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ise_个人页

iwise
个人头像照片
0
7
0

个人介绍

暂无个人介绍

擅长的技术

获得更多能力
通用技术能力:

暂时未有相关通用技术能力~

云产品技术能力:

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阿里云技能认证

详细说明
暂无更多信息

2025年07月

2025年02月

2025年01月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暂无更多信息
  • 回答了问题 2025-07-22

    聊一聊你眼中的Data Agent,它能帮我们完成什么?

    支撑Data Agent的核心技术意图理解层:NLU技术:结合领域知识库的语义解析(如Text-to-SQL)、意图分类模型(BERT/GPT微调)多轮对话管理:处理模糊需求(如用户说“分析上月销售”需自动关联时间范围)任务规划层:DAG动态编排:将“预测下季度营收”拆解为[数据提取→特征工程→模型选择→结果可视化]工具调用引擎:自适应选择工具(如用Pandas处理小数据 vs Spark处理TB级)执行优化层:代码生成与修正:LLM生成SQL/Python代码 + 安全沙盒验证 + 错误回馈修正(ReAct模式)增量计算:自动识别历史中间结果复用(如仅更新新增数据分区)领域增强层:元数据驱动:利用数据血缘、质量规则优化执行路径(如自动规避低质量数据源)向量化知识库:嵌入企业专属术语(如“GMV=订单总额-退款”) Data+AI开发中的挑战与解法数据与AI的循环依赖:构建动态数据管道:模型监控→触发数据更新→自动重训领域知识迁移成本高:创建企业专属Embedding:将业务术语表向量化供LLM调用复杂任务执行中断:分层Checkpoint:SQL执行分阶段缓存 + 断点续跑安全与效率的平衡:代码双重验证:LLM生成→AST语法检查→沙箱运行 对Data Agent for Analytics的技术期待跨系统协同:期望支持 “混合云数据导航”:自动识别任务最优执行位置(如敏感数据留在本地,计算密集型任务调度至公有云) 动态优化引擎: 资源感知:根据数据量级自动切换执行引擎(MySQL → MaxCompute) 成本控制:预测查询开销并提供降级方案(如建议采样1%数据+置信区间) 可解释性增强: 自动生成分析报告链:不仅输出结果,还需说明“为何选择该模型”“关键特征贡献度” 可视化溯源:点击图表可下钻查看底层SQL代码及数据血缘路径 垂直场景深化: 金融领域:内置反欺诈分析模版,自动关联多源交易日志 IoT领域:实时流数据异常检测 + 根因定位(如预测设备故障关联温度突变量)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7-13

    发送excel文件,在钉钉上打开报错误。OfficeImportErrorDomain错误912

    检查 Excel 文件格式兼容性确保 Excel 文件使用的是 .xlsx 格式(Office Open XML),而不是旧的 .xls 格式。旧格式可能会导致解析错误。 验证文件完整性在上传前验证 Excel 文件是否损坏。 import openpyxl try: wb = openpyxl.load_workbook('./test.xlsx') print('文件验证成功')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文件验证失败: {e}') 临时保存文件以修复潜在问题在上传前重新保存 Excel 文件,这可以修复一些潜在的格式问题: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Excel文件 df = pd.read_excel('./test.xlsx') 临时保存文件 temp_file = './temp_test.xlsx'df.to_excel(temp_file, index=False) 使用临时文件上传 request.media = dingtalk.api.FileItem('temp_test.xlsx', open(temp_file, 'rb')) 检查文件大小限制确保文件大小不超过钉钉的限制(普通文件最大 100MB,企业内部群可能支持更大)。 添加文件关闭操作确保文件在使用后正确关闭,避免资源占用导致的问题: with open('./test.xlsx', 'rb') as file: request.media = dingtalk.api.FileItem('test.xlsx', file) resp = request.getResponse(authrize=access_token)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7-13

    2025生产环境服务器选择Debian、CentOS、还是Ubuntu好?

