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中访问共享资源

简介:
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区域称为临界区,临时以某种互斥机制加以保护。中断屏蔽、原子操作
自旋锁和信号量是Linux设备驱动中可采用的互斥途径。


在单CPU范围内避免竞态的一种简单方法是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屏蔽系统的中断。
CPU一般都具备屏蔽中断和打开中断的功能。


中断屏蔽的使用方法:
Local_irq_disable();  //屏蔽中断--->和它不同的是local_irq_save除了禁止中断操作以外还可以保存目前CPU的中断位信息


......
临界区
......




Local_irq_enable();   //开中断--->local_irq_restore进行的是与local_irq_save相反的操作。


要求:在屏蔽了中断之后,当前的内核执行路径应当尽快地执行完临界区的代码。
如果只是想禁止中断的底半部,应当使用local_bh_disable(),使能local_bh_disable()
禁止的底半部应该调用local_bh_enable();






原子操作:指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不会被别的代码路径所中断的操作
内核中有一些函数分为两类,分别针对位和整型变量进行原子操作。共同点:在任何情况下操作都是原子的,内核代码可以安全地调用
它们而不被打断。都是依赖底层CPU的原子操作来实现的。所以这些函数都与CPU的架构密切相关。




SMP:多处理器结构的简称.
自旋锁的作用:
    自旋锁spin_lock是一种对临界资源进行互斥访问的典型手段,这个名字是由于它的工作方式。
要获得自旋锁,在CPU上运行的代码需要先执行一个原子操作,该操作测试并设置某个内存变量,
由于它是原子操作,所以在操作完成之前其它执行单元不可能访问这个内存变量。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锁已经空闲,则程序获得这个自旋锁并继续执行;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锁
仍被占用,程序将在一个小循环内重复这个"测试并设置"操作,即进行所谓的“自旋”,通俗的说
就是在原地打转,当自旋锁的持有者通过重新设置该变量释放这个自旋锁后,某个等待的"测试并设置"的操作
向其调用者报告锁已经被释放。
    自旋锁操作主要针对SMP或单CPU但内核可抢占的情况,对于单CPU和内核不支持抢占的系统,自旋锁退化为空操作。
在单CPU和内核可抢占的系统中,自旋锁持有期间内核的抢占将被禁止。由于内核抢占的单CPU兄的行为实际
很类似于SMP系统,隐私在这样的单CPU系统中使用自旋锁就十分必要。


Linux系统中与自旋锁相关的操作主要有以下4种:
定义一个自旋锁:
Spinlock_t  spin ;
初始化自旋锁:
Spin_lock_init(lock) ;
获得自旋锁:
Spin_lock(lock);
如果能立即获得锁,就马上返回,否则,它将自旋,直到该自旋锁的保持者释放。
Spin_trylock(lock);
尝试获得自旋锁lock,如果可以立即获得,获得并返回真,否则立即返回假,实际上不再原地打转.
释放锁:
Spin_unlock(lock);
与spin_trylock或spin_lock配对使用。
一般这样使用:
Spinlock_t lock ;
Spin_lock_init(&lock);
Spin_lock(&lock);//获取自旋锁,包含临界区
.....//临界区
Spin_unlock(&lock); //解锁


   使用自旋锁实际上是忙等锁,当锁不可用时,CPU一直循环执行测试并设置该锁直到可用而
取得该锁。此时CPU在等待自旋锁不做任何有用的工作,仅仅是等待。因此只有在
占用锁极短的情况下,使用自旋锁才是合理的,如果临界区有很大或者有共享设备的时候
,需要较长时间占用锁,会降低系统的性能。
自旋锁可能导致系统死锁,常见情况就是递归一个自旋锁,如果已经拥有某个自旋锁的
CPU想第二次获得这个自旋锁,则该CPU将死锁。如果进程获得自旋锁后再阻塞,也可能
导致死锁的发生。copy_from_user(),copy_to_user()和kmalloc()等函数都有可能引起阻塞。
因此自旋锁的占用期间不能调用这些函数。




