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JSP教程讲解了如何处理Cookie。Cookie是客户端的文本文件,用于存储跟踪信息。在JSP中,设置Cookie涉及三步:创建Cookie对象、设置有效期和添加到HTTP响应头。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JSP页面,接收HTML表单数据,编码后存储为Cookie,并设置24小时有效期。用户可以通过GET方法提交表单到main.jsp,实现Cookie设置。
JSP教程讲解了如何处理Cookie,Cookie是客户端的文本存储工具,用于记录用户信息。在JSP中,设置Cookie涉及三步:1) 创建Cookie对象,如`new Cookie("key","value")`;2) 设定有效期,如`setMaxAge(60*60*24)`表示24小时有效;3) 通过`response.addCookie()`发送到HTTP响应头。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创建和设置Cookie的JSP页面,包括编码处理、设置过期时间和添加到响应头。
JSP教程讲解了如何处理Cookie,Cookie是客户端存储的文本信息,用于跟踪用户行为。设置Cookie涉及三步:1) 创建Cookie对象,如`new Cookie("key","value")`,注意名称和值不能含特殊字符;2) 设定有效期,如`setMaxAge(60*60*24)`表示24小时有效;3) 使用`response.addCookie(cookie)`将其发送到HTTP响应头。
JSP教程介绍了Cookie处理,Cookie是客户端存储信息的文本文件。JSP支持HTTP cookie操作,包括设置/获取域名、有效期、名称、值、路径及安全传输。此外,还能设定cookie的注释和目的,帮助用户了解其用途。
JSP教程讲解了JSP过滤器的使用。过滤器基于Java类,能动态拦截请求与响应,用于处理或转换信息。可以通过web.xml配置多个过滤器,每个过滤器可关联一个或多个Servlet或JSP。配置包括:设定过滤器名和类,以及初始化参数。`<filter-mapping>`元素定义过滤器拦截的资源,既可通过Servlet名称,也可用请求路径。`<dispatcher>`指定过滤器何时被调用,如REQUEST、INCLUDE、FORWARD和ERROR,分别对应直接访问、包含、转发和错误处理场景。
该教程介绍了如何在JSP中处理表单,特别是复选框(checkbox)数据。示例展示了一个HTML表单,包含百度、Google和淘宝的复选框,保存为test.htm。表单提交至main.jsp,其中使用Java脚本读取并显示用户选择的复选框值。访问http://localhost:8080/testjsp/test.html可测试表单提交。
该教程演示了如何在JSP中处理表单数据。通过使用`HttpServletRequest`的`getParameterNames()`方法获取表单参数名的枚举,然后遍历枚举以显示参数名和对应的值。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JSP页面,它接收并显示来自`test.htm`表单的POST数据,该表单包含三个已选中的复选框(Google、百度、淘宝)。用户提交表单后,数据会被发送到`main.jsp`进行处理和显示。
该教程介绍了如何在JSP中处理表单,特别是Checkbox数据。示例展示了一个HTML表单,包含三个已选中的复选框(Google、百度、淘宝),用户提交表单后,数据将以POST方式发送到main.jsp。
JSP教程讲解了HTTP状态码的使用,包括HTTP响应的结构和设置状态码的方法:通过HttpServletResponse的setStatus、sendRedirect及sendError。示例展示了如何发送407错误码,浏览器显示"Need authentication!!!"。
JSP教程讲解HTTP状态码,包括请求和响应的结构。HttpServletResponse提供3种设置状态码的方法:1) setStatus(int statusCode)用于设定任意状态码;2) sendRedirect(String url)发送302响应并指定新URL;3) sendError(int code, String message)发送带错误代码的HTML文档,常用于404等错误。记得在输出内容前调用setStatus。
JSP教程讲解了如何使用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响应客户端。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每5秒自动刷新并显示当前时间的页面。通过response对象设置HTTP响应头,包括刷新间隔(setIntHeader("Refresh", 5))和时间信息。当访问保存为main.jsp的这个页面时,浏览器会持续更新显示系统时间。
JSP教程讲解了HTTP状态码,包括成功、重定向、客户端错误和服务器错误等类别。例如,200表示请求成功,404表示页面未找到,500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这些状态码帮助理解HTTP通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JSP教程讲解了HttpServletResponse类如何处理服务器响应。response对象用于创建HTTP信息头,支持添加cookie、设置HTTP状态码等。方法包括编码URL、检查响应头、添加响应头、发送错误或重定向、设置缓冲区大小及编码集等。通过这些方法,开发者能精细控制客户端的响应内容和行为。
JSP教程讲解客户端请求处理,涉及HttpServletRequest类,提供获取HTTP头、表单数据、Cookies、Session等方法。例如:获取所有Cookie、参数名、Session、Locale、认证类型、字符编码、MIME类型、请求方法、远程IP等。还包括检查安全连接、内容长度及服务器端口等。
