其中有一个@Bean方法的ClassB:

package com.sai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
 * @author Saint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lassB {

    public ClassB()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了ClassB!!!");
    }

    @Bean
    public ClassC getClassC() {
        return new ClassC();
    }
}
AI 代码解读

3> 普通的ClassC对象:

package com.saint;

/**
 * @author Saint
 */
public class ClassC {
    public ClassC()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了ClassC!!");
    }
}
AI 代码解读

期望的效果:

  • 如果没有人注册了类型为ClassC的bean对象,就往Spring容器里注册一个类型为ClassA的bean对象;
  • 而ClassB对象中通过@Bean方法向Spring容器中注册了类型为ClassC的bean对象;
  • 按照正常的逻辑,并不会向Spring容器中注册ClassA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效果:

  • 从控制台的输出来看,实际上ClassA对象被注册到了Spring容器中;

三、@ConditionalOnMissingBean失效原因分析

结合我们对@ConditionalOnMissingBean的理解,很容易得到表面结论:在解析ClassA中的@ConditionalOnMissingBean(ClassC.class)注解时,ClassC还没有注册到Spring 容器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结合Spring Boot对ConfigurationClass配置类的处理过程来看一下,在博文(《SpringBoot系列十三》:图文精讲@Conditional条件装配实现原理)中我们聊过:SpringBoot对配置类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配置类解析 和 Bean注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配置类解析阶段会将所有被@Component衍生注解标注的类全部添加到Spring临时容器beanDefinitionNamesmanualSingletonNames中,而其他的配置类(@Import、@Bean等导入的类)在此阶段完成后会临时存放在ConfigurationClassParser对象的configurationClasses映射(Map<ConfigurationClass, ConfigurationClass>)中,在Bean注册阶段才会把映射里所有的ConfigurationClass转为BeanDefinition注册到BeanFactory的String集合类型的beanDefinitionNames成员中。如下代码块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变量configClasses 的数据结构是 LinkedHashSet,所以其排序规则就是先来的放前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以在配置类解析阶段,ClassA已经放入到了Spring的临时容器beanDefinitionNamesconfigurationClasses映射中,ClassB放入到了configurationClasses映射中,ClassC还没有被解析出来。
  • 在配置类注册阶段,根据类所在包中的顺序,重新先将ClassA再次根据条件装配结果注入到Spring的临时容器beanDefinitionNames,然后才将ClassB注入到Spring的临时容器,再解析ClassB中的ClassC,并将其注入到Spring容器。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自定义的类 排在 EnableAutoConfiguration自动配置加载的类 的前面;

  1. 用户自定义的类之间的顺序是按照文件的目录结构从上到下排序,并且无法干预, @Order,Order接口,@AutoConfigureBefore,@AutoConfigureAfter,AutoConfigureOrder 在这里都是无效的;
  2. 自动装配的类之间 可以使用 @Order,Order接口,@AutoConfigureBefore,@AutoConfigureAfter,AutoConfigureOrder 五种方式去改变加载的顺序。

解决方案:

结合上述最后注册Bean阶段时,类的排序规则,我们可以将ClassA当做自动装配类,这样在注册bean阶段,ClassA的处理也就处于 在ClassB中处理@Bean方法将ClassC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的处理之后,即ClassA中处理@ConditionalOnMissingBean(ClassC.class)注解时,ClassC对象已经处理完了。

1> 修改ClassA类:

package com.sai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condition.ConditionalOnMissing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
 * @author Saint
 */
@Configuration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ClassC.class)
public class ClassA {

    public ClassA()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了ClassA!");
    }
}
AI 代码解读

2> 增加自动装配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注册Bean阶段类的顺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程序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lassA没有被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四、总结

SpringBoot官网的JavaDoc强烈建议开发人员仅在自动装配中使用Bean Conditions条件注解。因为开发人员需要特别小心BeanDefinition的添加顺序,因为这些条件是依赖与迄今为止哪些bean已经被处理来评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一篇博文:我们详细讨论一下@Conditional条件装配时Condition的处理顺序。

目录
打赏
0
0
0
0
43
分享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入门(8) - 开发中还有哪些常用注解
SpringBoot入门(8) - 开发中还有哪些常用注解
88 0
Spring IOC—基于注解配置和管理Bean 万字详解(通俗易懂)
Spring 第三节 IOC——基于注解配置和管理Bean 万字详解!
219 26
SpringBoot缓存注解使用
Spring Boot 提供了一套方便的缓存注解,用于简化缓存管理。通过 `@Cacheable`、`@CachePut`、`@CacheEvict` 和 `@Caching` 等注解,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实现方法级别的缓存操作,从而提升应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合理使用这些注解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库的访问频率,优化系统性能。
230 89
Spring MVC常用的注解
@RequestMapping:用于处理请求 url 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则表示类中 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RequestBody:注解实现接收http请求的json数据,将json转换为java对象。 @ResponseBody:注解实现将conreoller方法返回对象转化为json对象响应给客户。 @Controller:控制器的注解,表示是表现层,不能用用别的注解代替 @RestController : 组合注解 @Conntroller + @ResponseBody @GetMapping , @PostMapping , @Put
Spring Boot的核心注解是哪个?他由哪几个注解组成的?
Spring Boot的核心注解是@SpringBootApplication , 他由几个注解组成 : ●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组合了- @Configuration注解,实现配置文件的功能;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打开自动配置的功能,也可以关闭某个自动配置的选项 ● @ComponentScan:Spring组件扫描
SpringBoot+@Async注解一起用,速度提升
本文介绍了异步调用在高并发Web应用性能优化中的重要性,对比了同步与异步调用的区别。同步调用按顺序执行,每一步需等待上一步完成;而异步调用无需等待,可提升效率。通过Spring Boot示例,使用@Async注解实现异步任务,并借助Future对象处理异步回调,有效减少程序运行时间。
保姆级Spring AI 注解式开发教程,你肯定想不到还能这么玩!
这是一份详尽的 Spring AI 注解式开发教程,涵盖从环境配置到高级功能的全流程。Spring AI 是 Spring 框架中的一个模块,支持 NLP、CV 等 AI 任务。通过注解(如自定义 `@AiPrompt`)与 AOP 切面技术,简化了 AI 服务集成,实现业务逻辑与 AI 基础设施解耦。教程包含创建项目、配置文件、流式响应处理、缓存优化及多任务并行执行等内容,助你快速构建高效、可维护的 AI 应用。
【Spring】方法注解@Bean,配置类扫描路径
@Bean方法注解,如何在同一个类下面定义多个Bean对象,配置扫描路径
221 73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集成MyBatis——基于注解的整合
本文介绍了Spring Boot集成MyBatis的两种方式:基于XML和注解的形式。重点讲解了注解方式,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常用注解的使用方法,以及多参数时@Param注解的应用。同时,针对字段映射不一致的问题,提供了@Results和@ResultMap的解决方案。文章还提到实际项目中常结合XML与注解的优点,灵活使用两者以提高开发效率,并附带课程源码供下载学习。
40 0
|
2月前
|
SpringBoot:SpringBoot通过注解监测Controller接口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Spring Boot注解监测Controller接口,包括自定义注解、AOP切面的创建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示例代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在Controller方法执行前后添加日志记录、性能监控和异常处理逻辑,而无需修改方法本身的代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还增强了系统的监控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pring Boot中的注解监测技术。
9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