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提升系统并发能力的入手点

简介: 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提升系统并发能力的入手点

像响应时间、吞吐量、QPS、并发用户数等均是高并发相关指标,在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时,高并发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所谓的高并发其实就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更多的请求。

一、提升系统并发能力的入手点

在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时,提升系统并发能力的入手点有两个,一个是提升单机性能,一个是增加机器数量。

1、提升单机性能

(1)提升单机硬件性能:像升级CPU核数、升级网卡、进行硬盘扩容、进行系统内存扩充等。

(2)提升单机架构性能:像利用无锁数据结构减少响应时间、利用异步增加单机吞吐量等。

虽然提升单机性能是提升系统并发能力较快的一种手段,但单机性能终究存在瓶颈,从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的长远战略来看,还是得依靠增加机器数量的方式。

2、增加机器数量

增加机器数量又称为水平扩展,由于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中服务器的搭建已经从自建服务器转战到了云服务器,所以水平扩展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分分钟就可以实现服务器的线性扩充。

二、云服务器优势

既然上文提到了云服务器,那我们就了解一下在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中使用云服务器的优势吧。

1、弹性扩容

在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时使用云服务器可以实现资源的灵活扩容和缩减,这样就不会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不够等情况,保证系统能够稳定、流畅地运行。

2、高容灾

云服务器可以实现快照备份、多重副本容灾等能力,即便某一服务器出现问题,也能实现快速迁移,保证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中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3、升级方便

即便不重装系统也可以实现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中CPU、内存、硬盘等方面的升级,不影响之前的使用。

4、响应速度更快

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时搭建的多台服务器间是通过带宽多线互通的,所以能够保证系统的响应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要想提升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竞争力,需要我们关注的内容远不止提升系统并发能力这一条,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做好的细节。或许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并不难,但实现高质量的一对一直播平台开发也绝非易事。

声明:本文由云豹科技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实践学习
通义万相文本绘图与人像美化
本解决方案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研的通义万相AIGC技术在Web服务中实现先进的图像生成。
7天玩转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可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本课程手把手带你了解ECS、掌握基本操作、动手实操快照管理、镜像管理等。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Linux
软件包管理工具 - rpm
【1月更文挑战第16天】
399 0
|
小程序 开发工具 git
119.【Uniapp】(二)
119.【Uniapp】
302 0
|
7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ilvus-use教程 python
本项目参考vanna项目,获取数据库元数据和问题SQL对,存入Milvus向量数据库,并进行相似性检索。采用m3e-large嵌入模型,通过DatabaseManager类实现数据库连接持久化,MilvusVectorStore类封装了Milvus操作方法,如创建集合、添加数据和查询。项目提供init_collections、delete_collections等文件用于初始化、删除和管理集合。所用Milvus版本较新,API与vanna项目不兼容。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alpbeta/milvus-use)
|
XML Java Maven
Jar包下载失败的解决方案
Jar包下载失败的解决方案
632 0
|
人工智能 算法 Python
【随手记】python的heapq库的基本用法
【随手记】python的heapq库的基本用法
348 1
|
数据采集 网络协议 安全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Devops
探索软件测试自动化的未来:技术挑战与机遇
随着软件开发周期的不断缩短和复杂性的增加,软件测试自动化在确保质量和效率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未来的机遇。
338 2
|
JSON 前端开发 数据格式
后端开发之使用postman工具接收高级数据详解及代码演示
后端开发之使用postman工具接收高级数据详解及代码演示
220 0
|
应用服务中间件 测试技术 Linux
|
Unix Linux C语言
【C/C++ 跳转函数】setjmp 和 longjmp 函数的巧妙运用: C 语言错误处理实践
【C/C++ 跳转函数】setjmp 和 longjmp 函数的巧妙运用: C 语言错误处理实践
3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