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1.7 OSI模型

简介: 描述一个网络中各个协议层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的计算机通信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模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7节,作者:【美】W. Richard Stevens , Bill Fenner , Andrew M. Rudoff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7 OSI模型

描述一个网络中各个协议层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的计算机通信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模型。这是一个七层模型,如图1-14所示。图中同时给出了它与网际协议族的近似映射。
screenshot

我们认为OSI模型的底下两层是随系统提供的设备驱动程序和网络硬件。通常情况下,除需知道数据链路的某些特性外(如将在2.11节论述的1500字节以太网的MTU大小),我们不必关心这两层的具体情况。

网络层由IPv4和IPv6这两个协议处理,我们将在附录A中讲述它们。可以选择的传输层有TCP或UDP,我们将在第2章中讲述它们。图1-14中TCP与UDP之间留有间隙,表明网络应用绕过传输层直接使用IPv4或IPv6是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原始套接字(raw socket),我们将在第28章中讨论。

OSI模型的顶上三层被合并成一层,称为应用层。这就是Web客户(浏览器)、Telnet客户、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其他我们在使用的网络应用所在的层。对于网际协议,OSI模型的顶上三层协议几乎没有区别。

本书讲述的套接字编程接口是从顶上三层(网际协议的应用层)进入传输层的接口。本书的焦点是:如何使用套接字编写使用TCP或UDP的网络应用程序。我们已提到原始套接字,在第29章中我们将看到,甚至可以彻底绕过IP层直接读写数据链路层的帧。

为什么套接字提供的是从OSI模型的顶上三层进入传输层的接口?这样设计有两个理由,如图1-14右侧所注。理由之一是顶上三层处理具体网络应用(如FTP、Telnet或HTTP)的所有细节,却对通信细节了解很少;底下四层对具体网络应用了解不多,却处理所有的通信细节:发送数据,等待确认,给无序到达的数据排序,计算并验证校验和,等等。理由之二是顶上三层通常构成所谓的用户进程(user process),底下四层却通常作为操作系统内核的一部分提供。Unix与其他现代操作系统都提供分隔用户进程与内核的机制。由此可见,第4层和第5层之间的接口是构建API的自然位置。

相关文章
|
2月前
|
C++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地址篇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InetAddress 类,是 C++ 网络编程中用于封装 IPv4 地址和端口的常见做法。该类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地表示和操作一个网络地址(IP + 端口)
160 58
|
2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Java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Tcpserver组件-上层调度器
TcpServer 是一个用于管理 TCP 连接的类,包含成员变量如事件循环(EventLoop)、连接池(ConnectionMap)和回调函数等。其主要功能包括监听新连接、设置线程池、启动服务器及处理连接事件。通过 Acceptor 接收新连接,并使用轮询算法将连接分配给子事件循环(subloop)进行读写操作。调用链从 start() 开始,经由线程池启动和 Acceptor 监听,最终由 TcpConnection 管理具体连接的事件处理。
57 2
|
2月前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Tcpconnection组件
TcpConnection 由 subLoop 管理 connfd,负责处理具体连接。它封装了连接套接字,通过 Channel 监听可读、可写、关闭、错误等
75 1
|
2月前
|
JSON 监控 网络协议
干货分享“对接的 API 总是不稳定,网络分层模型” 看电商 API 故障的本质
本文从 OSI 七层网络模型出发,深入剖析电商 API 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涵盖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典型故障与解决方案,结合阿里、京东等大厂架构,详解如何构建高稳定性的电商 API 通信体系。
|
2月前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Poller(EpollPoller)组件
封装底层 I/O 多路复用机制(如 epoll)的抽象类 Poller,提供统一接口支持多种实现。Poller 是一个抽象基类,定义了 Channel 管理、事件收集等核心功能,并与 EventLoop 绑定。其子类 EPollPoller 实现了基于 epoll 的具体操作,包括事件等待、Channel 更新和删除等。通过工厂方法可创建默认的 Poller 实例,实现多态调用。
195 60
|
2月前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Channel组件篇
Channel 是事件通道,它绑定某个文件描述符 fd,注册感兴趣的事件(如读/写),并在事件发生时分发给对应的回调函数。
155 60
|
2月前
|
安全 调度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核心调度器:EventLoop组件
它负责:监听事件(如 I/O 可读写、定时器)、分发事件、执行回调、管理事件源 Channel 等。
168 57
|
2月前
基于Reactor模型的高性能网络库之时间篇
是一个用于表示时间戳(精确到微秒)**的简单封装类
125 57
|
22天前
|
算法 安全 网络安全
【多智能体系统】遭受DoS攻击的网络物理多智能体系统的弹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研究(Simulink仿真实现)
【多智能体系统】遭受DoS攻击的网络物理多智能体系统的弹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研究(Simulink仿真实现)
|
3月前
|
JSON 编解码 API
Go语言网络编程:使用 net/http 构建 RESTful API
本章介绍如何使用 Go 语言的 `net/http` 标准库构建 RESTful API。内容涵盖 RESTful API 的基本概念及规范,包括 GET、POST、PUT 和 DELETE 方法的实现。通过定义用户数据结构和模拟数据库,逐步实现获取用户列表、创建用户、更新用户、删除用户的 HTTP 路由处理函数。同时提供辅助函数用于路径参数解析,并展示如何设置路由器启动服务。最后通过 curl 或 Postman 测试接口功能。章节总结了路由分发、JSON 编解码、方法区分、并发安全管理和路径参数解析等关键点,为更复杂需求推荐第三方框架如 Gin、Echo 和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