    1、追求长期稳定、极简更新、低维护 → Debian 12 是优选。 2、想兼顾稳定与生态/商业支持,尤其关注云原生兼容 → Ubuntu 24.04 LTS 最平衡。 3、想快速体验 RHEL 生态 / 企业级改进和云原生工具链 → CentOS Stream 10 更前沿。 从实际角度来看,大多数云原生团队会选 Ubuntu 24.04,以确保稳定性、可支持性与最新容器功能兼容。如果你倾向 RHEL 生态或需要 Rolling Release 模式,则 CentOS Stream 10 更适合。 你更倾向稳定性极致,还是更在意更新频率和 RHEL 特性呢?可以再帮你细化配置方案。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2-03

    在海量用户中,将如何快速定位到目标人群进行个性化营销?

    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定位目标人群:1、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如寻找购买规律,定期进行营销活动。2、用户的浏览记录或者搜索记录。如在特定时间搜索特定商品,可以进行推荐。3、位置+喜好。如在特定的区域推荐个人喜好的商品。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1-23

    大模型数据处理vs人工数据处理,哪个更靠谱?

    1、大模型更适合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场景:当面对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尤其是跨模态数据的快速挖掘和分析,大模型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高效处理,并且输出结果一致性更高。 2、人工更适合复杂性和灵活性要求高的场景:对于需要深度理解、精细化操作或领域知识的任务,人工处理更值得信赖,特别是当数据特性复杂或模型难以泛化时。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1-23

    你认为哪些领域的知识对开发者来说特别重要?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开发者需要构建坚实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应对技术变化并提升自身竞争力。我认为设计模式、算法和安全三个方面比较重要: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一种解决常见软件设计问题的通用模板,能够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复用性。它是每位开发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实际项目中识别可用的设计模式并灵活应用,避免过度设计。建议可以学习常见框架(如Django、Spring)中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多阅读开源代码,通过代码分析理解设计模式的运用。算法。算法是程序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和运行效率。在处理复杂问题和数据分析时,掌握高效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优化代码性能,解决实际场景中的复杂问题。掌握常见算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如推荐系统中的协同过滤、路径规划中的A*算法)。建议参与算法竞赛(如LeetCode、Codeforces),锻炼思维能力。研究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优化算法,例如分布式系统中的负载均衡算法。安全。在数据隐私和网络攻击日益增加的今天,安全问题已成为开发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掌握安全知识不仅能保护用户数据,还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设计中融入安全考虑,识别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进行漏洞检测与修复,确保系统稳健。建议阅读安全领域的权威资料(如《Web安全之机器学习入门》)。参与安全竞赛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 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为开发者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踩0 评论0
  • 回答了问题 2025-01-21

    当面对多种不同格式的文档时,如何让AI系统更好地处理复杂文档?

    面对各种格式的文档,确实常常让我感到无力。首先,文档格式千差万别,有些是PDF,有些是扫描件,甚至还有Excel和Word表格,每种格式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清洗和格式化这些数据。特别是扫描件中的信息,虽然使用OCR技术可以提取出文字,但准确度往往不高,尤其是手写的内容或是图片质量差的情况下,错误率非常高,需要手动进行修正。 其次,文档中的信息往往杂乱无章,要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并不简单。很多时候,文档里有一堆无关紧要的内容,如何快速识别出真正需要的关键信息成为了一个挑战。特别是涉及到表格和复杂格式的文档,提取数据时可能会出现格式错乱,或是某些数据无法准确解析。 期待系统有如下的能力:文档格式的多样性支持:希望有一个系统能智能识别并处理这些不同格式的文档,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图片扫描件,需要通过 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转换为可检索的文本。 高效的信息清洗与处理:文档内容往往杂乱无章,需要经过清洗和格式化才能提取有用信息。因此,需要具备强大的文本预处理能力,去除无关的部分,并将重要信息准确提取出来。对于复杂文档,特别是表格和图表中的数据,系统应具备高效的解析和转换能力。 智能的问答与上下文理解:当用户提出问题时,应该能够通过召回相关文档片段,结合上下文信息,准确生成回答。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复杂业务流程或专业术语的问题,应当能够深刻理解问题的背景,并从知识库中找到最匹配的答案。 易用性和智能化: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到高效和准确,还要能够便于非技术人员操作。简洁的用户界面、快速的响应速度、以及智能的推荐和学习功能。
    踩0 评论0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滑动查看更多
正在加载, 请稍后...
暂无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