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lis

首页 标签 Anolis
# Anolis #
关注
1589内容
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小号为龙蜥峰会致辞
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小号说道,“我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了龙蜥操作系统,虽然比较专业,但是凭着我多年的‘Linux 高手’的经验,成功地安装并且使用,体验非常地良好。龙蜥社区一直秉承着共创数字化发展开源新基建的使命,兼顾兼容 CentOS 生态,保障用户业务连续性和依托云计算场景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正在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软件行业协会,为我们的软件商、开发商、平台商、渠道商、服务商和生态伙伴搭建多方交流的平台,助力企业在数字发展的浪潮中有新作为、有新突破,我们协会愿意一直支持。”
一站式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开源软件发展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其质量保证在开源社区以及评测机构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在运行模式、测试场景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龙蜥社区的开源项目 T-One 一站式质量协作平台,打通了从测试设计、测试计划、用例集成、测试部署、测试执行、结果分析、测试报告等整个测试流程闭环,源于阿里云操作系统团队经过多年的内部业务打磨,支撑了 30 多个团队产品质量保证的通用自动化测试平台,超过 930 万小时的运行时间,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T-One 在龙蜥社区开源后,通过 T-One SIG 兴趣组,构建了开源版、企业版、机构版三大下游版本,多家合作单位接入社区开源版或者内部独立部署,共同贡献,在社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子五所于 2021 年 12 月加入龙蜥社区作为合作伙伴,基于T-One SIG 在社区合作开发了 T-One 机构版,在 testlib 组件上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合作,共同参与测试需求管理、用例管理、设备管理等模块的开发,积极推动评测平台标准化。后续会进一步加深合作,双方基于开源模式,持续完善 T-One 功能,提升评测效率,在 AI 技术引入、下一代质量技术标准的探索上,加深与龙蜥社区的合作,共同把 T-One 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标准化质量平台。
手机内核稳定性的治理与实践
我们了解的 Linux 稳定性都是基于 x86 和 Arm 服务器上的,然而在手机上的系统稳定性,也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魅族科技高级工程师、龙蜥系统运维SIG Contributor 白浩文与嘉宾一起谈一谈《手机内核稳定性的治理与实践》。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稳定性问题的来源,以及开发过程。重点举例介绍了运行时动态检测的一些方法以及相关原理。在实践中,魅族手机在开发阶段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来提高捕捉内存异常的概率,其中也包括从上游龙蜥社区引入的改进特性。为了全方位监控和解决稳定性问题,魅族也在智能化分析问题和提升效能方面做了相应工作。最后,还作了简要的总结和阐述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平头哥在 RISC-V 软件生态的探索和实践
熊健以平头哥最新发布的无剑 600 SoC 平台和曳影 1520 开发板为出发点,阐述了平头哥软件团队对开源社区的贡献,以及龙蜥社区与平头哥 RISC-V 的生态互补。 在无剑 600 平台上,平头哥与龙蜥社区、中科院软件所 PLCT 实验室进行了软硬件全栈的联合优化,完成了 RISC-V 与龙蜥操作系统的 3000 多个基础包适配,并在曳影 1520 上首次运行 FireFox 浏览器、LibreOffice 等大型桌面级软件,以及 Hexo 和 Open Rocket 等基于 NodeJS 和 JAVA 的应用,极大拓展了 RISC-V 的想象力。 平头哥是 RISC-V 国际基金会董事会成员,领导基金会中的数据中心、存储管理、安卓、安全等 11 个技术方向,重要性及数量居世界前列、中国机构首位。在 RISC-V 国际舞台上,平头哥正推进 RISC-V 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全球 RISC-V 技术与生态发展。
龙蜥云原生社区发展 & kata 社区共建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龙蜥云原生 SIG 成员刘奖,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龙蜥云原生 SIG Maintainer 彭涛为现场嘉宾带来《龙蜥云原生社区发展 & kata 社区共建》主题分享。 刘奖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在云原生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下,龙蜥社区支持云原生技术、应用与商业的相关思考。他首先介绍了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及典型软件架构,接着从云原生技术发展和操作系统自身演进两个方面提出构建“龙蜥云原生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分享了龙蜥云原生未来系统架构的构建思路,从一个传统的 OS 支撑 K8S 发行版,到利用容器化的思想构建云原生 OS 的发行版;并重点讲述龙蜥云原生在 OS系统构建的进展,即站在云原生容器化 OS 的思路上,输出Anolis Cloud Native Suite(ACNS),其中会包括容器优化的 OS,以及云原生运行时、节点管控、云原生网络与存储。 彭涛则分享了龙蜥云原生社区与上游社区之间的关系,并以 Kata 社区为主要案例,龙蜥云原生作为链接上游 kata 与下游用户的桥梁,以产品化方式输出给用户使用,并将关键特性贡献到上游社区
龙蜥云原生 SIG 未来建设
阿里云产品专家、龙蜥云原生SIG Contributor黄韶宇在现场为嘉宾分享了《龙蜥云原生 SIG 未来建设》主题演讲。阐述了龙蜥云原生 SIG 的定位和产出:“龙蜥云原生领域的圆桌会议提供者和组件发行版 owner”和“面向开发者的优秀能力组件和面向用户的易用、好用、接地气的云原生发行版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回顾了龙蜥云原生 SIG 的工作,在成立的 4 个月的时间里,龙蜥云原生 SIG 补齐了龙蜥社区里面云原生能力基础并引入了 10 个组件,同时也建立了一些社区的规则,而最重要的关键节点是发布了龙蜥云原生 SIG 的产品 ACNS,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稳定、强大丰富的云原生套件。最后描述了云原生 SIG 中开发者和用户的相互推动关系,表达了对于开发者和用户的强烈渴望,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一起建立繁荣、强大的社区。
联通基于龙蜥操作系统的实践
联通软件研究院副总架构师肖微做了《联通基于龙蜥操作系统的实践》主题演讲,分享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联通对于操作系统的现状和诉求,第二个是联通在龙蜥社区里面的一些工作和联通内部基于龙蜥操作系统的一个实践情况,第三个是联通对于整个操作系统未来工作的一些展望和技术的诉求。 “操作系统向下管理硬件、向上管理应用软件,因此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所以不仅仅只是联通,操作系统的工作需要整个产业进行协同。联通做这操作系统的创新也是希望和龙蜥社区,以及整个产业链一起,共同打造一个非常好的生态。龙蜥社区中立、开放的运营理念和分层分类的标准化的技术理念,作为社区成员非常认可,作为用户也是非常赞扬,希望一起共同把社区和操作系统做好。”
快速发展的 RISC-V 软件生态
吴伟介绍了 RISC-V 在全球的发展趋势,然后分享了自己的三个基本观测:“摩尔定律是有极限的,而算力需求没有极限”、“软件系统的复杂度是超线性增长的”、“有能力驾驭软件开发复杂度的开发者是有限的”。基于这些假设,推导出了 2 个推论:“开源软件吞噬一切”、“必然会出现自由开放的指令集”。从而揭示了 RISC-V 成功的原因:“在合适的时间提出了足够好的设计理念,并且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吴伟表示,当前正是基础软件领域的“狂欢”,RISC-V 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和机会。同时,吴伟还展示了 PLCT 实验室的 RISC-V 集群计划和许愿池计划,吸引所有对 RISC-V 感兴趣的开发者一起来参与。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