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首先,介绍下什么是扫码登录。现在,大部分同学手机上都装有qq和淘宝,天猫等这一类的软件。而开发这些app的企业,都有他们相对应的网站。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消息中间件-kafka
Spring模块概览,绿色是模块,Spring中八大模块,黑色表示该模块包含的jar包(组件)。例如我们想要用IOC容器,也就是绿色的CoreContainer,我们需要导入Beans,Core,Context,SpEL(spring-expression)四个包。
来源:http://liangfei.me/ 最近一直在看Java虚拟机规范,发现直接分析bytecode更能加深对Java语言的理解。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 return 和 finally 执行顺序的文章,仅在 Java 的语言层面做了分析,其实我倒觉得直接看 bytecode 可能来的更清晰一点。
大家好,你还在面向 for 循环编程吗? 还有谁不会用观察者模式吗?
前言 服务注册中心本质上是为了解耦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对于任何一个微服务,原则上都应存在或者支持多个提供者,这是由微服务的分布式属性决定的。
数据库使用的是sqlserver,JDK版本1.8,运行在SpringBoot环境下,对比3种可用的方式: 反复执行单条插入语句 xml拼接sql 批处理执行
支付是一个安全等级很高的场景,系统间交互的每一条数据的泄露都有可能造成及其大的损失。因此支付时系统间交互的每一条数据都会采取加密措施。
如果能严格遵从本文的原则,以编写API的质量来苛求自己的代码,会大大提升编码素质。 以下内容只记录了我自己整理的东西,还是建议读原文。为了聚焦知识点,一些说明故意忽略掉了。相当于是一篇摘要。
1.对于mysql,不推荐使用子查询和join是因为本身join的效率就是硬伤,一旦数据量很大效率就很难保证,强烈推荐分别根据索引单表取数据,然后在程序里面做join,merge数据。
某一天,开发问我,为什么针对一个查询会有两条记录,且其中一条记录并不符合条件 select * from tablea where xxno = 170325171202362928; xxno为 170325171202362928 和 170325171202362930的都出现在结果中。
最近在github上看了soul网关的设计,突然就来了兴趣准备自己从零开始写一个高性能的网关。 经过两周时间的开发,我的网关ship-gate核心功能基本都已完成,最大的缺陷就是前端功底太差没有管理后台😤。
这篇文章介绍 Java 8 的 CompletionStage API 和它的标准库的实现 CompletableFuture。API通过例子的方式演示了它的行为,每个例子演示一到两个行为。
委派模式不属于23种设计模式,但是spring中出现了委派模式的影子,委派模式从字面上即可大概想到这个模式的含义,即想做有些事,但是我自己不想做,那么我委派给你做。
通俗点讲,Nacos 就是一把微服务双刃剑:注册中心 + 配置中心,由阿里巴巴于 2018 年开源。
对,你没看错,本文就是教你怎么写出让同事无法维护的代码。
【译者注】本文是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RESTful API设计技巧,虽然部分技巧仍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以下是译文。
有一天,产品跑来说:“我们要做一个用户注册功能,需要在用户注册成功后给用户发一封成功邮件。”
本文将介绍微服务架构和相关的组件,介绍他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微服务架构和这些组件。本文侧重于简明地表达微服务架构的全局图景,因此不会涉及具体如何使用组件等细节。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本文探讨Nacos作为配置中心,如何实现不同环境(开发、测试、灰度、正式)的配置管理问题。
流式查询指的是查询成功后不是返回一个集合而是返回一个迭代器,应用每次从迭代器取一条查询结果。流式查询的好处是能够降低内存使用。
第一部分介绍生产上出现Dubbo服务拥堵的情况,以及Dubbo官方对于单个长连接的使用建议。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接口的作用 先来看下 Spring API 中对于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这个接口的描述:
是否你听说过JDK8之后HashMap已经解决的扩容死循环的问题,虽然HashMap依然说线程不安全,但是不会造成服务器load飙升的问题。
通常能听到的答案是使用了NULL值的列将会使索引失效,但是如果实际测试过一下,你就知道IS NULL会使用索引.所以上述说法有漏洞。
Spring框架已是JAVA项目的标配,其中Spring事务管理也是最常用的一个功能,但如果不了解其实现原理,使用姿势不对,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坑里。
大家都知道,在 Spring 框架中事件和监听无处不在,打通了 Spring 框架的任督二脉,事件和监听也是 Spring 框架必学的核心知识之一。
经典但核心Java面试问题之一。 如果你没有参与过多线程并发 Java 应用程序的编码,你可能会失败。 如何避免 Java 线程死锁?
