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精髓(第2版)》——1.6 全球IPv6发展状况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IPv6精髓(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6节,作者: 【美】Silvia Hagen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6 全球IPv6发展状况

最早的IPv6网络是6Bone。6Bone开始于1996年,在2004年连接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1000多台主机。起初该网络被用作IETF工作组的测试网络,后来逐渐成为全球性项目,欢迎任何人加入。当时的地址分配还没有标准化,因而6Bone获得了特殊前缀3FFE。由于目前的IPv6地址分配工作已经专业化并开放注册,因而6Bone将在2006年中期迁移到官方规定的IPv6地址空间。出于历史和统计原因,目前的6Bone网站仍然可以访问。6Bone证实了IPv6的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全球范围。此外,6Bone还被用来进行路由和网络管理实验,并进行过渡机制以及IPv6应用和服务的测试工作。

纵观全球IPv6的部署情况,可以看出各大洲采取了不同的部署策略。国际IPv6论坛负责协调全球范围内的IPv6工作。国际任务组(负责协调全球范围内各地区任务组的工作。目前有北美IPv6任务组、欧洲任务组以及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各种任务组。有关信息可以从主要的任务组网站查询。地区任务组负责协调本地区的IPv6工作。例如,欧洲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IPv6任务组。

1.6.1 亚洲
IPv6在亚洲已经成为现实。由于人口众多且Internet发展快速,使得IPv4地址空间显得极为匮乏,因而不得不选择IPv6。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部署IPv6的国家。在2001年3月,日本发布了“e-Japan Priority Policy Program(e-Japan优先政策计划)”,宣称将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网络。

日本设立了一个展厅,专门用于展示设备商具备IPv6能力的设备。例如,Sony最近宣称其全线产品都已经支持IPv6。为了让大家对日本的IPv6发展状况有所认识,下面列出了展厅中的一些信息。

Toshiba 展示了支持IPv6和路由功能的电冰箱和微波炉。可以利用Web和电子邮件方式通过面板来控制这些设备。

Sanyo 展示了支持IPv6的数码相机和带有家庭网关的支持IPv6的电视机。在路上通过公众无线网络即可将数码相机中的数码照片上传到家庭网关。可以远程遥控和使用电视机,使得不同的观众可以从不同的地点收看相同的画面或电影。

Canon 展示了可以远程控制的网络摄像机系统,可以在路上观察孩子、宠物狗或咖啡机的状态。

Nokia Japan和NTT Communications(一家全球性ISP)

展示了一款整合了无线、RFID和移动IPv6技术的Internet终端,可以让移动用户在Internet上以一种安全、认证的方式使用各种业务。

在中国,中国政府在2001年启动了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中国下一代Internet)工程。在2006年前的第一阶段,计划在300个园区网部署IPv6骨干网,包括100所大学、100家研究机构和100家企业。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在该工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计划将在2006年第1季度完成所有的骨干网以及上海NAP点的建设工作,并在2006年中期完成与国外IPv6 Internet的互联链路。CNGI从一开始就将IPv6移动性纳入规划之中。CNGI自2005年就开始为中国100多家顶级科技公司和科研院所的61项试验项目提供了部署和应用测试环境,这些试验项目将于2006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中国同时逐步启动每个城市的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建设工作,其中的IPv6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署工作。此外,中国还计划将IPv6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军队、气象、地震、智能建筑以及数字家庭联网等。许多中国商业巨头都开始关注IPv6,如联想(IBM PC)和康佳。联想就在其系列产品中应用了IGRS(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技术以支持IPv6。

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在IPv6方面也表现得颇为积极。印度、韩国、泰国和中国台湾都建立了自己的任务组,而且大多数都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支持。

1.6.2 欧洲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从2000年就开始支持并引入IPv6。欧盟委员会相信IPv6将是其经济领域竞争力的来源。欧洲任务组负责协调欧洲的IPv6相关工作。

Telia Sweden是欧洲第一家提供商用IPv6服务的ISP。2001年Telia就在欧洲的不同地点部署了6个IPv6 POP(Points of Presence,呈现点)。大多数ISP至今仍未提供商用IPv6服务,但是在此背景影响下,这些ISP都已经准备引入IPv6并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IPv6 Internet骨干的数量和IEX(Internet Exchange Points,Internet交换点)都在增加,例如,NTT Communications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商用IPv6服务。它们最初于2001年在日本提供IPv6服务,2003年2月之后开始在欧洲提供IPv6服务,2003年6月开始在美国和部分亚洲国家提供IPv6服务。NTT Communications建立了两个网络运行中心,提供一周七天的全天候服务,目前已拥有4年多的IPv6网络管理经验。相关内容将在第10章进行详细描述。

欧盟委员会在欧洲建立了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6net和Euro6IX,6net是一个为期3年的欧洲项目,目的是测试IPv6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全球Internet的应用需求。因而创建了一个连接16个国家的IPv6网络,进行互操作性和融合性测试。目前3年研究期已经结束,6net项目于2005年正式结束。IST(Internet Society Technologies,Internet社区技术)发起了Euro6IX项目,其目标是在欧洲快速引入IPv6。有关这两个项目的详细信息以及大量的研究资料都可以在各自的网站上进行查询。

IPv6地址空间和移动性支持为将来的VoIP部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移动IPv6解决了IPv4移动性的一些局限性,更适于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德国电信在2004年初曾经宣称,它们相信到2020年,全球电话通信都将基于IP。因而许多电信提供商都开始积极应对该挑战,有很多VoIP应用开始基于IPv6技术。

汽车厂商也要使用IP。例如,Renault与Cisco合作开发了一款具备IPv6联网能力的原型车,在Cisco路由器中内嵌了移动IPv6功能,因而汽车可以通过内部的IPv6网络进行监视、控制和维护,可以获得天气、交通和道路状况信息,乘客可以通过无线或蓝牙上网或利用具备IPv6功能的设备观看数字电视。由于实现了移动IPv6,因而Cisco路由器可以根据当前位置进行网络切换,以找到最佳连接。当路由器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网络时,汽车内的网络系统和设备都不会丢失其网络连接。其他汽车厂商(如BMW、Daimler Chrysler和Audi)也都开展了相似的工作,我曾经听说将来的IP汽车将至少拥有20个IP地址,想想看吧!

