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IPv6网络实现技术(修订版)》一1.4 IPv6的历史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Cisco IPv6网络实现技术(修订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4节,作者【加】Régis Desmeules,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4 IPv6的历史

Cisco IPv6网络实现技术(修订版)
IP地址空间耗尽的演示导致这样一个共识:有足够的时间设计、实施和测试一个功能增强的新协议,而不是部署一个仅仅增加较大地址的新协议。这带来了一个修正IPv4编址方案相关的限制和开发一个确保Internet未来几十年可靠发展的协议的机会。这个过程考虑到了来自各行业的要求,包括线缆和无线行业、电力事业、军方、企业网络、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和其他有关方面。

在1993年发布了提案征求(RFC 1550)。以下3个提案被详细研究:

Internet公共结构(CATNIP),提议用网络业务接入点(NSAP)地址融合CLNP、IP和IPX协议(在RFC 1707中定义);
增强的简单Internet协议(SIPP),提议将IP地址长度增加到64比特,改进IP包头(在RFC 1752中定义);
CLNP编址网络上的TCP/UDP(TUBA),建议用无连接网络协议(CLNP)代替IP(第3层),TCP/UDP和其他上层协议运行在CLNP之上(在RFC 1347中定义)。
推荐的提案是SIPP,地址长度为128比特。SIPP的主要作者是Steve Deering。IANA为这个协议分配的版本号是6。1993年一个叫下一代IP(IPng)的工作组在IETF成立,刚好在万维网导致Internet流量爆炸之前。然而,这个IPv4的问题在万维网之前就存在。随后,在1995年末发布了第一个规范(RFC 1883)。2001年IPng工作组更名为IPv6。图1-3显示了IPv6的起始和发展。

在1996年,Internet上建立了一个IPv6试验床,叫做IPv6骨干(6bone)。6bone主要混合使用了具有IPv6 beta版实现的Cisco IOS 软件的路由器和其他基于UNIX平台的路由器软件。IPv6地址空间中前缀3ffe::/16被分配给了6bone的参与者。在1997年,最初的尝试是按照基于提供商的IPv6地址格式划分IPv6地址空间。一年后,第一个IPv6交换局(称作6TAP)在芝加哥的STARTAP部署。在1999年,区域Internet注册机构(RIR)开始用IPv6地址空间2001::/16分配运营的IPv6前缀。在同一年,一个由主要的Internet提供商和研究与教育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内的联盟——IPv6论坛(IPv6 Forum)成立,目的是为了推进IPv6市场,促进提供商之间合作。在2000年,许多提供商开始在他们的主流产品上捆绑IPv6。Cisco发布了IPv6发展的三阶段路线图,在Cisco IOS软件版本12.2 (2)T中提供IPv6支持。在2001年,Microsoft宣布在其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主流代码中支持IPv6。

image

注:第7章提供了关于6bone和IANA分配IPv6地址空间的详细信息。第6章描述了Microsoft Windows XP对IPv6的支持。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单位网络监控软件:Java 技术驱动的高效网络监管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单位网络监控软件至关重要。该软件能精准监管单位网络活动,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网络流量监测、访问控制及连接状态监控等模块,实现高效网络监管,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93 11
|
2月前
|
边缘计算 容灾 网络性能优化
算力流动的基石:边缘网络产品技术升级与实践探索
本文介绍了边缘网络产品技术的升级与实践探索,由阿里云专家分享。内容涵盖三大方面:1) 云编一体的混合组网方案,通过边缘节点实现广泛覆盖和高效连接;2) 基于边缘基础设施特点构建一网多态的边缘网络平台,提供多种业务形态的统一技术支持;3) 以软硬一体的边缘网关技术实现多类型业务网络平面统一,确保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边缘网络已实现全球覆盖、差异化连接及云边互联,支持即开即用和云网一体,满足各行业需求。
|
3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详解及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通过灵活更换IP地址,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网络安全测试等领域。本文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涵盖HTTP、SOCKS代理及代理池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代码示例。同时探讨配置动态代理IP后如何通过智能调度、负载均衡、优化协议选择等方式提升网络性能,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访问。
436 2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132 10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
17天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网络套接字算法的局域网实时监控技术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与网络安全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局域网实时监控成为企业管理和安全防护的关键。本文介绍C#网络套接字算法在局域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涵盖套接字创建、绑定监听、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实现方式。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套接字进行屏幕截图等数据的实时传输,保障网络稳定与信息安全。同时,文章探讨了算法的优缺点及优化方向,如异步编程、数据压缩与缓存、错误处理与重传机制,以提升系统性能。
37 2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44 4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MoblieNetV3:基于搜索技术和新颖架构设计的轻量型网络模型
|
20天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静态长效代理IP的技术创新与网络安全体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数字化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核心需求。静态长效代理IP通过智能路由、动态IP池管理、加密技术、负载均衡及API集成等创新,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安全性。它在信息安全保护、访问控制、数据传输保护及网络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各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广阔。
38 5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AI时代的网络安全:传统技术的落寞与新机遇
在AI时代,网络安全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技术如多因素身份认证、防火墙和基于密码的系统逐渐失效,难以应对新型攻击。然而,AI带来了新机遇:智能化威胁检测、优化安全流程、生物特征加密及漏洞管理等。AI赋能的安全解决方案大幅提升防护能力,但也面临数据隐私和技能短缺等挑战。企业需制定清晰AI政策,强化人机协作,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87 16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词云图与技术浅谈
### 网络安全词云图与技术浅谈 本文介绍了通过词云图展示网络安全关键术语的方法,并探讨了构建现代网络安全体系的关键要素。词云图利用字体大小和颜色突出高频词汇,如恶意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文中提供了生成词云图的Python代码示例,包括安装依赖库和调整参数。此外,文章详细讨论了恶意软件防护、加密技术、身份验证、DDoS防御、社会工程学防范及威胁情报等核心技术,强调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策略的重要性。
117 11
网络安全词云图与技术浅谈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将分析云服务的安全特性,讨论信息安全的最佳实践,并展望未来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