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技术的追求:代码少而精捍;思路清晰美观;可扩展好维护;技术驱动商业; 人生格言:只要你有信念,有追求,并且坚持,那你一定比随波逐流,行得远行得正...
无论是产品经理、前后端开发人员、架构师、数据分析师,我们都是为用户服务的。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是用户。我们都是用户却各有所好。你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也有我们都喜欢的。那么在我们的心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些常态和非常态是否有章可循呢? 心理学是一门“心”的学问。
上周我做了个有趣的测试,在一个抢票的活动页面中仅有1个按钮,顶端有一个返回主页。按照正常理论思维,用户能点就是这2个位置,不会点击其他的位置,因为没有意义。 然后经过2天,我提取到一些数据,分享一下: 是不是完全与我们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呢? 虽然购票按钮是最大热区,不过蹦失的鼠标点击行为也有很大一部分,真是太浪费了。
Google 和 Apple 之战似乎要至死方休。Google 将 VP8(WebM)开源后,乔布斯立刻出来泼冷水。Apple 对 Google I/O 大会表示出蔑视。Google 则认为自己实现了移动/云端/桌面整合,他们可能也确实做到了。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发一个成功的应用?先发放一万份调查问卷,找几十个人关在黑屋子里花两年时间研发,然后期待着一旦推出就颠覆整个互联网?我不得不抱歉地说,以这样一种方式研发一款互联网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太适用。
HTML 是 Web 统一语言,这些容纳在尖括号里的简单标签,构成了如今的 Web。1991 年,Tim Berners-Lee 编写了一份叫做 “HTML 标签”的文档,里面包含了大约20个用来标记网页的 HTML 标签。
周鸿祎说:三年前当Twitter刚起步不久他便感觉到了,这玩意做下去将来可能颠覆点对点通讯,那么,这种颠覆是从哪里走来的,又可能走向哪 里?百科关于twitter的概念,定义其为即时信息的变种,而这篇是从email、IM的起源来分析微博客这种变种即时信息可能的发展走向:从颠覆即时通讯到颠覆一切通讯! 电子邮件信息从a@c.
一、知己知彼1.确定你的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同类网站的情报(每日流量,Alexa排名,网站内容规模,在搜索引擎收录表现,关键词排名等等)。2.根据已有条件(技术,资金,人员)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然后制定具有可执行的SEO策略及可衡量的SEO指标。
原文地址:http://highscalability.com/blog/2010/7/11/so-why-is-twitter-really-not-using-cassandra-to-store-tweets.html 当前讨论的中心是Cassandra作为NoSQL的主要产品已经被剥去了华丽的衣裳。
翻译:mxwu 社交网络,一个古老而又普通的人际交流方法,在Web时代变得流行起来。在给人们提供了跟踪朋友、熟人和家人生活的方法之后,使用SNS的人数在这个世纪初成指数级发展。 Facebook,LinkedIn和MySpace,作为几个例子,拥有了上百万的用户,用户们使用SNS,在需要的时候关注其他人,寻找专家甚至参与商业活动。
继Apple推出自己的HTML 5网站之后,作为推广HTML 5两巨头之一的Google也不甘寂寞,于是不久前他们推出HTML5 ROCKS。 Google推广HTML 5网站HTML5 ROCKS HTML5 ROCKS里目前有9个关于HTML 5功能的指南,通过“代码练兵场”还能让你插入自己的代码进去实践──很显然Chrome对它们的支持是最好的,Safari也没问题,被Chrome Frame强行插入的IE也能胜任。
1. 什么是体验? 现在搞产品或者设计的人,张嘴闭嘴都在谈用户体验。而那句“哥玩的不是游戏,玩的是寂寞”其实更准确的说玩的就是体验。那何为用户体验?下面我们就来追根溯源来看看体验是什么发展跟来的。
在进入投资行业之前,我做互联网产品。所有产品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用户需求。进了投资行业,分析了很多公司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真理。 之前在创业公司和创投圈,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Business Model。
写几篇关于信息架构的文章,系统地输出我理解的信息架构。 写在前面的话 发了一篇关于招信息架构实习生的博客,收到不少简历。 但谈起信息架构,多数不了解,稍微了解的扯了很多很偏的东西。 随手搜索了一下,我发现了原因: 1. 《web信息架构》这本书太概念,太学术。
最近 知乎上有人问到: 俞军提出的有关产品经理提出的12条军规,你赞同多少? 我把这12条,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整理为两个部分,有利于阅读和思考: 产品观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发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
Facebook 雇佣公关抹黑 Google 的过程已经水落石出。问题是: Google 那么多产品, Facebook 为何对 Social Circle 这么敏感? Google :索引互联网 Google 号称自己的使命是“索引互联网”。
国内互联网媒体的历史已经超过10年,10年还是太新,太短,培养的人才太少。故而网媒扩张的时候,往往会从平媒直接挖一些有三五年经验的尖子过来,许以重金高位。但平媒与网媒之间其实有一道鸿沟,正常情况下,需要1年的时间来过渡,真正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运营方法。
要点: Facebook 统一消息系统(邮件、短信、聊天、消息等); 用 HBase 作为后端存储设施,每个用户数据存储在 HBase 的单独一行里,每个实体(文件夹、主题、消息等等)都存储在自己的HBase列中; 涉及 HayStack 图片处理基础设施; 使用 Apache Lucene 维护反向索引列表; 镜像了大约 10% 用户的实时聊天和收件箱中的信息到测试集群中,并通过 dark launch 进行测试。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很不要脸的悟出了一个感受——运营是一门艺术: 运营人员所面对的很多东西(市场,产品,用户)本身都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甚至无法琢磨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所面对的东西处于快速的变化中,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用户的想法和行为千奇百怪。