1.6.3 美国
最初人们认为美国应该是全球最后部署IPv6的国家,因为美国的地址并不紧缺,但是从2003年夏天开始,美国的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美国DoD宣称将于2008年将其网络迁移到IPv6。因而从2003年开始,DoD的所有IT采购都必须支持IPv6,由于美国DoD每年的IT经费预算达到了300亿美元,因而极大地推动了设备商的积极性。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国防部门和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友也都纷纷仿效。该决定不但加速了美国IPv6市场的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IPv6市场的发展。由于军事领域的IP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应该会极大地促进其他IPv6业务和应用的发展。

除了美国DoD之外,OMB(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是美国总统府幕僚机构之一)于2005年7月宣布,要求所有的联邦机构都必须在2008年使用IPv6。DoD的IT预算就足以令世人瞩目,那么整个美国联邦政府的IT预算就更是如此了。

最大的测试和研究网络是Moonv6。通过这两个窗口,可以了解北美的IPv6工作、测试和结果、部署情况以及各种IPv6资源。

相关文章
|
5月前
|
网络协议 物联网 5G
迎接IPv6时代:全面接棒IPv4的进程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 随着IPv4地址空间的日益枯竭,全球互联网界正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转折点:向IPv6的过渡。IPv6不仅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还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然而,这一过渡并非一蹴而就,它涉及到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面的全面更新。本文将探讨IPv6全面接棒IPv4的进程及其所带来的挑战。
100 1
|
5月前
|
网络协议 物联网 5G
探索未来网络:IPv6的演进与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现代网络中的应用。通过分析IPv6相较于IPv4的改进,阐述了其在地址空间扩展、安全性提升和自动化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本文也讨论了IPv6在全球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10 2
|
5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物联网
探索未来网络:从IPv4到IPv6的演变
本文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协议从IPv4向IPv6演进的背景、原因及带来的深远影响。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IPv4地址枯竭问题愈发严峻,IPv6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地址短缺,还提升了网络性能和安全性。通过详细阐述两者在地址空间、报文结构、头部格式等方面的差异,文章强调了IPv6在简化数据包处理流程、增强组播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IPv6过渡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在未来互联网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
6月前
|
边缘计算 网络协议 物联网
探索未来网络:从IPv4到IPv6的技术革新与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协议从IPv4向IPv6演进的必然性,分析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因素,并阐述IPv6相较于IPv4在地址空间、安全性、效率及未来技术适应性方面的优势。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在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兼容性问题、网络安全风险、成本考量以及技术实施的复杂性。通过案例分析,本文进一步说明了全球范围内不同规模组织如何成功实施IPv6转换,以及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最后,本文预测了IPv6在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潜在影响,强调了其对于支持物联网(IoT)、5G及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关键作用,同时指出了仍需解决的开放性问题和研究方向。
190 0
|
7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物联网
你还在用IPv4?揭秘IPv6的几大神秘优势,这些功能你掌握了吗?未来网络的发展全看它了!
【8月更文挑战第19天】随着IPv4地址资源耗尽,IPv6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标准登场。IPv6提供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3.4x10^38个地址),简化数据包头部以提高处理效率,引入无状态自动配置机制使设备能快速接入网络,集成IPsec提升安全性,并优化移动性和多宿主支持。这些优势共同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迎接未来挑战。
259 0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开发者
全球IPv4 地址紧缺与 IPv6 迁移:开发者的担忧和建议
随着全球 IPv4 地址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者面临着关于 IPv6 迁移和支持的重要决策,尤其是当前全球 IPv4 地址资源即将耗尽,这引发了技术圈对于 IPv6 的迁移和普及的讨论。由于IPv4 地址紧缺与 IPv6 迁移问题并存,为了解除开发者的担忧和建议,那么就来讨论一下作为开发者对于 IPv4 地址紧缺的担忧,以及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是否主动支持 IPv6 的态度,还有就是IPv4 地址耗尽的影响,以及 IPv4 地址收费策略对 IPv6 推广的有效性和目前 IPv6 迁移准备不足的建议。
168 1
全球IPv4 地址紧缺与 IPv6 迁移:开发者的担忧和建议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5IPv6 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5IPv6 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5IPv6 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3 IPv6 的发展历史(二)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3 IPv6 的发展历史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一章概述1.3 IPv6 的发展历史(二)
|
网络协议 网络虚拟化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三章IPv6过渡技术3.4运营商对 IPv6 过渡技术的选择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三章IPv6过渡技术3.4运营商对 IPv6 过渡技术的选择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三章IPv6过渡技术3.4运营商对 IPv6 过渡技术的选择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二章IPv6 技术介绍2.1IPv6 特性介绍(一)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二章IPv6 技术介绍2.1IPv6 特性介绍
带你读《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 6)》第二章IPv6 技术介绍2.1IPv6 特性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