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说明:
熟练掌握Linux常用命令、文件及用户管理、文本处理、Vim工具使用等,熟练掌握企业IP规划、子网划分、Linux的路由、网卡、以及其他企业级网络配置技术,可进行Web服务器(Nginx),以及数据库(My SQL)的搭建、配置、应用,可根据需求编写Shell脚本,通过常用工具进行linux服务器自动化运维。
暂无个人介绍
tree是一款强大的Linux命令行工具,用于以树状结构递归展示目录和文件,直观呈现层级关系。支持多种功能,如过滤、排序、权限显示及格式化输出等。安装方法因系统而异常用场景包括:基础用法(显示当前或指定目录结构)、核心参数应用(如层级控制-L、隐藏文件显示-a、完整路径输出-f)以及进阶操作(如磁盘空间分析--du、结合grep过滤内容、生成JSON格式列表-J等)。此外,还可生成网站目录结构图并导出为HTML文件。注意事项:使用Tab键补全路径避免错误;超大目录建议限制遍历层数;脚本中推荐禁用统计信息以优化性能。更多详情可查阅手册mantree。
`cd` 命令是 Linux/Unix 系统中用于切换工作目录的基础命令。支持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常用选项如 `-L` 和 `-P` 分别处理符号链接的逻辑与物理路径。实际操作中,可通过 `cd ..` 返回上级目录、`cd ~` 回到家目录,或利用 `cd -` 在最近两个目录间快速切换。结合 Tab 补全和 `pwd` 查看当前路径,能显著提升效率。此外,需注意特殊字符路径的正确引用及脚本中绝对路径的优先使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root密码重置的核心技能,涵盖主流发行版如RHEL、CentOS、Debian、Ubuntu、Arch、openSUSE等的实操方法。内容包括通过GRUB引导编辑、单用户模式和Live CD救援三种方式重置密码的具体步骤,适配物理机、虚拟机及云服务器环境。文章分步解析了启动拦截、权限获取和密码重置三大阶段,并提供各发行版的实际操作代码示例,帮助管理员快速解决忘记root密码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两种安装和配置Nginx的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过Yum源安装,包括安装`yum-utils`工具、添加Nginx源、安装Nginx并启动服务,最后部署了一个JavaScript飞机大战项目进行测试。第二种方法为源码编译安装,涵盖依赖包安装、创建用户、下载与解压Nginx源码、配置编译参数、编译安装及启动服务等步骤,并验证了Nginx的访问功能。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
本文介绍了通过AC与AP直连组网实现企业分支机构移动办公的WLAN基本业务配置方案。需求包括提供名为“WiFi”的无线网络,分配192.168.1.0/24网段IP地址给工作人员,采用直连二层组网方式,AC作为DHCP服务器,并使用隧道转发业务数据。配置步骤涵盖AP与AC间CAPWAP报文传输、DHCP服务设置、AP上线及WLAN业务参数配置等,最终确保STA成功接入无线网络“WiFi”。
本指南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部署Tomcat服务器的完整流程,包括关闭防火墙与SELinux、安装JDK、下载及解压Tomcat、启动和关闭Tomcat服务,以及配置Tomcat管理功能。同时,详细描述了如何导入项目到Tomcat的webapps目录、修改配置文件,并测试项目访问。通过这些步骤,您可以成功搭建并运行一个基于Tomcat的Web应用环境。
本文介绍了跨域BGP/MPLS IP VPN的配置方法。公司总部(CE1)与分部(CE2)分别通过不同运营商AS10和AS20接入,同属vpn1。配置思路包括:1) 配置IGP协议实现骨干网互通;2) 配置MPLS基本能力和LDP建立LSP;3) 配置VPN实例并绑定接口;4) 建立EBGP对等体交换路由;5) 在ASBR-PE上发布带标签的路由;6) 配置MP-EBGP对等体关系。操作步骤涵盖IP地址配置、MPLS骨干网互通、VPN实例接入及路由验证,确保跨域通信正常。
本文介绍了通过配置IPSec隧道实现分支与总部网络间流量安全保护的组网需求与操作步骤。分支网关RouterA和总部网关RouterB通过公网通信,子网分别为10.1.1.0/24和10.1.2.0/24。配置思路包括:设置接口IP地址与静态路由、定义ACL规则、配置IPSec安全提议、IKE对等体属性、安全策略以及在接口上应用策略组,确保数据流的安全传输。
本文介绍了通过AAA本地认证配置Telnet登录设备的组网需求、配置思路及操作步骤。企业管理员可借助此方案实现简单、安全的远程设备管理。具体包括:配置LSW1接口IP地址,使能Telnet服务器功能,设置VTY用户界面验证方式为AAA,以及创建本地用户并分配权限。最终验证显示,管理员可通过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成功以Telnet方式登录设备。
本文介绍了通过配置DHCP Snooping功能来防范DHCP攻击的组网需求与实现方法。网络中存在多种针对DHCP的攻击,如仿冒DHCP Server、报文泛洪、仿冒报文及服务拒绝等,这些攻击可能严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为保障DHCP用户服务质量,需在DHCP Relay上配置DHCP Snooping功能。具体包括:配置DHCP转发、启用基本防护功能、限制报文速率、绑定表匹配检查及接入用户数限制等步骤。最后通过命令验证配置结果,确保功能正常运行。
本文介绍了通过配置BGP的MED属性实现流量路径控制的需求与方法。网络中,AR1位于AS65008,AR2和AR3位于AS65009,AR1与AR2、AR3运行EBGP,AR2与AR3间运行IBGP。目标是使从AS65008到AS65009的流量优先通过AR3。配置思路为:通过增大AR2发送给AR1的MED值,使AR1选择AR3作为流量入口。操作步骤包括IP地址配置、BGP协议配置及MED属性设置,并通过路由表验证配置效果。最终实现流量按需优化路径选择。