读写自旋锁:是一种比自旋锁粒度更小的锁机制,它保留了自旋的概念,但是在写操作方面,
只能最多有一个写进程,在读操作方面,同事可以有多个读执行单元。当然,读和写也不能同事进行。
定义和初始化:
rwlock_t lock = RW_LOCK_LOCKED ; //静态初始化
rwloct_t lock ; 
rwlock_init(&lock);
读锁定:
read_lock(rwlock_t *lock);
read_lock_irq(rwlock_t *lock);
read_lock_irqsave(rwlock_t *lock , unsigned long flags);
read_lock_bh(rwlock_t *lock);
读解锁:
read_unlock(rwlock_t *lock);
read_unlock_irq(rwlock_t *lock);
read_unlock_irqrestore(rwlock_t *lock , unsigned long flags);
read_unlock_bh(rwlock_t *lock);




......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Linux
深入理解Linux内核模块:加载机制、参数传递与实战开发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内核模块的加载机制、参数传递方式及实战开发技巧。内容涵盖模块基础概念、加载与卸载流程、生命周期管理、参数配置方法,并通过“Hello World”模块和字符设备驱动实例,带领读者逐步掌握模块开发技能。同时,介绍了调试手段、常见问题排查、开发规范及高级特性,如内核线程、模块间通信与性能优化策略。适合希望深入理解Linux内核机制、提升系统编程能力的技术人员阅读与实践。
275 1
|
2月前
|
Ubuntu Linux
Ubuntu 23.04 用上 Linux 6.2 内核,预计下放到 22.04 LTS 版本
Linux 6.2 带来了多项内容更新,修复了 AMD 锐龙处理器设备在启用 fTPM 后的运行卡顿问题,还增强了文件系统。
|
2月前
|
Ubuntu Linux
Ubuntu 23.10 现在由Linux内核6.3提供支持
如果你想在你的个人电脑上测试一下Ubuntu 23.10的最新开发快照,你可以从官方下载服务器下载最新的每日构建ISO。然而,请记住,这是一个预发布版本,所以不要在生产机器上使用或安装它。
|
2月前
|
监控 Ubuntu Linux
什么Linux,Linux内核及Linux操作系统
上面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Linux操作系统的几个核心组件,其实Linux的整体架构要复杂的多。单纯从Linux内核的角度,它要管理CPU、内存、网卡、硬盘和输入输出等设备,因此内核本身分为进程调度,内存管理,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接口等4个核心子系统。
231 0
|
2月前
|
Web App开发 缓存 Rust
|
2月前
|
Ubuntu 安全 Linux
Ubuntu 发行版更新 Linux 内核,修复 17 个安全漏洞
本地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漏洞,攻击 Ubuntu 22.10、Ubuntu 22.04、Ubuntu 20.04 LTS 发行版,导致拒绝服务(系统崩溃)或执行任意代码。
|
Linux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
1月前
|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Shell
二、Linux文本处理与文件操作核心命令
熟悉了Linux的基本“行走”后,就该拿起真正的“工具”干活了。用grep这个“放大镜”在文件里搜索内容,用find这个“探测器”在系统中寻找文件,再用tar把东西打包带走。最关键的是要学会使用管道符|,它像一条流水线,能把这些命令串联起来,让简单工具组合出强大的功能,比如 ps -ef | grep 'nginx' 就能快速找出nginx进程。
300 1
二、Linux文本处理与文件操作核心命令
|
1月前
|
安全 Ubuntu Unix
一、初识 Linux 与基本命令
玩转Linux命令行,就像探索一座新城市。首先要熟悉它的“地图”,也就是/根目录下/etc(放配置)、/home(住家)这些核心区域。然后掌握几个“生存口令”:用ls看周围,cd去别处,mkdir建新房,cp/mv搬东西,再用cat或tail看文件内容。最后,别忘了随时按Tab键,它能帮你自动补全命令和路径,是提高效率的第一神器。
556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