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云栖社区人物专访栏目
在外人看来,这位性格颇为内向,看起来低调的技术人,却做了一件很高调的事情——成功推动RDS分布式数据库HybridDB for MySQL上线公测,并在2017年成功商业化。这个可以同时支持OLTP和OLAP,提供了10T到1P解决方案的数据库,完善了阿里云RDS团队的产品族,具备了向专业评测机构Gartner定义的数据库魔力象限冲刺的能力。
聊到对技术的理解,他说,不论是技术人,还是技术型公司,都需要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任何问题死磕到底的工匠精神,戒骄戒躁;以技术解放生产力问题,用技术提高生产率,优化产品质量。
做事情不能单单盯着KPI,不是KPI的事情不做。
整个过程我觉得还是爱最重要。有爱才有勇气才有希望。我是真的爱写代码。从小学就开始爱,到现在快三十年了也还爱。
只有对Node.js 社区有足够大贡献的人,才会被吸纳为CTC成员,张秋怡究竟做了哪些贡献?
云架构师任职都有什么要求?他们的日常是什么样的?相关人员如何向云架构转型?就此,云栖社区就此采访了阿里云两位资深专家:阿里云云架构总监Danny Liu和阿里云国际业务部云架构总监王宇德。
传统运维人要从Ops走向DevOps,从项目走向产品,从资源走向应用。
2016年的特步,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特步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结果。使用阿里云AliWare,不仅让特步建成“五统一”的共享中心,还让特步实现线上和线下相互配合和支持,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
饿了么日订单从几十万增长到一百万,又从一百万增长到三百万,接着到2016年圣诞节的九百万。亮眼数字背后,张雪峰和他团队背负的技术压力可想而知。饿了么的技术发展历程究竟是怎样的?作为饿了么技术掌舵者,他都有哪些认识和思考?云栖社区的记者采访了这位“云栖奖”获奖者。
提及SRS,杨成立说其实是个意外,没有大的梦想,没有宏伟的计划,只不过是好玩而已。
“所谓的脉冲计算,就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发生的海量信息事件,且必须在这个确定的极短时间内处理完的计算事件。”何云飞认为,这样的事件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双11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场景。
近日,MariaDB基金会把阿里云数据库专家彭立勋列为个人成员(Staff)。作为Mariadb高级开发人员,彭立勋将主要从事Replication模块的优化,同时他也致力于MariaDB在中国的普及以及技术社区工作。
杨钊,花名石沫,阿里云SQL Server数据库专家。在数据库设计、开发与规范,数据高可用与容灾,数据库的优化,数据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积累大量的经验,处理过超大群集和超高并发场景的业务。
“记住千万不要挑活,有的同学觉得这个活没有技术含量,那个活没有前途,但是就没想过这些‘没技术含量’的活都做不好,怎么能去干那些有技术含量的活呢?”
导语:这是篇近万字的采访,探寻了阿里移动安全负责人陈树华如何从从零开始,打造阿里生态中最具重要一环——安全产品的文章。 在采访中,陈树华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从腾讯来到阿里,他认为,阿里有做真正安全产品的好土壤,能够把安全和业务深度融合,捍卫用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