JSP教程介绍了客户端请求的HTTP信息头,如Accept(MIME类型)、Accept-Charset(字符集)、Accept-Encoding(编码类型)、Accept-Language(首选语言)、Authorization(用户认证)、Connection(持久连接)、Content-Length(POST数据长度)、Cookie(浏览器发送cookies)、Host(URL的主机名和端口)、If-Modified-Since(更新检查)、If-Unmodified-Since、Referer(引用页面URL)和User-Agent(浏览器标识)。这些头信息在Web编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JSP教程展示了如何读取客户端HTTP请求头。通过HttpServletRequest的getHeaderNames()方法获取头信息,遍历Enumeration对象,显示每个Header的名称和值。提供的示例代码是一个HTML表格,展示HTTP头名和对应的值,用于演示从JSP页面获取客户端请求详情。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如request、response、out、session、application等,直接供开发者使用。out对象是JspWriter实例,用于向网页输出内容,类似PrintWriter但有缓存处理和抛出IOException。exception对象保存了页面的异常信息,用于错误处理。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如request、response、out等,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out对象是JspWriter实例,用于向response输出内容,支持print和println方法,可抛出IOException。pageContext对象代表整个JSP页面,提供访问页面信息和不同scope的对象,如request、response、session等,并有removeAttribute()方法管理页面属性。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包括9大对象: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out(JspWriter,用于输出到网页)、session(HttpSession)、application(ServletContext)、config(ServletConfig)、pageContext(PageContext,访问所有对象和命名空间)、page(页面实例,等同于Java的this)和Exception(异常对象)。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包括: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out(JspWriter,用于输出到网页)、session(HttpSession)、application(ServletContext)、config(ServletConfig)、pageContext(PageContext)、page(当前页面对象)和Exception。out对象基于JspWriter,用于内容输出,提供print和println方法。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包括9大对象:request、response、out、session、application、config、pageContext、page和Exception。其中,out对象基于JspWriter,用于向response写入内容,具有缓存管理功能,并扩展了PrintWriter的方法。常用方法有print()、println()用于输出各种类型数据,以及flush()刷新输出流。
JSP隐式对象是预定义的Java对象,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包括9大对象: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处理客户端请求)、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响应输出)、out(JspWriter,输出到网页)、session(HttpSession,用户会话管理)、application(ServletContext,应用上下文)、config(ServletConfig,配置信息)、pageContext(PageContext,全局访问)、page(当前页面对象)和Exception(异常对象)。
JSP教程讲解了九个隐式对象,如request、response、out、session、application、config、pageContext、page和Exception。response对象是HttpServletResponse的实例,用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包括设置HTTP头信息、添加cookie和状态码。
JSP 动作元素 `<jsp:element>`, `<jsp:attribute>`, `<jsp:body>` 用于动态生成XML。这些元素在编译时动态创建,不是静态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它们定义一个XML元素,包含属性和主体。在浏览器中查看结果。
