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技术经验,互联网
最近,为了提高团队成员技术水平,考察了大家源码阅读情况。作为第一期任务,选择了spring框架,范围是spring-beans,spring-context,spring-core,以及spring-web。考核方式为:了解spring框架作用、核心概念,并选择感觉最重要的几个类进行详细阐述。
MySQL InnoDB的事务模型、锁机制等设计,都是InnoDB架构设计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它的设计实践,就必须从头看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弄清楚它的设计思想,理解其实现上的精妙之处。
1、那就是如果未提交的时候,redolog写满了,此时是阻塞还是覆盖呢 2、如果未提交然后写满了此时落盘了,你磁盘不是有脏数据了么,这二个问题不明白
锁定读,是相对于一致(非锁定)读来说的。 当我们在同一个事务(T1)中先读数据,然后执行插入或更新相关数据时,普通的SELECT语句并不能给予足够的保护。其他事务也可能更新或删除我们在T1事务中查询的相同行。InnoDB支持两种类型的锁定读,来提供额外的保护
一致读(consistent read),在《MySQL技术内幕 第二版》中称为一致性非锁定读(consistent nonlocking read),是指InnoDB使用多版本控制(multi versioning)向查询提供数据库在某个时间点的快照。
提到事务,大家都有基本的了解,例如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包括: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串行化;InnoDB默认是RR(可重复读);基本的MVCC等等。但大部分人对深入一些的原理就知之甚少了。本文整理事务模型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mysql官方文档,8.0版本,InnoDB架构的深度学习
整理本文,起源是看到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Linux的进程pid编号极限最大值( process pid max)是131070?
最近团队成员的上线操作让人头疼。几个特别突出的问题: 1、上线准备不足,设计文档中没有体现、也没有考虑到可能的资源依赖,导致临操作了才想起来做资源申请; 2、暗箱操作... 一再要求上线时需要在群内周知,以便前后端、测试、产品共同配合完成,但依然不加理会,总是要主动询问才回复已操作; 3、发布完成就认为上线完成,有时甚至不做基本的校验...
linux操作系统中的buff/cache学习
本文以所负责的方向,来描述后端,中高级以上级别对候选人的面试要求。希望能够给各位面试官或候选人起到一点参考或帮助。
一道面试时可能遇到的算法问题,杨氏矩阵。可以重点关注思考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
规范在团队管理中的意义无需多言,对于开发团队来说,技术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无疑是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编码一定要在思考清楚之后在开始,以免把问题带入线上,或者反复修改造时间、精力的浪费。
在【Mysql-InnoDB 系列】事务提交过程及系列文章中,对mysql(InnoDB引擎)的redolog、undolog、binlog及事务的提交过程有了一些介绍,本篇将尝试去实践binlog在日常操作中的查看、分析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