没错,自阿里、腾讯之后,华为也终于开源了自家的 JDK——毕昇 JDK! 免费!免费!免费!!!
微服务 Microservices 之父,马丁.福勒,对微服务大概的概述如下: 就目前而言,对于微服务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While there is no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is architectural style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是极其常用的基础Java API,广泛地用来获取时间戳或测量代码执行时长等,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快如闪电。 但实际上在并发调用或者特别频繁调用它的情况下(比如一个业务繁忙的接口,或者吞吐量大的需要取得时间戳的流式程序),其性能表现会令人大跌眼镜。
1. Math.random() 静态方法
把 14 亿中国人民都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在技术上能实现吗?
本文将从负载测试的角度,描述了做一次流畅的5万用户并发测试需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在本文的结尾部分看到讨论的记录. 快速的步骤概要
大家如果是做后端开发的,想必都实现过列表查询的接口,当然有的查询条件很简单,一条 SQL 就搞定了,但有的查询条件极其复杂,再加上库表中设计的各种不合理,导致查询接口特别难写,然后加班什么的就不用说了(不知各位有没有这种感受呢~)。
最近遇到一个 Nginx 转发的坑,一个请求转发到 Tomcat 时发现有几个 http header 始终获取不到,导致线上出现 bug,运维说不是他的问题,这个锅我背了。
众所周知,dubbo 底层使用了 Netty 作为网络通讯框架,而 Netty 的高性能我们之前也分析过源码,对他也算还是比较了解了。 今天我们就自己用 Netty 实现一个简单的 RPC 框架。
某天,我在写代码的时候,无意中点开了 String hashCode 方法。然后大致看了一下 hashCode 的实现,发现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从源码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数字,也就是本文的主角31。
的,继阿里 2019/03 开源基于 OpenJDK 的长期支持版本 Alibaba Dragonwell 之后,腾讯也发布了自家的开源免费的 JDK 版本——Tencent Kona,必须替小马哥宣传一波。
前段时间 Spring Boot 2.4.0 发布了,栈长作了一个新特性全盘解读,其中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革,那就是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可是每个框架的核心,不得不搞清楚,所以,这篇栈长就带大家深入实战了解下 Spring Boot 2.4 配置文件都有哪些具体变更,以及如何迁移,已助你决定是否迁移到 Spring Boot 2.4。
在前后端不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前端页面看到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控制,由后端渲染页面或重定向,也就是后端需要控制前端的展示,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很高。
大家都知道,程序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底层,也就是说我们在代码中定义的一个 char 字符或者一个 int 整数都会被转换成二进制码储存起来,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编码,而将计算机底层的二进制码转换成屏幕上有意义的字符(如“hello world”),这个过程就称为解码。
让我们从最初开始。 1、单体应用 每个创业公司基本都是从类似 SSM 和 SSH 这种架构起来的,没什么好讲的,基本每个程序员都经历过。
了解微服务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Zookeeper,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源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 现在比较流行的微服务框架Dubbo、Spring Cloud都可以使用Zookeeper作为服务发现与组册中心。但是,为什么Zookeeper就能实现服务发现与组册呢?
印度最大电商公司Snapdeal介绍了其Snapdeal Ads系统支持每天5B请求的经验分享。 对于只有不到10个工程师的团队构建一个可伸缩的大型Web系统(web-scale)是困难的,使用正确的技术也许比你的团队成员数量多少更加重要。
网上搜滑动时间窗口限流算法,大多都太复杂了,本人实现了个简单的,先上代码:
Java技术栈 www.javastack.cn 关注阅读更多优质文章
近几年随着react、angular、vue等前端框架兴起,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迅速流行。但同时权限控制也带来了问题。 网上很多前、后端分离权限仅仅都仅仅在描述前端权限控制、且是较简单、固定的角色场景,满足不了我们用户、角色都是动态的场景。 且仅仅前端进行权限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权限控制,它只是减少页面结构暴露、增强用户体验的功效。
分层是企业应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一部分相对简单并比较单一的职责,然后通过上层对下层的依赖和调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