**JSP隐式对象**是无需声明的预定义Java对象,如`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处理请求,`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构造响应,`out`(JspWriter)输出到页面,`session`(HttpSession)管理会话,`application`(ServletContext)涵盖整个应用,`config`(ServletConfig)提供配置信息,`pageContext`(PageContext)访问页面上下文,`page`类似Java的`this`,及`Exception`对象捕获页面异常。
JSP教程介绍了jsp:forward动作元素,它用于将请求重定向至其他页面。该动作仅有一个属性:page,可指定相对URL,支持静态或动态计算,能指向JSP或Servlet。示例中,date.jsp显示当前日期,main.jsp使用jsp:forward将请求转发至date.jsp,当访问main.jsp时,会显示date.jsp的日期信息。
`jsp:plugin`元素在JSP中用于基于浏览器类型插入OBJECT或EMBED标签以运行Java Applet或JavaBean。当插件缺失时,它会自动下载。属性如`codebase`, `code`, `width`, `height`用于配置组件,`jsp:param`传递参数。示例展示了一个包含错误处理fallback的applet使用案例。
JSP `jsp:getProperty`动作用于从Bean获取属性值并以字符串形式输出。需指定Bean的`name`和要提取的`property`。给定一个名为`TestBean`的JavaBean示例,其中包含`message`属性。将编译后的`TestBean.class`放在正确目录下,JSP页面通过`jsp:getProperty`加载并显示Bean的`message`属性。访问`main.jsp`以查看结果。
`jsp:getProperty`动作用于从已定义的Bean中获取属性值并以字符串形式输出。基本语法是在`jsp:useBean`后使用`jsp:getProperty`,指定`name`为Bean的ID和`property`为要获取的属性。例如,一个名为`TestBean`的Java类有`getMessage()`方法,Bean在JSP中定义并使用后,可通过`jsp:getProperty`获取`message`属性。编译`TestBean.java`生成`.class`文件,并放入JSP项目相应目录以使用。
JSP的`jsp:include`动作元素用于动态或静态地插入文件,区别于预编译时的`include`指令,它在页面被请求时插入内容。主要属性有`page`(指定相对URL)和`flush`(布尔值,控制是否刷新缓存)。示例中,`date.jsp`显示当前日期,`main.jsp`通过`jsp:include`插入`date.jsp`,当访问`main.jsp`时,会显示包含的日期信息。
JSP指令用于设置页面属性,如编码和脚本语言。`<%@ directive attribute="value" %>`是其语法。`include`指令用于包含其他文件,如JSP、HTML,语法为`<%@ include file="相对URL" %>`,XML形式为`<jsp:directive.include file="相对URL" />`。包含文件被视为JSP的一部分共同编译执行。默认在当前路径找文件。
**JSP指令设置页面属性,如编码和语言。语法:<%@ directive attribute="value" %>。Taglib指令用于引入自定义标签库,格式:<%@ taglib uri="uri" prefix="prefix" %>,XML语法: `<jsp:directive.taglib uri="uri" prefix="prefix" />`,uri定义库位置,prefix定义标签前缀。**
JSP动作元素在请求处理时起效,采用XML语法。它们用于动态插入文件、使用JavaBean、重定向、生成HTML以支持Java插件。标准JSP动作包括:`jsp:include`(引入文件)、`jsp:useBean`(查找/实例化JavaBean)、`jsp:setProperty`(设置Bean属性)、`jsp:getProperty`(输出Bean属性)、`jsp:forward`(转向新页面)、`jsp:plugin`(为插件生成对象标记)以及`jsp:element`、`jsp:attribute`、`jsp:body`和`jsp:text`,用于构建动态XML元素和文本。
JSP教程简述基础语法,包括支持的Java运算符,如一元、可乘性、可加性等,遵循特定结合性。同时,JSP有布尔、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和Null字面量。
JSP教程介绍了JSP指令用于设置页面属性,如编码和脚本语言。指令包括:`<%@ page %>`定义页面属性,`<%@ include %>`包含文件,`<%@ taglib %>`引入标签库。`<%@ page>`指令有多个属性,如`contentType`设定MIME类型和字符编码,`errorPage`指定异常处理页面,`language`默认为Java等。这些指令影响JSP行为和交互。
JSP指令用于设置页面属性,如编码和脚本语言。包括3种类型:`@page`定义页面属性,`@include`包含其他文件,`@taglib`引入标签库。`<%@ page ... %>`用于指定脚本语言、错误处理页面等,可有多个属性。XML格式为`<jsp:directive.page attribute="value" />`。
JSP教程介绍了基础语法,包括Java的for、while和do...while循环。示例展示了for循环在JSP中如何使用,打印不同大小的绿色"百度"文字。HTML代码包含在JSP标签内,显示了字体大小随着循环递增的效果。
`JSP语法基础涵盖Java运算符:从后缀()[] .到逻辑&&和||,包括一元++、-,算术* / %,比较> <,位操作符,赋值= +=等,以及条件?:,遵循特定结合性。`
JSP教程介绍了JSP的基础语法,包括Java的for、while和do...while循环。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循环控制字体大小。for循环代码显示不同大小的"百度",while循环版本则因初始 fontSize 为0而多输出一行。
JSP教程介绍了基础语法,包括Java语言的全面支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if...else和switch...case控制流语句。if...else示例显示非周末情况,switch...case示例根据变量`day`输出对应星期,当`day`为3时输出“星期三”。
