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先知安全沙龙(上海站)——后渗透阶段主机关键信息自动化狩猎的实现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后渗透测试中使用LSTAR工具和PowerShell脚本进行RDP状态查询、端口获取及凭据收集的过程,强调了高强度实战场景下的OPSEC需求。通过MITRE ATT&CK框架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凭证访问、发现和收集等关键技术,确保攻击者能够隐蔽、持续且高效地渗透目标系统,最终获取核心数据或控制权。文中还展示了SharpHunter等工具的自动化实现,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阿里云先知安全沙龙(北京站) ——浅谈Web快速打点
信息收集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如Hunter、Fofa和扫描工具可帮助全面了解目标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潜在漏洞。遇到默认Nginx或Tomcat 404页面时,可通过扫路径、域名模糊测试、搜索引擎缓存等手段获取更多信息。AllIN工具(GitHub: P1-Team/AllIN)能高效扫描网站路径,发现敏感信息。漏洞利用则需充分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快速拿下目标站点。
简介:信息收集与漏洞利用是网络安全的两大关键步骤。通过多种工具和技术手段,安全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目标系统,发现潜在漏洞,并制定有效的防御和攻击策略。
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国内的人工智能研究不能太跟风
杨强,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华人界唯一的国际人工智能协会 (AAAI)councilor,IEEE 大数据期刊主编,ACM 杰出科学家。两次获得国际数据挖掘领域最高级别竞赛 KDD Cup 世界冠军。杨强教授发表论文 400 多篇,被引用超过 20000 次。
但同时,除了扎根科研界,杨强教授还是人工智能领域深入商业应用领域的顶级专家之一。目前,杨强教授担任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的首席科学家,带领这家被广泛看好的人工智能公司不断取得科技突破,近期第四范式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可供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使用的人工智能公有云产品,
阿里云安全:云服务器的重要防护与用户安全设置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保护数据和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阿里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使用阿里云服务的过程中,阿里云非常重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并通过多重安全防护机制来保护其云服务器,安全问题也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企业级用户。本文将详细介绍阿里云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用户日常如何设置云产品的安全。
阿里云先知安全沙龙(上海站) ——终端安全对抗及防护
终端安全现状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传统签名技术失效、新型无文件攻击频发、专业人才匮乏、分支机构安全管理不足等。企业终端覆盖不全、日志缺失、策略更新依赖厂商,导致运营排查困难。钓鱼攻击手法愈发精细,静态和动态对抗加剧,攻击者利用正常权限入侵,窃取凭据。Web3技术发展使加密货币成为新目标,职业黑客盯上个人钱包和交易公司。防护升级需涵盖预防、检测、响应和运营四个阶段,借助AI和威胁情报降低告警量,提升整体安全水平。