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飙高系统反应慢怎么排查?

简介: CPU飙高系统反应慢怎么排查?

什么是CPU


CPU是整个电脑的核心计算资源,对于一个应用程序来说,CPU是最小执行单元是线程



导致CPU飙高的原因


  1. CPU的上下文切换过多,对于CPU来说,同一个时刻下每个CPU核心只能运行一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要去被执行怎么办,CPU只能通过上下文切换的方式来执行调度不同的线程,上下文切换需要做两个事情,第一个是保存运行中线程的执行状态,第二个是处于等待中的线程恢复执行,这两个过程需要CPU执行内核相关指令,去实现状态的保存和恢复,如果较多的上下文切换,会占据大量的CPU资源,从而使得CPU无法执行用户进程中的真正指令,导致响应速度下降,在java中文件IO,网络IO,锁等待这些都会造成线程阻塞,而线程阻塞就会导致CPU的上下文切换


  1. CPU资源过度消耗,也就是在程序中创建了大量的线程,或者有线程一直占据CPU资源无法被释放,比如说像死循环,CPU利用率过高之后,导致CPU程序中的线程无法去获得CPU的调度从而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所以既然是这两个问题导致CPU利用率较高,可以通过top命令找到利用率较高的进程,在通过Shift+H找到进程中CPU消耗过高的线程,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CPU利用率过高的线程一直是同一个,也就是线程ID没有变化,说明在程序中存在长期占用CPU没有释放的一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直接通过jstack获得线程Dump日志,定位到线程日志后,就可以找到问题的代码。第二个是CPU利用率过高的线程ID不断变化,那么说明线程创建过多,需要去挑选几个线程ID,通过jstack获得线程Dump中去进行排查,最后有可能定位的结果是程序正常,只是在CPU飙高的那一刻,用户访问量非常大导致系统资源不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采取的手段是,去增加系统资源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程序员
软考软件评测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CPU指令系统)
本内容详细解析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核心架构及其关键组件的工作原理。首先介绍了CPU的四大核心模块: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寄存器阵列和内部总线,并阐述其在数据处理中的核心职责。接着深入探讨了算术逻辑部件(ALU)的功能与专用寄存器的作用,以及通用寄存器对性能提升的意义。随后分析了控制单元的指令处理流程及特殊寄存器的功能。此外,还解析了寄存器系统的分类与设计特点,并对比了不同内存访问模式的特点与应用场景。最后,通过历年真题巩固相关知识点,帮助理解CPU各组件的协同工作及优化策略。
|
7月前
|
存储 缓存 Linux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821 8
|
9月前
|
Windows
【Azure App Service】对App Service中CPU指标数据中系统占用部分(System CPU)的解释
在Azure App Service中,CPU占比可在App Service Plan级别查看整个实例的资源使用情况。具体应用中仅能查看CPU时间,需通过公式【CPU Time / (CPU核数 * 60)】估算占比。CPU百分比适用于可横向扩展的计划(Basic、Standard、Premium),而CPU时间适用于Free或Shared计划。然而,CPU Percentage包含所有应用及系统占用的CPU,高CPU指标可能由系统而非应用请求引起。详细分析每个进程的CPU占用需抓取Windows Performance Trace数据。
201 40
|
9月前
|
缓存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1705 23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vr&ar
转载:【AI系统】CPU 基础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所有组件。本文从CPU的发展史入手,介绍了从ENIAC到现代CPU的演变,重点讲述了冯·诺依曼架构的形成及其对CPU设计的影响。文章还详细解析了CPU的基本构成,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存储单元(MU)和控制单元(CU),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完成指令的取指、解码、执行和写回过程。此外,文章探讨了CPU的局限性及并行处理架构的引入。
转载:【AI系统】CPU 基础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并行计算
转载:【AI系统】CPU 计算本质
本文深入探讨了CPU计算性能,分析了算力敏感度及技术趋势对CPU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讲解了CPU算力的计算方法、算力与数据加载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算力敏感度分析优化计算系统性能。同时,文章还考察了服务器、GPU和超级计算机等平台的性能发展,揭示了这些变化如何塑造我们对CPU性能的理解和期待。
转载:【AI系统】CPU 计算本质
|
1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编译器
【AI系统】CPU 指令集架构
本文介绍了指令集架构(ISA)的基本概念,探讨了CISC与RISC两种主要的指令集架构设计思路,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文章还简述了ISA的历史发展,包括x86、ARM、MIPS、Alpha和RISC-V等常见架构的特点。最后,文章讨论了CPU的并行处理架构,如SISD、SIMD、MISD、MIMD和SIMT,并概述了这些架构在服务器、PC及嵌入式领域的应用情况。
748 5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并行计算
【AI系统】CPU 计算本质
本文深入探讨了CPU计算性能,分析了算力敏感度及技术趋势对CPU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解释了算力计算方法、数据加载与计算的平衡点,以及如何通过算力敏感度分析优化性能瓶颈。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服务器、GPU和超级计算机等不同计算平台的性能发展趋势,强调了优化数据传输速率和加载策略的重要性。
465 4
|
1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vr&ar
【AI系统】CPU 基础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数据计算,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运作。自1946年ENIAC问世以来,CPU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介绍CPU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内部结构,探讨世界首个CPU的诞生、冯·诺依曼架构的影响,以及现代CPU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从4004到酷睿i系列,Intel与AMD的竞争推动了CPU技术的飞速进步。CPU由算术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指令的取指、解码、执行和写回过程。
668 3
|
11月前
|
缓存 人工智能 算法
【AI系统】CPU 计算时延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其计算时延(从指令发出到完成所需时间)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CPU计算时延的组成,包括指令提取、解码、执行、存储器访问及写回时延,以及影响时延的因素,如时钟频率、流水线技术、并行处理、缓存命中率和内存带宽。通过优化这些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时延,提升系统性能。文中还通过具体示例解析了时延产生的原因,强调了内存时延对计算速度的关键影响。
2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