虽然最近业绩有所下滑,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故障,但Digg作为首屈一指的社会化新闻网站,其背后的技术还是值得一探,最近Digg工程师 Dave Beckett 的一篇名为《How Digg is Built》的文章,非常系统地将Digg背后的技术展现给大家,非常值得一看。
评审制度是互联网产品管理的重要手段,评审制度贯穿于产品管理的战略规划、产品设计、技术实现、产品运营、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可以说高效的评审制度是一个公司产品管理能力的重要度量标准。简单列举一下评审制度的一些价值所在: 通过评审制度可以帮助利益相关方达成对产品建设目标的一致理解; 通过评审制度可以...
当今的互联网,用户为王。传统的用户单方面接收信息(Web 1.0)、用户创造信息(Web 2.0)的爆炸时代已经趋缓,互联网逐步向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分享信息的平台发展。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社区,累积有价值的活跃用户,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Google Reader 是一个使用了大量JavaScript构建的feed聚合器,它能非常及时地抓取最新的feed数据。Google的Ajax前台调用到的数据采用了Atom格式,这种数据技术降低了Google Reader的开发难度,同时也使得第三方应用很容易对其进行扩展。
心态这个词有点飘忽,看不见摸不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今天和大家扯一下我的看法。 人们常说,工作1-5年的人需要锻炼的是技能,工作5-10年就应该锻炼一个人的心态了。 我开始渐渐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从锻炼能力到锻炼心态,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年轻,在惠普担任程序员,参与开发一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当时人工智能风靡一时,能进入业内最优秀的公司,加入一支出类拔萃的团队(许多同事后来成为业界的中流砥柱),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的任务难度不小:为低成本的通用工作站开发软件。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目前网页传输的的通用协议。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给与响应。就整个网络资源传输而言,包括message-header和message-body两部分。
REST介绍 如果要说什么是REST的话,那最好先从Web(万维网)说起。 什么是Web呢?读者可以查看维基百科的词条(http://zh.wikipedia.org/zh-cn/Web),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
作者语: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互联网本来就是日新月异,那么新的一年,互联网到底什么是热点呢(最热的,势头最强的,而不是最新的)? 我就是互联网一个小卒,有点小小的想法,抛砖引玉吧。也许能出现精彩的回复呢。
最近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章似乎没引起太多人注意,比如 Steve Huffman 分享创建 Reddit 过程中的经验这篇文章,在 Twitter 上的中文技术圈子似乎没有被提及。 作为社会化新闻站点,国内似乎关注 Reddit 的人并不多,我只知道少数 Geek 是其死忠粉丝。
从收藏里找出了这么一条微博,是一位名叫徐来肥的作者发的:用微博,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换一拨关注对象,否则,难免timeline越来越少,话题越来越无聊。信息在封闭人群中,衰减曲线有点像股市跳水。 此外,记得还曾有人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很遗憾没收藏不能找出原文和作者),大意是,在微博上,你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以为被你关注的信息就是世界的全部。
现在,互联网公司里开始重视产品经理了,这是一个好事。以前互联网谈融资,谈商业模式,谈战略,很少有谈产品的,因为产品可以从国外抄,谁下手快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现在,互联网里的资本已经不成问题,抄袭速度都一样快了。
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打上了“互联网产品”标签,好似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这么多搞产品的人。尤其那些“SEO,UE,UI,UCD”从业人士,都纷纷改头换面,以正其名。无论其是否名副其实,都说明了各公司已经在重视产品,重视创新。
在处理多媒体文件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使用自己电脑上已安装好的桌面应用程序,如果某天我们在使用的公共电脑上没有我们需要的软件,更坏的情况是,这些公共电脑不允许安装软件,这时候就需要在线的编辑器了。最近几年,Web应用程序越来越受到关注,原因在于它的简单、方便和轻巧,只要你有一个连接到互联网的浏览器,就可以马上处理你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开篇 本篇是主要讲述什么是云计算,并且讲述云计算相比之前的一些比较新兴的计算模式之间的区别,并且简单的分析下云计算相比这些传统的企业应用模式之间的优势及优缺点。由于本篇是云计算系列的开篇,可能概念性的内容相对来说多一些,我会尽量讲述的生动一些,加深大家对云计算的理解,当然如果您在本文中发现错误之处,那么请您批评指出,谢谢。
