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用的一款神器,功能多到炸

简介: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我最近开发时在用的一款神器,API管理和自动化测试工具Eolink。想要摸鱼,就要提高效率,想要提高效率,就用这款神器!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我最近开发时在用的一款神器,API管理和自动化测试工具Eolink。想要摸鱼,就要提高效率,想要提高效率,就用这款神器!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14.png


目前SaaS产品 完全免费 ,你可使用web版,也可下载桌面端,Windows、Mac、Linux 平台均支持!


体验地址:


https://www.eolink.com/


01.Eolink及其创新理念


Eolink 是一款专业级的一站式API协作平台,其团队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国内首个集Swagger+Postman+Mock+Jmeter单点工具于一身的开源产品Eoapi,并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在线API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针对API研发协作中的痛点,Eolink提出了创新理念:文档与测试驱动开发(DTDD),简单地说就是:


  1. 用标准文档代替口头约定和笔记文档,让开发、测试、运维、协作有迹可循;


  1. 快速用测试结果推动开发进度,让团队沟通更充分、管理有事实依据,实现敏捷开发。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20.png


这套理念经过大量用户验证,逐步形成了以下的API研发测试流程,将后端、前端、测试等团队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02 API研发测试天花板


目前市面上有众多API研发工具,但Eolink依然在功能深度、广度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做到了更好,尤其是针对批量操作和重复工作开展了大量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其实一个产品是不是用心打磨过,体验好不好,一上手就知道了。让我们Eolink到底有多强!


  1. 支持所有类型的API文档管理


无论使用什么语言开发,无论是 HTTPS、Websocket、TCP、UDP 等什么协议,还是 Restful、SOAP、WebService 等什么规范,Eolink 都可以协助团队快速、统一、规范地管理起来。


  1. 一键发起API测试,打通 API 文档与测试


Eolink可以一键发起测试,支持自动生成测试数据,能够通过 Javascript 代码对请求报文、返回结果等进行加解密、签名等处理。一键发起,让繁琐的API测试变得简单顺滑。


  1. 0代码自动化测试,一键进行大范围回归测试


当 API 发生变化时,可以一键进行API回归测试,系统会自动根据规则判断返回结果并得出测试报告,方便团队快速了解 API 改动的影响范围,可减少超过 95% 的测试时间!


  1. 根据API文档生成Mock API


Eolink 支持非常强大的动态Mock API,可以根据不同的请求参数自动返回不同的 HTTP Status Code、Header、Body等数据,并且支持在一个 API 文档里创建多个Mock API 。


  1. 强大的COOKIE管理功能


在测试需要 Cookie 的 API 时,Eolink支持在 Cookie 管理里添加所需的 Cookie 信息,系统会自动存储 Cookie,下次测试其他相同域名的 API 时会自动传递 Cookie 请求参数。


目前SaaS产品完全免费,你可使用web版,也可下载桌面端,Windows、Mac、Linux 平台均支持!


体验地址:


https://www.eolink.com/


03 Eolink迷人的小亮点


我还发现Eolink几个隐藏的亮点功能,用起来特别香!平时小孟都在用,具体的功能有通知、评论、历史版本对比、测试、数据驱动、项目分析报表。


我直接上图,大家一看就懂。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25.png


当 API 发生变化时通过邮件和站内信自动通知相关成员,并且已与QQ和飞书打通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29.png


直接在 API 文档上发布评论,沟通内容会跟随 API 文档不同版本存档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33.png


回滚查看API文档历史版本,智能查找不同版本文档差异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36.png


Eolink支持定时测试任务,或者将 API 自动化测试平台集成到Jenkins上,实现代码提交即触发测试,实现项目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测试,解放劳动力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40.png


通过数据驱动模拟多种场景,以此来看场景用例执行情况,避免测试流程空跑,使测试案例更接近真实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44.png


强大的项目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和醒目的可视化呈现,团队开发工作一目了然


当然,Eolink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还有很多亮点可以探索。


目前SaaS产品完全免费,你可使用web版,也可下载桌面端,Windows、Mac、Linux 平台均支持!


软件地址:


https://www.eolink.com/


04 全球首个API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Eolink除了API管理、自动化测试服务以外,还是全球首个API全生命周期管理的SaaS平台,提供包括API网关、API监控、API自动生成等服务。


微信图片_20221009215748.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PostgreSQL
PostgreSQL 11 新特性解读 : Initdb/Pg_resetwal支持修改WAL文件大小
PostgreSQL 11 版本的一个重要调整是支持 initdb 和 pg_resetwal 修改 WAL 文件大小,而 11 版本之前只能在编译安装 PostgreSQL 时设置 WAL 文件大小。
9280 1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R语言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
【7月更文挑战第30天】R语言以其强大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开源自由的特性,在统计分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基础的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还是复杂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生存分析,R语言都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包来支持。通过学习和掌握R语言,数据分析师和研究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R语言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9月前
|
前端开发 程序员 API
(1)深度对比:Apipost vs Apifox (1):产品背景及API简单调试
API调试工具是每个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国外的Postman功能强大但不够“中国特色”,收费也让人望而却步。国内的Apipost和Apifox应运而生,旨在解决本地化需求。 Apipost由一位不满Postman的开发者亲手打造,界面直观、操作流畅,支持离线使用,特别适合需要频繁离线操作的场景。Apifox则致力于整合接口生命周期的各个流程,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初次上手稍显复杂,但功能全面且潜力巨大。 两者各有千秋:Apipost更适合快速上手和离线使用,Apifox则在团队管理和功能整合方面表现突出。选择哪款工具,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使用习惯。
|
开发框架 .NET 中间件
C#/.NET快速上手学习资料集(让现在的自己不再迷茫)
C#/.NET快速上手学习资料集(让现在的自己不再迷茫)
426 8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化测试的新篇章:利用AI提升软件质量
【10月更文挑战第35天】在软件开发的海洋中,自动化测试犹如一艘救生艇,它帮助团队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人为错误。本文将探索如何通过集成人工智能(AI)技术,使自动化测试更加智能化,从而提升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将从AI在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出发,深入讨论AI如何重塑软件测试领域,并配以实际代码示例来说明这些概念。
462 3
|
运维 监控 安全
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为什么不能使用在手机上
物联网卡(IoT SIM卡)通常是为物联网设备设计的,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工业监控设备等。它们与用于智能手机的SIM卡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设计目标、功能限制、资费结构以及网络接入策略上的差异。以下是物联网卡不能直接在手机上使用的主要原因: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挖掘
利用AI集成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实践经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工作领域中,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而且市面上涌现出一批AI集成工具,比如Langchain、Dify、llamaIndex、fastgpt、百炼等,它们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便利,极大地提升了AI模型的构建和管理效率。作为一名热衷于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开发者,我也积极尝试将这些工具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以期望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我将分享我是如何使用AI集成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的,以及实践经验和心得。
785 1
利用AI集成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实践经验
|
Go Python
go语言调用python脚本
go语言调用python脚本
372 0
|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测试技术
使用PostMan请求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
本文介绍如果通过postman调用阿里云通义千问API,然后介绍如果使用多语言集成,最后介绍了快速使用postman压测创建的API请求。
3675 2
|
Java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自动化测试框架选型与实战:深入探索与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8天】本文探讨了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选型与实战应用,强调了其在软件质量保障中的重要性。选型原则包括考虑项目需求、技术栈、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及社区支持和文档。介绍了Selenium、Appium、JUnit和Pytest等常用框架,并概述了实战应用的步骤,包括明确需求、搭建环境、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结果、维护代码和持续集成。合理选型与实践能提升测试效率,保障项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