本文介绍了切换系统默认运行级别的方法,包括临时和永久配置。通过调整运行级别,可将系统从图形界面切换至文本界面,优化资源占用或进行远程管理。同时,文章强调了制作系统快照的重要性,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快速恢复环境,并提供了创建与恢复快照的操作建议及策略。适用于服务器管理和虚拟化环境的风险控制场景。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系统上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17.5 Pro安装RHEL 9.x的完整流程。首先准备所需设备和软件,包括Windows计算机、RHEL 9 ISO映像文件、VMware软件及相关下载链接。接着,通过创建虚拟机、配置硬件参数完成VMware的基本设置。随后进入RHEL 9.x安装环节,涵盖语言选择、软件配置、网络和主机名设置、时区调整、磁盘分区规划(如/boot、/、swap、/boot/efi等分区)以及用户和密码的创建。最后,启动安装程序并监控进度,直至系统重启进入图形化登录界面。整个过程配有详细步骤说明和截图,便于用户操作和理解。
本文介绍了BGP/MPLS IP VPN的配置示例,分部1与分部2只能和总部通信,不能互相通信。通过MPLS VPN实现分部与总部间的通信,使用BGP协议传递路由。配置包括接口IP地址设置、OSPF域内互通、PE上的VPN实例配置、MP-IBGP配置、PE与CE间EBGP对等体关系建立、MPLS及MPLS LDP功能配置,并验证了配置结果。最终测试显示,同一VPN下的CE设备可相互Ping通,不同VPN下的CE设备则不能。
本文介绍了通过配置MPLS VPN实现分部与总部之间的通信需求。具体要求为分部1和分部2只能与总部通信,而分部之间不能通信。配置思路包括使用BGP协议传递路由,并将各分部分别划分到不同的VPN实例中(VPN1、VPN2、VPN3),通过设置RD和Target属性确保路由隔离。操作步骤涵盖设备IP地址配置、MPLS域内互通、PE上的VPN实例配置、接口绑定、MP-IBGP配置、CE与PE间的路由交换及MPLS LDP功能配置。最终验证显示,同一VPN内的CE设备可以相互通信,不同VPN的CE设备则无法通信,满足了组网需求。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配置L2TP over IPSec实现企业分支与总部之间的安全通信。AR1作为分支网关,AR3作为总部网关,通过自拨号方式建立L2TP隧道,并使用IPSec加密保护数据传输,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主要步骤包括配置接口IP地址和静态路由、设置L2TP功能、定义ACL、创建IPSec安全提议、配置IKE对等体、制定安全策略并应用到接口上。最终验证了配置成功后,PC1能够顺利ping通PC2,确保了网络互通和数据安全。
本文介绍了VIM编辑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包括VIM的定义、安装步骤、四种工作模式(命令模式、编辑模式、末行模式、可视模式)及其基本操作。重点讲解了命令模式下的光标移动、编辑、搜索、撤销等操作,以及末行模式下的文件保存、退出等快捷键。此外,还涉及了VIM的高级操作,如窗口分割和调整。
本文介绍了在AR1、AR2、AR3和AR4路由器之间配置BGP协议的过程。具体包括:在AR1和AR2之间建立EBGP连接,在AR2、AR3和AR4之间建立IBGP全连接,配置IP地址,发布AR1的LoopBack1端口,引入直连路由,并通过ping测试验证网络连通性。
**自动化与Linux系统管理**\n\n学习自动化运维能减少手动任务的错误和遗漏,提高效率。Ansible是一款Python开发的自动化工具,支持多平台,实现批量配置、部署和命令执行。它是无代理的,通过SSH连接管理主机,无需在远程主机安装额外软件。\n\nAnsible具有跨平台、人类可读的自动化语言、描述应用状态、易版本控制、动态清单管理和与其他系统集成等优点。\n\nAnsible的工作流程包括ad-hoc和playbook模式。安装涉及配置YUM源、EPEL源,然后通过yum或dnf安装软件包。在无网络环境下,可以下载rpm包离线安装。
某高校园区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在Linux系统中,当用户的空间占用接近或超过预设的软限制时,系统会警告用户磁盘空间将满。软限制是允许用户使用的磁盘空间的最大值,在此限制下,用户仍有宽限期来减少空间使用。如果在宽限期内用户未减少空间占用,达到硬限制,软限制将升级为硬限制。硬限制是用户可以使用的绝对最大值。默认的宽限期是7天,如果超过这个期限,用户的空间限制会立即降低到硬限制。
配置BGP/MPLS IP VPN示例
配置用户通过Telnet登录设备认证
安装RHEL8.x操作系统
作为运维工程师,我有使用Jenkins和GitLab CI/CD的经验。Flow在新人上手方面表现出色,界面清晰,文档支持良好。产品功能全面,支持多种语言和环境,性能稳定,且具备开放性,能自定义和扩展。虽然在可视化和监控上有改进空间,但相比其他CI/CD工具,Flow在成本、功能和性能上颇具竞争力,适合团队使用。我推荐采用云效流水线Flow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ls`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列出目录内容的基础命令,功能强大且使用频率极高。它可以帮助用户查看文件、分析磁盘空间及检查权限等。常用选项如 `-l` 显示详细信息,`-a` 包含隐藏文件,`-h` 以易读格式展示大小,`-t` 按修改时间排序等。通过组合选项,可实现复杂需求,如递归遍历目录(`-R`)、显示 inode 号(`-i`)或结合正则过滤特定文件。注意权限限制、特殊字符处理及大规模目录操作可能带来的性能问题。掌握 `ls` 是高效使用 Linux 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