先发点牢骚放松下心情, 最近完全没有做项目的动力,每天感觉脑子昏昏沉沉的没有一点状态。 一来可能快春节了,自己离家比较远也在担心何时回家何时购票, 二来公司程序员就我一个人在单干,软件 项目什么的做好了,却不能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添加功能和修改数据库,(我真的很想骂某个人的娘) 三来也老早计划好了11年4月份一年合同到期后就离职,现在好像一点都静不下心来 如果有各位同僚给我开解开解我也好恢复下心境。
周 日的时候参加几个记者朋友的派对,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中,有人说Twitter真是个没意思的东西,Tweets也大多是无意义的,除了生活的琐碎,基 本不能在Twitter上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我当时反驳了这些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认真考量我的意见,但是我相信,像我朋友这样的Twitter Naysayer,一定有不少。
在互联网安全通信方式上,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https配合ssl和数字证书来保证传输和认证安全了。本文追本溯源围绕这个模式谈一谈。 名词解释 首先解释一下上面的几个名词: https: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安全的http协议,因此可以称为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在某个电子商务平台工作一年矣,有点小感受,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纯程序员,就不要看了,因为今天我们平台有个程序员愕然问我:“请问什么是B2C网站”,我有点雷,毕竟那哥们已经有3年Asp.net的开发经验,写得程序还算可以,我说:“本来我知道的,今天你一问,让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B2C网站了”。
很久之前就想写篇关于迅雷网站的设计分析文章了,迅雷看看一直是我在线看电影的网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网站,所以我也比较乐于分析一下它的设计,先从结构上分析,也就是导航、搜索、详细信息展示、以及播放页面的顺序。
Chrome OS 和 Chrome Web Store 终于算是正式发布了,好象这个发布,不象微软的Windows7,Phone7这样动静大。但是Google刻意的低调下面,蕴藏着一场操作系统的革命。
Velocity China 2010 北京之行收获良多,选择的几个session都很有料,当然也有个别还是比较虚。 这次大会主题是web性能和运维,主题也基本分为两大块:web前端性能,分布式。
现在,对一个Web程序员来说,图像处理已经属于必会知识之一了。且不说Flickr,Yupoo等专业图片分享网站,就算是一个和图片分享不沾边的网站,也会用到很多图片处理的功能,比如说:用户上传头像,然后自动生成缩略图。
云架构 是满足按需分配的服务而设计的软件架构。 云架构上构建服务流程是这样,基本的计算及基础设施只是在有需要时(例如处理一个用户请求)才分配出去,分配必要的资源上的需求(如计算服务器或存储),执行特定的工作,然后放弃不必要的资源。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在生物界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一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这些生物的兴衰与变迁,那就是大自然。“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一句话概括出了生物演进的普遍规律。
在第一篇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在Visual Studio 2008 SP1中创建一个WebRole程序(C#语言)。在开始学习之前,请确保你的机器上已经安装了: Windows Azure Tools for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
目前,知名度比较高的通用存储系统包括:Google GFS&Bigtable,Amazon Dynamo,Microsoft Azure存储系统及Yahoo PNUTS。其中,GFS&Bigtable,Azure存储系统及Yahoo PNUTS都有总控节点,Amazon Dynamo采用去中心化的P2P设计。
当前在网络传输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是TCP/IP通信协议及其标准的socket应用开发编程接口(API)。TCP/IP传输层有两个并列的协议:TCP和UDP。其中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
本文根据系统管理领域知名博客 Thomas A. Limoncelli 的 What is system administration like at Google 整理而成,添加了部分笔者观点。 Google的系统工程师(System Administrator)如何工作 由于Google的服务已经集群化,系统工程师并不大量接触硬件比如做安装服务器等事情。
很早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了。我离开中国雅虎已经一年有余,在中国雅虎工作的那段时光是我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和以前的同事吃饭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怀念一下中国雅虎,怀念得多了,就觉得不如写篇文章好好回顾一下。很多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有些话不说出来,到底意难平。
当浏览器们终于开始从IE的阴影逃脱,我们又看见了一幅欣欣向荣又带硝烟味的景象。Firefox,Chrome,Safari,Opera,开源的,闭源的,每一个产品身后,都站着他们积极又有野心的团队,在这愈演愈烈的浏览器大战中你争我夺。
数码设备的普及是非常惊人的,价格因素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据摩尔定律的扩展性描述,数码设备的价格每年都在以50%折价的速度往下走,反过来,它的性能也在以50%提升的速度往上进步。但价格不会是全部的原因,如果一样东西没用,即便免费,也是没什么人要的。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
发表了文章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