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中HDFS的读写流程(面试重点)、为什么搜不到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网络拓扑-节点距离计算、机架感知(副本存储节点选择)

简介: Hadoop中HDFS的读写流程(面试重点)、为什么搜不到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网络拓扑-节点距离计算、机架感知(副本存储节点选择)

@[toc]

8.HDFS的读写流程(面试重点)

8.1HDFS写数据流程

8.1.1剖析文件写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eSystem模块向NameNode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客户端请求第一个 Block上传到哪几个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节点,分别为dn1、dn2、dn3。
(5)客户端通过FSDataOutputStream模块请求dn1上传数据,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dn2,然后dn2调用dn3,将这个通信管道建立完成。
(6)dn1、dn2、dn3逐级应答客户端。
(7)客户端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为单位,dn1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dn2,dn2传给dn3;dn1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8)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客户端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器。(重复执行3-7步)。

8.1.2网络拓扑-节点距离计算

在HDFS写数据的过程中,NameNode会选择距离待上传数据最近距离的DataNode接收数据。那么这个最近距离怎么计算呢?
  节点距离:两个节点到达最近的共同祖先的距离总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假设有数据中心d1机架r1中的节点n1。该节点可以表示为/d1/r1/n1。利用这种标记,这里给出四种距离描述。

8.1.3机架感知(副本存储节点选择)

8.1.3.1机架感知说明

8.1.3.1.1官方说明

http://hadoop.apache.org/docs/r3.1.3/hadoop-project-dist/hadoop-hdfs/HdfsDesign.html#Data_Replication

For the common case, when the replication factor is three, HDFS’s placement policy is to put one replica on the local machine if the writer is on a datanode, otherwise on a random datanode, another replica on a node in a different (remote) rack, and the last on a different node in the same remote rack. This policy cuts the inter-rack write traffic which generally improves write performance. The chance of rack failure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node failure; this policy does not impact data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guarantees. However, it does reduce the aggregate network bandwidth used when reading data since a block is placed in only two unique racks rather than three. With this policy, the replicas of a file do not evenly distribute across the racks. One third of replicas are on one node, two thirds of replicas are on one rack, and the other third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the remaining racks. This policy improves write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ing data reliability or read performance.
8.1.3.1.2源码说明

shift+shift查找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在该类中查找chooseTargetInOrder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1.3.2如果搜不到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

请在pom.xml中添加hadoop对应版本的依赖,我这里的hadoop是3.1.3,则下面是我添加的依赖,hadoop-hdfs和hadoop-common
完整的可以看我之前发的博客https://blog.csdn.net/Redamancy06/article/details/126276423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hadoop</groupId>
            <artifactId>hadoop-client</artifactId>
            <version>3.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version>4.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log4j12</artifactId>
            <version>1.7.3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hadoop</groupId>
            <artifactId>hadoop-hdfs</artifactId>
            <version>3.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hadoop</groupId>
            <artifactId>hadoop-common</artifactId>
            <version>3.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AI 代码解读

8.1.3.3Hadoop3.1.3副本节点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2HDFS读数据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FileSystem向NameNode请求下载文件,NameNode通过查询元数据,找到文件块所在的DataNode地址。
(2)挑选一台DataNode(就近原则,然后随机)服务器,请求读取数据。
(3)DataNode开始传输数据给客户端(从磁盘里面读取数据输入流,以Packet为单位来做校验)。
(4)客户端以Packet为单位接收,先在本地缓存,然后写入目标文件。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目标分类笔记(一): 利用包含多个网络多种训练策略的框架来完成多目标分类任务(从数据准备到训练测试部署的完整流程)
这篇博客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包含多个网络和多种训练策略的框架来完成多目标分类任务,涵盖了从数据准备到训练、测试和部署的完整流程,并提供了相关代码和配置文件。
154 0
目标分类笔记(一): 利用包含多个网络多种训练策略的框架来完成多目标分类任务(从数据准备到训练测试部署的完整流程)
大数据-02-Hadoop集群 XML配置 超详细 core-site.xml hdfs-site.xml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HDFS Yarn MapRedece(一)
大数据-02-Hadoop集群 XML配置 超详细 core-site.xml hdfs-site.xml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HDFS Yarn MapRedece(一)
300 5
大数据-02-Hadoop集群 XML配置 超详细 core-site.xml hdfs-site.xml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HDFS Yarn MapRedece(二)
大数据-02-Hadoop集群 XML配置 超详细 core-site.xml hdfs-site.xml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HDFS Yarn MapRedece(二)
302 4
大数据-01-基础环境搭建 超详细 Hadoop Java 环境变量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XML 集群配置 HDFS Yarn MapRedece
大数据-01-基础环境搭建 超详细 Hadoop Java 环境变量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XML 集群配置 HDFS Yarn MapRedece
189 4
【网络】UDP回显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构造,以及连接流程
【网络】UDP回显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构造,以及连接流程
114 3
C语言 网络编程(十一)TCP通信创建流程---服务端
在服务器流程中,新增了绑定IP地址与端口号、建立监听队列及接受连接并创建新文件描述符等步骤。`bind`函数用于绑定IP地址与端口,`listen`函数建立监听队列并设置监听状态,`accept`函数则接受连接请求并创建新的文件描述符用于数据传输。套接字状态包括关闭(CLOSED)、同步发送(SYN-SENT)、同步接收(SYN-RECEIVE)和已建立连接(ESTABLISHED)。示例代码展示了TCP服务端程序如何初始化socket、绑定地址、监听连接请求以及接收和发送数据。
C语言 网络编程(七)UDP通信创建流程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使用 UDP 协议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创建套接字、发送与接收消息等关键步骤。首先,通过 `socket()` 函数创建套接字,并设置相应的参数。接着,使用 `sendto()` 函数向指定地址发送数据。为了绑定地址,需要调用 `bind()` 函数。接收端则通过 `recvfrom()` 函数接收数据并获取发送方的地址信息。文档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 UDP 的发送端和服务端功能。
C语言 网络编程(十)TCP通信创建流程---客户端
在TCP通信中,客户端需通过一系列步骤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首先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流式套接字,然后通过 `connect()` 函数连接服务器。连接成功后,可以使用 `send()` 和 `recv()` 函数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最后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客户端示例代码,实现了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
【数据挖掘】 GBDT面试题:其中基分类器CART回归树,节点的分裂标准是什么?与RF的区别?与XGB的区别?
文章讨论了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中的基分类器CART回归树的节点分裂标准,并比较了GBDT与随机森林(RF)和XGBoost(XGB)的区别,包括集成学习方式、偏差-方差权衡、样本使用、并行性、最终结果融合、数据敏感性以及泛化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112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