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文讲的是 下一代防火墙 突破于威胁可视化,知名咨询机构IDC对下一代防火墙(NGFW)定义了五方面的核心安全能力:对应用、用户、内容的精细化识别与管控,一体化安全引擎,外部智能,全网可视化和高性能架构。
本文讲的是 如何在60秒内“玩儿”死你的硬盘,4年前的DEFCON,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演讲,讲述了紧急情况下如何在60秒内完全破坏你的硬盘。
本文讲的是 英特尔CPU控制机制存在隐秘开关 可被黑客利用成为后门,研究人员发现为政府客户设置的未公开通融措施
本文讲的是解锁Windows安全启动保护的金钥匙,微软刚刚放出大招,教育大众明白:想在安全系统里安置后门是行不通的。
本文讲的是史上最强CPU级多因素认证技术解析,今年1月,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披露了一项堪称有史以来最为强悍的身份认证技术:去年九月发布的第六代 Core 处理器家族支持全新的多因素身份验证。
本文讲的是Radware推出IoT僵尸网络防护平台DefensePro,日前,Radware推出了全面的网络层攻击防护解决方案,可抵御包括来自物联网(IoT)僵尸网络的威胁。
本文讲的是 联想LSE存高危漏洞 重装系统也无法消除,联想在其笔记本电脑中隐藏了不可移除的软件,不幸的是,这个软件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讲的是 漏洞评估中“误报”不可能避免 哪种处理方式最佳?,虽然误检测应尽可能清除掉,但这是任何漏洞评估工具的一个固有部分。
本文讲的是 同态加密竟然也被破解?,幸运的是还没人用它做坏事儿。
本文讲的是越快越好 Linux用户需要赶紧补上glibc漏洞,只需点击一个链接或是连接到服务器,便可导致远程代码执行。
本文讲的是开源软件再曝重大漏洞 “幽灵”可远程控制Linux服务器,大多数Linux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个组件存在严重漏洞(CVE-2015-0235),攻击者只需发送一封恶意邮件即可远程控制系统。
本文讲的是搞定大数据:AI和机器学习在数据处理与保护上的应用,作为咨询师和顾问,有关各自数据、信息和网络安全事务时,重复“规模”问题挺有难度。
本文讲的是安全软件开发的三大错误,许多开发人员如今已经认识到安全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计划进行安全软件开发和实现它并不是同一回事。
本文讲的是关于“BadKernel”漏洞情况的通报,近日,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收到360手机卫士阿尔法团队关于Chrome V8引擎“BadKernel”漏洞的情况报送。
本文讲的是金融机构拥抱云技术,加密和令牌化保障安全,数据保护公司CipherCloud发布报告称,更多金融企业对将数据迁移到云端更加放心,它们正积极地对信息采取分类加密手段。
本文讲的是 建立“三重防护”认知安全免疫系统 以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人机同行,认知安全新体系”2017 IBM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做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领导厂商, IBM认为,面对如何恶劣的外部环境,企业应该建立以认知技术为就核心的,具备防御、侦测、响应三大能力的 “三重防护”认知安全免疫系统, 包括:一个智能安全的平台、一个安全运维中心,一系列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从而为企业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本文讲的是报告|DDOS攻击利润可达95%,根据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DDoS攻击售卖行业的兴起让DDoS攻击的成本降到了25美元以下,不懂技术的罪犯也能有高达95%的净利率。
本文讲的是 亚信基于AWS构建世界级企业互联网平台,BSS将与亚马逊AWS在开发、培训和市场推广上展开合作。
本文讲的是BitTorrent可被用来放大拒绝服务攻击,发动拒绝服务攻击通常需要许多台僵尸肉机,但最新发表的一篇科技论文显示,攻击者只需呆在卧室里,使用一台计算机来完成这个“工作”
本文讲的是开锁与网络安全的5个相通之处,安全是个复杂互联的网络。这个包罗万象的领域中有很多细分门类,但有些经验是跨界适用的。物理安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网络安全超然元素的代表。
本文讲的是这家初创公司通过CPU拦截恶意软件,一家有着军方和学术界背景的初创公司,通过分析硬件性能揪出恶意软件——不是软件也不是网络设备行为,而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