JSP语法教程简述了基础概念,强调JSP支持全套Java控制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if...else`判断语句:根据变量`day`值决定显示“今天是周末”或“今天不是周末”。代码以`<%@...%>`指令开始,设定页面属性,接着是`<%!...%>`声明变量,最后`<%...%>`内执行条件判断。结果输出“今天不是周末”。
JSP教程介绍了JSP的基础语法,包括9个隐含对象:request(HTTP请求信息),response(HTTP响应),out(输出文本),session(用户会话),application(Web应用上下文),config(JSP配置信息),pageContext(页面对象访问),page(JSP页面实例)和exception(异常处理)。这些预定义对象在页面中直接使用,无需声明或初始化。
**JSP语法简述:**了解JSP声明,用于声明变量和方法,如`<%! int i = 0; %>`, 先声明后使用。也可用XML格式 `<jsp:declaration>...</jsp:declaration>`。
JSP教程介绍了基础语法,包括脚本程序的使用,允许插入Java代码。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页面,显示用户IP。要运行,需确保Apache Tomcat已安装并配置好,将代码保存为hello.jsp,放在指定目录下,通过http://localhost:8080/hello.jsp访问。
JSP生命周期包括编译、初始化、执行和销毁四个阶段。在编译阶段,JSP转换为servlet。初始化阶段加载并实例化servlet。执行阶段调用服务方法响应请求。销毁阶段调用销毁方法,如`jspDestroy()`,用于资源释放。示例代码展示了`jspInit()`、`_jspService()`和`jspDestroy()`方法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浏览器显示初始化、服务请求和销毁的计数。
**JSP生命周期概览**: JSP的生命周期从编译开始,当需要时,servlet容器将JSP转换为servlet类。接着是初始化,加载servlet并实例化,调用初始化方法。执行阶段涉及调用服务方法响应客户端请求。最后,销毁阶段servlet实例的销毁方法被调用,实例被释放。此过程与servlet生命周期相似,但多了编译步骤。
了解JSP生命周期对掌握其核心功能至关重要。它包括编译、初始化、执行和销毁四个阶段。在编译阶段,JSP被转化成servlet源码并编译为类。初始化阶段加载servlet,创建实例并执行初始化方法。执行阶段调用_servletService()处理请求和响应,每次请求都会触发该方法处理GET、POST等HTTP操作。最后,销毁阶段调用servlet的销毁方法并删除实例。
JSP教程探讨了JSP生命周期,包括编译、初始化、执行和销毁四个阶段。当浏览器请求页面时,JSP引擎可能先编译JSP,将其转化为servlet并执行初始化方法jspInit()。在执行阶段,调用servlet的服务方法。最后,通过调用jspDestroy()销毁servlet实例。开发者可覆盖jspInit()进行自定义初始化操作,如建立数据库连接。
Servlet教程之国际化讲解了如何根据用户区域设置展示多语言内容。关键术语包括国际化(i18n)、本地化(l10n)和区域设置(locale)。Servlet通过`request.getLocale()`获取区域设置,并使用`NumberFormat`类格式化特定区域的货币。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根据客户端locale显示货币格式。
Servlet教程展示了如何实现网站的国际化(i18n)和本地化(l10n)。通过识别用户的区域设置(locale),Servlet可以提供不同语言版本的页面。`request.getLocale()`用于获取用户浏览器的locale。关键方法包括`getCountry()`、`getDisplayCountry()`、`getLanguage()`和`getDisplayLanguage()`,用于获取国家、语言名称及其显示形式。设置`Content-Language`头确保西欧语言的正确显示,例如在Servlet示例中,使用HTML实体显示西班牙语字符。
发表了文章
2024-12-02
发表了文章
2024-12-02
发表了文章
2024-12-02
发表了文章
2024-12-01
发表了文章
2024-12-01
发表了文章
2024-11-30
发表了文章
2024-11-30
发表了文章
2024-11-30
发表了文章
2024-11-29
发表了文章
2024-11-29
发表了文章
2024-11-29
发表了文章
2024-11-28
发表了文章
2024-11-28
发表了文章
2024-11-28
发表了文章
2024-11-27
发表了文章
2024-11-27
发表了文章
2024-11-27
发表了文章
2024-11-26
发表了文章
2024-11-26
发表了文章
2024-11-26
回答了问题
2024-10-15
回答了问题
2024-09-17
回答了问题
2024-09-17
回答了问题
2024-09-16
回答了问题
2024-09-15
回答了问题
2024-09-10
回答了问题
2024-09-10
回答了问题
2024-09-03
回答了问题
2024-09-03
回答了问题
2024-09-03
回答了问题
2024-08-31
回答了问题
2024-08-27
回答了问题
2024-08-27
回答了问题
2024-08-20
回答了问题
2024-08-20
回答了问题
2024-08-17
回答了问题
2024-08-17
回答了问题
2024-08-13
回答了问题
2024-08-13
回答了问题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